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鸾归桐 >

第186章

鸾归桐-第186章

小说: 鸾归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待外间的脚步声散去后,拉过了桐儿的手告诫她:“夫妻间得你敬重我,我体贴你,方能长久。
  除开父母之外,没有人是天然就得维护你的。”
  郭圣通点头,“我知道。
  您是怕我恃宠而骄,只知要求刘秀待我好,却不关心他。”
  母亲见她一点就透,满意地笑了笑,又问起刘秀的姊妹来。
  “她们俩如今都有了孩子,我特地为她们准备了些见面礼,回头你交给她们吧。”
  这是见今天两个公主都没来,以为不愿意和她亲近,但又不想叫郭圣通姑嫂间失和。
  郭圣通回握了下母亲的手,“姐姐们听说您要来,一早就和我说了等我和您说完贴心话后要单独宴请您。
  您到时候再拿给她们就是了,也好让她们知道您的心意。”
  没一会,果有宫人送来两位公主的帖子,请刘旻务必赴宴。
  刘旻立时明白自己想岔了。
  她们姑嫂间不是不亲近,而是太亲密。
  如此这般,那就更好了。
  她笑弯了眉。
  幸好,幸好没叫桐儿嫁给得儿。
  否则,依着长嫂那性子,桐儿生一个两个甚至三个都是不够的。
  女人生产,多难啊。
  好多人把一只脚踏入鬼门关后,就再拔不回来了。
  皇家虽更重子嗣,但刘秀真心疼爱桐儿。
  如今桐儿已经生下了皇长子,顺理成章的立为了太子。
  肚子里怀的这个是儿是女都行,往后再生不生也行。
  她没有什么好为女儿操心的了。

  ☆、第两百九十八章 蚀米(两章)

