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苏联-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肌U獗是梢陨那Ф嗔綯…34了。”
然而,库利克并不买账。他虽然无从反驳曼图洛夫的说法,但这并不代表他能够接受他和伏罗希洛夫的意见。“年轻人,你什么都不懂,就不要乱说话!你知道生产一辆T…34的资源可以武装多少个骑兵排吗?”
伏罗希洛夫瞟了女婿一眼,然后瞪着眼,对库利克说道:“那格里沙,你觉得多少个骑兵连才能摧毁一个四号坦克排?”
“这个问题,我想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曼图洛夫这个时候,扮演了一个息事宁人的角色,“我觉得应该召开一场专门的会议,慢慢研究这个问题,最终交给斯大林同志决定。两位这样吵下去不是办法。”
铁木辛哥也不愿意看见两个老元帅互相争吵的局面发生,也调和道:“曼图洛夫同志说得对,这个问题,应该在会议桌上解决,由斯大林同志来定夺。”
………………………………………………………………………………
过了几天,克里姆林宫正式召开了有关生产T…34坦克的会议。
这场会议,由斯大林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还有库利克、列夫·萨哈洛维奇·梅赫里斯、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等数位副国防人民委员。
除了国防部正副部长以外,当然还少不了苏联红军总司令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和红军总参谋长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既然是讨论坦克生产的,涉及到坦克设计、生产管理,和生产线建设等的问题,负责设计T…34坦克的520设计局总设计师科什金,负责生产管理的军械人民委员鲍里斯·万尼科夫,还有负责厂房、生产线建设的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曼图洛夫上将也出席了这场会议。
“科什金同志,”斯大林把T…34坦克的测试报告递给了助手,对科什金说:“测试报告我都看了,重要的地方,我都用红笔标注了。”
科什金小心翼翼地,从斯大林助手的手中接过测试文件,从头到尾地略看一遍。
文件里,几乎每一页都有红色的字迹,都是斯大林的批注。可以看得出,斯大林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来研究这份文件,毕竟这关乎国家军事力量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142 坦克生产线
科什金看完了斯大林批注过的测试文件,脸上冒出了一滴冷汗。
斯大林对于T…34坦克的设计,还有测试的结果感到相当的满意,极高的机动力,和极好的性能给他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只是,在这个坐满将帅的会议室里,在斯大林的面前,科什金总是感到有点紧张。那双粗燥的手在不停地颤抖,眼神相当的恍惚,怎么样都控制不住。
斯大林也注意到科什金的神情,为了让他心情安定下来,斯大林一开始就赞扬了科什金的设计,“科什金同志,T…34是一款优秀的坦克,无论是防御力、火力,还是机动性能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将会设立更多的生产线,大量生产,务求尽快地,大量地装备红军。”
在场的人,除了库利克以外,都把欣赏的目光投向了科什金。作为科什金对手科京的岳父,伏罗希洛夫到了这个时候,居然也成为了T…34坦克的重视支持者。这很大程度都是受到曼图洛夫的影响,上次的测试令他的立场更加坚定。
“斯大林同志,”科什金颤着嘴,语气紧张地说:“其实,这款坦克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例如将原本的双人炮塔加大,换上85毫米M1939防空炮作为主炮,这样……可以增强火力;装甲应该加厚一点,增加防御力。而原本的双人炮塔也需要替换成三人炮塔,这样作战效率会更好。
这些改进都是曼图洛夫同志提出的,我和助手莫罗佐夫同志研究过后,一致认为这些改动是可行可取的。我们会在短时间内对设计进行改进,并生产出改进版的原型车进行测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投入生产。”
“很好,”斯大林满意地笑着,说:“如果研制成功并且大量生产的话,对于苏联的国防建设,还有红军作战实力将会起很重要的作用。
刚才科什金同志也说了,改进的方案是曼图洛夫同志提出的。既然这样的话,那坦克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就交给曼图洛夫同志全权负责。
那么,曼图洛夫同志,您认为应该在哪里设立新型坦克的生产线?”
