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717章

调教大宋-第717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三个月前官家往唐奕那送信儿,现在也已经快到了,要是再拖几个月,说不定唐奕就回来了。
  。。。。。。
  ————————————
  “不用多想,咸英肯定是见到子浩了的。”
  此时此刻,观澜书院,范仲俺与贾昌朝,还有富弼,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而对于贾、富二人的猜测,范仲俺却是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那封写给官家的信也一定是存在的,且肯定出自子浩之手!”
  “。。。。。。”
  “。。。。。。”
  贾相爷和富相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他们就更不明白了。
  “那。。。。那子浩为什么不回来!”
  “因为。。。。”范仲俺顿了顿,略有犹豫,最后还是决定与二人说实话。
  “原因有二。其一,此次所谋之国事,确实比家事更重要!”
  “咱们三人之中,任何一人身处他的位置,都不会回来。”
  “。。。。。。”贾相爷一阵无语。“一个东罗马有那么重要吗?”
  “不光是东罗马,还有。。。。。。”
  范仲淹淡笑,“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什么原因?”
  范仲淹抬头,直视二人,沉声道:“大郎累了,他想。。。。”
  “他想脱身!”
  “什么!?”
  老贾腾的就站了起来,“他想脱身?什么脱身?怎么脱身!?”
  “什、么、叫、脱、身!?”
  “他想放下江山社稷?跟你这个老不死的一样,当个吃闲饭的?”
  “怎么?”范仲俺眼神一眯。“不、行、吗!?”
  “大郎为了大宋,殚精竭虑二十余年!从少年到白发,够了吧?”
  “你们还想怎样!?让他像老夫一样,油尽灯枯,把最后一点时光都耗在这纷乱朝纲之上吗!?”
  “可是。。。。”贾昌朝一阵语塞,唐子浩奉献的确实已经够多了,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可是,大宋朝已经是习惯了有唐疯子的大宋朝。连他这个老奸巨猾的小人都觉得,唐奕要是一天不在朝,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如今唐奕要撩挑子,让老贾怎么接受得了?
  “范希文!”
  “你要知道,大宋可不是太平盛世了,北边还有大辽,国内还有一堆蛀虫,他答应先帝的千秋万代可还没有影子!”
  “这个时候你说他累了,不干了,那大宋怎么办?他对得起先帝吗!?”
  “什么叫他对不起先帝?”范仲俺不干了。
  别看平时他自己数落唐奕没关系,外人说一个不字,范老爷绝对忍不了。
  眼珠子一瞪,“什么事都让子浩一个人干了,要你们何用!?”
  “你贾子明又对得起先帝吗?满朝文武又对得起先帝吗!?”
  。。。。。。
  “好了好了。。。。”富弼明知道这两个老头儿见面就掐,只得出来劝架。
  “子浩不是不管不顾的人,他会安排好的,子明急什么?”
  又转向范仲俺,“希文之话可是严重了啊。。。。”
  “少年到白发?”
  “我看那小子一点都不显老,更谈不上白发喽。”
  伸手不打笑脸人,富弼的话范老爷还是要听的。
  缓下语气道:“子浩从十四五岁开始,就为这个朝廷鞍前马后,他就是想过点自己的日子,别白活这一世。更别后人评说,只剩下丰功伟绩,却没有一点人味。”
  “过分吗?”
  “再说了,他想过点简单的小日子,又没说彻底什么都不管了,你们急什么?”
  “。。。。。。”
  一听唐奕不是彻底撒手不管,老贾倒是缓和下来不少,知道错怪了唐奕。
  说实话,他只是担心没有了这个疯子大宋会走老路。
  可是面对范仲俺,老贾怎肯服软?
  拧着老脸,斜眼看着范老爷,嘀咕道:“你们师徒,没一个正经人。”
  “都是怪而生邪,奇葩也!”
  范老爷又不干了,这个贾昌朝,说话怎么就这么难听呢?
