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616章

唐朝好地主-第616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上丝路能让沿海地区兴盛起来,开设海港、市舶司能增加关税,外贸能带动工商兴旺,百姓收入增加等等,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李世民很缺钱,听说能有这么多少好处,考虑过后,同意李超的策略。

    要经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不再只是民间商人们参与,朝廷要官方组织力量深度参与,组织官方的商贸船队,既去访问那些东南西南沿海和诸岛上的国家,也去探访那里的风土人情,当然更重要的是去贸易。

    李超甚至计划,以后朝廷要在安南交州建造大的商港,甚至在南面林邑沿海也攻打或者租界一些港口建靠商港,成为丝绸之路上商船重要的补给和转口贸易的站点。

    而处于南海西蛮湾里的珍珠群岛,就会是一处重要的补级站,当然不能轻易的放弃,不但不能放弃,还要通过张仲坚,加强对那里的控制,甚至向南方沿海进行扩张,增加沿海商站港口。

    李超提出的这些策略,其实就是殖民地计划。

    但不是那种全面殖民,只是在沿海岸线的地方夺取港口,修建堡垒据点,建立商城,让大唐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可靠而又稳定的补给点。

    将来有机会有实力的话,可以多弄些港口商站,让这条线的点更多。

    这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但定下这条路线,定下这个方向,慢慢的经营,相信早晚有一天,会达到一个可观的结果。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张仲坚被李世民册封为越南侯,珍珠岛七十二岛被赐名越南州。七十二岛的数万百姓,就成了大唐的子民了。

    张仲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听李超一说,也明白了朝廷的布局。

    他惊叹。

    “这主意一定是相国所出,但陛下居然能够采用,也是让我佩服。说实话,海外确实是一方广阔的天地,但许久以来,中原并没有把目光放到哪里去,觉得太过遥远。其实,只要肯重视,并不需要一定花费多大的精力,一样也能有一番局面的。甚至只要是朝廷肯鼓励,仅民间的商民,就能为朝廷开拓出一条繁荣的商路出来。”

    李超笑道,“现在朝廷给你册封为开国县侯,还准备组织商船贸易队,正是你们这些海上先行开拓者如今为朝廷效力的时候了。你们对海上更熟悉,对南蛮们更了解,朝廷需要你们,需要你们开拓的海上航线,需要你们掌握的风土人情,需要你们的智慧和勇气!你们也放心,你们对朝廷的帮助,朝廷也永远不会遗忘的,甚至将来,后世的汉人,也会铭记你们为了我们汉人开拓南海而做出的努力贡献!”

    “说的我很热血沸腾啊。”张仲坚笑着道。

    不过李超看的出来,他并没有因为这几句话就热血沸腾,这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我李家也准备建立一支商船队加入海上贸易,我觉得李家和张家可以合作,你们有船有水手有航线。”

    张仲坚看着李超微笑,是啊,他有船有人有海上补给站,而李超有什么呢。

    “李家有货,茶叶、糖、酒,仅这三项,在中原没有人比李家的货源更好更多。如果我们两家合作,我们在南蛮的岛上、沿海,甚至能够自己建立农田庄园、种粮种甘蔗,就地生产酒和糖,这样能大大节省成本和时间,让我们的贸易利润更高更大!”

    “听起来非常诱人,让人无法拒绝啊。”张仲坚笑着说道。

    “合作合作,总得双赢互利嘛,我不会白占你的便宜,咱们的合作会是强强联合!”

    张仲坚点头,“张家非常荣幸能跟相爷合作!”

    “那一言为定,合作愉快!”

    非常感谢回头无岸成为本书第十四位盟主,也非常感谢手机qq和书城还有qq浏览器诸位读者们的支持,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702章 加封李超

    地球离了谁,都照转。

    朝廷没有了李文远,也一样运转良好。

    救灾依然在继续,各地转运粮食也还在加紧,大量灾区的青壮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调到了邓州,汉京的营造已经开始。平整地形,挖墙基的,挖黄土打砖坯烧城砖,浇屋瓦的。

    整个邓州汉京城址处,已经聚集了不下三十万青壮,大量的青壮聚集让朝廷也是如履薄冰。从各地调集了好几万的府兵在四周警戒驻守,生怕这些灾民们会趁机闹事。

    对于这些以工代赈的灾民,朝廷还实行了连坐制,以军事化管理,分成了一个个的大队中队小队小组等,各派人管理,同组相互监督等等。

    逃跑、煽动、制造谣言、偷窃、斗殴、赌博等等行为,都要第一时间举报,这些行为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不过李超这个营造使虽然不在汉京,但这里运行的规章制度,却基本上都是用的李超原先拟定的那些。

    各地的官府,都在发动那些在乡的妇孺老人们寻找食物,挖野菜掏鸟窝下河捕鱼捉虫子等等,但凡能吃的东西,都要弄回来。

    粮食配给也更严格了,现在每次最多只能领三天的粮食,还得凭粮票。没有粮票吃救济粮的,一次更只能领两天的。

    严格定量。

    定量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大家只能想办法往里面掺入各种各样的野菜之类的。粮食紧缺,各种副食也缺的严重。

    好在盐是定量供给,还能保证,但油、醋、酱油这些可就难了。

    救济粮本就有许多糖皮之类的,饭菜缺油,结果许多人都经常拉不出来,便秘严重。现在过去拿来喂猪甚至是做肥料的豆饼,如今都成了珍贵的东西。

    黑市上,一块几斤重的豆饼,能够换上一套上等的丝绸衣服,甚至换上一件金银饰口。

    豆饼是大豆榨油时留下的渣,大豆榨油时,要先蒸熟,然后碾碎,再用稻草包成一个圆形的片状饼形,最后放入油榨中,一堆豆饼放进去,两边夹上,然后加楔子,再一群人抬着个大木槌,不停的打楔子,让豆饼越榨越紧,把里面的油一点点的榨出来。