  正旦朝贺的前一晚,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翌日郭圣通和刘秀起早带着刘疆乘辇往前殿去大宴群臣时,便见宫阙重重皆覆盖上了层白茫茫的厚雪。
  纵目远望,没有一处不白的通彻。
  寒风凛冽,刮过庭中松柏,碎雪簌簌往下落。
  天际边红日乍现,柔和了天地间的光线。
  郭圣通坐在辇上,听着车轮碾过宫道的声音,耳边时不时又传来积雪压断了树枝的咯喳咯喳声,只觉得静谧到了极点。
  她抱着手中的鎏金手炉,轻声同刘疆说话:“一会下了辇跟父皇去前面见大臣们害怕吗?”
  刘疆进学了,在朝臣们眼里就是大孩子了,都盼着在宫宴上见见太子。
  刘秀一向又觉得刘疆聪慧明彻,全天底下就没有人及的上。
  臣子们一提,立马就应了。
  这么小的孩子,也不知会不会怯场。
  郭圣通是很有些担心的。
  刘疆摇头,声音软糯:“不怕,父皇去,太傅也去。”
  他又拉着郭圣通问:“外祖母和舅舅今天也来吗?”
  况儿腊月底才回来,隔天便进宫来把母亲接出去了。
  郭圣通点头。
  郭况眼底泛开笑意来,到下了辇分手时还小大人般地叮嘱郭圣通:“母后不要喝酒,肚子里有弟弟。”
  都说小孩子眼睛干净,母亲住在宫里时便指着郭圣通问刘疆母亲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
  他半点都没犹豫,立时很肯定地说是弟弟。
  话音一落,满殿人都被他逗笑了。
  只有郭圣通知道如果按照前世的轨迹,这胎的确还是个男孩子。
  她不免有些心惊,私下里问刘疆为什么是弟弟。
  他看了她一眼,很奇怪地问不能是弟弟吗?
  她这才明白过来,他以为她想生什么就生什么。
  她便继续柔声问他为什么要个弟弟?
  刘疆的眼睛一下亮了,“弟弟能陪我玩,跟我一块写字。”
  陪你玩?
  郭圣通:“…………”
  怎么有种养猫养狗的感觉?
  “妹妹不行吗?”她问他。
  他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勉强道:“妹妹也不是不行,只是我还是喜欢弟弟。”
  行吧……
  郭圣通只能哭笑不得地结束了这场对话。
  再之后,为了怕郭圣通生出不能陪他玩的妹妹,他总是要格外强调郭圣通怀的是弟弟。
  郭圣通当下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了,母后会听我们疆儿的话。”
  刘疆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小模样真是惹的人想捏他的脸。
  刘秀迎上来牵过疆儿,又叮嘱郭圣通:“若是身子疲倦了,就先回去,不要硬撑着。”
  郭圣通点点头,“陛下在前面也少喝点。”
  被儿子叮嘱完,又被夫君叮嘱,父子俩个都当她小孩似的,她心下有些好笑,但更多的却是温暖。
  因着百官和命妇们都要进宫朝贺,前殿一早就把雪扫净了,免得叫人脚底打滑摔跤。
  郭圣通和刘秀父子分手后,由青素和羽年一左一右搀扶着一道走的很是顺利。
  不多时,便进得殿中。
  落座后,宫人捧来热汤,郭圣通一口气喝了,寒气尽除。
  这样大雪天,又怀着身孕,还得应付一天人。
  羽年心疼的不行,一时给郭圣通腰后垫个枕头,一时问郭圣通想不想吃点什么?
  郭圣通瞧着她这忙乱样,便拉了她的手笑道:“不值什么,好些人家都是子时刚过就阖家起身了,比我苦的多。”
  又过了两刻钟,命妇们断断续续地到了。
  郭圣通一一接见,说上几句闲话。
  轮到阴丽华时,她心底到底不受控制地泛开了涟漪。
  命运真是神奇。
  若是她对阴丽华说,前世时她们的命运牢牢绑在一处,她只怕会瞪大了眼看她,以为她在说胡话吧。
  “马都尉在外辛苦征战了一年,夫人在家辛苦了。”
  阴丽华垂首淡淡一笑,“殿下言重了,这都是应该的。”
  她仰起头来,黑宝石一般的双眸熠熠生辉。
  她的目光落在郭圣通隆起的肚子上,语气真诚地关切道:“殿下如今是双身子,可不能累着。”
  郭圣通知道阴丽华的关心是真心实意的,但是不知怎地,她仍觉得有有些讽刺。
  前世时,她们只差闹的鱼死网破。
  今生却能笑着说话,一派和气。
  郭圣通点头笑笑,谢过她的好意,叫人带她下去坐了。
  阴丽华走后,羽年忍不住轻声感慨:“马夫人生的真美。“
  郭圣通笑,一句南阳第一美人堵在嘴边差点冲口而出。
  羽年见她笑,估摸着她也不讨厌阴丽华便又接着道:“人都说红颜薄命,但马夫人婢子瞧着却是极好的。”
  这倒是。
  前世时,郭圣通是她的手下败将,她最终母仪天下。
  而今生,她没有嫁给刘秀,也过的平安喜乐。
  马成今年随安平侯盖延征战,先是南击敖仓,继而转攻酸枣县、封丘县。
