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熬鹰航空业 >

第107章

熬鹰航空业-第107章

小说: 熬鹰航空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人再次来到卡车后面,由车上的其他友人把他拉上车,车队这才继续往前走,徒留下钟建设一人忍受着侉子的咆哮。
  杨辉听到侉子的声音越来越远,想来钟建设是加速往二所而去了,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回到二所杨辉发现整个二所的人流都少了很多,倒不是人变少了,而是都有自己的事,都蹲在办公室搞设计。
  白所长知道杨辉已经很久没有回到所里,将所里这几个月发生的事都简单的介绍一番。
  “现在所里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人员已经再次充足,新发动机各个子项目都在开展设计。”
  技术人员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暴增,这绝对不是一些刚从大学出来的学生可以冒充的。要有这么多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肯定是所长打了黎阳厂的主意,这是肯定的。
  “这是应该是得到了黎阳那边的支持,花很大的代价吧?”
  杨辉猜对了这些人员的来路,但是对这些人员到来的原因却是没有猜对,白所长纠正杨辉的错误思想。
  “这些人的确是黎阳厂那边,不过代价倒是不大,现在我已经是代理黎阳厂厂长了,以前的那位被调回了奉天那边。所以这些黎阳厂的人是我调过来的,不过代价还是有一些的,新发动机的总工程师就安排给了黎阳那边过来的杨三发。”
  杨三发?这又是何许人也,杨辉听到这位和自己同姓的总工程师,仔细回想,绞尽脑汁终于想起了这位的资料。
  这位黎阳的挑梁人物还是挺有能力的,先后负责了三款发动机的设计定型,两款发动机的技术鉴定、生产定型。最主要这位还是一位坚定的涡扇派,在共和国八十年代沉迷于涡喷的时候,这位一直是积极推动涡扇发动机的研制。
  上辈子超七战机使用的涡扇发动机,这位就一直和0611方面联系,希望可以引进到外方的技术,虽然最后超七没有成功,但是对超七发动机的研究,为黎阳从涡喷向涡扇过渡打下了基础。
  所以这次的新涡扇项目,这位老先生肯定也是相当支持的,这一点从这位担任了新涡扇总工程师职务就可以看出来。
  想明白了这位总设计师的光荣历史,杨辉算是放心下来了,现在至少在设计队伍上层已经对新发动机有了一致的思想。
  “那真是太好了,所长你担任了黎阳的厂长一职,肯定对新发动机研制有百利而无一害,至少在零部件试制上面我们就不会面临上次那样尴尬的情况。”
  白所长对于杨辉说的这一点极为得意,这才是白所长拼命揽下黎阳厂厂长一职的原因,若不是为了更好的协调两个厂所的力量,白所长才不愿意趟黎阳这趟浑水。
  “对,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当了黎阳的厂长,毕竟新发动机研制时间上面实在是太紧了,我们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确保新发动机的研制。走吧,我先带你去上面看看技术进度,还有那些黎阳来的技术人员你也需要认识一下。”
  就这样在白所长的带领下,杨辉往基地设计大楼而去,至于计算机辅助系统个安装,这个还得要等等,二所这边的计算机还没有运到位,还得要再缓缓。
  一路看过来,有些是杨辉认识的,有些却是面生的紧,看起来应该就是黎阳厂那边过来的,都是粗略的看过去,直到看到负责新发动机高温涡轮研制的李巨丰。
  “杨辉,这就是负责这次发动机涡轮叶片研制的李巨丰同志,他在高温涡轮研制上面是现在整个基地的龙头,我们的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空心气冷叶片在他的领导下,是新发动机研制进度最快的子项目。”
  完全没有想到,最困难的高温涡轮叶片居然是研制进度最快的项目,如果不是亲自听到白所长说出来,杨辉绝对不敢相信。这款高温涡轮叶片在上一辈子那可是奉天黎明厂研制了好多年的项目。
  虽然杨辉对这位负责涡轮叶片设计的李巨丰的能力比较认可,但是杨辉觉得还是要具体问一下。
  “李主任,你们这次的涡轮叶片设计速度可是比奉天那边来的快啊,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吗?”
  特殊技巧这个在高温涡轮叶片设计中是很难有用处的,现在之所以能这么快还是因为有一个特殊原因,这一点是奉天所不具备的。
  李主任耐着性子给杨辉解释着:“这次我们在设计上,没有什么取巧的,最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得到了红旗厂的大力支持,这还得要感谢吴达观总师。他以前是红旗厂那边负责斯贝的,这次吴总师利用他以前在红旗厂的影响力,帮我们牵线。红旗厂的无余量精铸技术现在就带到了我们这边,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奉天那边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突破这项技术,所以我们就跑到前面了。”
  纳尼?这事怎么回事,奉天所的涡喷14立项可是比现在的新涡扇早上好多年,既然基地这边都突破了技术,那么奉天那边完全没有理由突破不了技术啊?
  “这个奉天所不是也得到了红旗厂的支持吗?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猫腻,或者说是奉天所太不堪了?”
  杨辉话刚说完,从办公室里面就走出来一人,看这打扮不像是南方人,倒是挺有西北风格,这一点杨辉在西工大那么多年是不会认错的。
  那位才从里面走出来的西北汉子毫不避讳的说到:“没错,我们的确是保留了一手,奉天所那边并没有得到所有的无余量精铸技术资料,他们和我们的矛盾系统内都知道的,我就不说了。”
  要说到黎明厂和红旗厂的恩怨,就不能不说到这两个厂的两款已经下马的型号,红旗厂自然不用说:涡扇九,而黎明厂自然就是传说中的‘超级神器’:涡扇六。
  这两款发动机也是一辈子的老冤家了,从立项开始就是龙争虎斗,在经费上面、装机对象上面,还有最后先下马哪一款上面,都是斗得难舍难分。
  在两款发动机的争斗中,研制人员自然也就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涡扇六先涡扇九下马,为了保住研发人员,才立项了涡喷14,也就是说涡喷14是涡扇六的原班人马。
  这样一来,在涡扇九下马之后,要想让双方精诚合作,这真的可能吗?至少在杨辉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红旗厂保留了无余量精铸技术最精华的部分就在所难免了。同时红旗厂和基地这边就没有这样的血海深仇了,加上吴老的牵线。要实现红旗厂和基地的合作也就没有问题了。