    当榨完油后,豆饼就成了硬的跟铁一样的饼渣。

    硬的能跟混凝土一样。

    这种渣饼,其实没什么营养了。拿去做肥田的材料最好,也可以用来做牲口饲料材料。但现在,豆饼也成了地下黑市上珍贵的食物了。

    甚至一块几斤的豆饼,还得分成好几块来卖,一般人还买不起整块的。

    豆饼买回去,外面的稻草都舍不得撕掉,而是直接拿榔头把饼敲碎,敲成块,再敲成粉,最后装上一点,放锅里蒸。

    把硬的跟石头一样的饼再蒸散来,散了后,再加点米加点野菜根等,放点盐,再煮成粥。

    豆饼不能直接吃。

    因为豆饼是反复压榨后的,如果直接把豆饼吃下肚,结果就是豆饼在肚里膨胀,吃多点就会肚胀而死。

    不会饿极的百姓,拿了豆饼结果吃多了,落得个胀死下场。

    得蒸再煮,完全松散之后。

    虽然这样的豆饼没什么营养,可比一般的草根树叶要好点。一块豆饼搭上救济粮,加点野菜草根,起码能撑下去了。

    最好的油渣饼,其实是芝麻饼。有的芝麻是直接磨油,根本没什么渣,但也有的芝麻也是蒸饼然后榨,这种芝麻饼的饼就好吃些。不能吃的是油茶树饼,这种饼不能吃,因为这饼用的油茶仁外面有层壳,很苦,而且还会有点毒,以往人们都是敲碎了用热水一烫然后撒到田里,就能把泥鳅黄鳝等鱼从田里逼出来,鱼会晕番,直接捡就好了。

    冬天到了。

    野菜少了,田里一片萧瑟。

    山上也枯黄了。

    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连河里的鱼都少了。

    朝廷努力在救灾,但各地饿死人的报告越来越多。

    饿死的,吃各种野菜毒死的,吃一些野果仁毒死的,野蘑菇毒死的,野树叶毒死的,野草根,野草藤毒死的,无数的悲剧。

    还有吃白色土胀死的,吃豆饼胀死的,吃草籽胀死的。

    伴随着许多饿死人报告递上来的,还有不少地方零星发生的抢劫事件,已经有人因为饥饿,开始做强盗,抢劫他人食物。

    甚至有一个县,出现了数百人的饥民团伙,他们把一个大户家攻破,把大户全家杀了,把他家所有的粮食钱财都洗劫一空,然后逃入山中。

    形势越来越严重。

    但这些也早在朝廷的预料之中,若是在以往,这样严重的灾情,各地早就爆发更严重的动乱了。

    但今年,直到现在,情况都还一直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饿死的人也极少数,抢劫的饥民也不多。

    虽说如此,可李世民看着这些报告,依然还是皱眉不已。

    “朕做的还不够,朝廷做的还不够!”李世民拍着桌子红着眼睛叹道。

    房玄龄直言不讳,“陛下,朝廷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大业年间的几次灾害,规模并不比这次的严重,但每次都形成了流民潮,甚至引发饥民暴乱,形成流匪洗劫州县。而如今的情况,虽然也在死人,也有乱象,但这些是无法完全杜绝的,我们要看到的是在朝廷的努力下,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

    杜如晦也支持房玄龄的看法。

    太过强求也没有用,要看到现实,现实是朝廷做的已经足够好了,本就开国之初,还是久乱之后,遇到哪些大灾,朝廷能做到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了。

    “幸亏有李相的远见卓识和救灾办法,要不然,我们绝不可能做到如今这一步的。陛下,臣以为,眼下如此重要的时候,李相留在武当山,那是浪费人才。文远是朝廷宰相,又是户部尚书,还是汉京营造使,是山南道的宣抚使、大都督还是襄州府尹、邓州刺史,这个时候,处处需要李相啊,陛下当立即召李相回襄阳,让他来主持。”

    宇文士及和高士廉、杨恭仁三位宰相也一至同意。

    “救灾赈济,李相的条例策略最为见效,陛下不能放着这样的救时宰相不用啊!”

    李世民听到李超的名字,不吭声。

    “如今局势,朕不以为叫李超来,他就能有更好的办法。”

    房玄龄很不客气的反驳,“如今朝廷的这些救灾策略,还都是李相所制订的,陛下怎么能说李相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李世民接不上话。

    “陛下,臣听说太子的伤势大有好转,还是应当派人去把太子接回襄阳,这边养伤肯定更方便些。太子回来了,李相也可以抽出空来,一起处置这些要务。”

    宰相们对于皇帝这段时间有意冷落李超,把堂堂宰相扔到了武当山陪太子,不让他来主持这边的事务,很不满。

    太子受伤,又不是李超的责任。

    李世民被一群宰相们顶在那里,很无奈。

    细想想,有李超在朝中的时候,很多事情他确实总能想到好的解决办法,就跟宰相们说的一样,若不是李超提前预警这次大灾,又早早制定出这个防灾救灾的策略,这次的灾情后果可能要严重的多。

    “好吧,朕马上派人去接太子回襄阳,也让李超回来继续主持汉京营造和山南的救灾事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