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的全能保镖-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有信心弹奏D大调卡农,说明黄志科的钢琴造诣的确很是了得。
场间一些注重文化的老前辈已经暗自点头了。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惊愕交响曲
黄志科一曲奏完,场间掌声雷动。
人们不得不说,黄志科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钢琴手。
黄志科的钢琴造诣,也的确值得人们拍案叫绝。
黄志科已经在台上站了起来,冲着许开挑衅地道:“来啊,到你了!”
许开无奈一笑,却也不得不上台。
许开当着众人的面,坐到了钢琴的后面。
人们都有些期待。
面对黄志科这样强劲的对手,许开能做出何等样的回应呢。
许开已开始弹奏。
“1231,1231,345,345……”
当许开的弹唱奏响的时候,所有人都一脸懵逼。
人家黄志科刚弹奏了一个D大调卡农,许开竟然直接来了一个两只老虎?
这货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仅仅用了半分钟,许开的两只老虎就弹奏完毕。
台下也发出一阵讥讽的鄙夷声。
“切!”
“你就弹一个两只老虎,太LOW了吧?”
“丢人啊丢人!”
许开冲着黄志科笑道:“你赢了。”
黄志科眯起了眼睛,道:“你在嘲笑我?”
许开既然能够弹奏出两只老虎就说明许开会钢琴。
既然许开会钢琴,那为什么要弹奏这么简单的曲目?
他这不是在嘲笑黄志科吗?
许开刚想说不,就被黄志科堵住了嘴。
“你不要再说了!”
黄志科再次出现在了钢琴后面,再次演奏了一个曲目。
许开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之所以懒得与这个家伙比,是因为许开并不想刚来京城就那么高调,因为棒打出头鸟。太高调的话,圈内的老人可不会喜欢他,而他想要发展还真的依靠圈内的老人。
许开叹了口气,只能摇了摇头,表示无奈。
这一次黄志科弹奏的曲目是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人们喜欢把《献给爱丽丝》称为“微不足道的音乐”。但这种微不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乐曲还有其它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一贯的严谨精神。所以尽管《献给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只有三分钟的钢琴曲目,是非常少见的。
三分钟后,场间再次掌声雷动。
黄志科的钢琴造诣已经让不少人赞叹点头了。
黄志科冲着许开伸出右手,眯起了眼睛,道:“轮到你了。”
“唉。”
许开叹了口气,回到了钢琴后面,也随便弹了弹,弹奏的竟然也是致爱丽丝。
许开是按照黄志科之前的弹奏方式,弹奏表情,弹奏节奏来弹奏的。
所以说,许开倒像是复制了刚才的黄志科。
当许开弹奏完后,场间再次发出一阵鄙夷的声音。
“吃别人咬过的馒头有意思吗?”
“为什么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难道你不觉得很丢人吗?”
场间有一位身穿深蓝色长衫的老人,双手负背站在人群中,一双精明睿智的眼睛正静静地看着许开与黄志科。
这老人身边围绕着许多成功人士。
“伯老,你看如何?”
“伯老,您对钢琴曲一向很有见地,您觉得这两个后生怎么样?”
一位能被那么多成功人士围绕拍马屁的老人,当然不是普通人。
老人冲着身旁一个肥头大耳的商人笑道:“王源和,你是主办方,你评价评价?”
王源和笑道:“您老在这儿,我哪儿敢置喙啊?”
老人笑道:“无妨,尽管说。”
王源和当即笑道:“那好,我就随便点评两句。首先啊,那个黄毛小子,好像是黄家的那个小子。他们家我多少知道一些,本身就是卖钢琴起家的,后来做了娱乐公司,成绩还不错。这小子从小耳濡目染,钢琴肯定一级棒。倒是另外一个年轻人我有些看不透。”
周围登时响起一阵笑声。
“王总,这有什么看不透的?”
“那个小子肯定实力不济呗。”
伯老笑道:“要我说,倒是王总的见地更深刻一些。那个年轻人虽然什么都没展现出来,但他脸上并没有败阵的沮丧,要么是他留手了,要么是他脸皮厚。”
“当然是他脸皮厚啊,哈哈。”周围又是一阵笑声。
伯老与王源和笑了笑,倒是没有再说话了。
周围这些大老板要说附庸风雅还行,要说真风雅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与他们聊钢琴,简直是对牛弹琴。
这个时候,黄志科再次进行了演奏。
这是黄志科与许开的第三轮比拼。
这一次,黄志科弹奏的曲目有些出人预料。
伯老扬眉道:“这个黄家小子是铁了心要办那个年轻人难堪啊。”
王源和也苦笑道:“那可不是?这惊愕交响曲的讽刺意义太浓了。”
站在王源和身边的一个嫩模娇笑道:“王总,这惊愕交响曲是个什么鬼?”
