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83章

调教大宋-第83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儿,你把官家带到老师房中休息,有人已经等在那儿了。”
  。。。。。


第124章 蹊跷
  感谢“命o运、小猪1381、朝阳下、闽南浪子”的打赏,谢谢支持!
  上架时间应该是在下周,目前的成绩估计也就只能这样了。。。
  呼吁一下在某神器上看书的朋友,来起点吧!
  即使上架,每月几块钱的订阅真的不算多,但是苍山的生计却是这几块钱几块钱堆砌出来的。
  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为继,苍山真的不知道要如果面对家人,面对自己。。。。
  写书真的不容易,如果《调教大宋》能给各位带来一点乐趣,消磨一点无聊光阴。。。那么请理解苍山的难处,来起点看正版吧,用最俗套、市侩的方式来支持苍山吧!
  
  唐奕进京一年多,最忙的肯定是他和张晋文。不说他瘦成什么样,张晋文也是憔悴得不行。
  最闲的是马老三夫妇。这老两口儿本来是来照顾唐奕的,但到了京城才知道,大户人家的生活根本不是他们这等小民可以理解的,不但唐奕用不着他们照顾,连他们自己也被照顾起来了。
  而最风光的。。。
  却是孙郎中。
  说起来,孙郎中虽然岁数不小了,却是个闲不住的人,跟着唐奕进京之后,整个窝在范宅和马老三大眼瞪小眼,着实憋闷。唐奕见他熬得苦,就在范宅附近租了个铺面,开起了医馆,让他打发时间。
  这下可好。。。。
  火了!
  倒不是孙郎中名气有多大,一下子震住了开封百姓,你一个邓州名医在京城谁认识你啊?
  但孙郎中有一独门秘技乃是京中一绝!
  医外伤!
  别管是京中哪位神医说治不了的外伤,也别管伤得多重,只要及时送到孙氏伤药馆,十之六七能救得回来。
  简直神了!
  其实,老孙外伤治得好,还是因为在邓州治过曹满江,孙郎中对唐奕那一套外伤处治之道生出了兴趣,研究了一段日子,再加上唐奕时不时拿一点后世的卫生知识刺激他,还真让这老头儿鼓捣出一整套全新的外伤疗法。
  所以,现在的孙郎中在京中名声极大,绰号——‘孙不夺’。
  意为:孙神医经手的伤者,阎王不夺!
  。。。。
  “大郎,孙先生善治外伤,内科。。。能行吗?”
  此时,曹佾追着唐奕直奔厨房,一边走,一边絮叨。
  “放心吧,肯定没问题。”
  曹佾苦着脸道:“滋事体大,我怎能放心?”
  唐奕一顿,不耐烦地回头,“你当老孙头儿只会治刀疮?”
  “难道不是?”
  “切!”唐奕嫌弃地一撇嘴。
  “孙老头‘儿’‘内’两科在邓州闻名几十年了,一点不比开封的那些名医差。外伤治法,只不过是到京里糊弄你们玩的!”
  “真的假的?”曹佾一喜。“如此甚好!此事容不得一点差池!”
  “知道孙思藐吗?”
  “药王之名怎会不知?!”
  “孙老头是药王第十三代孙,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到这里,唐奕凑到曹佾耳边,微不可闻地道:“他手里还有《伤寒杂病论》。。。。原本!”
  嘶!!!曹佾倒吸一口凉气。
  “医圣原本?!”
  “原本!”
  “我的老天!你是从哪儿挖出这么一尊神的啊?”
  药王之后。。。。。
  手里还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本!
  要知道,医圣绝学自汉代就已经无处觅踪,就连整理出《伤寒论》的东晋王叔和,也是从民间对《伤寒杂病论》的一些流传中整理出来的。
  王叔和都没看过原本,孙先生竟然有原本!
