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禽记者-第10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奢侈品整个低迷,但是帝国却销量一如既往,你们国家的人是其他国家人的财神爷啊,大牌放弃一些股份好打入帝国市场,是值得的,我看啊,法国一大半奢侈品就都有帝国人控股。”
无论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嘲笑帝国大妈的老土,从奢侈品店门外大排长龙,并没有什么品味的他们疯狂买买买,每年都会引来西方媒体的群嘲。
无论帝国企业家在海外拍卖行如何豪爽地拍下艺术品,却其实根本不懂鉴赏,让其他行家侧目说一句暴发户。
无论其他国家一些人如何看待。
都改变不了如今的帝国购买力成为一种帝国身份的象征,改变不了帝国人就是财神爷的事实。
得罪财神爷,那是傻瓜才会做的事。
韩国得罪了财神爷,一直保持热门景点前十的某地瞬间掉落前十。无论是民间作为还是政府作为,帝国的购买力所向披靡。
我们的国庆节也是全球的购物节,你可以笑话我土,也可以吐槽我们不懂艺术,却不得不服我们的购买力。
财神爷,就得供着,这个铁一般的事实无可撼动。
“欧洲的奢侈品要大举进军帝国了,我的工作重心也要转移到帝国来了,到时候还请各位多多支持呀。”hana一一递过名片。
在座的都是帝国媒体大佬,跟他们搞好了关系,hana在帝国帮那些奢侈品推广的时候将轻松简单,这也是用高冷的人脉打开自己的市场。
“你们奢侈品那几块皮不够我们购买的,要跟那些奢侈品商家说说,最贵的最好的引进来,我们啊,不怕你贵,就怕你没有。”一人哈哈笑道。
以前奢侈品看到帝国人来购买就把限量版藏起,把普通版丢给帝国人的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买买买次数多了的帝国人早已能分辨好歹。
“你是高总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朋友,放心,到时候一句话。”众人纷纷说道。
你帮我,我帮你。
“高总,听说你现在在做文化产业,要把我们帝国的东西推出国门?”一人问道,看了眼hana手里的扇子:“就这扇子?”
“这是苏扇吧?这扇子好是好,可是那老外懂吗?”
“卖扇子啊?你还不如购买几个奢侈品的股份呢,来钱快又稳定,这卖扇子……你得有名家作画,那老外哪懂扇子啊?他们不懂我们的文化啊。”
高冷笑了笑,没说话。
“我倒觉得现在是输出帝国文化的好时机了,你们复兴了啊,其实时尚这东西虚得很,哪个国家强大,他出来的服装啊,包包啊,配饰什么的就显得高贵些,说透了就是如此。艺术品呢……国外百年之久的艺术品确实很不错,可近代的画家也不过如此,只是占了发达国家的劲头而已。”
hana淡淡说道。
作为一个时尚女魔头把欧洲的时尚说得如此简单,让众人很是意外。不过也是,时尚不时尚的,是讲国家综合实力的。
“如果把扇子做为日常消费品来卖,自然卖不出好价钱,可是如果当艺术品来买,上面附加帝国文化的话,应该是可行的。”hana打开扇子摇了摇,手感极好。
“我们的文化是悠久,可卖文化……这不好卖……”
“是啊,就像要老外承认我们帝国服装很入流一样,很难啊。他们眼里我们有些土的,拍拍古董嘛,好赚的,这近代的新扇……”
星光集团的员工们不看好,大佬也不看好。
其实,高冷也知道这东西不好卖。
他没有说话,他深知道路险阻,可有些事一定要有人去做,有人愿意牺牲自己公司的利益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不计利益去做些什么。
成之,大幸,不成,也不后悔。
“你是我看过的最勇敢的帝国企业家。”hana坐在高冷的身边低声说道。
显然,hana也深知其道路之艰难。
“但是我觉得只要运作得好,肯定能行的,这扇子上附加的是帝国文化,帝国文化多么强大啊,帝国最早的文字比摩西古书早一千年,帝国文化至少四千年,文字发源于耶稣出生前三千年……”
hana微微眯起眼,眼里满满都是羡慕。
“文化这东西……难道不会觉得这古老的文化太老了吗?”一人问道。
众人笑了起来。
这话听着刺耳,却代表了国际上时尚界的一些想法,太老了,也就是太土了。
hana微微沉思。
如今说到时尚,时尚圈内对帝国的时尚确实关注度不足,这也是帝国文化有些卖不动的重要原因。
“难道,一个这么厉害文化背景附加的扇子,有古老而精湛的快要失传的,现代工艺无法媲美的手艺,还有古老文化附加的优秀画家在上面作画,会比不上一个近代欧洲画家画的一副画吗?”hana反问道。
这倒是,论价值,扇子用最上乘的工艺,聘请优秀的画家作画,上头附加的文化足以秒杀其他新作。
可理论是理论,更多的富豪依旧会去追逐早已风靡的现代画家。
众人笑笑,不说话。
“我觉得诸位对自己的文化价值估低了。”hana将扇子轻轻放到一边:“你们国家跟很多国家不一样,你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让人信仰,就靠着文化凝聚在一起。你们认为自己是帝国人,是基于过去两千年间的文明,你们首先是个文明国家,其次才是民族国家,你们跟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便是,我们是民族认同感,你们是文化认同感,同一个华夏文化继而同一个华夏民族,任何文化来了你们这,都会被吸收被同化,这样的文化卖不出去?绝不可能。”
“你也知道,收藏界这东西,除了古董,近代的艺术品都是追逐欧美国家,这是事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达国家的艺术家永远比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容易生存。”
一位企业家说道,说这句话的时候叹了口气,他拿起扇子扇了扇。
好东西啊,可惜艺术品这东西附加的金钱味儿是很浓的,好莱坞引领着艺人潮流,欧美引领着收藏潮流。
“可是帝国已经复兴了啊,你们从来都不是崛起,你们是复兴。除了近代这两百年,历史长河那么多个朝代,你们一直是地球上的霸国啊!如今霸国苏醒,为什么还会觉得自己不能引领潮流呢?”
