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教父-第5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能说说你对意甲联赛的印象吗?”
“……”
李昂站在出口通道,呆愣了三秒钟。
就见两侧的围栏外,已经被黑压压的人头覆盖。各种报纸、杂志、网站的采编,使劲伸着话筒,都快戳到了他脸上,后面还有不少人扛着摄像机拍个不停。
还是贝蒂小姐反应快,立时化身护主狂魔,一手挡着镜头,一手拽着他。爱丽丝则乖乖的陪在另一侧,花卉在另外一侧跟随,费力的往前挤。
***********
“嘶——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央视那个记者惊呆了。
“这就是欧洲三冠王教练”段玄感慨万分,不无骄傲的说道,这个临时配给他的记者,是从其他部门调配给他的,很显然,这个在国内被惯坏了的记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李昂这个三冠王教练意味着什么样的身份和高度
这个时候,一群人簇拥着迎过来了。
“是莫拉蒂”段玄震惊不已,居然是国际米兰老板莫拉蒂,莫拉蒂亲自来接机了
不仅仅是莫拉蒂,在莫拉蒂的两侧,是国际米兰主席法切蒂,以及俱乐部总经理奥里亚里和俱乐部技术总监布兰科。国际米兰四大巨头齐聚,一起来接机了?
这阵势,也太骇人了吧
这四大巨头,即使是奥里亚里或者是布兰科其中一人来接机,也是可以的,现在居然齐聚。
直到此时此刻,段玄才意识到他低估了国际米兰对于李昂的重视,国际米兰对李昂的诚意,简直是满满的不能再满了。
莫拉蒂等人的到来,更是引爆了现场,记者们惊呼连连,他们也没有想到国际米兰高层如此重视这个中国教练。
***********
李昂也是惊讶万分,然后是感动,别的不说,只是莫拉蒂带着三大护法一起来接机,就足以让他感动、骄傲和自得了。
意大利虽然没有礼贤下士的成语,但是,很显然,莫拉蒂此举有异曲同工之妙,直接就让李昂对于国际米兰的好感到了很高的程度。
同时,李昂内心也感激的,他明白莫拉蒂此举的意义,这是在向所有人昭示他对于李昂的重视
李昂虽然贵为新科三冠王教练,已经算是名帅了,但是,毕竟年轻,资历尚浅,莫拉蒂用这样的姿态告诉所有人,同时也是告诉国际米兰上下,包括国际米兰的球员,俱乐部高层对李昂的支持力度
这有助于李昂在更衣室的威信。
别的不说,国际米兰的那些骄兵悍将,都是大牌球星,和很多名帅共事过,还真的不一定会对李昂这个年轻的三冠王教练心服口服的。
国际米兰四大巨头接机,这就是告诉那些球星们,这个教练受到高层全力支持,都给我注意点
对于李昂来说,莫拉蒂这是送上了一份大礼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虽然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但是,李昂对于莫拉蒂很感激,印象很好,这确实是一个好老板
***********
莫拉蒂和李昂同时伸出手,两个人脸上带着笑容,步伐坚定的走向对方。
这个时候,这两个人就是所有的焦点所在
这两个人的气场,压过了所有人。
贝蒂小姐面带骄傲的笑容,爱丽丝深情的看着自己的恋人,花卉也是心中莫名的骄傲,段玄则是满眼震惊和自豪,他在鼓掌,至于说那个在国内习惯了趾高气扬的作风的央视记者,已经吓傻了,他再嘚瑟和骄傲,也意识到了那个他此前不放在眼里的教练,在欧罗巴大陆,在欧洲足坛的分量。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之前的表现是像是一个小丑。
“欢迎来到米兰,李”莫拉蒂面带笑容,说道。
“谢谢,莫拉蒂先生”李昂真诚的说道。
两个人的手,用力的握在了一起,顿时,画面在这一刻定格。
闪光灯大作。
第590章 一个时代的开始(求月票)
《米兰体育报》是最早关注希洪竞技和李昂的意大利媒体,而作为《米兰体育报》的著名的专栏记者迪。詹纳罗,更是可以说是意大利媒体人中最早关注李昂的人,他此前就在自己的专栏里分析过希洪竞技的战术,对李昂赞不绝口。而迪。詹纳罗作为著名的国际米兰的拥趸,和国际米兰老板莫拉蒂私交很好,莫拉蒂经常关注迪。詹纳罗的文章,可以这么说,最开始李昂逐渐引起莫拉蒂的兴趣,和迪。詹纳罗对李昂的不时夸赞是分不开的。
马尔彭萨机场,国际米兰四巨头接机李昂,震感了很多人。
迪。詹纳罗在机场见证了那个场景之后,也跟随众多记者一起驱车赶到国际米兰皮内纳蒂训练基地。
国际米兰方面已经宣布将在两个小时候召开新闻发布会,有重要信息宣布。
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乎所有人都能够猜到国际米兰要宣布的是什么事情了:蓝黑军团要和李昂签约
这个年轻的中国教练,将意甲传统豪门国际米兰的新任主教练
整个米兰,乃至是整个意大利的媒体,都在忙碌着
希望这是一笔正确的选择,迪。詹纳罗为国际米兰祈祷。
***********
到了下午新闻发布会开始前半小时,皮内纳蒂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来自亚平宁半岛各地媒体地专车,甚至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媒体。
除了意大利地几大知名媒体《米兰体育报》、《罗马体育报》以及《都灵体育报》外,还有西班牙、法国、英格兰、葡萄牙的媒体,当然,还有中国的媒体。
迪。詹纳罗见惯了大场面,跟踪报道国际米兰多年,也不得不承认这阵势实在是惊人,恐怕意大利足球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主教练上任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一方面是因为国际米兰是意大利豪门,另外就是因为李昂现在名气不小,新科三冠王教练,特别是带领升班马希洪竞技从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虎口夺食,创造了西甲历史上第一支升班马夺冠的奇迹,这让以‘小世界杯’自居的意大利人也是很好奇,对李昂很感兴趣。
