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武周大闲后 >

第118章

武周大闲后-第118章

小说: 武周大闲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我的血?”李成秀当然知道柳杨他们不会把她怎么样,可是,她上辈子连扎指血都怕的,当然是要断然拒绝了:“不要!不要放我的血。”
  “就一点点,一点点表示一下诚意。”柳杨说。
  “一点点也不可以!”李成秀依旧断然拒绝。
  看着李成秀抗拒的模样,柳杨等人都幽怨地看着李成秀,无声控诉着她看不起他们本想与他们结拜为兄弟。
  李成秀满头黑线,却也被三人给打败了,干笑道:“用不着那么麻烦的……不是也没刀吗?反正我没有刀。”
  话音刚落手碗就被柳杨抓住了,只见得他手在她的眼前一晃,再瞧时李成秀的手掌上就血流如注了。
  “啊!啊!啊!”李成秀瞪着眼使劲地叫唤,却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人将血接进他们的碗里,还很有礼节地替她的碗里也接了血。
  “你会妖法?”接完了血李成秀才想起,惊愕地看着柳杨。
  ……
  柳杨手碗一翻,只见得掌中握有一把精致的尖刀。
  “你有病啊?上个学还揣把刀上,是想报复社会吗?”李成秀是真的给气坏了,觉得有必要让罗老夫人子给柳杨做一下德育教育。
  所以说,“no zuo no die”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正闹着罗老夫子就来了。
  罗老夫子对他们的行为很是恼火,表示要狠罚他们。
  对于这一点,李成秀是完全赞同的,这些脑残货怎么罚都不过分的,但素,令李成秀非常不服的是,为什么她也要被闹?她没有犯错啊,犯错的是那三货啊!她,完全是无辜的,并且还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手上还新鲜冒血的刀疤就可以为证。
  “你不是他们大哥么?”罗老夫子的一句话赌得李成秀哑口无言。
  对于柳杨几个李成秀还是很有感情的,其实在心里早早地都已经将他们当作了兄弟,做他们大哥她心甘情愿。但是,她真的已经尽到大哥的责任了啊!
  罗老夫子惩罚人的方式千奇百怪,今天这一次却是怪出了天际,竟让四个人在院中装疯!须要从头到尾地手舞足蹈,务必将人癫狂了的状态演绎到神形兼备!
  ……
  四个人在院中跳大神似地跳了一上午,罗老夫子还时不时地出教室来加戏,一会儿要求他们要笑,一会儿要求哭,一会儿又要让他们连唱带哭又要带笑!
  李成秀深深地认知到,罗老夫子真不是她的“罗大魔王”,但他一定是从一代穿过来的,并且穿之前应该是一个大师级别的导演。——如若不然绝不会有这么强的导演欲。
  “连哭带笑还带唱这一段儿都ng一百遍了,行行好,就让俺们通过了吧?”李成秀都快要给罗老夫子跪下了。
  罗大魔王就是罗大魔王,不整你便罢了,整你就要把你整得欲仙欲死。
  不管李成秀的眼神多么地哀怨,多么的凄苦,多么地可怜罗老夫子自始至终也都没有心软过,始终兢兢业业地保持着优秀导演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已,更严于待人,对戏要求十分严格,对待每一格的戏份都务必做到精益求精。
  最终,直将李成秀和柳杨他们的面部神经演到瘫痪方才放过了他们。
  【 。。】

  ☆、第212章:

