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鸾归桐 >

第176章

鸾归桐-第176章

小说: 鸾归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秀:“猫?哪来的猫?”
  郭圣通把猫的来历说了,为了避免他念叨她,她立马表明态度:“我就是看它们可怜,捡回来后就远远地看过它们一次……”
  刘秀笑:“朕知道了,朕的皇后很懂事很听话。”

  ☆、第两百八十四章 急报

  一  他揽过她来,“挺好的,不光给孩子们积福了,顺带把宫中的鼠还灭了。”
  他见她这么紧张,估摸着她也是挺稀罕猫猫狗狗的,便又道:“你如今怀着身孕不好养猫,等孩子落地了,你要想养就挑只刚满月的猫养。
  自小养大的,亲的很。”
  她眼睛一下就亮了:“真的吗?”
  猫狗活的再长十五六年顶天了,只要养就要承受失去豌豆那样的痛苦。
  她以为她不会再养猫,就远远地看着就行了。
  可刘秀一问她,她发现自己还是想养。
  她这小孩模样把刘秀逗笑了,他立时许愿:“行,到时候随你想养什么猫都行。”
  她望向腰间的香囊,低声道:”我就想养只橘猫,肚皮雪白的。”
  即便不可能是豌豆,但总也会叫她安慰些。
  刘秀笑:“好,好,都行……”
  他就此发散开来:“等疆儿三岁了,朕让他养个小猎狗,这样他就东宫了也有个小伙伴。”
  伙伴?
  郭圣通喜欢这样的称呼。
  她投进刘秀怀里,仰起脸亲了他一口。
  窗外夜幕低垂,星光璀璨。
  …………
  翌日起身,刘秀自是早就不在了。
  郭圣通也习惯了,却不想临近午时前殿忽地来了人请她和刘疆过去用饭。
  刘疆还处在刚见着父皇的兴奋中,跳着脚要去。
  郭圣通拗不过他,便换了衣裳带着刘疆乘辇往前殿去。
  到了前殿,食案都已经摆好了。
  郭圣通奇怪:“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刘秀笑:“朕就是突然觉得从前傻的很,朕完全可以带你和疆儿一起来啊。”
  郭圣通:“…………”
  你是怕群臣不够惶恐吗?
  我虽然想当吕后,但做人嘛还是低调点好。
  “我一会回去吧,这样不太好。”她干巴巴地拒绝他。
  他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朕处理朝政会见臣子的时候,桐儿带着疆儿到偏殿去就是了。
  朕得闲的时候,就偏殿瞧你们。
  等朕忙完了,就一起回去,也免得你们等朕。”
  好吧……
  既然你这么诚心诚意……
  郭圣通终于笑着应了声好。
  用过午膳后,睡觉比天大的刘疆也不认床,很快便睡着了。
  刘秀已经许久没有歇过午了,本不想睡。
  但想着郭圣通是歇惯了午的,他若是不睡她只怕也不会去睡。
  便叫铺了被,洗漱一番后和郭圣通并肩躺下。
  认真计较起来,这只怕还是两人第一次歇午,两人都有些睡不着。
  于是,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等到郭圣通眼皮渐沉,刚要合眼沉沉睡去时,忽听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刘秀心中窝火,没好气地问道:“谁?”
  赵昌海也知道今天皇后带着太子来了,陛下高兴的很。
  他一万个不想来扫兴,可有什么办法呢?
  这也是事不凑巧。
