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血肉长城 >

第146章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146章

小说: 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这,程家骥那里还会不明白,事到如今,自己与黄中将不但是无法得到褒奖,还瞬受到一定地处分。不过还好,既然最高当局愿意见自己二人,且在言语间还很有些抚慰之意,想来这处分,也重不到杀头坐监的份上吧!

“这是二份已似好了地命令,你们先看一下。”陈上将趁最高当局低头喝白开水时,给程家骥、黄中将递了一份命令过来。

“南昌警备司令兼暂十八军军长黄持与南昌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兼独立一百师长程家骥二人处置失宜,致使南昌毁于战火,特撤去其此二人一切本兼各职,令其闭门思过。”

“当此国难,人才难得。特许黄持、程家骥二人戴罪立功,效命疆场。兹任命黄持中将为新编第十八军代理军长,任命程家骥少将为独立一百师代理师长。”(当时的不成文的规定,文官简任以上,武官师长以上的正式任命,是要通过报纸公开发布的,而代理则不用。)

这两份命令,前一份的签发时间是今天,后一份的却是一个月后才生效。“军委会拟以新七十二师、独立一百师为骨干、再加上贵州的几个地方团队组成新编第十八军。上述各部在一个半月,调成都附近的绵阳一带休整。你们这一个月好好休息一下,部队一到齐,马上就要按军委会最新的决定,统一进行一师三团制的缩编。到时又有和你们忙的了。”陈上将和蔼的对黄、程两人解释道。

面对这种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的局面,程家骥除了“欣然谢恩”外还能有别的选择吗!他没有丝毫的余地!对方身为最高上位者,已是给自己留够了面子,要再不识抬举,只怕接下来自己就要面对……。

此次云岫楼之行,使程家骥的人生轨迹有了重大的改变,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程家骥和他的部队被堂而皇之的调入了中央军系统。

从云岫楼出来,程家骥和黄中将就在陈上将的安排下,住进了位于国府路的一间别墅。

从这天起,程家骥和黄中将便过起了深居简出自得其乐的寓公生活,不管外面对两人的口诛笔伐闹得多凶,都传不到这间颇有闹中取静之趣的别墅里来。

时间一久,程家骥和黄中将都觉着两个男人“同居”不是个事,再加上几个月未见家人想念的很,都想着起了把各自的家眷接过来。在陈上将帮助下,程家骥到重庆的第十天,一架飞机从洛阳把紫玉和两个丫头捎到重庆。(玉如身子已很重了,只得由少君陪着在洛阳待产。)

如此一来,黄中将又不方便留在别墅里了,便搬了出去,反正他的夫人也快到了,迟早是要搬的。程家骥便在这间二层楼的别墅里重新开始了中断几个月家庭生活。

四月十日下午,程家骥正要和娇俏宜人的紫玉做每日必做的功课时。

一张请谏地到来。打扰了程家骥地幸福生活。

这是一张做工很讲究的镀金请柬,请柬没有署名,只写有一十四字小字。

“孟尝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半边天。这是什么意思。”

紫玉看不懂,不代表程家骥看不懂。这十四个字联语,是早些年那位号称“旷世逸才”的杨老先生,收了一字千金地润笔费,才写给上海的某一大享的。

程家骥前些日子在许昌时,通过这位大享的再传弟子于三姑与之有过些联系。在后来离开许昌前,程家骥为了开辟新的财源。还给于三姑寄过一封书信让其转给这人。后来一仗接一仗打下来。这事便拖了下来。如今此人不但到了重庆,还主动找上门来。怎么不让正愁整军经武要用的钱没着落的程家骥不喜出望外。其实要是紫玉对重庆能多一些了解地话。单是从请客地地点就能看出去。发这张请柬的人地非同一般。要知道,范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借来宴客地。

晚上七时,重庆,范庄门外。

这所重庆最现代化地庄园,是川军中一位身为袍哥领袖的师长在三十年代初,花巨资兴建地。园内网球场、游泳池一应施设俱全。国府迁到重庆以来,这里更是成了达官贵人的俱乐部,当得起往来尽朱紫的评语。以程家骥一个小小少将的身份,要是没有请柬还真进不来了。

“程将军,请跟我来,爷叔在等你。”程家骥才进范庄的大门,一位操着沪上口音的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年男子立刻就迎了上来。

“请问尊架是?”

“小姓万。”

“原是万大总管当前,后辈有理了。”程家骥知道是这位大总管在上海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就凭自己现在的份量,还是不要摆架子的好。

许是程家骥给足了面子的缘故,这位万大总管在举止间对程家骥倒也颇为友善。

在范庄两楼偏厅,程家骥见到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位传奇人物。

看着那张刀削式的脸庞,若不是对方手拿着那把标致性的手果刀,程家骥还真认不出这位是与吕大影帝所饰的形象大相径亭的瘦子,就是那位水果贩子起家,从白相人一步步爬到上海滩的头号人物的大享。

程家骥一面在心中大骂电影导演在挑演员时怎么挑的,跟本人的形象差得也太远。一面也回忆着自己所知的关于这个人一些情况。

姑且不论其它,单是究抗日一点来说,就算是对之恨之入骨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一点,这位恒社的祖师爷是积极抗日的爱国人士。八、一三事变后,他组织手下的徒子徒孙,成立了别动队协助中国军队打巷战,虽说他那些流氓出身的弟子们实在不是打仗的料,故而战绩不佳,损失惨重。但其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却是无庸置疑的。在离开上海之后,无论是坐镇香港指使门徒暗杀上海、南京的汉奸,还是为国府策反伪人员、获取日方情报,这位流氓出身的大享从来都是不惜血本的,更有甚者,他为了抗战,还落下了一身的病,以至于最后只活了六十出头。

