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七零末 >

第131章

重生七零末-第131章

小说: 重生七零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男人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见医生黑着脸问他,下意识便道,“是烧的香,在大仙画像前烧的香,大仙赐给的……”
  “又来一个!”那大夫似乎是见的多了,冷哼一声,“封建迷信害死人!”
  “大夫,大夫我儿子被小鬼勾走了魂,还有救吗?有救吗?”男人看着儿子一脸悲怆,他这么大把的年纪,可就这一个孩子啊。
  前些年头在外面下煤矿,发生坍塌,他虽然捡回来一条命,可命根子却是被毁了,这也就意味着,他这一辈子只这一根独苗啊。
  “你出去,给我安静下来,没准他还有救!”大夫实在是听不得他一个大男人在这鬼哭狼嚎的,不耐烦的把他撵了出去。

  ☆、第255章 255投稿

  第255章 255投稿
  孩子送来的及时,两针打下去,已经稍微有些安静了。
  加上物理降温,等孩子睡着,药效起来的时候,温度已经下去了。
  俩人间孩子好了,也不多留,径直回了家。
  到家后,都快夜里两点了。
  唐晚换上睡衣,又重新往脸上拍了点雪花膏,温竹在床上道,“你说好笑不好笑,这年头还有人说,能烧香拜佛把病看好的,笑死我了”
  唐晚叹气,“你先别笑,咱们今个是当好人,但也当了个出头鸟”
  当时是她们带着孩子去医院的,唐晚挂的号,交的费,温竹找的大夫,可以说,这次花费,完全是俩人出的啊。
  钱虽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看隔壁那家,不像是富裕的,那家里人也不知道有没有那么高的觉悟,能把她垫上的钱还回来。
  被钱难倒的日子,只有她刚重生那会,刚跟张爸一起生活时才尝到的滋味。
  她算了算账,自个手里剩下的那几十块钱的生活费,她就不说了,这会她还欠着多少外债啊,秦浩的,温家的,还有宋桥的。
  大家关系虽好,但她可不想一直欠着人钱,尤其是宋桥的!
  可惜这会上大学,又不像以前那样,时间充裕,可以搞副业啥的。
  这房租,吃饭,生活,交通,哪天不得为各种各样的事管钱啊。
  挣钱,又成了摆在唐晚面前,迫不及待要解决的事情。
  迷迷糊糊在挣钱的想法下睡着了。
  清晨俩人安顿好二哥往学校走的时候,竟然看胡同口不少人围着程婆子,被人群簇拥的程婆子满面红光。
  “说真的,要不是我啊,那家小子可真活不了……”
  “可不嘛,我那是跟张天师借的气啊,道家正气,那小鬼自然不敢猖狂……”
  唐晚俩人从那路过,程婆子停住了话头,朝俩人使劲的哼了一声。
  “真牛啊,我看,干脆给她安个翅膀,让她上天算了!”
  “行了,这人你跟她生气,不是没事找事吗?”唐晚低声安慰着她。
  倒是出了胡同的时候,遇到了从医院方向,急匆匆回来的女人。
  见到唐晚,她眼里迸发出一股希望。
  这会七点来钟,木头杆上挂着的喇叭那头,正是播音员声线饱满的广播。
