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9' 现在科基拉人害怕敌人乘胜追击,攻击他们的城市,并且营救那些囚禁在岛上的人,或采取其他同样冒失的行动,所以他们又从岛上把那些人带到赫拉女神庙里来, 在城中加强警戒。但是,伯罗奔尼撒人虽然在海战中获胜,他们不敢贸然进攻城市,而是带着他们所俘获的l3艘科基拉人的舰船回到大陆上他们原来所停泊的地方 去了。翌日,虽然科基拉人处于极度的混乱和恐慌状态中,但是伯罗奔尼撒人无意攻城。据说,伯拉西达曾力劝他的上司阿尔基达斯攻城,但是伯罗奔尼撒人只是在 琉金米地岬登陆,蹂躏119个地区。
'80'同时,科基拉的民主党人还是很害怕敌舰前来进攻,他们前去和那些在神庙里祈祷的人及其朋友们谈 判,以求挽救城市;他们说服了其中一些人,使他们上了舰船。这样,他们配备了30艘舰船的桡手,准备抵抗敌人的进攻。但是伯罗奔尼撒人蹂躏那里的土地,到 中午时分就撤离了。傍晚,他们通过烽火信号得知,说有60艘雅典舰船从琉卡斯驶来,指挥官是修克利斯之子攸里梅敦;雅典人在听到科基拉发生革命以及阿尔基 达斯的舰队正准备驶往科基拉的消息之后,就派出了这支舰队。
'81'因此,伯罗奔尼撒人立即匆匆忙忙地连夜起航回国,紧靠着海岸航行; 这样,他们始终面向敌人。他们损失了l3艘舰船。
他 们拖曳着他们的舰船横过琉卡斯地峡,以免环绕地角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他们就这样撤离了。当科基拉人得知雅典的舰队快要到了,而敌人已经撤离的时候,他们召 请城外的美塞尼亚人进城,命令那些他们已经配备好桡手的舰船开进海拉伊克港;与此同时,他们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着的敌人。那些被他们说服而上船的人,在上 岸时也都被他们杀死了。之后,他们又到赫拉女神庙里去,说服了大约50个在那里祈祷的人接受审判,他们全都被处以死刑。大批的祈祷者看到这种情况,他们拒 绝出来受审,在神庙中相互杀死对方;同时,有些人在树上自缢,有些人用其他种种方法自杀。在攸里梅敦率60艘舰船停泊在那里的7天中,科基拉人不断地屠杀 他们公民中那些他们认为是敌人的人。被他们杀害的人虽都被控以阴谋推翻民主制的罪名,但是事实上,有些人是因为私人仇怨而被杀死的,其他人是因为债务关系 而被债务人杀害的,因而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死法。这正如通常在这种形势下所发生的那样,革命使人们采取各种极端残忍的措施。有父亲杀死儿子的;有的人是 被从神庙里拖出来杀死,或者就在神坛上被屠杀的;有的甚是被围墙封堵在狄奥尼苏斯神庙中,因而死在里面的。
'82'这次革命是如此血腥残 酷,给人们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它是最早发生的革命之一。后来整个希腊世界可以说都受到震撼,因为民主党人和寡头党人到处都在发生着斗争,民主党的领袖们 求助于雅典人,而寡头党人求助于拉栖代梦人。在和平时期,人们没有求助于他们的借Vl和愿望。但是在战争时期,任何一个党派为了能够伤害敌对的党派,使自 己处于相应的有利地位,便总是要听命于某一个同盟,这就为那些想要改变政府的党派提供了求助于异邦人的机遇。在各城邦中,这种革命常常导致许多可怕的灾 殃,正如现在已发生的那样,只要人性不变,这种灾殃将来永远都会发生的,尽管依照不同的情况,情形各异,或者采取较为残酷的形式,或者采取较为温和的形 式。在和平繁荣的时候,城邦和个人所采取的行动,其动机都比较纯正,因为他们没有为形势所迫而不得不去做那些他们所不愿意去做的事。但是战争使他们不易得 到日常所需,战争是一个严厉的教师,它使大多数人的心态随着境遇的变化而变化。这宽度为3斯塔狄亚,约550米。