  他抹了把额上的汗,低声道:“陛下,急报……”
  这一句话就让刘秀消了气,他跳下榻来。
  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他穿着中衣便下了榻,绕过屏风往殿外去。
  郭圣通也睡意全无了,竖起耳朵听殿外的动静。
  清浅的对话轻轻地飘进她的耳朵里。
  “怎么了?”
  “苏况攻破弘农郡,活捉了太守……”
  什么?
  郭圣通被吓了一大跳。
  弘农郡距洛阳城不过百里左右,若是轻骑突进一天便到。
  这意味着什么?
  洛阳有城破的危险!
  前方打的再好又有什么用,被人端了老家,那还玩什么?
  最初的惊愕过后,郭圣通倒没有多害怕。
  她知道,刘秀会应对好的。
  她只是不知道刘秀前世经历了这么多风雨。
  刘秀比她两世为人还要镇定的多,他指着赵昌海唔了一声:“行了,快别哭丧着脸了。
  是件急事,但也不是大事,还不至于把你吓成这样。”
  他下令道:“去,把在洛阳城中的将领都给朕宣来。”
  赵昌海得着主心骨撑腰后,立时活泛过来,道诺后快步而去。
  他走后,刘秀终于沉下来脸来。
  洛阳城有危虽还不至于叫他惊慌失措,但的确是件棘手的事。
  可他不能慌,他的妻儿、姊妹、朋友、臣下都指望着他。
  他深吸了口气,转进内殿来一面拿过衣架上的衣裳穿戴起来,一面语气平常地对郭圣通道:“有点事,你先睡吧。”
  郭圣通哪还睡得着,她也不想装没听着。
  她下了榻来,帮刘秀束起腰带来。“陛下——”
  她想,刘秀即便再镇定自若,心底多少应该还是有些忐忑的。
  毕竟,他不是她,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早有定数。
  他垂眸看向她。
  她并没有看他,缓缓而道:“下个月我想在宫里办场宴会你说好吗?”
  宴会?
  “你知道的,我母亲一直希望况儿能尽早成家,也好身边有个人,能和他说说话。
  可他一直不感兴趣,我便想办场宴会看看洛阳城中适龄的贵女们。”
  他明白过来了。
  她这是在婉转地表达她相信眼前这点风浪算不得什么。
  这种被相信被需要的感觉实在不错,他笑了笑,“行。”
  他大踏步出去,转到正殿。
  半个时辰后,殿外响起纷杂的脚步声和盔甲刀剑的撞击声。
  紧接着,赵昌海的声音响起:“陛下,诸将奉召前来!”
  刘秀缓缓落坐在书案前,“进来。”
  诸将鱼贯而入,因着盔甲在身,只躬身拜道:“愿陛下长生无极。”
  弘农郡破的消息诸将虽还未闻,却也都从陛下急召出敏锐地嗅到了点战火味道。
  只是,都以为是前线战事不利。
  刘秀轻描淡写地把弘农郡破的消息说了:“朕想了想,决定派员大将前去夺回弘农郡。”
  诸将不言,彼此相望间都看到了焦虑担心。
  这可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啊。
  刘秀见诸将沉默,心有不快:“怎么了?大家这是吃过了午饭在发饭晕?都清醒不过来?”
  诸将面露羞赧之色,有那胆子稍大点的上前来实话实说:“陛下,非是臣等怯懦,而是实在事关重大,容不得出错。”
  他还有层意思,没好意思说出来。
  但凡能独当一面的战将悉数都被派到前线去了,留守的都是平庸之辈,守城倒还可以。
  他这话说的倒没错。
  刘秀稍微消了点气,可也不能就因为没人可用便不用啊。
  他环顾了下诸将,预备矮个里选个高个,先顶顶。
  忽有人举荐道:“臣以为栎阳侯可当此大任。”

