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424章

唐朝好地主-第424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和秦王赦免他。

    就是单雄信,这次为了出来,最后也答应了皇帝娶皇帝的表妹独孤氏。这独孤氏和桂阳公主一样也是个寡妇,当初李密降唐,皇帝就把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结果后来李密又叛逃,被杀,独孤氏成了寡妇。

    这次皇帝赦免单雄信,其中有一个条件就是让他娶独孤氏。

    若一般情况下,单雄信是不愿意娶一个这样的寡妇的,独孤氏不但是寡妇,还是自己曾经的主上李密的妻子。可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同意娶独孤氏。

    叔宝娶桂阳公主,他娶独孤氏,以后一个是皇帝驸马,一个是皇帝的表妹夫,都成李家人了。

    出了长安城,单雄信策马加鞭,加速疾驰。

    自洛阳兵败投降后,他在牢里已经呆了好几个月了,简直是不见天日,虽有一众老兄弟照顾,可这日子也是难熬啊。

    断头饭都吃了好几顿了,那种彷徨煎熬难以言明。

    单雄信好几次都想过,干脆给个痛快算了。可一想到自己的妻子儿女,自己那一大家子人,他便没了这份痛快。

    好多人都说他不英雄不丈夫,可自己放不下家人。

    三十里路,一众将领们打马奔驰也就小半会功夫就到了。

    马蹄如雷,那动静还引得把守村门的根叔吓了一大跳,差点就要转身敲响铜锣报警了。

    “根叔,是我老程。”

    程咬金远远的喊道,根叔这才发现,原来是那几位贵人来了。

    “原来是程公来了,我这就通知三郎去。”

    “不用那么客气,熟门熟路的,我们自己进去就行。”

    程咬金到了张家沟,把自己当成了半个主人。

    下马,进村门。

    “才隔没几天来,张家沟又热闹许多了啊。”

    程咬金发现张家沟变化不小,好几处正开工的工地,“这是在干啥呢?”

    “回程公,这边是铁枪新家,那边是正建的蒸房,以后里面垒很多灶,专门蒸饼的。那边则是澡堂还有食堂,以后大家都在这里吃饭。”

    “你这还专门建一个澡堂?这张文远也太会享受了吧?”

    “澡堂是给全村人建的,三郎说建好后,全村老少都可以去洗。”

    秦叔宝罗士信等人对此还算习惯,头次来的吴黑闼、李君羡、田留安、常何、席辩、杨虔安、李君义及豆卢达等将却十分好奇。

    这灞上小村庄倒是份外独特啊。

    “这村子人多。”

    “嗯,是比之前我们来时多了不少人。”

    “张三郎,你程叔来了,还不快出来迎接。”程咬金远远的就扯着嗓子吼上了。

    张超老远就听到了,连忙前来迎接。一看到这架式,也大为惊讶,这是组团来的啊?

    秦琼拉着张超过去,“今天你单叔出来,家都没回就先来你这,说要好好感谢你,你来见过你单二叔。”

    单雄信啊。

    张超抬眼打量着这员号为飞将的骁勇将军,只见这人虽然面色有些苍白,神情有些憔悴,可身材高大,红色方脸膛,浓眉大眼,起码一米九多,虎背熊腰的,一看就知道是条好汉。

    “三郎见过单叔。”张超连忙就要叩首,单雄信直接伸手托住了他,“该行大礼的是我,若没有你一席话,我单雄信今日早成了刀下之鬼。三郎,请受单雄信一拜!”

    说着单雄信一撩衣襟就要下跪,这可把张超吓着了,好在秦叔宝和程咬金两个运作快,一左一右把他扶住了。

    “先进屋吧。”

    张家窑洞太小,最后还是拿了长条凳坐在外面的小院里,好在今天天气不气,还能晒晒太阳。

    在秦琼介绍之下,张超一一又认识了一众瓦岗旧将,罗士信那些人自然不说了,老相识了。单雄信今日也终于得见,但其它不少名气不如秦琼他们的也不少。

    “这位是你李叔李君羡,现为秦王府左一马军总管。”

    听到这名字,张超第一反应就是他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好像叫至尊红颜啥的,里面李君羡一头白发,跟武媚娘各种爱恨纠缠。

    不过这肯定是瞎编的,李君羡现在能担任马军副总管这个职位,那也是很得李世民重用的了,职位也仅比牛进达要低点。这年头,马军将领向来比步兵将领要地位高点。

    第二个介绍的是吴黑闼,吴黑闼名广字黑闼,跟刘黑闼倒是名字相像,也是员悍将,瓦岗出身,当年与秦琼他们一起离开王世充降唐。如今也是秦王府麾下,是右一马军总管。

    “这位是你常何叔,原也是秦王府的,现任左领军卫中郎将。”

    常何,这人张超知道,听说过。

    玄武门之变时,常何不是把守着玄武门嘛。听说他本来是瓦岗旧将,后来降了王世充,再后来又投了李唐。一开始是在李世民麾下,再后来担任了禁卫将领,把守玄武门。

    太子李建成极力拉拢常何,将他拉拢为自己的心腹。

    但也有人说,其实常何投太子,是李世民的反间计。假投靠太子,实际却还是秦王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当玄武门之变时,常何会临阵倒戈,倒向了李世民,在关键的时候,放李世民入玄武门,然后把太子和齐王关在宫内,将太子和齐王府的人马挡在宫门之外,让李世民以弱势的兵力,却完成了控制皇帝,擒杀太子和建成之壮举,逆风翻盘。

    玄武门之变,常何可是最关键的一步。他若倒向太子,李世民可能兵变失败。

    不过现在看,常何也只是一个魁梧的壮汉而已,真想不到,这竟然是决定历史走向的一个人。

    其它豆卢达等数将,也都是担任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职位的将领,多在秦王府任职,既是秦叔宝等人的老兄弟,也是部下。

    “咱也不要干坐着啊,三郎啊,把你家吃的东西拿出来啊!”

