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绣-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那,我回去一定给你说明白,那宅子是县太爷答应你留下的呗。”
“对,钱是要自己掏的哦。我可不能帮村民掏钱的,嫂子要是想给东子买,我给你借钱。”巧兰赶紧说了一句。
嫂子失笑,“那是当然,我也不傻,也能坑自己人啊。我有心想要,可一个东子还小,另一个手头没钱了,不能老借你的呀。我回去再跟爹娘伯娘他们都说一声,这事家里也要商量的。”
“跟我哥说,头前你们还的钱还在爹娘手里呢,不行先买宅子,这是动作要快,不然好位置可轮不着咱们了。我二哥成亲的事还早呢,不用着急,后面还有我呢,我都跟传虎说好了的。”巧兰很大方的说道。
“成,知道你孝顺,我会说的,你也给刘二婶他们说了没?”
“我跟虎子哥说好了,给传光传庆买两栋,给威子也买一栋留着赚钱或者拿去卖也行,先买下来不用怕,回头倒手再卖掉就值钱了。”巧兰十分果断。
“成,那我回去了,跟家里说一声去。”
嫂子匆忙回去了,说实在话是有点动心的,可手里没钱也是真的,那点钱刚刚好够盖房子,剩余的真心不多。
没过两日县太爷送来了宅子的钥匙,让去看看喜欢哪个就拿下了,他都说好的,价格也实惠,是人家主动巴结县太爷,县太爷非要给钱,人家压根不敢要高价。
巧兰赶紧叫了大哥和传虎传光去办这事了,让他们去看看,买几栋合适的宅子。
县太爷手里不要的宅子也是位置特别好的,紧邻书院隔壁,县太爷给蕙兰买了一栋三进宅子,不需要整修,直接就可以入住,园林啥的都是现成的,景色也不错,家具都是齐全的,事办的特利索,算蕙兰的嫁妆了。
蕙兰知道是她提醒的,也很感激,让小厮过来递了句好,说以后再补了。
巧兰本来也不为这点事就要人情啥的,直说这是和蕙兰交好,和别人无关,县太爷更敬重巧兰人品了。
一共给了六栋宅子,都是三进的,那片一流都是差不多格局一整排,县太爷要的是紧邻书院左右两边各挑了几栋最好的几户院子。
传虎回来后笑着说道:“兰子,你这脑子转的可太快了,中人说我们不买也要涨价了,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六栋宅子我不打算给别人了,咱们吃不下我就卖朋友个好了。”
“咱家要不要?我买一栋,我还有私房钱呢。给传威买一栋吧,传光传庆都要一栋,我哥要两栋。剩下还有谁想要赶紧说了,位置好下手慢可没了。”巧兰也知道这事捂不住几日,动作要快呢。
“村长和里长各要一栋,随时都可以交钱,传威暂且不要了,后头赚钱的生意且有呢,不用抢这一点了。这六栋就差不多了,我又跟中人多要了两栋隔壁位置也不错呢,要了赶紧说。”传虎说了一下。
“成,我嫂子不要了么?”巧兰看着学文。
学文摇摇头,“真没钱了,都跟李叔说好了要盖房子了,婶子犹豫了一下,叔说有多大能耐就办多大事,不要老借你的银子,养成毛病改不过来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店里生意如今特别稳定,收入也很客观,还打算在买两个人回来帮着洗刷呢,忙不过来了。我买两栋给清远和清刚留点东西算他们名下。我都跟虎子说好了,等我攒点钱再买点地给他们。”
学文也攒了些钱,嫂子都还了钱,他手里也是有钱的,这是回去一说李母就痛快拿出来了。