  当然算不得,事实上认真说起来洛阳才算武周的都城,长安不过是“西京”而已。武则天在洛阳登帝位,又在洛阳传位于太平,武家的宗庙本只设在洛阳的,但是太平晚年多愁思想要长伴薛绍,便又迁回了长安。洛阳的宫室官衙都是齐备完善的,朝廷每年都会花巨资用来修葺洛阳的宫室和官衙,朝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搬去洛阳,在洛阳住一段时间又搬回长安。纠其原因有三,一是政治原因,比如说皇帝平衡“关陇门阀”、“山东门阀等”;二是皇帝在一个地方待烦了,想要换个地方办公;三是长安出现粮荒,洛阳发生水患等。
  现在的情况便是第三种了,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长安人多却粮少,每遇关陇粮食欠收时朝廷中枢就会迁去洛阳。洛阳开阔,水路发达,南方的稻米比较容易送到。
  自李唐时期开始朝廷就经常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搬来搬去,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在这个时候有人提出来要将朝廷中枢迁去洛阳,不说别人了,就是武旦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纵使李成秀很鄙视这种“乞食”的行为,但鉴于这种情况也不好多说什么……有些没有出息,但她这是第一次上朝,至少还是要安分一些比较好。
  与李成秀说话的那名官员姓王,名唤铣清,是工部侍郎,鸾台阁的学士,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人,王家的中流砥柱之一。
  瞥了一眼站在第一排里的国舅王铣奂老大人,只见他双目微合,老僧入定,李成秀知道了,王铣清这是在代表王家发声了。王铣奂是门下省的左仆射,乃尚书省的首脑,王铣清代表王家发声,自然也是代表他发声。
  武旦听了点点头,说:“既是成法如此我们照例也不无不可,只是朝廷中枢迁动牵涉庞大,还是事先有个定议才好。这样,你们六部先计议一下,将迁动细则和花费弄个细则出来,本宫也好向皇上禀呈。”
  闻言,王铣清说道:“灾情如火,臣等不安耽搁,自河东道灾情起时我等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太子殿下要求的这两样,我等已经拟好,请太子殿下阅审。”
  说着王铣清就从袍袖中掏出一卷书来,双手向武旦递呈。
  一名小宦官踮踮地跑去将那书来,转呈于武旦。
  武旦接过来飞快地看了一眼,然后看了王铣清笑道:“几位大人果真是老臣谋国,办起事业总是这么的雷厉风行。好,这疏本宫收入了,下朝后便立即转呈皇上定夺。”
  见李成秀一副好奇的模样,武旦随手就将其递给了李成秀,李成秀看了不由得点头,果然是一份不错的报告书,有形势分析,有数据支持,有假设预想的困难,还有解决困难的方案,只是……
  忍了忍,李成秀终是没有忍住,抬起头来问王铣清:“怎么只有长安这头的?洛阳那边怎么安置?花费几何?这些预算怎么没有?”
  王铣清一怔,还来不及说什么,又听得李成秀说道:“长安洛阳相距甚远,途中又有黄河阻隔,道路是否全都通畅?只有一个笼统的沿路所需要的花费数目。工期呢?人力调配呢?还有黄河怎么渡?”
  随着李成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出来,王铣清的那张老脸一点一点地变得通红,显然李成秀是说到要点上了。但是王清铣却是心服口不服,强辩道:“这些都是做惯了的,不需要写那么详细,下面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办。”
  “哦,原来是这样。”李成秀点了点头,一笑,又说:“但是洛阳那边的预算也没有啊,还是说洛阳那边的花费是不需要朝廷出的吗?”
  “当然是需要朝廷出……”王铣清又羞又窘又愤,一张老脸到这会儿都变成个红皮橘子似的了。
  就在王铣清还要争辩的时候,站在百官首位的王铣奂开口了:“当然是要朝廷来出的,所以,那边的预算也要写清楚的。”冲王铣清一笑:“王侍郎一向办事勤勉,怎的今天却犯了昏?你们为什么没有做洛阳那边的预算,是不是因为拿错了?”
  闻言,王铣清当即便应道:“啊,是啊,臣有罪,臣拿错奏疏了。”
  简直是红果果的当众串供啊,李成秀好生无语地瞥了一眼武旦,心说,嘿,没有看到吗?没有听吗?人家在把你当猴儿耍呢?赶紧发威啊,让他们也晓得晓得你的厉害!
  武旦却是根本不理李成秀的挑拨,反而还很和颜悦色,对“二王”温和地笑道:“最近朝廷诸事繁杂,王侍郎忧心国事想来是累着了,无妨无妨的。正好,本宫亦觉得太子妃指出的那几点很重要,不如你们再写一份吧,改日再呈递上来。”
  王铣清能怎么说?糊涂得连奏疏都拿错了,人家武旦给了他台阶他也得领情不是?
  “是。臣下朝便与六部诸要一起再议。”王铣清连忙说道。
  武旦颇欣慰地点点头,抬起头看向众臣工,言道:“你们也是要注意,以后文书可以文辞不华丽,遣词造句不必妙笔生花,但一定要前因后果写得明白,事项、原由、花费、人员等等诸此类需要清楚,各省各部的行文亦是如此!”
  众臣工文武面面相觑,而后齐声应喝:“臣等谨遵太子殿下钧旨!”
  李成秀恍然大悟,原来武旦这厮是要玩腹黑,撇撇嘴转手将王铣清的奏疏递给了六生,六生捧了下殿交还给了王清铣。
  好了,去洛阳的事暂时告一段落,那么接下来就是重头大戏,让皇帝陛下下诏罪己了!
  比起迁都一事,“罪己诏”事上皇帝和臣民有着根本的冲突,大臣们早就抱成了团儿,憋着口气怼着皇帝下诏罪己,这是大臣们惯用的甩锅伎俩!于利益而论,这事儿好处全在大臣这边,皇帝就是一背锅侠,皇帝当然不愿意甘心伏就,所以每逢天灾人祸至的时候君臣之间总是会有一番较量。