  唐奕拍拍曹佾的肩膀。
  “放心吧,要是老孙查不出什么,那别人更查不出来。”
  。。。。。
  孙郎中现在七分郁闷,三分忐忑。
  昨天被唐大郎带到了回山,今天一早就把他关在范公房中,不让出门。在屋里憋了一个上午,脑袋里全是唐奕交待他的那两句话。
  “一会儿有人进来,让你诊脉就诊脉,别管那人是谁,不应问的,也一句别问。”
  孙郎中就纳闷了,这是哪个朝中大员患了隐疾?也不用这般神秘吧?
  呵呵。。。
  他哪知道,这位可比什么朝中大员尊贵得多。。。乃是当今官家!
  话说皇帝要看个病,还用这么偷偷摸摸的?
  用!
  因为事情不是疾患这么简单。。。。
  如今大宋国泰民安,朝局稳定,边境之地与辽夏亦算和睦,自赵祯继位以来,算是少有的轻松年景,但是,赵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因为有一根刺扎在他心里怎么也拔不出来!
  没有子嗣!
  自庆历三年,雍王赵昕早夭之后,赵祯膝下再无男丁。
  准确的说,自庆历三年雍王、邓国公主、镇国公主接连夭折之后,整整五年,宫中妃嫔的肚子好像集体哑火了,不但没儿子,连闺女也没有了。。。。
  起初,赵祯未觉有异,毕竟那几年西夏乱局加上庆历新政的烂帐,让他无心多想宫闱之事。
  但是,正月的一桩怪事却让赵祯不得不操心了。
  说是怪事,其实算是大事!
  宫中侍卫谋逆!
  此事极为蹊跷,那夜赵祯睡的颇晚,刚躺下准备与曹皇后做点夫妻之间爱做的事,就听见外面乱作一团,有李秉臣跑进来说有守宫侍卫谋乱!正杀向宫城!
  这可把赵祯吓了一跳!好端端的谁会谋反?而且还是在宫城之内,一个不好必成大祸!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等赵祯穿好衣服出去准备主持大局,却不想曹皇后先他一步,指挥若定已经平息了。。。
  事后,御前都知王守忠查明来报,说意图谋逆的只是十来个守城兵丁,杀到内苑之内的不过三人,想放火都没放起来,已经全部被诛杀了。
  十几个守兵既无主使,又无计略,竟然胡乱冲宫,想要杀皇帝?
  赵祯就算脑袋进水了也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而这次冲宫没冲进来,放火也没烧到内苑禁地,却把内侍省给烧了。
  赵祯一下子警觉起来,着令内侍总管李秉臣详报宫城损毁。
  等李秉臣统计完毕,赵祯一看。。。。
  果然!
  十余侍卫谋乱,三个死在内苑,其余之人皆在内侍省内被诛杀,而内侍省烧毁的屋舍之中,尤以尚药局为重,几乎夷为平地。死的宫人、医官、侍女之中,也以尚药局的太医居多。
  而其中就有一个名叫董云华的太医死于非命!
  看到这里,赵祯什么都明白了。。。。
  这些侍卫目的根本不是他这个皇帝,是尚药局,而那个死了的太医才是关键!
  赵祯为何一见董云华之名就立刻明白了呢?
  皆因两日前,越祯的一道内旨。
  五年没孩子,放在寻常百姓家都是大事,何况把子嗣视为国本的大宋皇帝?
  所以,一过上元节,赵祯就令尚药局的太医为宫中所有妃嫔,外加自己做了个全身‘体检’,看看是不是哪出了毛病。而主持这次体检的,正是这位董云华。此人是年前才招进宫来的,专攻妇科、胎孕之疾。是李秉臣特意从扬州招入京的一代名医。
  皇帝体检除了自身疾患,还有日常餐饮、用药、进补,所有入口、近身的东西都要排查一遍,极为繁琐。
  前一天,董云华才完成排查,准备连夜整理成册,上奏官家,可当天晚上就死于非命。。。。。。
  你说,赵祯能不怀疑吗?
  。。。。


第125章 又出馊主意
  感谢“小猪1381”今天再次打赏;谢谢“按时玩玩、nqm”的打赏,谢谢支持!
  …
  起初,赵祯第一个怀疑的人是曹皇后!