王源和拍了一把嫩模的翘臀,道:“惊愕交响曲的作者是海顿。海顿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成为四个乐章,给了交响乐一个基本格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传说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在那里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顿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写了这部《惊愕交响曲》。”
周围众人听起来登时觉得颇有意思。
伯老也在一旁笑道:“话说起来,海顿这新作品演奏当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听众十分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觉得和海顿以往的作品没什么区别。贵族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地将打盹的贵族吓了一跳。”
“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乐曲演奏完了,贵族们出了丑,海顿很快活,傻了眼的贵族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
听完伯老的叙述,人们也哈哈大笑,对这首曲子的概念更是深刻之极。
“那看来这个黄家小子是想要用这首曲子嘲讽那个年轻人了。”
“这可是直接打脸啊,也不知道那个年轻人会怎么应对。”
此刻,台上,黄志科在演奏,许开在听。
许开当然知道这首曲目是《惊愕交响曲》,也当然知道《惊愕交响曲》代表什么意义。
许开觉得有些愤怒。
老子一而再再而三让着你,你小子还蹬鼻子上脸了是吧?
居然用惊愕交响曲讽刺老子附庸风雅?
这个世界上,人的脾气并不是一直都那么好的,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你还真以为我钢琴玩得比你差?
行行行!
今儿老子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才是钢琴曲!什么才是弹钢琴!
丫敢说老子附庸风雅,呸!
许开已经眯起了眼睛。
他在等待,等待黄志科弹完这首曲子。
台下,韩清休当然也明白这首曲子的意思,皱了皱眉,然后叹了口气。
而听完韩清休的解释之后,肖花与乐正颜全都吃了一惊,然后有些恼火。
“这个黄志科有些过分了啊?”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朽的乐章
大家都是娱乐圈厮混的,懂音乐懂钢琴的都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听得出来黄志科弹奏的是惊愕交响曲,当然也都明白惊愕交响曲是什么意思。
人们不由得啧啧叹气,觉得黄志科做得实在太凶猛了。
等到黄志科一曲弹奏罢,许开的眼中已经露出了冷笑。
黄志科从钢琴后面站了起来,来到许开面前,不屑地道:“如果没有能耐就不要附庸风雅了!有些女人,不是你配得到的。”
许开冷冷地道:“知道吗?我本来懒得和你斗琴,但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
许开忽然眯起了眼睛,道:“婊子养的,这是你逼我的。”
话音一落,许开便走到了钢琴后面。
人们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许开,想要知道他能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
许开站在钢琴后面,冲兜里掏出香烟。
许开将一根正常得没有点燃的香烟放在钢琴的旁边。
“他这是在做什么?”
“搞什么飞机?”
“他把烟放在上面有什么用途吗?”
许开并没有理会众人的非议,开始弹琴。
许开刚开始是一个手弹琴,然后是两个手弹琴。
正在众人觉得这曲子还不错的时候,曲子的旋律忽然飞了起来。
人群中的王源和惊讶地道:“这是《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名曲之一。尼古拉于1899年到1900年间,基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作改编为同名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其中第3幕第1场为描述王子变化为大黄蜂攻击2个反派角色的情形,此时的配乐即为此曲。由于此曲的旋律极快,后人常选用此曲作为展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
刚开始其他人也觉得这首曲子是野蜂飞舞,但是许开的节奏忽然快到了极致。
伯老猛地一惊,道:“不!这不是野蜂飞舞!这曲子的开头虽然类似野蜂飞舞,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无论节奏还是整体概念旋律都不是野蜂飞舞!这竟然是……”
所有人都看向了伯老,包括王源和。
就连王源和一时间都不知道许开演奏的这究竟是个什么曲目。
如果这不是野蜂飞舞,那这是什么?
伯老又听了一会儿,忽然惊讶地道:“这是不朽的乐章!”
王源和眉梢一皱:“不朽的乐章?”
伯老激动地道:“这首曲子是由两部分旋律组成的,第一部 分,也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听着像野蜂飞舞的那部分旋律。这部分旋律从始至终都在快速地重复着同一个曲式,在它的速度和力量上都没有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是在它音高上,每重复一次它的音高就提升一个八度,就这样逐渐的提升,然后下降到原来的高度,然后再逐渐提升。”
“第二旋律部分就是本曲的奥妙所在,也是体现作曲家水平的地方,它隐藏在第一部 分旋律之下,速度是由慢到快的。仔细听得话,在最开始,第二部分旋律只是低音的‘咚咚咚’三个音,但在随后,它的速度就开始加快了,而且,由于速度的加快,其曲式仿佛也变得杂乱无章,在最后,它的速度甚至超过了第一部分旋律。就这样,一个旋律逐渐升高,一个逐渐加快,认真听,就会让人的神经和心跳也随之紧张和强烈。”
王源和听到这话,登时皱眉道:“这首曲子一个人能弹得出来吗?看这样子,单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