学文打算在攒攒给两个孩子各买点地,人心易变,趁着自己没媳妇有钱也不留了,都给孩子置办产业。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万一自己再娶,清远清刚要是吃亏可咋办呢,现在就先置办上,也是自己当爹一点子为父的心吧。
“成,这个决定我特别支持你,不够的你说话我这有。”巧兰一听这个话很是个道理,像个父亲的心,一口应了。
“不用,我给俩孩子买了宅子还有剩呢,不用借你的。还能剩下一点攒着回头给学武置办屋子呢,我跟咱娘都说好了。”学文也高兴地笑了,赚钱了再也不用花钱都看人眼色,听人鼓捣闲话了,这日子他过得很舒心。
事情已经过去了,学文也渐渐地恢复了过来,慢慢的在忘却不愉快的往事。
第424章 拜见
“成,我二哥成亲时还早呢,不用急,我心里都有数。”巧兰笑着点头。
“放心吧,等学武成亲酒席都算我的,多大点事啊。园林改造都算兰子的,我们都商议妥当了。”传虎笑眯眯的发言。
“那这事就算定下来了,你们是回来拿钱的么?我给你们拿钱去啊。”巧兰掏的事传光和传庆的钱。
“哥,我娘说明日就来了,不能让嫂子子给我掏钱,这可不少呢。”传光等巧兰一走就急眼了。
“没事,这是哥送你们的产业压底,这是我们夫妻的一点子心意,你们对威子好我都记着呢,咱是一家人不用算那么清楚,以后有你们给我出力的时候呢。”传虎晚上偷偷和巧兰商议了,这笔钱不让二叔二婶他们出了,亲兄弟以后要跟着他干呢,哪能算那么清楚,对兄弟都这么计较,以后没法处了。
巧兰也痛快的答应了,没有任何不快,不过是两个宅子而已,也不算什么,一家人团结一心才能有好日子过呢。
“那可不行,你也说了咱是一家人,威子也是我兄弟,他能吃几口饭啊,大伯已经给家里盖了大宅院,连同我们的婚房都盖了独院,地也买了那么多,还要咋整,这是还不完了么?我不能同意这样。”传光被教导的很好,认为做人要有良心,大伯一家对他们够意思了。
何况当初不去服兵役是因为爹的身体不行,他太小了有去无回,结果大伯毅然选择了去做危险的事,他们抚养威子是应当应分的,这是替爹挡灾了。人家赚了钱是拿命换回来的,你嫉妒不着。
传虎听了也露出欣慰的微笑来,“傻瓜,谁跟你说这个了,这是我这当哥和你嫂子诚心送你们的,算了我和你说不着,等明儿叔就来了,今天最好先交钱不然错过机会可不行。实在不行先买下来回来在商议吧。”
巧兰拿了银钱出来,“打听一下,有没有附近的大宅子,给传威买一栋,将来留着靠的近些,这种事要早点问才行呢,一年半载的都不一定有呢。”
“行呢,这会子急什么,他还小呢。”传虎还有别的计划,不着急。
一行人拿了钱,村长和里长也约在了绣楼跟前掏了钱让虎子去给过户去了,人家连房子都没看直接就买了,非常信任巧兰和传虎,也认为县太爷手缝子里漏出来的东西都比他们的好,不需要再看了。
这一会功夫,传虎就帮着他们都过户弄好契约了,除了给传光传庆的,又多留了两栋,还没等出门牛子和李叔找了过来,想要这宅子呢,得了信知道传虎手里肯定有。
一看没辙,传虎很爽快的就给了他们,正好一块过户了,牛子和李叔给中人塞了点钱,连同学文和村长他们的,他二人全掏了,不用他们在单独给了,很爽利。
传虎也没多要他们的钱,这宅子已经涨价了,但牛子二人都记在心里了,觉得传虎大方讲义气,以后可以长期往来,有好事也不会忘了他。
学文买了宅子非常高兴,因为县太爷留下的都是比较好的宅子,不要怎么整修,不然也送不到县太爷手里看,蕙兰的那个是最好的,完全不需要动手单独花钱,现在就可以出租了。
学文他们的或多或少有点小毛病,需要弄弄,但也不用花大钱,家具都是齐全的,他们心里都很满意。