  “你说谁奇葩呢!?”
  “哼!”老贾冷哼。“说你!”
  “你不奇葩吗?有儿子不认,扔到涯州,不让回京。”
  “那是他自己找的!”
  范老爷这个气啊,尤其是提到范纯礼那个逆子,居然真把贾家的闺女娶回了家。
  “他不娶秀秀,老夫能不让他回京?”
  “秀秀怎么了?”老贾寸步不让。“秀秀配不上你家纯礼了?”
  范老爷回呛,“秀秀自然是儿媳,可他有个不怎么样的爹,那就另说了!”
  “嘿!”老贾忍不了了,要不是打不动,非和范老爷掐一架不可。
  “我就。。。。”
  富弼在一边头疼的很,怎么说着说着又吵起来了?
  “行啦行啦。。。。。”
  “说子浩的事,你们两个为老不尊的,怎么又扯到纯礼那去了。”
  赶紧转移话题,“说正事。”
  “子浩要脱身,官家知道吗?”
  范老爷果然被富弼带了回来,“不知道。”
  “不过,应该有所察觉了。毕竟他不回京,又送上书信,想借机出朝的心思已然明了了。”
  “嗯,确实。”贾相爷也是收回心思,顺着二人的话头沉吟起来。
  “如此说来,如今开封之局必不难解。”
  “只要子浩有放权出朝之心,无论是谁,都不会再为难那几个小辈的。”
  富弼闻言,却是一点没有安心之色,“难说!”
  “哦?”
  只闻富弼道:“子浩想脱身,官家肯让他脱身吗?”
  “文彦博、观澜那些官员,包括将门,希望他脱身吗?”
  “将门好说。”范仲淹凝眉道。“不出意外,很快大宋就没有将门了。”
  “曹潘几家和子浩是一心的,子浩退,他们不会不跟着。”
  “至于观澜系的官员。。。。”
  “文彦博不好说,不过。。。”不由露出自傲之色。“老夫的学生,老夫了解,他们是不会为了自己的仕途,硬拉上子浩不放的。”
  “到是官家。。。。”
  范仲俺忧虑之色渐起,“还真不一定舍得子浩出朝。”
  老贾一振,“那这么说?官家会想办法阻止?”
  “又能如何阻止?”
  。。。。。。
  ——————————
  。
  。
  。


第983章 赐姓“唐”
  贾昌朝问的没错,官家到底要如何阻止唐奕出朝。
  换句话说,他要怎么才能留住唐奕这个辅政之臣?
  不得不说,辅政辅到唐奕这个地步,也就是在大宋朝,也就是他唐子浩,换做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出现这般荒唐的事情。
  说白了,哪一个少年皇帝不想把拐棍扔掉,自己主掌大权?
  唯有大宋这么温和的时代,亦唯有唐奕这般无私无畏的惊世之才,当然,再加上赵曙温润、闲淡的性格,才能让他舍不得唐奕走。
  可是,怎么留住唐奕自然是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介山之案是一个死局,正如前面所说,即无法偏袒了事,也没法速战速决。
  而且,到了赵曙这里,拖着也不行了。真拖到唐奕把外事都解决了回京,那不就正好让他借这个机会脱身了?
  所以,如果赵曙想留住唐奕,不但要速战速决,而且还不能让唐家的人受一点委屈。更要在唐奕回来之前,找到一个足够让他留下来的理由,让他自己想走都走不了。
  “。。。。。。”
  不得不说,摆在咱们正太小皇帝面前的任务,很是艰巨啊!