  伴随街上伴随着哗啦哗啦的扫帚扫地声,是工人精神焕发骑着自行车,叮铃叮铃按响铃的声音。
  而就在这时候,那对面的女人不等俩人说话,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昨晚的事,真的是谢谢你们了,不是你们,我儿子肯定早就没了”
  唐晚想到她会有所感激,但也没想到这感激会是这样的。
  当时跟温竹俩人就蹦跶的往后退了一大步,“你,你别这样,哎,快起来快起来”
  “不,你们是好人,受得起,受得起我的磕头”
  这女人思想还停留在什么时期啊,感谢的话,拎着鸡蛋挂面当面感谢,也比在大街上给人磕头感谢要来得多吧?
  唐晚跟温竹见把人拉不起来,使了个眼色,俩人飞也似的逃跑了。
  唐晚最近上下学都是躲着邻居那女的走的,这会她可不奢望从这女人手里拿到钱了,因为见到她,下意识的汗毛就倒立了。
  这女人的奴性太强了。
  学校那边,除了方教授外,没人知道她家里情况如何,方教授也是真心赏识她这个学生的,自己手里头有了翻译的资料,第一时间都会把素材给了她。
  同样,每个月雷打不动的,还会收到宋桥的信,信上没几个字,可每次在信封里都会有一张汇款单。
  唐晚收到后,会把汇款单再给对方寄过去,那人只要得空了就会再寄回来,一张汇款单,俩人来回寄了三四次,估计是看她反抗意味强烈,乐此不疲,干脆寄来了两个月的津贴。
  不想给他跟自己凑热乎的机会,后来这人给她寄来,自个就收下,等什么时候碰到宋思敏的话,让她把钱转交给她妈。
  每天她都在很认真的生活,但是钱还是捉襟见肘。
  唐晚那次在图书馆看书,不经意的看到那图书馆老师在看一本杂志,有些类似是青年文摘之类的,上面写的是新青年。
  翻看里面内容,大多数都是激励青年奋进的一些小故事。
  里面题材较小众,模式都好像是套用过的一般,文章最后收尾的时候,都是在那些过往的岁月里,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人生哲理性很强。
  唐晚脑子里隐隐带着些许念头,她把书翻到最后,快速的把上面的投稿地址给记录下来。
  这杂志是省里的杂志社,唐晚心想,自己要不,可以试试投个稿,就算稿费不多,但聊胜于无。
  重生前,她在大学里打工空闲,经常会翻看些小说,这是最便宜,同时也是最充实的充电方式了。
  大大小小的,不论是言情还是古言或者是玄幻修真类的,她都看的不在少数。
  一开始只是有这个念头的,但后来每次翻看到这张写的地址电话的纸片,她心里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蓬勃不已的渴望。
  每个少女心底都有少女梦,她也不例外,就算是她的梦中间有点波折,可是她到底还是充满着满满的渴望的。
  她想把她心底的渴望跟幻想,都通过文字来表达出来。
  于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开灯,拿出纸来,勾勒出心中的故事。
  人设列好,故事主线写好,因为所处的年代问题,她不敢写的太出格,也不敢太标新立异。