“程将军请座?”这银铃般清脆的声音,程家骥听着觉得耳熟。

“于小姐也在。晚生对杜先生仰慕已久,这才一时失仪,还请先生见谅。”看见了年余未见的于三姑,程家骥那里还会不明了,今天这顿饭的来由。“程将军,你是抗日名将,又是孤军守南昌的英雄,我对你也是仰慕的很。我身体不好,只能以茶代酒敬你一杯了。”杜先生见过的军政要员海了去了。在面对他这个大享时,这些军政大员中横眉冷对者有之、不冷不热者有之,当然更多的还是表面恭敬骨子里头轻视的,除了他自己培养出来的涉足军政两界的弟子门生,还从没有遇到过程家骥这样对他以晚生后辈自居的。杜先生平生最好面子,程家骥这么个抗日战场上英雄对其执礼甚恭,他自是要投桃报礼的。

两人正寒喧,底下人把菜端上来了,莫看这位杜先生平日里排场极大,豪奢之外逾公候。但四十岁那年身体一落千丈后,一直少沾油腻,宴客也以素席为主。今天的菜只四个“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竟是没一个荦菜。好在程家骥也不是为了吃来的,自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未节。

“程将军你上次托我这个不成器的女徒孙转来那封信我看了。你信上说的在北南京等地设置商号,购卖紧要物资,通过上海中转运到第三战区的浙南上岸后运到大后方来。再把大后方无关于民生的特产买到沦陷区去的这个生意。好是好,只是一来有资敌之嫌,二来日方对于战略物资控制的很严,恐成事不易吧!”酒(以茶代)过三巡。菜(基本没动)过五味,挥退下人后,终于言归正传来了。

“拿蜀绵、绣品、川茶、木材、一般药材这些吃不饱肚子,也治不了枪伤的特产去换得紧要物资,同时也可解决这些东西的销路问题,是一件于国于民于抗战大好事情,和资敌是扯不到一起的。至于日方的封锁吗?也不是问题。不瞒杜先生,我的手下真还有不少日人在效命,其中倒颇有几个机灵的,让他们到上海去开几个商社,又有先生的门下照应,半年内该是出不了什么事的。”

“程将军,日人狡诈,怕是信不过。”

“这个请先生放心,这些人都是和鬼子面对面的厮杀过的,早就没了退路,只要不被捕,不会轻易出卖我等的。当然,也还要请先生让上海方面的人,多盯着些的好。”

杜老板对程家骥的建议还是很兴趣的,要不然不会请程家骥来。现在听得程家骥那边把样样都想到了,这笔生意既利国利民,又定会有丰厚的利润,你叫他如何不动心。

第三十九章 雾都缘(二)

这一夜,程家骥和杜先生谈得很是投机,两人商定由杜先生出资金并负责组织货物进出川陕关中,程家骥负责上海的日人商社的组建运作及货物在浙南上岸诸项事宜。至于分成吗?双方在这个问题上表现都很仗义,竟是争着让利,最后在左推又搡下,终于定下杜七程三的分成比例。杜先生这方面是的想法是,与程家骥合作这桩生意,只是他若干生意中的较小的一摊,赚多嫌少,并不是很重要,且在赚钱时非但能交到程家骥这个大有潜力的朋友,还可以通过程家骥与海边上的人拉上关系,在分成上吃点亏也就算了的想法。

程家骥对自己出个点子利用些闲置资源,就能分成这么大宗生意的三成,也已是心满意足了。

当程家骥从民国路范庄出来的时候,已是晚上十点了。回到寓所,程家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先是给夏维民写信,把自己和杜先生的约定告知夏维民,请其在钱绅派人去经营浙南一带海上行走时,能多加协助。再就是给钱绅写信让他立即派人去浙南一带海边了解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程家骥正想去附近探望一下,有几日不见了的黄中将,却不想在家门口被于三姑堵个正着。

今天的于三姑的打扮与以前在浙南时大异其趣,在浙南时她是一褛旗袍,整个人看上去显得很有古典美。此时她却是身着西洋连衣裙,头上还带一帽小白花帽,活脱脱一个黄飞鸿里的十三姨的模样。程家骥乍一看于三姑这一身衣着还真愣住了,好半天再回过神来说道“于小姐,你找我有事。”

“程大将军,有时间吗?能否找个地方谈点事情。”

“好的。”在黄中将的老脸和眼前这丽影中间。做出选择对程家骥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少时。国府路附近一家咖啡厅里。

说实话,程家骥对于咖啡这种苦不拉叽地泊来品没什么兴趣,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去茶楼品茶,也许是因为钱绅地嗜好是咖啡的缘吧,程家骥甚至对喜欢喝咖啡的人,有些偏见,认为他们既使不是钱绅那样地职业阴谋家,也至少是心计较重的人。要不然他们怎么放着清香的茶不去品。偏受喝黑不溜丢的玩意了,只能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在卧薪尝胆。

“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看不透你。。”于三姑一开口就让程家骥吃了一惊。在程家骥心目中,于三姑一向是个行为举止都极有分寸的女人。一个总是能客客气气的。打消任何人非分之想地。长袖善舞地精明女荷官。这种单刀直入,大堪玩味的对话方式。可不是她地性格。

“我是什么人,我自己都不清楚,别人又怎么能看得明白。关键不是看得透看不透,而是你想我是个什么样地人。”既然于三姑捅破了两人之间长期以来心照不宣地那张纸,程家骥也就不再摭摭掩掩了。

从这一刻起,程家骥与于三姑之间本来还算是单纯的关系,不复存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