就是尼科斯特拉图斯带来的那500人(Ⅲ.75),其目的是威胁贵族党人。
其目的是切断贵族党人与他们在市场附近以及赫拉女神庙中的朋友之间的联系。
一 个城邦接着一个城邦发生了革命,在革命发生最晚的地方,因为他们知道其他地方以前所发生的事情,又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更为出格的暴行,表现在夺取政权更 加阴险狡诈,报复政敌更加残忍无忌。常用词句的含义不得不加以改变,而采用现在所赋予它们的意义。过去被认为是不顾一切的鲁莽之举,现在被认为是一个忠诚 的'同盟者所必备的勇气;谨慎周到的等待时机,被看做是懦弱的代名词;中庸之道被视为缺乏男子汉气概的表现;一个人能够从各方面观察问题,就表示他是一个 在行动上拙劣无能的人。疯狂的暴虐变成了男子汉气概的标志;耍阴谋搞诡计变成了合法自卫的手段;夸夸其谈的人总是被信任,而反对他们的人总是受到猜疑。耍 阴谋成功表明一个人头脑精明,而识破阴谋则表明他更加精明。但是不想做这两种事情的人就被认为是分裂你自己的党派,害怕反对党。总之,制止那些将要作恶的 人和揭发无意作恶的人,都同样地受到鼓励,以致血亲关系不如党派关系牢固,因为以党派关系组织起来的人随时准备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这些党派组织的目的不 是为了享受现行宪法的利益,而是决意要推翻现行宪法;这些党派的成员彼此间的信任,不是有赖于任何宗教的约束力,而是因为他们是作恶的同伙。反对派的合理 的建议,执政党不会宽容地予以接受,反而对它加以猜疑和防范。复仇比自卫更重要。两个党派相互保证的誓言,只是为了应付双方当中的一方所遭遇到的暂时的困 难,只有在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应付的时候,这种誓言才能保持它的效力。但一旦机遇出现,首先大胆地抓住这个机遇的人,会趁敌不备,落井下石;他认为这种背信 弃义的报复比公开的进攻更为得心应手,而且这样做比较安全;同时,一旦反叛成功,会使他赢得智谋超群的美名。的确,人们普遍地认为行凶作恶比单纯诚实更为 聪明,他们以具有第一种品质而自豪,以具有第二种品质为耻辱。由于贪欲和野心所引起的对权力的追求是所有这些罪恶产生的原因;一旦党派斗争爆发的时候,激 情所引发的暴行也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城邦的领袖们都有极其美妙动听的纲领:一方面高喊民众应在政治上平等,另一方面又主张实行稳健的贵族政治,他们打 着为公众谋福利的幌子,事实上是为他们自己牟取私利。为了在斗争中赢得优势,他们不择手段,不惜采取最可怕的行动;在他耍阴谋和揭露阴谋。
民主党人的口号和纲领。 贵族常人的口号和纲领。
我 们的报复行动中,甚至采取更加过激的行为。他们既不顾及正义与否,也不顾及城邦的利益,他们惟一的行为标准就是他们自己党派一时的任性,因而他们随时准备 利用不合法的裁决来处罚他们的敌人,或者用暴力夺取政权,以发泄他们一时的仇恨。结果,虽然双方处心积虑所追求的都不是正义的目标,但是那些利用美妙的言 辞来实现其罪恶的目的的人,却赢得很高的威望。同时,那些持温和观点的公民们,受到两个极端派的摧残,或者是因为他们没有参加斗争,或者是因为人们忌妒他 们可能逃脱灾难而幸存下来。