  ☆、第两百八十五章 近火

  一  栎阳侯?
  刘秀眼眸亮了亮,却还是摇头不语。
  景丹能征善战,是员猛将,还正好在洛阳城,倒确实可以解眼下危局。
  只是前次景丹随他到怀县时,生了疟病。
  当时刘秀见他大夏天止不住发抖,还和他开玩笑:“闻壮士不病疟,今汉大将军反病疟邪?”
  景丹仰起脸来冲他笑了笑,抖的说不出话来。
  那笑比哭还难看。
  刘秀当时就难受起来,多勇猛的战将啊,在疾病面前仍是一样的脆弱。
  他估摸着景丹只怕起身都费劲,便叫小黄门扶起他来,又亲赐医药,时时垂询。
  然而不知是不是因为军旅劳顿得不着修养的缘故,等着回到洛阳城后,景丹的病情反而越发严重了。
  其妻甄氏代其写了封奏折给他,希望能允许景丹在家养病。
  刘秀立即批了个可字,又让太医令亲自去给景丹看病。
  既养病,就要有个养病的样子。
  举荐人见刘秀沉默,心明其故,便也不再多言。
  刘秀拿手指敲起了书案边,陷入了沉思中。
  吴汉击邺西山贼黎伯卿至河内修武后,又进兵南阳郡,已经攻下了宛、郦二城,正顺势攻打新野诸城。
  士气正是锐不可挡的时候,不能召他回来。
  贾复打的郾王尹尊投降后,也趁势而下攻打淮阳。
  祭遵入箕关后,一路苦战,险些丢了性命。
  如今刚有了些气色,此时召他回来更不合适。
  耿弇、寇恂、冯异、朱佑……
  他把麾下诸将在心中过了一遍,到最后终于有了主意:“朕欲召梁侯回来,卿等以为如何?”
  赤眉西走扶风后,邓禹南至长安,率兵与延岑战于蓝田,不胜,再就食云阳。
  刘嘉收回南郑不成,被情势推着到云阳向汉室投降。
  彼时,刘嘉丞相见刘赐降汉后受到了刘秀的破格礼遇,以为同为宗室刘秀绝不会厚此薄彼。
  在邓禹跟前便很有些傲慢,时常对邓禹的军政指手画脚。
  邓禹虽是儒生,但又哪是只会之乎者也和人讲道理的儒生。
  他以军威不容欺辱的理由问也没问刘嘉,就把李宝杀了。
  刘嘉不服,至洛阳后还向刘秀告状,被刘秀一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给堵回去了。
  刘嘉既没封侯又没领兵,成了个富家翁,再多不满也只能忍了,但嘴却没闲着,一直说邓禹治军无力,必遭大败。
  事实证明,真有乌鸦嘴。
  后赤眉复入长安,邓禹不敌,败走至高陵。
  军中缺粮,皆食枣菜。
  刘秀私下里写了信想叫邓禹回来,邓禹不肯,回信希望能将功补过。
  刘秀明白邓禹才智出众,受不了这样的失败,但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邓禹还是更适合为谋士。
  去年定河东后,诸将劝邓禹趁势径攻长安,邓禹不从,以为尚有风险。
  谨慎持重是好事,但对战将来说还是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气。
  倘若孝武帝时,冠军侯霍去病事事都要求得万无一失才肯用兵,那他决计没法创造突进匈奴腹地杀几个来回又从容离去的传奇。
  战争,有时就是一场豪赌。
  霍去病策马于茫茫草原时,真有十成十的把握吗?
  刘秀以为是没有的。
  就像他当日率十三名骑兵乘夜出昆阳城,赴定陵县、郾县求援兵时,他有获胜的把握吗?
  没有。
  那会,他已经做好了从容赴死的准备了。
  可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他赢了。
  邓禹始终不愿冒险,哪怕是形势大好的时候,他仍是要四平八稳。
  这样当然挑不出错来,但究竟比吴汉、贾复要差的许多。
  他后来忍不住下了诏书给邓禹,“……司徒,尧也;亡贼,桀也。长安吏人,惶惶无所依归。宜以时进讨,镇慰西京,系百姓之心。”
  邓禹还是坚持不肯。
  这一坚持,就弄得冯愔反叛,赤眉又复入长安。
  要是当日肯听他的话直入长安,等赤眉回转时总还可据城而守等待援兵。
  说不得,还能打赤眉个前后夹击。
  只是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多说无益,刘秀不欲就此多说。
  他以为把邓禹调回来给他出谋划策,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邓禹的聪明才智。
  可邓禹的回信一到他手上,他就知道邓禹这是被心魔堵住了。
  邓禹官拜大司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