第156章 穷人的思想
  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之处,杨辉实在唏嘘不已,也不知道是该说红旗厂太小气,还是该说双方血海深仇太误人误己。
  这一切都是因为发动机下马才会有这事,若是涡扇九继续下去了,自然也就不会红旗厂和黎明厂的合作,若是涡扇六成功了,同样也就不会有涡喷14的上马,这些都是造化弄人。
  杨辉不能对红旗厂的做法评论什么,但是现在红旗厂拿出了他们的技术,那就是基地的座上宾,是合作方。
  “若是这样,我们这个项目就更加有希望了,我们新飞机可是等着发动机下锅,它不能不急啊。”
  看过了最关键的高温涡轮叶片,整个人都神情气爽。随着白所长继续往一边的办公室而去,期间看到了杨辉刚来所里时,缺研发资金想要自己去卖茶叶蛋的大波哥,不过现在大波哥的环形燃烧室项目‘人丁兴旺’,忙碌的身影让杨辉不好意思前去打扰。
  最后走到了风扇研发组,这里是涡轮风扇是发动机的又一个关键部分,在这里需要设计出压缩效率强大的风扇,风扇压缩效率越强,自然发动机的效率越高。
  只是站到外面,不忍打扰里面的研发,白所长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发动机的风扇我们自己设计了第二、第三级,第一级风扇比较困难,我们和红旗厂一起搞。由于我们是中等推力的发动机,同时在尺寸上面限制比较严格,第一级风扇要有较高的压缩效率,我们同时又选择了优化风扇叶型,提高效率。”
  优化叶型倒是一个不增加尺寸的同时增加效率的好办法,只不过,没有革命性的叶片造型,就不可能会有太惊人的突破,好在这只是一款小涵道比涡扇,风扇尺寸不放大太多的情况下再优化一下叶型还是可以满足需要。
  加力燃烧室、新的发动机外机匣、发动机控制系统,这些方面都不用太多关注,只要钱投进去了,以所里现在的技术能力还是可以做到。
  一路走到了新发动机研制资料室,终于将发动机各个项目进度搞明白了。这个时候白所长突然对杨辉神秘的说着。
  “杨辉,你跟我过来,给你看一样东西,这个是我现在最头疼的一个项目,现在我都还找不到办法该怎么办。”
  神秘的白所长成功的将杨辉的好奇心勾起来了,能够让所长头疼的事因该挺大的,还是好好的去看看。
  打开资料室,往里面走,直到资料室最里面,在最里面放着厚厚的好几大堆书,似乎还是英文原版的,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这种东西不应该是放到图书室吗?怎么跑到了资料室。
  走过去拿起厚厚的一本仔细看,杨辉这才看明白是什么东西。看明白之后,杨辉算是知道了,这东西绝对是个烫手的山芋啊。
  “所长,这是红旗厂那边拿过来的?英国的发动机研制技术规范可以一点也不好玩儿,这是怎么回事?”
  知道杨辉明白这书的意思,白所长不多赘言,直奔主题:“没错,这就是英国罗罗公司的发动机研制规范,这是于总师交给我的,要我们在新发动机的研制中,不要在规范上面全部沿用国内的老规范。我们的技术规范是苏联拿过来的,现在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了。”
  听到白所长所说的,杨辉深有所感,按照老的技术规范是没办法指导研制出新一代发动机,一代发动机研制规范,相对应一代研制思想。
  国内的老规范落后,罗罗提供的这些规范也先进不到哪里去,这斯贝的研制时间在六十年代,在那个时候航空器的研制思想相比现在的主流思想还是有些落后了。
  在六十年代的时候,航空器研制思想在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多次大事故之后,人们不仅找出了在气动上的原因,同时在飞行器的设计结构上也找到了很多不足之处。
  飞行器的设计思想在六十年代前还是老式的动强度设计思想,这种思想说直白一些,就是按照飞行器的材料性能来计算、设计结构。认为只要结构可以承受住飞行器的自身重量和最大载荷就行了。
  但是这些并没有考虑到飞行器的工作环境,在飞行中各种外力反复交叉施加在飞行器上面,就会发生多次的形变,造成疲劳。比如:
  飞机在地面没有起飞时,机翼受到自身重力和翼下挂载物体的重力载荷,机翼就会向下发生形变,但是在起飞后有了升力,机翼又向上翘起。就在这样的反复之下,机翼不断的重复着形变,加上其它特殊大过载机动,这时候制造材料就出现了疲劳损伤,伴随着疲劳损伤到了一定的程度,结构就会被破坏,机毁人亡自然就不可避免。
  这就是疲劳损伤,在六十年代才被人们发现,随着疲劳损伤的发现之后,各个机械行业都或多或少的获益,同样在发动机制造上面,也引入了疲劳损伤的思想。
  概括出来就是疲劳安全寿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