    单雄信直接点菜,“先来那大肉包子,多来点。要全肉馅的,不要素菜的也不要混的。越大个越好。”

    张超现在一般都不亲自动手做面点了,可这群人点名要他亲自做,张超也没办法了。

    “全肉馅大肉包子,没问题,稍等!”

    张超现在卖的肉包子有好几种,分为一两二两三两四两,四种大小的包子,一两一个的算小笼包了,四两一个的则是大肉包子。

    包子主打的还是肉和菜混的馅包。

    四两的纯大肉包,可是高级货。

    这样的大肉包,每个四两重,肉馅重一两,皮重三两。用料也非常讲究,面皮配料是面粉一斤,按二比一配温水半斤,然后面碱一钱半,糖一钱。而肉馅则是肥三瘦七的猪肉七两,加盐两钱,糖四钱、麻油三钱、清水二两,葱适量。

    这样的配比就是豪华配置了,最后蒸十个大肉包,每个差不多四两重,肉馅就有一两。里面还加了麻油和糖,尤其是糖,这可是相当贵的,这年头叫婆罗门糖,也叫沙糖,加上一丁点,就值不少钱。

    这种纯肉馅加糖的四两大肉包,张超打算以后走高档路线,做为给大户人家和酒楼饭店的供应产品。

    这样的大肉包子,怎么也得卖他个五十文一个吧,在后世,这样的大肉包可是得卖四块五一个。


第108章 女当家(第四更)

    (第四更送到,这是二百张月票的加更,兄弟们继续加油啊,若明天能到两千八百均,或者上了三百张月票,依然还是会有加更的!)

    …

    张超不是不想拿功勋,可打仗太危险,自己没那个金钢钻也就不揽那个瓷器活。

    至于程咬金他们说他整天只想着赚钱之类的,张超也选择性的无视。钱不是万能的,可没钱那是寸步难行的。来自后世的张超,对于金钱的观念可是与唐人大不相同的。

    尤其是刚来的时候,老爹家里什么情况现在还是记的清楚的。没房没车,厚的暖和被子都没一床。

    张超也知道这个时代商人是贱业,经商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虽说唐朝的商人专指那些市籍里世代从世商贩的人,地主经商并不算商人。但他也知道,这年头虽然豪门士族也一样经商,但都是会比较低调,会找人负责经营,他们高高在上就行。

    可张超不行,刚开始张家一穷二白,不靠做点生意,怎么建房子怎么改善生活。就算家里有点地,那也得有钱,才能经营好这些田地。种地也不是光有死力气就行的,有了钱就能更好的种地,比如可以打制铁的农具,可以打水井、修水渠、架水车,这些都是要钱的。

    有钱了还能买马骡挽犁、拉井车。

    有钱了还能买豆饼等做肥料,给田加肥。

    总之,就算是种地,也得要有本钱才行。

    而且张超并不只想当个小地主,他还想当个大地主,想买更多的田地,这就需要更多的钱。

    其实其它的地主们也照样做生意赚钱,光靠收租了是发不了大财的。地主们大多还开粮店,把收来的租子放到城里的铺子里卖,特别是在丰收低价收粮,然后在歉收的时候再高价出。

    地主们往往都还做放贷生意,这也是笔极赚钱的买卖,利息都是极高的。特别是在灾年的时候,他们会大肆放贷,等借贷者还不起贷后,到时就可以低价把别人的田地收走。

    一些世家大族则会开商铺,甚至建立自己的商队,搞长途的货运和贸易,一样利润可观。

    张超并不觉得自己做餐饮做工程就哪里不对了,反正自己能弄,又能赚钱,那就弄就是了。他也正是靠黄馍馍赚了第一桶金,才有了起步资金,有了如今的千亩田地。

    打仗自己不行,还是让别人去吧。自己还是赚钱买地买牛,当一个悠闲的地主。

    牛不喝水强摁头也没用,秦琼等人也无法勉强张超。

    当天,在张家吃了顿饭,秦琼等人便又回了长安,走时,还给张超留了个任务,让张超给他们多准备点炒米。

    要的数量还很多,每人要了五十石。

    这这几位都是国公,又都是秦王钦点的先锋总管,做为高级武将,特别还都是国公,秦琼等人都有自己的侍卫,还有家将家丁会跟随上阵。

    出征打仗,秦琼他们的帐内亲事、家将部曲等起码也会带上一队五十人。因此他们也是按府兵出征自备的干粮数字来要的,五十石,每个正好是一石,十斗。

    “你给多弄点,干脆给弄个五百石,我们几个剩下的,可以拿去送人。”单雄信笑着对张超道,“粟米现在是七十五一斗,我给你五百贯钱。”

    “都自家人怎么能收钱呢。”张超道。

    “一码归一码,粮食也要本钱,何况又要浸又是蒸又是炒又是碾的,还得烧柴又得人工,不都得是钱。”

    “单叔,其实炒米又没什么难的,我把做法跟你一说就会,回头你让家里人自己做就是。”

    “我懒得那么麻烦,何况我觉得你家做的吃食更有味道,你不会是嫌钱少不愿意做吧?”

    张超连忙摇手,五百石炒米五百贯钱,相当于一斗一百钱。而如今未去壳的粟才每斗七十五钱,单雄信等于给了张超每斗二十五钱的加工费。

    柴、水、人工,算起来,张超一斗收二十五钱的加工费还是很赚的。毕竟人工、柴水这些并不值钱。

    单雄信也不亏是大富豪,对于利润把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