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奶瓶战斗机 >

第430章

奶瓶战斗机-第430章

小说: 奶瓶战斗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罗斯福总统要通过反垄断法,这会对我们的生意产生很大的影响的,但是爸爸却说这是一件好事情。他让我好好想想,为什么他会支持罗斯福总统的做法。”葛莱史东回答说。
  “让我看看这些条文。”多萝西娅在儿子身边坐下来说。
  “依照这些条文,麦克唐纳的一些企业将被拆分掉。而且,我们再也不能像一起那样,通过自己的铁路优先运输自己的原料和产品来增强竞争力了。”葛莱史东说,“在铁路运输,在原料和产品选购方面,在银行贷款方面,我们都不得采用对自己旗下的企业采取优先手段的做法了。”葛莱史东在一边解释说。
  “你爸爸给你了什么提示吗?”条文内容太多了,所以多萝西娅决定先不看了。
  “爸爸说回去好好想想,这个法案能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而如果将来出现了一个像我这样的人,这个法案对他又有什么影响?”葛莱史东回答说。
  “那你就按这个来推断一下吧。”多萝西娅说。
  “拆分过后,这些企业的控股权依旧在我们手中。”葛莱史东说,“毕竟我们这是合法财产,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所以直接的经济损失应该不会太大。而且……拆分之后,社会资金肯定会不断地进入到被拆开的企业里去,这一方面会降低我们的股权比例,但是我们是大股东的地位并不会受影响。而且由于其他的股东的股份过于分散,事实上他们很难形成合力,所以行政权力也肯定能被我们控制住。这样一来就等于我们相比原来,可以控制更多的资金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 反垄断针对谁?(下)
  “应该就是这样了。在目前的状况下,拆分虽然会在运作上给我们带来一点不便,但是并不会破坏我们事实上对市场的控制。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对市场的控制还变得更灵活了。”葛莱史东说,“而且,如果出现了新的技术创新,有了新的市场,也有了在这个方面有技术优势的新的竞争者出现,有这个法案在,他就无法将整个的新市场垄断,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市场扩张。他就必须接受麦克唐纳,或者其他人的善意的帮助。这的确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妈妈,你说,我说的有道理吗?”
  “还算不错。”多萝西娅满意的点点头,“你再去见见你爸爸,和他再谈谈吧。”
  “好的,妈妈。”葛莱史东点点头说。
  ……
  “孩子,除了你说的这些,我和麦克唐纳都支持这一法案的原因还有一点。”摩根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知道,相比我,麦克唐纳的名声要好不少。因为他比我虚伪多了。但是这些年来,虽然他一直在玩一些小仁小义的东西来给自己涂脂抹粉,但是在维持好名声方面,他依旧是有一个大弱点的。那就是,他旗下的企业中直接雇佣大量工人的生产型的企业很多。很多年前,他的经营范围还没有现在这么大的时候,他的那些企业因为技术上的优势,有则非常高的利润率,这使得他可以提高工人的工资,同时到处宣传八小时工作制什么的,将这作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但是随着他的规模的扩大,他的收益当然是越来越多了,但是总的利润率却是下降了的。而且像样一点的竞争者也都被打压下去了,他已经不需要,也不可能再维持高工资了。所以这些年来,麦克唐纳虽然没有直接大幅度的减少工资但却通过各种提高生产效率却不增加工资的方式来降低工资和利润的比值了。甚至于很多时候还会借着经济危机降低工资什么的。
  麦克唐纳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那就是没有背弃自己利益的阶级。工人也一样。时间一长了,虽然麦克唐纳依旧在不断的贩卖他的那些什么玩意儿来着?”摩根突然问道。
  “是心灵鸡汤。”小摩根在一旁回答说。
  “对的,就是这个玩意儿。你知道吗,又一次史高治和我说笑话,他说,有个记者去采访一位大富翁,问他:‘你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钱吗?’富翁回答说:‘我的座右铭一向是收入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贡献了多少。’记者吃了一惊,就问道:‘那么先生您是照着这个做才发了财的吗?’富翁回答说:‘不,我是在让我的员工都相信了之后才发了财的。’史高治其实一直都在用类似的方式来糊弄他的员工,给他们洗脑。但是没有背弃自己利益的阶级。这些方式不能说没用,但是效果确是有极限的,而且这种招数用多了自然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识破。所以虽然史高治装好人的伎俩非常纯熟,但也越来越装不下去了。而你知道,披着一身羔羊皮,对于史高治来说有多重要,靠着这个,他不知道赚了多少。所以史高治可是不得丢掉那身羔羊皮。靠着这种招数,他就可以进一步躲到幕后,甚至一旦躲到了后面,他实际上控制的那些企业就可以立刻翻脸,不用再考虑什么麦克唐纳的名声了,怎么赚钱怎么来了。反正那些企业名义上已经不是史高治控制的了。这家伙真是个精致的伪君子,令人钦佩。”
  的确,就像摩根说的那样,虽然史高治假仁假义的到处装慈善家,到处放各种充满了人性的光辉的心灵鸡汤,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可能永远骗倒别人,哪怕大部分的媒体都站在他的一边也没用。