'83'这样,这些革命导致了整个希腊世界出现各种各样的恶行。古代的淳朴之风,原是品性高尚的标志,那时却遭 人耻笑,逐渐消失了;社会分化为若干阵营,在这些阵营中,没有人相信他的同伴。至于终止这种情况,没有哪个保证是可以信赖的,没有哪个誓言是得到尊重的。 但是各党派都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认为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是没有任何希望的;他们宁愿更注重自卫,而不愿信任别人。在这场竞争中,那些较为愚钝的人表 现得最有生存的力量。这些人认识到他们自身的弱点和他们的敌人的智慧,他们害怕在辩论中失败,害怕被更为机警善变的对手联合起来突袭,他们就立即大胆地付 诸行动;而他们的敌人却妄自尊大,认为自己能够准确地预料事务的进展,认为没有必要采取行动来获取那些利用政策获得的东西,因而他们常常由于疏于防范而成 为受害者。
'84'上述大多数罪恶的发生,科基拉提供了第一个例证。在那里,那些从未体验过平等待遇的或者的确是被统治者傲慢地统治的人 们,一旦取胜,便以暴力报复;那些要求摆脱他惯常的贫困的并且贪求邻人财产的人们,一旦取胜,便实施邪恶的决议;最后,那些在不可抑制的激情的驱使下,以 党派精神而不是以阶级情感而发动斗争的人们,一旦取胜,就采取野蛮无情的过火行动。现在,城邦的生活陷于混乱之中,总是与法律相对抗的人性,其主人兴高采 烈地显示出它的本色,成为一种难以驾驭的情欲,它蔑视正义,敌视一切胜过它本身的东西。因为,如果不是为了那令人羡慕的致命的权力的话,谁也不会把复仇置 于宗教之上,把牟利置于正义之上的。事实上,当人们对他人复仇的时候,他本节文字是否为修氏所写自古就有争议,它尤其受到古代文法学家的责难,哈利卡纳苏 斯的狄奥尼苏斯也.没有提虱l这一段.传世的抄本中.在这一段文字E加了一个问号。
他们全然不顾对将来的影响,因而毫不迟疑地取消人类的普遍法则(这些法则是使所有受苦受难的人有望得救的),而不是让这些法则继续存在下去,以防有朝一日他们自己陷于危难之中时也可能需要这些法则的保护。
'85' 所以当科基拉人自己在党争中首次流露出革命的情绪时,攸里梅敦和雅典舰队就离开了科基拉。之后,大约500名被放逐的科基拉人成功地得以逃出,他们渡过海 峡,占领大陆上的一些要塞,占领了海峡对岸的科基拉的领土,以这个地方作为他们的根据地,掠夺岛上他们自己的同胞;他们给科基拉造成很大的祸害,引起了科 基拉城内严重的饥荒。他们也派遣使者前往拉栖代梦和科林斯,以设法恢复他们在科基拉的地位。但谈判没有取得成功。后来,他们把自己的船只和雇佣军的船只集 中到一起,总共约有600人,他们渡过海峡,来到科基拉岛上。他们焚毁船只,自绝后路,这样他们除非占领该岛,否则别无选择。于是他们占据伊斯通山,修筑 要塞。他们开始骚扰城内的居民,并且控制了乡村地区。
'86'在这个夏季之末,雅典派遣20艘舰船前往西西里,舰队由麦兰诺普斯之子拉齐斯 和攸斐列图斯之子卡罗阿德斯担任指挥官。在西西里,叙拉古人和伦提尼人发生了战争。除卡马林那以外,所有多利亚人的城邦都与叙拉古结盟……这些城邦,在战 争爆发之初,就已经加入拉栖代梦同盟,尽管没有积极参加战争。伦提尼有卡马林那和卡尔基斯人的诸邦作为同盟者。在意大利,罗克里斯人支持叙拉古人,瑞吉昂 人则支持他们的同族伦提尼人。伦提尼的同盟者现在派使团去雅典,根据他们昔日与雅典的盟约,以及他们与雅典人同为伊奥尼亚人这两点,劝请雅典人派遣一支舰 队来援助他们,因为他们在陆地上和海上都被叙拉古人封锁了。雅典人派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