hana百思不得其解。
而这一席话,让众人哑口无言。
是啊,也就是近两三百年的没落而已,而两三百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个小小浪花而已。
以前的帝国,任何一个朝代,我们都是这个地球上的霸国,我们吃的,引领潮流,我们用的,让其他国家的人痴迷。
这样的文化,难道卖不出去吗?
第1571章 天大的喜讯【四千字大章】
可话虽这样说,其他企业大佬也只是附和附和笑笑而已,并没有人打算如同高冷一样跟进这块市场。
毕竟从市场的层面来说,投资这个回报太慢,确实还不如拿钱控股一些奢侈品领域。帝国人如今购买能力大涨,奢侈品市场都在角逐帝国这块领土,哪怕你占股的不是顶级奢侈品,在欧洲一般般的老牌子在帝国推一推也能卖得火热。
全世界都在赚帝国人的钱,这钱是最好赚的。要让全世界卖帝国文化的单,用帝国文化赚老外的钱,这就有些难度了。
大佬们在四合院里喝喝茶,吃了顿便饭,一起讨论了一下最新的政策,高冷跟其中一个大佬谈妥了一项农业方面的合作,这两年绿色农业火了起来,星光集团的绿色农业启动得早,早已牢牢占据了高端市场,基本上只要是国内大型活动,要点档次的,都会跟星光集团在餐饮方面进行合作,用古种种出来的菜吃着香。
“高总,听说你绿色农业推出了一款送礼款,分年卡和月卡,每周或每天把你们那当季的新鲜菜送到客户的府上,这价格是多少?”一人问道。
除了国内一些会议需要食材,一些富豪之家也需要,尤其是在城市里的富豪之家,每日把最新鲜的,精心挑选的古种食材送到客户的家里,深受喜爱。
“我上海的家定了一个,菜都很不错的,以前都是员工给我从乡下带一些土菜,可是没这个固定,这个每天一大早就给送来了。我的不知道是年卡还是季卡,三百多万吧?”另一个大佬说道。
参加了会议的大佬吃过星光集团的菜,好食材一吃就知道,也不差那点钱,与其要保姆到市场买菜还不如定星光集团的菜。
“具体价格我也不清楚,大概是年卡八百多万,季卡两三百万吧。”高冷说道。
这个价格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太贵了。可对于帝国的富豪们来说,不算贵,毕竟是好菜。说穿了,你要不是这个价格,我还不敢吃呢。毕竟每天送菜,无论是物流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很高。
一年八百多万就能保证自己全家人吃的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蛮好的。几百万么,又不算个什么事儿。
“那还不错的,高总,你给我也定一个,我家里小孩今年回国,我怕这国内的东西吃不了,天天要人乡下送又麻烦,我听说现在乡下很多人种地都打除草剂呢。”
“是,现在农村种地都打除草剂,高总,我接的您绿色农业是不打的吧?”
莫说乡下的菜好,现在乡下种植水稻打除草剂是极其寻常的,种给自己吃的,倒不是农民奸诈,而是他们也不懂。除草剂打一打省事儿。
“不打,自己除草,生态养殖,青蛙啊蛇啊什么的吃虫子。不过送到大家府上的菜都是没有虫眼的,虫眼的都丢了。”高冷看了眼身后的赵之起:“老赵,记下来,给曹总订个一年的。”
“高总,您那地不够了吧?现在销量也大了。”一人问道 。
高冷点了点头有些发愁:“是不够了,听说阿尔卑斯山那边的牛肉好,我打算去那边弄几个山头养牛,就是没路子呢。还有澳大利亚那边听说政策也不错。”
企业越做越大,必须走出国门了。
绿色农业占据了高端市场,接下来还要占据中端市场,帝国庞大的中端市场将会是绿色农业赚大钱的宝藏。
“高总,你这角度太好了,人推广绿色农业都是先从低端做起,在网络上卖卖,给家庭主妇吃吃打出品牌,你倒好,一上来就玩最高端,卖给顶级会议之后卖给我们,那你接下来推向中端市场就太容易喽。”一人很是羡慕。
高端市场占据了后再推向中端市场确实容易了,绿色农业最难的就是口碑,是对方信不信任,毕竟现在做绿色农业的太多了,随便一个农民包个山头就能在淘宝上卖,说自己是真正的土鸡,企业也是鱼龙混杂。
可星光集团这种推广模式就不一样了,顶层会议使用了,国内土豪那么多都是使用星光集团的食材,这就是广告也做不来的口碑。
只是中端市场消耗大,目前的土地资源远远不够,加上菜品也要扩充,世界各地搜罗好食材成为了必须要去做的事,在世界各国囤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星光集团哪怕不做文化推广,也注定要买入国际市场啊,高总很牛啊。”
高冷谦虚地笑了笑。
比起在座几个大佬早就在海外购买了媒体,控股了一些电影赏,高冷属于刚刚迈出去第一步。
好在星光集团还是很有优势的,拳头项目个个赚钱,走的又都是高端市场,杂七杂八的事儿少。
“今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