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奶瓶战斗机 >

第222章

奶瓶战斗机-第222章

小说: 奶瓶战斗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虽然孩子的出生是一件大事情,尤其是对于麦克唐纳家族而言,正常情况下,只要这个孩子没有出什么问题,比如疾病呀,或者是自己太过无用,小葛莱史东都毫无疑问的将是这个商业帝国的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不过就算这孩子很不幸,在商业方面没有任何天赋,至少他也绝对可以不用为钱的事情发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说,小葛莱史东天生就是个受到幸运女神照看的幸运儿。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就未必是这样了。就在我们的小葛莱史东连眼睛都还没来得及睁开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已经在商量如何折腾这个孩子了。
  “在任何的教育里,数学教育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这比什么弹琴呀,画画呀,骑马呀这类的乱七八糟的玩意儿重要多了。所以从小我们就要强化他的数学训练,说真话,美国儿童教育部分的数学实在是太简单了,像这样的东西哪里教的出有用的孩子出来。所以,嗯,我觉得我们需要更高标准的教育……”上辈子是理工类出身的史高治一如既往的表达了对所谓的“素质”的不屑。
  “可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交际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也必须接受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多方面的训练。还有……”多萝西娅也迅速的补充说。
  然后全美国最富有的一对夫妇花了一个宝贵的周末,专门讨论了一个葛莱史东养成计划,为我们的小葛莱史东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培训计划,依照这个计划,我们的小幸运儿从五岁之后几乎就没有童年可言了。
  “啊,总算大致规划好了!”多萝西娅看了一眼摆在一边的计划,又望了一眼刚刚吃饱了奶水,现在正睡的香的小葛莱史东,(新生儿一天要睡眠二十个小时以上)对史高治说,“应该没什么遗漏了吧?”
  “没什么了,知识积累、能力训练、身体锻炼、社会实践这些都有了。如果还有什么遗漏,以后再慢慢补起来吧。”史高治说。
  “德娜和唐纳德的年龄也差不多到了该受教育的时候了,你说我们是不是建议卡罗尔他们也按照这个计划来培训一下他们。”多萝西娅微笑着说。
  “嗯,你怎么这么关心起那两个小家伙了?你该不是希望能接着他们来考察一下我们这个计划的效果吧?”史高治说,“不过,这两个小家伙也是该好好管教一下子了。”
  史高治一向是不相信所谓的“快乐教育”的。在他看来,后世所谓的“快乐教育”从根本上就是为了愚民的。因为强调快乐,只能让人学不到东西。那些搞“快乐教育”的总是想要强调保护孩子的天性,可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就不是要保护什么天性,相反,它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某些天性。而改变,往往都是痛苦的。史高治又想起了上辈子自己的一个朋友的故事。这哥们移民到灯塔国去了,一开始夫妻两个在灯塔国赚的不多,住的街区当然也一般,孩子上的学校自然也一般。在那个学校里,倒真是在推行快乐学习,不过夫妇俩很快发现,孩子快乐归快乐,好像真的啥都没学到。后来,夫妇俩赚的多了,搬到了房产税高得一逼的高档社区,孩子自然跟着转学到了高等灯塔国人的孩子读书的学校,嗯,据说这里的孩子上常青藤的比例超高。然后,他们就发现,自己的孩子到了这样的高档的学校里,立马就不快乐了,而且痛苦指数直逼国内的那些被无数人骂的重点高中,因为,丫的教学方法,教学难度几乎和国内的某些重点没多大不同。
  作为理工出生史高治在上辈子的时候,在学习拉普拉斯、拉格朗日之类的家伙的玩意儿就是痛苦不堪的。能够完全靠这兴趣,学好这些东西的人,也许有,但那绝对是特例,而特例是不可复制的。史高治有时还觉得“快乐教育”不但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理,甚至也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教育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聚集负熵,并使得受教育的对象的头脑有序化。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人为的增加有序性的做法,都必须以在更大范围增加无序性为代价。而快乐显然并不是这种代价,痛苦才是。上辈子史高治读书的时候就没少付出过这种痛苦的代价。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尤其是对于居上位的人来说,想要能吸别人的血,就先要能吸自己的血。
  ……
  第二天,史高治将他的这一套教育计划拿给卡罗尔和凯瑟琳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也太多了吧?孩子要是按这样的计划培养,那倒真是全面发展了,但是这会不会让孩子太辛苦了。”卡罗尔问道。
  “还有,德娜是女孩子,就不用学这些了吧?”凯瑟琳也提出了疑问。
  “不辛苦,不成人。”史高治说,“至于德娜,我们家的女孩子将来可不是当花瓶的,也是要当男人用的。自然也要这样培养。”