  ☆、第213章:

  皇帝说,天下是与士大夫共治,出了事情凭什么都怪我一个人?
  大臣们却说,谁叫你是天下之主呢?整个天下都是你的,出了事情当然也是你的事!
  不管老百姓怎么看,但就目前大周的情况,李成秀真心地觉得皇帝冤枉死了。大周弊症早在三十年前就有了,而且天下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大臣们怎么就没有责任?
  但是,很显然大臣们并不这么认为。
  比如说眼前的这一位,正在滔滔不绝的这一位。
  “臣以为迁都洛阳的事不过是治标,其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要请皇上尽早下诏罪己,以息天怒。”说这个话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官员,看那面相怕是少说也有七十岁了,可你别看他年纪大,但人家精气神可不老!虬须满面,张眉怒目的,人家中气可足着呢!
  老头儿的论调实在是惹眼,李成秀禁不住多看他几眼,却是不认得,于是悄悄地问侍立于后的魏老宦:“这老头儿是谁啊?”
  魏老宦悄悄回答:“是治书御史,禇玄冥老大人。”
  禇玄冥?就是那位自称是唐初名臣禇隧良后人的那位犟老头儿?瞧这面相,还真是人如其名啊!
  这位可是大周朝廷的一枚大炮,乃是一位猛将人!
  李成秀不由得仔细将他打量,不由得怪道:“虽然长得是挺刚猛的,也没有见他长得三头六臂啊,怎么的那么大的胆子?”
  ——听说第一个提出让皇帝下诏罪己的人就是此人!如今在让皇帝下罪己诏的人中,闹得最凶,用词最严厉的便是此老兄!
  禇玄冥还在那里滔滔不绝:“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国中出现灾祸是乃不祥之兆。从古至今,凡有天灾不祥者皆为帝王施政有失当之处,故而上天降下灾祸以示惩戒,亦为示敬。所以,当下首先要做的,便是请陛下自省德政,并下诏罪己,以消天恨,以平民怨。否则,臣恐天灾不宁,百姓生乱!伏望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能警劝皇上,早上罪己诏,早下天下便早平,迟下百姓便更多受苦难,臣恐天人弃之啊!”
  真个是“禇一胆”啊,竟说出这番话来!
  自禇玄冥刚一开口武旦的脸色就黑冷了下来,到了这会儿已经是一片黑霜满面了。
  武旦道:“禇大人,你怕是本末倒置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