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615章

调教大宋-第615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祉闻听,面容一展,“快请贾卿进来。”
  那小子临走干的最大的一件好事就是拉拢了贾昌朝,这家伙一到涯州就像打了鸡血一般,捷报喜讯一个接一个,都快成赵祯的开心果儿了。
  这次回京,更是把玉米这等神奇农物带到了京城,赵祯怎么可能不喜欢。
  老贾一进来,先是行君臣之礼,之后,下巴一扬,都快够着房梁了。
  傲气冲冲的从怀里掏出札子,给文彦博气的啊,你特么牛什么啊!?就是仗着唐奕留下的好家底儿呗?
  特么就是把一头猪放到涯州,也不一定比你老贾干的差!
  。。。。。。
  可惜也只能是心里想想,贾相爷现在风头正盛,文相公也得暂避锋芒。
  只闻贾昌朝托着札子,语气欢快的能蹦起来。
  “启奏陛下!这是臣综合岭南各地的地理实情,包括涯州农垦兵团几年来的成效,拟的一份关于垦荒岭外、军制重组的奏折。”
  “请陛下过目!”
  嘎!!!
  文彦博差点没气晕过去,特么你也是当过相公的人啊!!你不知道奏折要先呈到政事堂,让我这个宰相过过目这种流程吗?
  当着老子的面面呈陛下,这是赤果果的“贪独!”
  。。。。。。
  那不废话吗!?
  贾相爷是什么善男信女吗?要走流程还有他老贾什么事儿,不全都是文富的功劳了?
  趁着这次进京,不搞点事情,他就不是贾昌朝了。
  。。。。。。
  而且,文相公在乎,赵祯不在乎啊,他巴不得贾和文顶牛呢!
  笑呵呵地看着老贾,客气道:“贾卿万里劳顿,怎么还如此操劳?”
  那边老贾可是一点不客气,“操劳是操劳了些,可是也属应当。”
  “据臣实测,岭外多荒,禁军多冗,单此一项,便可为朝廷补田千万亩,减军数十万,节费千万贯!!”
  “不可不操劳啊。。。。”
  “哦!!!?”赵祯来了兴致。“快快呈上来,与朕一观!”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赵祯当然高兴。
  老贾也不迟疑,不等大监代劳,亲自托着札子上到近前,亲自交到赵祯手里,然后就站到那儿不回来了,一副伺候在圣侧的架势。
  如此一来,贾相爷在近,文彦博和富弼在远。。。。。
  孰亲孰疏,高下立判!
  。。。。。。
  富弼还好些,本就不争的性子,可文彦博哪受得了这个?
  这老货故意的,特么狗仗人势说的就是他!!要不是唐奕脑袋进水,把他弄涯州去,他有今天!?
  “贾相公。。。。”强压怒火,皮笑肉不笑的开口。
  “陛下案头可都是机要密疏,相公还是避嫌的好!!!即使相公恪守臣德,不看不碰,可万一哪项泄露出。。。。。。可是说不清的啊。”
  文扒皮这是在给老贾上眼药呢,他也近过官家的身,也到过御案之侧,谁脑袋有包啊,偷瞄不该瞄的密奏?
  那不是好奇心过重,那是好奇自己死的不够快!
  可是,有些话说和没说,做和没做,区别可是很大的。
  不说,谁也不当回事儿,可是说了,那就尴尬了。
  。。。。。。
  只是,文扒皮太高估贾相爷的节操了,这货不但看了,而且看了之后还不打算装在心里就算了!!!
  赵祯那边正在看老贾呈上来的札子,不想,猛然间,案边的贾相爷阴森森的突兀开口:
  “陛下要把西北民学之事留中待办?”
  。。。。。。
  赵祯拧着眉头看向贾昌朝,这老东西。。。。讨厌呢?
  你还真看啊?
  。。。。。。
  可不真看吗?老贾自己都不当自己是什么好人,既然都站这儿了,既然御案上有现成的、展开的,都不用他刻意偷看的东西,那就不看白不看呗。
  只不过,原本老贾也打算看看就算了,有病才看完了还要发表意见呢。
  可是,好死不死奏报是说民学的,最后赵祯的批示还是什么“留中待办”。。。。。。
  那贾相爷就忍不了了。
  ——————————
  做为一个吃过民学的亏,又尝过民学甜头的人,贾相爷应该是大宋除了唐奕之外,对民学最有发言权的人了吧!