第二百七十五章 充满了善意的新朋友
  1869年四月,塞纳河边的柳树已经吐出了嫩绿的叶子,舒展开了婀娜的枝条。春风轻轻的从塞纳河上吹过驱走了冬日的寒意,春天已经来了。
  不过如今的巴黎人却看不到春天。原本交通繁忙,游人如织的协和桥上,已经变得颇为冷清了,只有一些巡警,牵着警犬,沿着道路来回的巡视,并不时的盘问他们觉得可疑的,看起来像是“社会主义者”、“叛乱分子”的人。而那些被盘问的人的回答如果不能让他们满意,那他很可能就会被带走,然后就音信全无,就像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一个人一样。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普鲁士人签订了停战协议,同意向德国人割地赔款,割地倒是简单,反正阿尔萨斯和洛林已经在德国人的占领下了,而且那里的主要居民本来就都是说德语的日耳曼人。但是支付高达五十亿法郎的巨额赔偿就没那么容易了。拿破仑三世的国库里可绝对没有这样的一大笔钱,如果有这样多的钱在国库里,那他也就不会输得这样惨了。战争的法则千条万绪,但其中最为基本的一条恐怕就是,物质力量更强的占优势,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战争就是高富帅碾压穷屌丝的游戏。虽然后世的网络上,总有人嘲笑高富帅用上百万美元的导弹去轰炸价值十个美元帐篷,但是战争中,获得胜利的几率总是高富帅更高。
  为了筹集到这样的一笔钱,法国人一边向着德国人请求能分期支付,一边忙着满世界借钱。但是钱这种东西呀,总是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来得最艰难。想当初法国还是高富帅的时候,只要放出话来说想要借点钱花花,等在财政部的门外,哭着喊着想要借钱给他们的银行家的马车都能排出几里远。但是现在,和普鲁士人的这一战一下子把法国从高富帅打成了屌丝。于是那些银行家们对法国的态度立刻就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他们一个个的把钱袋子捂得紧紧地,不断地表示,除非你愿意拿出更高的利息来,否则,俺们就是没钱借给你。可是,如果真的按照他们期待的利息借钱的话,那就等于法国在被德国抢了一遍之后,又要被这群吸血鬼再抢一次了。
  但是形势比人强,最后梯也尔的政府还是不得不向这些吸血鬼屈服,向他们借了大笔的高利贷,用以支付战争赔款。为了偿还赔款而借贷,为了偿还贷款,梯也尔政府自然就只能做一些刮地皮的勾当了,这样一来,不满的人自然很多,法国人又有着“革命”的传统,嗯,为了能正常还钱,好早点把作为抵押还被德国人占据着的北方各州要回来,梯也尔政府就必须将那些试图谋反的家伙镇压下去,而这自然又需要更多的钱。
  一辆四轮马车在四批骏马的牵引下,慢悠悠的驶过协和桥,向着政府所在地的方向驶去。擦洗得一尘不染的,光亮得可以当镜子用的涂着高档油漆的车身,还有拉车的那四匹骏马都说明了车上的人的身份,在这个时代的法国,只有那些外国吸血鬼才会这样的毫无顾忌的炫耀他们的奢侈。
  坐在马车里的是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在欧洲的代理人,凯瑟琳的堂兄戴维。如今他正要去和法国人谈一笔贷款的事情。相比其他银行,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贷款条件相对宽厚,索要的利率也更低一点,因此他们的贷款自然也更受法国政府的欢迎。当然这种宽厚不是没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法国必须在某些方面向史高治的财团开放市场。比如说,在一些能给大家带来双赢的结果的行业上就是这样。嗯,比如说,法国政府已经同意,允许符合资质的外国企业,在法国开设工厂,生产氮肥。并且在长达十五年的期限内享受完全免税的优惠。(当年德国人和史高治签订分享技术的合作备忘录的时候规定双方均不得在对方的国家销售这一产品,但并没有细致的划分国际市场。所以史高治干脆就打算直接在法国生产这个,考虑到免税和法国工人相对美国工人的低工资,在这里生产,赚得更多。再加上,化肥厂可是重要的污染源,在法国污染总比在美国大污染来得好。虽然减少排污的一些技术,史高治手中的大实验室不是搞不出来,但是能够自由的污染,为什么还要花钱减少排污呢?毕竟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资本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资本家们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财富和权力,想污染,就污染,想降工钱,就降工钱,这是自由资本的时代,一切都是自由的。)
  除了开设“土黄金”工厂,法国人还被迫向史高治开放了钢铁市场。在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优质铁矿之后,法国的钢铁厂就只有含硫含磷高的次等铁矿石用了。而他们手里并没有对付这样的东西的全套技术。于是,嗯,“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方式就出炉了。法国政府允许史高治控股这些法国钢铁企业,并承诺将给与史高治参股的这些钢铁企业以完全国民待遇。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的倾斜。
  当然,这样的行动需要不少的钱,但是这对于史高治并不是大问题。德国人那里还欠着史高治一大笔的贷款和货款呢。如今德国人从法国敲出的赔款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就直接的交给了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然后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再转过头,就把这笔钱中的一部分送回了美国,一部分借给了法国政府,剩下的一小部分再加上法国政府每个月支付的利息,就正好用来建设这些项目。
  如今梯也尔政府又提出了新的贷款请求,如今多处都是对政府不满,痛恨他们卖国的民众,他们随时都可以发动起义,推翻政府,而另一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本身又是一个超级奇葩,简单地说,这是一个政府和议会中没有任何一个支持共和制度的人的共和政府。整个政府和议会里只有三个保王党派别——支持波旁王朝的“正统派”,支持路易·菲力浦王朝的“奥尔良派”,以及支持拿破仑的其他亲戚的“波拿巴派”,只是因为三个派别相互牵制以至于无法确定由谁来担任法国皇帝,所以才不得不弄出了一个所谓的共和政体。就连这个“共和国”的总统,都公然宣称自己是个保皇党人,只是暂时当当总统,将来还要把权利交给合法的国王的。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而已。
  虽然梯也尔努力的在三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