  ☆、第256章 256言情

  第256章 256言情
  一切情感都是为了剧情铺垫,而且,多多少少还添加浪漫言情的成分在里面。
  唐晚写着写着,字数就多了起来,看了看这每篇文章的篇幅,她这简短的小爱情故事,完全盛不下啊。
  但是故事是自己写的,她也不像为了可以逢迎这杂志社的布局来缩短她的爱情线。
  唐晚又在里面添加了两个人物,继续扩大了框架,把整个故事分成了上下两部。
  唐晚的情感充沛,文学素养又在那摆着,笔下的文字细腻,各个人物真的像是活了一样。
  她的故事里,有爱情,有阴谋,八千来个字,分成了八个小章节,每个章节都埋着伏笔。
  既然是有阴谋,那自然得留着悬念,当唐晚结笔后,正是停留在最大阴谋的漩涡中。
  写完后仔细的检查了检查,里面没太出格的举动,也没过分的言辞。
  至于励志向上……
  暂且是没体现出来。
  不过,上下两篇呢,等下篇的时候,再稍微提及一下。
  把信封封口,写上地址,找了个邮局发了。
  因为这年头资讯不发达外加这信笺速度慢,唐晚渐渐的把这事给抛在了脑后。
  邻居家两口子依旧是没给她送钱,不过唐晚也不敢要了,她现在见到那家的女主人,心底就毛毛的。
  要钱的跟借钱的,完全换了个身份似得。
  深秋,夜色渐渐的短了,唐晚依旧跟个陀螺似得,每天繁忙的穿梭在学校跟家里之间。
  只是,那天在大树下,她看到寂寥的背影后,心里咯噔一声。
  二哥坐在大树下,背对着大门,似乎是在沉思着什么问题一般,愣愣的望着虚空中的某一处,久久一动不动。
  唐晚看着他整整站了有一个小时。
  鼻头渐渐酸涩起来,她好像是忘了,在张爸离开后,她把二哥关在这个院子里,每天给二哥准备了吃的,就再没上过心。
  二哥是不是在自己每天走后,就一直是这个模样?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单,而又恐慌?
  唐晚轻轻走到二哥耳边,将头靠在他肩膀上,唐小军愣了好久,才渐渐的从自己思绪里抽离出来,半晌后才道,“妹妹,回来了?”
  “嗯,回来了,二哥最近好乖,小晚这些日子忙,二哥别生我的气”
  唐小军摇摇头,“妹妹不哭”
  唐晚竟不知道,自己竟然在不知觉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唐晚擦了擦眼角的泪,强打起精神,“二哥,今个小晚没事了,二哥要陪我去玩会吗?”
  二哥有些胆怯的看了眼门外,但见唐晚期盼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
  唐晚越发觉得,二哥真的跟一个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只是,他还停留在小孩子天真的阶段,并没有大人这么复杂的心思罢了。
  隔壁吹吹打打的,怕是有什么喜事,带着二哥不敢远走,看周围有热闹,俩人便凑了过去。
  到那后才知道,原来是原先自个救来的那个来宝,今个在“跳墙”
  其实就是把孩子送到寺庙去,当个俗家和尚。
  唐晚见那程婆子在院子中间说的五迷三道,“这和尚大师傅可是这周围寺庙十里八乡最出名的,孩子跟了他当师傅,这辈子肯定无忧无虑,再没小鬼缠身了”
  那孩子奶奶当即颤颤巍巍道,“那真是感谢大仙儿了”
  唐晚在人群里冷哼一声。
  她也是今个才看清楚那孩子长得模样,大大的眼珠子镶嵌在枯瘦的脸颊上,头发因为要‘跳墙’的缘故,已经被大人给剃了。
  在看看院子里,还有从冥衣铺专门给糊的一头纸驴。
  “大师,这是孩子家里人给请的大供,有蜜供、套饼、面鲜。鲜果”程婆子随即又给那家男人使眼色。
  男人赶紧上前,掏出了‘香资’。
  女人则是捧着一套僧帽、僧鞋、僧袜的僧装出来。
  接着就是那婆子带着小孩上香。
  唐晚刚想开口问身边人这啥步骤的时候,这人捂着嘴,示意她快些继续看下去。
  大和尚带着来宝,先是去给三宝叩头,又将主人家供奉过的三枚铜钱串成的项链,给他挂在脖子上。
  然后那师傅又示意小孩子拿着新来的扫帚,把周围供奉过,燃烧过的香烛扫一下。
  周围众人看的津津有味,二哥也是如此,唐木阳自个能重生,她自然不会排斥别人来信奉什么。
  可是那婆子分明是想利用这机会敛财,这就有点不大厚道了。
  唐晚看着那大师将僧衣让孩子穿上,高声道,“自小多灾害,父母担惊骇。自许入空门,全凭佛爷带,前殿不打扫,后殿不礼拜,脱下僧袍来,赶出山门外……”
  拿着一百根小树杈似得,形似筷子的东西,一下子洒在孩子头顶上撑着的红布上。
  这就意味着是打了一百禅杖。
  “来宝,快脱衣服啊!”女人低声催促着小孩。
  那小孩怕是有五六岁大小,记着爹娘这俩日耳提面命的教诲,急忙把僧衣脱了,跳过前面摆着的板凳,一个劲的往前跑,连头都不回。
  “人,去哪了?”一直看完全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