  这就像是在后世的明珠城市中的那位超人大富豪。虽然也“乐散好施”,虽然也经常放出诸如“能赚十块钱只赚五块钱”之类的心灵鸡汤。并且靠着这些招数,一度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偶像,成为了城市英雄。但是虽然他这样的善于包装自己,虽然这座城市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给他唱赞歌,并且帮着他忽悠那些傻乎乎的老百姓说都是外来的游客害了他们。但是钱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是骗不了人的。在整座明珠城的经济越来越不景气,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扁的时候,他的财富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是骗不了人的。于是,哪怕是那些傻乎乎的屁民也渐渐觉得这位超人不是什么好东西,明珠城沦落到今天,很大程度上都是拜他所赐了。当然这个时候,他已经赚得够多了,完全可以把钱打个包,跑到其他能赚钱的地方去了。
  然而史高治却是不能离开美国的,在可以预料的时间里,对于资本家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美国更有潜力,更有钱途。所以为了不沦为全民公敌,彻底的隐退到幕后,成为一位彻彻底底的慈善家。
  在历史上,洛克菲勒当年,因为经常玩出用装甲车架着机关枪扫射罢工工人的壮举,以至于他的名声一度坏得超过撒旦。但是自从标准石油被拆分之后,他的个人资产不但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而且他也得以金盆洗手,专注于当“慈善家”,终于成了一位高尚的、纯粹的、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把他当做道德上的榜样。虽然标准拆分之后拆分出来的那些石油公司也没少干过镇压工人,到处挑起战争之类的好事情。但这毕竟不再是洛克菲勒直接指挥的,因而“流这人的血”,自然而然的就“不是我的罪过”了。
  “而且,上次麦金莱总统死后,也有不少人在背地里说,麦金莱总统的死,是因为他得罪了华尔街。虽然没有任何媒体会支持这种毫无根据的流言。但是爸爸你也知道,人们天生的就喜欢相信谣言,尤其是那些听起来似乎有板有眼的谣言。所以如果这次,罗斯福总统能够顺利的将看起来这样打击大财团的法案推行下去,却毫发无损,这样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甚至不但这个谣言不攻自破了,以前更多的谣言,比如那些社会主义分子宣传的,美国政府不过是华尔街的大资本的代言人的谣言自然就没人相信了。”小摩根点点头说。
  “嗯,说的不错,儿子!”摩根很高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对这些事情的理解还没你深刻呢。真不错!当年我要是有你现在的领悟,也许现在我们的资产就不会比史高治少多少了。”
  ……
  当罗斯福总统公开了他的那份要提交给参众两院审议的“反垄断法案”的草案的时候,整个的美国社会几乎都惊呆了。接着各种报纸,立刻围绕着这件事情展开了大讨论。
  左翼的报纸几乎一致的在为罗斯福总统叫好,称赞他能顶住华尔街大资本的压力,维护大多数美国人民的利益;而右翼的报纸则把重点放在了讨论罗斯福的做法是不是违背了经济自由的原则。
  就连史高治也站了出来。他首先大表委屈,宣称自己的垄断地位都是通过不但合法,也合情合理的方式得到的,他从来没有对美国经济的发展造成过危害。但是史高治也表示,他能理解大家的担心。
  “我知道,如今我手中的经济力量的确足以让我利用它来破坏自由竞争了。这是事实,虽然我自问从来没有这样使用这一力量。但这种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像伟大的解放者圣马丁将军所说的那样,一位战功过于显赫的佩剑的将军在政坛上的存在,不论他的立场如何主张如何,他本身就会成为民主的威胁。所以圣马丁将军愿意隐退。我也一样,如果国会的投票说明我在经济界的存在让大家担心,让自由市场遭到了威胁,我也愿意效法先贤。而且,老实说,相对于做生意,另外的一些东西更让我喜爱。”
  史高治开明的态度自然得到了一致的称赞,虽然也有声音说史高治是装样子而已,但是大多数的媒体还是表现得很理性很和平的。那些过于偏激的言论在这样的对比下,自然就没有多少的说服力了。
  摩根自然也不会让史高治一个人孤零零的装逼,他也站出来表态说,虽然他并不喜欢这个法案,但是美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尊重美国人民的意愿是美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的基础。所以如果美国人民决定支持这个法案,他当然也会遵守。虽然他认为这个法案傻透了。
  有记者也向史高治和摩根问了同样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法案通过了,你们会将自己的财富从美国转移出去吗?”
  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史高治还是摩根都做出了坚定地回答:“阿妹你看是我的祖国,任何时候,我都绝不会离开她,背叛她。”


第五百四十四章 刺客
  既然《反垄断法案》只是在表面上限制了垄断,实质上只不过将它变的更为隐蔽好高效,所以真正的垄断者自然不会真的反对它,当然,这个法案还是会损害一些不那么大的垄断者的利益的。比如,那么地方性的垄断者。
  当年西进运动的时候,一些人通过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手段,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后靠着当时的西部还是天高皇帝远的格局,通过控制支线铁路,然后利用这些支线铁路向其他的领域扩张,比如农业,比如矿业,于是在一些地区也形成了地区性的垄断。
  这类的垄断,为了和影响力日益渗透过来的东部大资本抗衡,所以在垄断的组织方式上反而比更明显的垄断化,比如,他们的铁路公司对于组织内的企业给与特殊的优惠价格,而对其他企业则收取更高的,符合市场要求的价格。靠着类似这样的手段,在美国西部的某些区域,他们还得以顽强的抵抗着东部大资本的渗透。然而根据新的《反垄断法案》,这种搞法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行为,必须加以制止了。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