“斯大林同志,各位国防人民委员布的同志们、苏联红军的同志们,”曼图洛夫给众人打了招呼,“我觉得,应该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斯大林格勒、西西伯利亚的新西伯利亚、还有乌拉尔地区的斯维德洛夫斯克州都设立新的坦克生产线。”
“为什么选这些地方?”大概的原因,斯大林马上也猜到,但还是想听听曼图洛夫的具体意见。
“斯大林格勒有全苏联设备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拖拉机的生产工序和坦克相近,如果在那里增设坦克生产线的话,估计难度不高,而且工人很容易就能上手。
至于新西伯利亚,那里也有全苏联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厂。那里生产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器械,总体生产规模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还要大,而厂里的设备也经过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的专家改良,其生产水平并不亚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都适合建立坦克生产线。
另外,新西伯利亚现在还有个军事工业综合体的项目,预计今年夏季建成。我们也可以在军工综合体里面,设立新的T…34坦克生产线,毕竟这也是军事项目。
最重要的是,新西伯利亚的原材料供应丰富,那里有全国生产质量最好,而且生产数量最多的冶金企业,可以给坦克生产提供优质而充足的金属原材料,在新西伯利亚建立坦克生产线适合不过了。
至于斯维德洛夫斯克州,那里和新西伯利亚州一样,也有相当丰富的原材料供应,而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更好的优势,在靠近西部地区的同时,又不会受到西方空袭的威胁。
只不过,这个州份还没有现成的,适合设立新生产线的拖拉机工厂。虽然没有拖拉机厂,但我们可以尝试在下塔吉克捷尔任斯基火车工厂的基础上,建立坦克生产线,人才我们可以从外地引入,并对当地的工人、工程师进行相关的培训。”
“很好,”对于曼图洛夫的提议,斯大林感到相当的满意。“在原有工厂的基础上,设立新生产线的构思相当可取。那里有现成的厂房,只需稍加扩建,或者利用现成的厂房就能设立坦克生产线,而工厂现有的工人也有机械生产的经验,容易培训。
这样,我们就能节省不少用于建设厂房和培训人才的时间,可以尽快地,让T…34投入量产,尽快武装红军。”
其实,曼图洛夫的计划和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出入。历史上,T…34坦克被批准投产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很快就设立了坦克生产线。而下塔吉克的捷尔任斯基工厂,就是乌拉尔生产联合体的前身,也在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主战坦克制造厂——乌拉尔生产联合体。
和历史不同的是,曼图洛夫的计划,把自己的家乡——新西伯利亚也纳入了坦克生产中心的行列之中。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新西伯利亚比斯大林格勒、下塔吉克更加适合生产坦克,因为那里的原材料供应充足,而且材料质量上乘,人才、设备的技术水平都比其他地方高。
“为了让曼图洛夫同志更加方便地完成建设任务,刚才政治局的会议里,已经通过了由卡冈诺维奇同志提出,让曼图洛夫同志升任建设人民委员的决议。”斯大林一时兴起,在这场军事会议里宣布了政治局的任命。
在此之前,曼图洛夫并没有接到任何有关升任人民委员的通知,因为这个任命,是在一小时前的政治局会议里决定的,就连金斯伯格也不知道有这样一回事儿。
这个任命,对于曼图洛夫来说,实在是太过突然。金斯伯格这个建设人民委员干得好好的,而且相关经验丰富。他当过副重工业人民委员,有重工业建设方面的经验,还是国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具有丰富的,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怎么说换就换?
就算换了,那金斯伯格将会何去何从?他已经是人民委员,而且对国家有一定的贡献,又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不可能被贬职。而其他人民委员的职位并没有空缺,金斯伯格也不符合担任更高职位的条件,卸任之后,会被安排到什么职位?
这次的人事调动,就是为了“让曼图洛夫更加方便地完成任务”这么简单?
143 重返新西伯利亚
曼图洛夫后来从卡冈诺维奇那里,知道了整个人事调动的来龙去脉。牵涉其中的,并不止金斯伯格和曼图洛夫自己,其实还牵涉了卡冈诺维奇、建材工业人民委员索斯宁。
就在1939年1月,重工业被拆分之后,卡冈诺维奇一直兼任着交通人民委员和燃料工业人民委员的职务,而燃料工业人民委员部被拆分为石油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之后,卡冈诺维奇又接管了石油工业部,一直掌管两个部门。
但随着石油工业和交通网络的发展,卡冈诺维奇的工作量变得越来越大,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已经不能同时兼任两个部门的人民委员。结果,他不得不辞去石油工业人民委员的职务。
卡冈诺维奇的辞职,令石油工业人民委员的位置出现了空缺,而这个空缺,就由建材人民委员列昂尼德·安东诺维奇·索斯宁接任。
列昂尼德·索斯宁,1934年从莫斯科工业学院毕业,后来担任多项和工业管理有关的工作,1938年还当上了副重工业人民委员,富有工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学识。由他接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无疑是一个妥当的安排。
而原来的建设人民委员谢苗·萨哈洛维奇·金斯伯格,本身是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系出身的,后来还成为了该学院的,钢筋混凝土学科的教授。和索斯宁相比,他对建材方面的认知比较深入,而且同样富有工业管理的经验。所以由金斯伯格这个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相关经验担任建材工业人民委员,也是合适不过的安排。
金斯伯格走了,原来建设人民委员的职位,就顺理成章地,由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曼图洛夫接任。
虽然曼图洛夫在建设部里面混的日子不多,但他在担任新西伯利亚州委第一书记期间,就推行了很多项成功的建设项目,累计了大量的经验,还赢得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头衔。
这些功劳,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和卡冈诺维奇之间有着特殊的人脉关系。结果,在政治局的会议里,他得到了卡冈诺维奇的提名,加上斯大林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同是政治局委员的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都看好这个年轻人,结果提案被通过,曼图洛夫成为了最年轻的人民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