  。。。。。。
  ——————————
  事到如今,不管是已经连成一气的文彦博和韩琦也好,还是范仲淹、富弼和老贾也罢,都默契地选择按兵不动。
  无论是料定官家要继续拖延的文韩二人,还是猜不透官家要怎么把唐奕留下的范富贾三人,都只能等着,等着官家赵曙的下一步棋。
  而赵曙这一步棋也确实不好走,用力过猛,会扰乱朝局;用力太轻,又不一定留得住唐奕。
  更何况,一直在唐奕羽翼下受尽庇护的小正太赵曙,到底能不能应对得了这样的局面,都让人怀疑。
  只不过,大伙都忽略了一点,可爱正太那只是表象,赵曙还有另外一个人设不为人知,那就是:
  他是唐奕一手教出来的啊!
  若论起腹黑和奇招来,在大宋朝,第一是唐奕,第二就是他赵曙,第三。。。。。。
  第三才是唐雨那个小丫头片子。
  况且,唐奕那封信彻底激了赵曙一道。
  他知道姐夫这是在激他,激他出手。
  因为贸然出手就会犯错,事情就会朝无可挽回的地步发展,到时候,谁就算想留,都留不住唐子浩了。
  但是,正因为这一激,赵曙还偏要做给姐夫看看。
  没你,咱一样能把事儿办得漂亮!
  。。。。。。
  ————————
  第二日早朝,料想赵曙会有所动作的众人果然如愿。
  只不过,小皇帝一出手,大伙儿就都傻眼了。
  什么鬼!?
  这特么是什么鬼!?
  不按常理出牌啊!?
  大殿之上,赵曙一反常态,主动提起介山一案,并明旨宗正寺与大理寺,同刑部,三衙会审,查办此案。
  更是敦促经办之人,国法为重,公事公办,不错判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罪人。
  “。。。。。。”
  不单是文彦博、贾昌朝他们懵了,连铆着劲准备搞点事情的文官们也傻了。
  小皇帝这一下,让大伙有如重拳打在棉絮之上,有劲使不出,别提多难受了。
  谁能想到,赵曙竟会丝耗没有偏袒之意,要。。。。。。要要要,要公事公办呢!?
  正当众人不解,迷茫之际,谁也没想到,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半个月之后,拖了四个多月的介山案。。。。。。只用半个月就即将审结了。
  让人彻底无语的是,经三衙会审,案情彻底查明:
  韩嘉彦所刺一刀,乃是黑子重击赵宗球至死撞飞之后的误刺。且韩嘉彦实为夺刀劝架,并无行凶之恶。不但无罪,反而有奋不顾己之功,当赏!
  魏国公,经介山仵作初验,刑部复验,乃劳碌寿尽而亡,与本案并无直接关系。
  文拓,虽伙同众人行凶,然也是在盛怒之下的拳脚之错,不曾持械,亦不能对赵宗球之死构成直接责任。且念在多次劝阻赵宗球恶语无果之下方有反击,事出有因,特判无罪。
  赵宗麒,虽无至死之责,然却属从犯无疑。念其皇族亲王身份,不可与常罪罚之,遂交与皇室大宗正寺,另案处罚。
  祁圣泽、范正平,亦属从犯,也无至死之责。然范正平念及其范公之孙,乃功臣之后,祁圣泽亦属英雄遗孤,处以杖四十之刑,以儆效尤。
  。。。。。。
  。。。。。。
  什么鬼?
  这到底是什么鬼?
  韩嘉彦、文拓无罪,魏国公与本案无关。。。。。。
  赵宗麒移送宗正寺?特么宗正寺管事的,不是他叔叔就是伯伯,最次也是一个姓的远房亲戚。这算什么处罚?顶多就是禁足悔过就完事了。
  祁圣泽、范正平,更特么离谱,四十大板?
  就这两人的身份摆在那儿,刑部行刑的差役要是敢打破一点皮儿,都得吓的一宿一宿睡不着觉,更算不上什么处罚了。
  这算什么公事公办,王法为先?
  可是细想之下,这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去了。
  该放的放,该偏袒的偏袒,唯独。。。。。。
  唯独唐家的三个,还有黑子,公事公办,王法为先了。
  你说这是官家的迂回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