  因为太巧了。。。
  正好那晚曹皇后侍寝,而曹皇后表现得又太过镇定。且曹氏入宫十几年一直未有身孕,虽未查出是何原因,但多半生子无望。宫闱之中,最不想别的嫔妃生育龙种,动摇皇后地位的人就是她。
  可是,回想十几年的夫妻情份,又觉不太像曹皇后所为,要是想稳固皇后地位,也不用等现在才动手。
  很快,赵祯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令他不疑曹氏的人,正是曹皇后自己。
  曹氏当晚指挥平乱,对其中细节最是清楚,她第一个提出疑问,向赵祯进言“其中定有蹊跷!”
  赵祯此时也不知是她贼喊捉贼,还是清者自清,准备彻查此事。
  却不想,曹皇后出了一个主意,而且是让赵祯再不疑她的主意。
  曹皇后说:“谋乱侍卫皆已服法,尚药局太医死伤大半,陛下就算查,多半也是查不出什么,反而打草惊蛇。不如大事化小,弄成一笔糊涂帐,让谋事者认为过了这一关,日后早晚露出马脚!”
  赵祯冷着脸:“如何大事化小?”若这是曹氏做下的,那不正合了她的意?
  曹皇后咬牙道:“废后!”
  “让宫闱内外,都以为是臣妾故意在陛下面前表现争功,此事必可不了了之!”
  赵祯都听傻了,曹后疯了?要自己废自己?
  不是。。。。
  。曹皇后也是被逼得没招了。这事一出,她就知道不好,若不出狠招,就算赵祯没把她怎样,也得在夫妻之间生出嫌隙。所以曹皇后迫不得已,只能用废后来表忠心。
  赵祯回过劲儿来,也觉曹氏所言有理,遂采用曹氏之谏,扬言要废后,把这件事糊弄了过去。
  当然,曹皇后敢拿废后来帮赵祯蒙混过关,赵祯怎能真的废了曹氏?
  所以朝臣稍一反对,赵祯就顺坡下驴,再不提废后之事。
  另一方面,则命李秉臣引亲信内臣暗查此事。目前虽还没有结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人在宫中做了手脚。
  而赵祯首要面对的就是,必须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当务之急当然是找出症结,看看谋事之人是不是在自己身上做了手脚。
  大内的太医不能用了,这才有了这次回山之行。。。。。
  赵祯是借回山之行,假为潘丰说和,行问诊之实!
  。。。
  此时,赵祯入范仲淹的居所歇息已有半个时辰。
  临近晌午,宫里带出来的御厨送来午膳,赵祯却言,难得与众臣一同出行,想与众官员同食。李秉臣劝之不动,只得留下一桌御食,引驾观澜食舍和众官一起吃大锅饭。
  赵祯走了之后,又过了一刻钟的工夫,才见孙郎中从后门闪了出来,四下观望之后,方一溜烟儿的跑了。
  孙郎中直接跑到唐奕住所附近才慢下来,喘着粗气暗骂,“这个小崽子,尽给老夫惹麻烦!皇帝的病是随便能看的吗?!”
  进了唐奕的屋,就见曹佾迎了上来。屋里除了唐奕、范仲淹,还有一个白面老者未曾见过。
  “怎样?可有何发现?”曹佾劈头就问。
  孙郎中先看了一眼那面生老者,不答反问:“这位是?”
  范仲淹道:“此为昭文馆大学士,陈相公,并非闲人,孙先生不妨直言。”
  孙郎中一听是个宰相,想冲唐奕发火的心思也就压了下来,深沉地摇摇头道:“官家身体除了血燥气呃,肝胃紊乱之外,并无那方面的隐疾。”
  “先生可查清楚了?”曹佾一急,怎么会没问题?
  范仲淹则沉声道:“不出所料,果然非是官家之疾。”
  陈执中点头,“范公所料非虚,看来,董云华多半也是没查出什么毛病。”
  “可是,董云华若是什么都没查出来,为何会被灭口?”曹佾深为不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