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鸾归桐 >

第220章

鸾归桐-第220章

小说: 鸾归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勋们虽觉得有点失落,但细想想还是小命和长久的富贵要紧,一个个都往下缩。
  因此还不至于闹出像高祖时功臣不得好死的怪圈,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看得开的。
  大司徒这位置实在太有诱惑力了,于是刘秀毫不客气地挨个打压。
  伏湛因事罢官,韩歆因刚直去位,又被逼自杀,欧阳歙、戴涉皆因罪下狱而死。
  到了这会,郭圣通不免庆幸起来。
  幸好前世刘疆的太子太傅没接这大司徒,否则下场更强。
  可她想的明白,有什么用?
  六月庚寅,刘秀任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
  壬辰,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二十一年春正月,武威将军刘尚破益州夷,平之。
  夏四月,安定属国胡叛,屯聚青山,遣将兵长史陈䜣⑨讨平之。
  秋,鲜卑寇辽东,辽东太守祭肜大破之。
  小打小闹的反叛听的多了,郭圣通也习惯了。
  但仍是觉得糟心,说不出来的糟心。
  身居高位者的一举一动,实在是牵连无辜百姓。
  倘若平帝能争气点,哪还有这些七七八八的乱事?
  建武二十二年冬十月壬子,大司空朱浮免。
  癸丑,光禄勋杜林为大司空。
  二十三年春正月,南郡蛮叛,遣武威将军刘尚讨破之,徙其种人于江夏。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陈留太守玉况为大司徒。
  冬十月丙申,太仆张纯为大司空。
  郭圣通听这些消息也已经听麻木了。
  倒是二十四年冬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于是分为南、北匈奴的消息让她震惊了半晌。
  匈奴内乱自然再好不过了,谁愿意见天打仗?
  即便是孝武帝应该也是不愿意的。
  因为,那是人。
  是汉室子民。
  郭圣通吸了口气,又长长地吐出。
  日子一天天平稳地往前滑去,她看着刘秀严苛宗室诸王及外戚,看着他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来削弱三公的权威,看着他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及楼船士等,她看着他一步步的,不慌不忙地集中权力,巩固统治。
  直到建武二十六年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
  刘秀并不喜欢身后事办得铺张奢靡,因言“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
  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复,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
  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他回去后还和郭圣通感慨:“是一卷竹席裹尸,还是六国雄兵陪葬,有什么区别呢?
  不如给疆儿多留下家财,才是我这个当父亲的本分。”
  说着说着,却见郭圣通始终没有反应。
  正奇怪要拉她时,忽见她的眼泪啪嗒就往下落。
  他立时哭笑不得:“这是干什么?只是修,修就得好几年。
  再说了,又不是修好了我就得躺进去。”
  她还是哭。
  哭的回肠荡气。
  他手足无措,只能抱着她哄:“是,我是大了你十几岁,但也没事啊。
  我去了不还有疆——”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郭圣通哽咽着打断了:“不……不许……”
  这一世,怎么就这么匆匆呢?
  一晃,他竟然五十有六了,而她也有四十岁了。
  真是太匆匆啊,太匆匆。
  而偏偏他还不像从前的皇帝般追求长生不老,他对生死看的太透彻,觉得死了就是死了,没有什么必要好留恋的了。
  但是,她怕。
  她真的怕。
  还会有来生吗?
  他们还会相遇吗?
  真的,她真的对前世释怀了,
  哪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待谁都一点都不亏欠?
  她就全然没有对不起刘秀的吗?
  自然也是有的。
  而命运,在愚弄过她一回后,给了她一次全新的人生。
  原来,当初只要多走那么不经意的一步,命运就能天翻地覆。
  可是,在此之前,谁能知道?谁能知道?
  她抽泣着摇头:“不许说……不许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我要你万寿无疆……”
  他不懂她磅礴的情绪从何而来,但着实觉得窝心。
  想想当初在真定王宫见到她时,她那般不愿意嫁给他。
  以致于他出征后,她来封信只字都不问他怎么样了,只说正事。
  幸好,后来越来越好。
  他们有了疆儿,有了辅儿,有了康儿,又有了鸾儿。
  他想象不出来,生命还能完整幸福到什么样子。
  所以,他真的不惧怕死亡。
  这一辈子足够了。
  哪怕没有来生,也够了。
  可她这么一哭,哭的他心里酸的不行,当即说不出话来了。
  半晌才连连点头道好。
  此后,天子将政务分摊了一大半给太子刘疆,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皇后。
  中元二年,二月初四,皇后郭氏薨于长秋宫。
  二月初五,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
  遗诏曰:“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
  后汉书在论及这位开国皇帝时赞曰:“炎正中微,大盗移国。
  九县飙回,三精雾塞。
  人厌淫诈,神思反德。
  光武诞命,灵贶自甄。
  沉几先物,深略纬文。
  寻、邑百万,貔虎为群。
  长毂雷野,高锋彗云。
  英威既振,新都**。
  虔刘庸、代,纷纭梁、赵。
  三河未澄,四关重扰。
  神旌乃顾,递行天讨。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
  灵庆既启,人谋咸赞。
  明明庙谟,赳赳雄断。
  于赫有命,系隆我汉。”
  充分肯定了这位偃武修文,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至于郭圣通后世史学家总要提一句貌美。
  或许在他们看来,唯有如此才能解释光武帝对她的一生独宠吧。
  传到后来,郭圣通已经被宣扬成了一位足可同四大美人打擂台的人物了。
  却不知历史上真实的郭圣通虽是美人,却绝对算不得倾国倾城。
  可这也没什么要紧不是吗?
  窗前的郭圣通徐徐转过来身来,垂眸一笑。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