学文打算租出去,找个人做饭的事简单,赚点钱然后给儿子们接着买地买产业,村长也没时间住在这,也是让家里人过来做饭租出去。
学文还带了个消息,王家嫂子到底还是把爹娘接了过来,帮着他们看摊子干活,哥嫂那边彻底不管了,王嫂子特别寒心。
当初为啥嫁给王家呢,因为太穷把王嫂子这个妹妹几乎是卖给了王家,收了人家不少聘礼,所以王家婆婆特别不高兴,心里一直嫉恨王嫂子,觉得亏待自己儿子了。本来么王老大也不是她亲生的,自然不愿意多掏钱啊,但那会子老头子还惦记着大儿子呢,也不肯亏了,坚持娶了回来,觉得家穷不怕,关键是觉得王嫂子能干活不是个懒得。
所以王嫂子这会子见着哥嫂这样对待爹娘,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也不是没怨恨过爹娘,但到底是骨肉亲情,还能真的不管么。
王老大厚道,觉得不管是不对的,就把人接了回来,但条件是春妮不能去摆摊了,一年大似一年了,不能再去抛头露面了,该在家收收心了。
王嫂子也就答应了,这不人就接了回去,听说了城里有活呢,王老爹以前干过园艺的活,会弄不少花草,想着到城里来赚一份,别拖累了女儿女婿。
村里好些人听说了这个事后,都有点跃跃欲试,想来找个活干,好歹有大子进账啊,挺不错的事,也有不少人愿意把孩子送进来,找活挣钱更是刻不容缓了。
书院已经找了人开始动工了,工人们都已经忙碌了起来,村长选了一些家里兄弟多的壮劳力过来参与了盖书院的活,每个月都有大子结账,其中隔壁李婶的三个儿子都来了,攒钱盖房子好成亲呢,也不老小了,但家里宅子太旧了,说了几次人家女方不愿意。
王家老大也来了,这会也不是农忙,他也过来挣点钱,也想盖个院子呢,他们那院子还是旧的呢,还不如李家呢。
村里不少人都过来了,还有其他村的也有人过来干活,书院隔壁的宅子风起的涨价了,几乎就在动工的前几日就涨起来了,果然已经有人抢先开始租出去了,因为学院找人报名也已经贴了出来,确实是免费入学学完五年蒙学,后面在学就要掏钱了。
有些地主已经报了名,捐书的人很多,几乎有点财力的人家都捐了书,其中李相爷捐的书最多了,同时为了感谢巧兰给书院提了不少非常宝贵的建议,决定提携一下清远和清刚。
愿意闲暇时候让两个孩子过去李宅,相爷定期指点他们一下,这个消息几乎让李家沸腾起来,这是做过宰相的人啊,一句指点就已经是了不起了啊,有了他们的教导清远清刚也许真的能有好前程啊。
选了个好日子,学文和李老头亲自带着两个孩子,带着表礼,递了帖子,正正规规的上门拜见,让两个孩子给相爷磕头。
第425章 考问
李相爷见了学文三人,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先是问了农家人的生活,年产量有多少等等很具体的民生问题,最后才看向清远,眼神多了些喜爱之色。
刚才一直都没有刻意去和这孩子打招呼,甚至有点故意忽视的意思,问了李老头好多问题,偷偷观察清远,发现这孩子很有耐性,还听的很仔细,安静的坐在一边,没有故意去找存在感,很耐得住寂寞,这让李相爷感到十分满意。
转而问了清远几个简单的问题,又问了两三道比较难的,清远回答都不错,太难的不会就很老实的说还没有教到这里,只会背诵不太懂意思,有点羞怯的样子,很是可爱。
李相爷听完后很满意,清远很聪明也确实是个读书的料,一点就通,一说就明,很有悟性。
这让李相爷也多了几分好感,能在晚年时候在指点一个孩子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