  三地皆破后,又南伐刘永。
  先攻下襄邑,进而攻取麻乡县,于是围刘永于睢阳。
  数月之后,尽收田野之麦,乘夜以梯入其城。
  刘永惊惧,引兵逃出东门,盖延追击,大破刘永军。
  刘永弃军逃奔谯,盖延进攻,杀鲁郡太守。
  彭城、扶阳、杼秋、萧县望风而降。
  继而攻破沛郡。
  刘永部将苏茂、佼疆、周建领三万余人前来驰援,盖延与战于沛西,大破其军。
  刘永军乱,落水溺死者大半。
  刘永弃城走湖陵,苏茂奔广乐。
  盖延由此平定了沛、楚、临淮等地,修高祖庙,设立啬夫、祝宰、乐师,以主持庙祀。
  如此大胜,郭圣通哪能不知道?
  马成到如今也是战功彪炳了,阴丽华虽为臣妇却不见得会过的不如前世。
  羽年说的没错,她的命的确是好。
  郭圣通垂眸笑了笑,打起精神来继续接见命妇们。
  到了午时,宴席终于开始。
  自先秦起,宫廷宴会饮食礼仪便已是相当完善了,对上下等级严格划分。
  《礼记。礼运》: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国语。楚语下》中言: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尚书。洪范》亦说:“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礼记。王制》还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如此这般,虽是宫宴,但膳食却是各不一样。
  汉室宫廷饮食俱交由少府,下设太官、汤官和导官,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
  太官令下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
  太官和汤官各管奴婢三千人,为皇家膳食负责。
  汉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如今汉室新立,虽比不得从前,但到底也差不多哪去。
  珍馐佳肴摆满了食案,侍膳黄门紧盯着郭圣通,见她要吃什么便连忙使玉筷夹给她。
  郭圣通用了一碗半饭,又喝了碗酸笋鸡皮汤,便再也用不不下了。
  她刚停了筷子,忽隐隐听得外殿有喧闹声传来。
  殿中女眷纷纷抬眸,但并没有人好奇,更没有人叫去问怎么了。
  很快便当没听着,继续观赏着歌舞用膳。
  因为,她们听着了似乎是在说什么阳安侯。
  阳安侯是皇后父亲的封号。
  郭圣通心下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喧闹声很快就散了。
  就像是石子投入湖中,涟漪阵阵,却终究要归于平静。
  宴会直到入夜才散,郭圣通累的极了,便没等刘秀,先行坐了辇回来。
  等她洗漱完后,刘秀方才带着刘疆回来。
  他一进来就笑:“我们疆儿今天真不错,见了那么多人都落落大方,对答如流。
  朝臣们都宽赞太子,说太子聪慧。”
  疆儿被他夸的有些不好意思,拽着郭圣通的衣襟说:“父皇在疆儿身后,疆儿不怕。”
  郭圣通问他:“那父皇要是不在呢?”
  刘疆想了想,依旧大声地道:“也不怕。”
  “哦?”刘秀问他为什么。
  “太傅说,疆儿是君,君不必怕臣。”
  他奶声奶气的说着这话,双眸清澈见底。
  刘秀脸上笑意越来越深,他一把抱起刘疆:“太傅说的对,即便父皇没陪着疆儿,疆儿也谁都不必怕。”
  宫灯下,他眸光深邃,郭圣通总觉得他意有所指。
  她想起宴会时那短暂的喧噪,不禁轻轻皱起了眉。
  是有人又说什么了呢?
  朝臣们防着外戚她是知道的。
  更何况,为了让她母亲到洛阳来,刘秀大封郭氏祖宗,能有几个人不看绿了眼睛?
  也就是她身为皇后,又生育了皇长子,朝臣们才说不出她狐媚惑主的话来。
  她叫青素牵来刘疆下去,柔声叮嘱他道:“累了一天早些睡下,也别写字了。”
  刘疆不肯:“太傅说每天都要习字,为君必先自律。”
  郭圣通只得道:“那写完要是饿了,叫宫人给你吃点夜宵,消消食再睡。”
  刘疆乖乖点了头,跟着青素下去了。
  郭圣通忍不住感慨:“邓禹教的很好,疆儿跟着他我放心了。”
  刘秀笑:“朕还能让不靠谱的人教朕的太子?”
  笑着笑着,他脸上又起了阴霾。
  等情绪过去后,他拉着郭圣通坐下说话。
  “于汉室无寸功,却总跳着脚跟朕要这要那。
  朕也就是气性好,懒得搭理他。
  便得了个刻薄寡恩名。
  邓禹说的没错,君君臣臣,没有君怕臣的道理?”
  郭圣通这才知道,原来是今日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