当然了,李昂的中国人的身份,也引起重大的关注。
虽然已经是2005年了,但是,欧洲对于中国还谈不上多么了解,对于中国足球的印象更是少得可怜,唯一的印象就是韩日世界杯上那个净吞九蛋的中国国足。他们无法想象,这样的足球荒漠,居然出品了这样的年轻有为的教练。
因为好奇,因为不了解,所以,更加惊讶于李昂的成功,所以,关注度空前。
***********
段玄带着自己的摄制小组,在皮内纳蒂的大门口拍摄,从他们身边不断进出的忙碌人群,各种摄影摄像器材被搬进去。
天空电视台的转播车也来了
段玄暗暗震惊,惊讶于李昂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同时内心深处不无骄傲
现在,人们提起中国足球,第一印象将不再是韩日世界杯那个丢尽了脸面的世界杯初体验,而是李昂这个欧洲冠军教练
国际米兰的会议中心原本还算宽敞,但是,现在已经挤得满满当当到了,记者们正在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话题自然围绕着国际米兰的这位新任主教练。
央视的摄制小组拍摄了门口的盛况之后,又拍摄了会议室的人丛,然后,镜头对准了台前,那排已经被放满了话筒和录音笔的台子,还是空荡荡的。
一切准备就绪,静待主角的出场。
***********
记者们在等待的时候,在皮内纳蒂的一间豪华办公室里,李昂也正式和国际米兰的高层有了一次交流。
国际米兰主席贾琴托?法切蒂是意大利最知名的后卫之一,这位先生其整个球员生涯都是在国际米兰度过。虽然在场上司职后卫,却拥有很高的攻击力。在他参加634场赛事中,贾琴托?法切蒂打进了75个进球,带领国际米兰赢得了1963、1965、1966、1971年总共四届意甲联赛的冠军;又在1964年、1965年赢得两届欧洲冠军杯冠军及洲际杯冠军。这位先生可以说是国际米兰的‘大国际时代’的亲历者和功勋。当然了,他在国家队的履历也闪耀,是意大利夺得1968欧洲杯的功勋。
退役后,法切蒂仍然留在国际米兰,长期担任管理职务,曾担任技术总监、董事会成员、世界大使及副会长。2004年年初莫拉蒂备受批评之下,心灰意冷,将国际米兰主席的职务让给了法切蒂,这位国际米兰老功勋兢兢业业,矢志要重现大国际米兰时代的荣光。
法切蒂给李昂的印象是一位精力旺盛的老人,谈吐不俗,言语中时时忆及国际米兰当时的荣光,那是法切蒂和国际米兰最风光的时代。
而国际米兰总经理奥里亚里则谈吐不俗,很有风度,对李昂的态度也还算不错,表态希望能够和李昂精诚合作。
国际米兰技术总监布兰卡给李昂的印象则是皮笑肉不笑,李昂能够感受到布兰卡看似热情背后的疏远,他知道布兰卡绝对对他警惕和不欢迎的人,毕竟李昂要求对球队建设的绝对话语权,这让此前已经开始掌握转会大权的布兰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能够对李昂有好感才怪呢。
***********
莫拉蒂的脸上则带着笑容,这是一个纯粹的球迷老板,他对国际米兰的爱令人敬佩,他做梦都想要重塑‘大国际米兰时代’的荣光,每一次新帅履新,莫拉蒂都对其报以极大的信心,并且提供全力协助,可以说是屡败屡战,也许这些年的挫折让莫拉蒂很受伤,但是,每一次,他都会强迫自己斗志饱满的再次踏上征途,不看到国际米兰君临欧洲的那一天,莫拉蒂是不会放弃的。
李昂和莫拉蒂言谈甚欢,两个人并没有对现在的国际米兰交流太多,则是聊起了转会市场,聊起了足坛的一些趣事。
这个时候,奥里亚里提醒说时间差不多了。
“我们走吧,下面那些人该等急了。我希望这是国际米兰历史上上的重要时刻”莫拉蒂已经迫不及待了,他比李昂还要显得着急。言语中对于李昂很期许。
“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李昂没有谦虚,而是如是说道。
法切蒂看了李昂一眼,没想到这个人居然如此有信心,奥里亚里则是饶有兴趣的看了李昂一眼,布兰卡则是微笑着,心里却在说大言不惭,他巴不得李昂带队成绩出现问题,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拿回属于他的转会大权了。
莫拉蒂却是对于李昂露出的锋芒既惊讶又比较满意,他认为国际米兰现在就缺少这股子自信和朝气,这也是他选择李昂的一个因素。
***********
当莫拉蒂等国际米兰四巨头簇拥着李昂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时候,记者们全部安静了下来,现场除了机器工作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人声发出。
“也许在座的有很多人猜出正确答案了。今天我要宣布一个重要的事情”国际米兰俱乐部总经理奥里亚里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记者们,对着话筒说道。
“我们很高兴同一位冠军教练成了协议,我们很荣幸的邀请李昂教练执教国际米兰,从现在开始,国际米兰进入到李昂时代”
尽管早就知道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题,但是,当这个消息被宣布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意大利足球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教练出现了
“轰”的一下,满当当的人群中发出了巨大的喧哗声。
无数记者举手,他们有太多的问题要提问了。
“请安静,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