  他太知道唐奕这个妖孽鼓捣出来的另一群妖孽有多大的能耐了。
  他们可以用半天的时间把三司十年的账薄刷了一个遍,更可以铸造火神炮这种无往不利的神兵。
  可以把民学里的东西活用到农事之中去,为玉米丰收出一把大力;还可以把涯州大小事务用他这个宰相都没见过的新方法做到最好、最效率。
  。。。。。。
  可以说,唐奕通过民学为贾昌朝打开了一扇门,一扇他从未见过,从未想过的,甚到可以称之为奇迹的未来之门。
  原来,当一个人摒弃旁支末节,放弃官欲的专攻一项学问,会迸发出那么大的能量。
  原来,这个世界可以是涯州那个样子。
  他甚至觉得,唐奕不是通过民学的手再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他是在通过民学颠覆这个世界!
  “陛下要把西北民学的事情留中待办?”
  贾相爷觉得这个时候他不能装傻了,得说点什么。
  只见赵祯皱着眉头,“贾卿这是。。。。意欲。。。。”
  后半句没说,可以理解为,“有不同意见?”;或者是,“意欲掺合你不该掺合的密奏?”
  贾昌朝当然听出赵祯语气之中的不悦,可是民学太重要了,他不能不管。
  “陛下,且恕臣直言,此事不可留中。”
  “哦?”到了这一步,赵祯也明白了,贾昌朝不打算退缩。
  只有两个可能让他如此反常:
  第一,贾昌朝这次回京就是来表现的。他太想表现了,连密奏之事也想掺一脚;
  第二,则是这个民学确实不应该被魏国公所得。
  放下手里的札子,缓缓靠回椅背。
  “贾卿不妨直言。”
  只见贾昌朝闻言,施以大礼告罪,随之肃然开口。
  出乎赵祯的意料,贾子明没有直入主题,而是绕到另一个问题上。
  “陛下留中不理,当是为有恐触动魏国公的敏感神经吧?”
  赵祯下意识看了看殿上的文彦博和富弼,随之一阵沉默。
  良久方道:“确有此意。”
  “那臣以为,陛下没有必要顾虑此事。”
  “为何?”
  “因为臣比陛下更了解魏国公,这个人。。。。。要是想阻挠朝廷,是不会因为陛下的留中不发而心存感激的。”
  贾昌朝言下之意,给魏国公留面子没用,他该给你使绊子还是会使绊子。
  这时,身后的文彦博发话了,“贾相公久不在京,可能不太了解,如今内外局势微妙,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小民学与魏国公计较。”
  。。。。。。
  贾昌朝心中冷笑,“小小民学?那里面随便出来一个人都不比你这个宰相的分量轻,还小小?”
  可惜,这些话老贾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说出来。
  面上淡淡扬起嘴角,一改之前的傲然,恭敬的回身给文彦博作了个揖。
  “多谢宽夫提醒,老夫在涯州还真是不太清楚。”
  “不过。。。。”话锋一转。
  “纵使有此掣肘,但也无妨吧?”
  文彦博眉头一皱,“什么意思?”老贾明显在吊大家的味口。
  “既然是掣肘,自然要小心为上。”
  “不对!!”贾昌朝摇头。“掣肘是因为怕魏国公反弹,进而生事。”
  “可是,要是能借此给予重重一击,那他就没有精力反弹,生事了。。。。”
  “嗯???”殿上三人皆是一震,无不细思贾昌朝言下之意。
  赵祯则道:“贾卿似有妙计了吧?”
  “确有小计。”
  “说来听听。”
  “回禀陛下,民学在文官之中的名声可并不好啊!”
  “。。。。。。”
  “!!!!”
  老贾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无论赵祯,还是文彦博皆是眼前一亮。
  之前,他们都在想是不是要阻止魏国公,倒是忽略了这一点,其实根本不用阻止啊!!
  只要把他密办民学的事儿散出去,那满朝文官还不骂死他?
  要知道,唐奕办民学文官们不敢吭声,可是魏国公要是敢办,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西北和河北两路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魏国公掌握着士族豪门!
  要是因为民学能让他们内部产生嫌隙,自是极好。
  。。。。。。
  此时此刻,连文彦博都不得不佩服贾相爷的阴险。
  “臣这就是去办!!”说着就要出殿行事。能给魏国公以重击,文彦博都恨不得亲自下场了。
  不想,老贾这边话还没说完呢,怎么能让文扒皮走?
  “文相公,等等。”
  叫住文彦博,老贾一回身,拱手弯腰。
  “老臣还想向陛下讨一道旨意。”
  “什么旨意?”
  贾昌朝诡异一笑,“魏国公倡学兴教,其心至忠。。。。不管怎样,陛下也要封赏一二,才不失君慈圣德吧?”
  。。。。。。
  “噗!!!”
  文彦博那边直接喷了,这个贾昌朝太特么损了!!
  要是照着他这个路子来,那魏国公就算是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本来他私办民学,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就已经伤害了文官们的利益。。。。。。
  到时候,文官们会把在唐奕那么压下来的怒气都撒在他那边,他就算想好好办民学都办不成,自有文官帮着收拾他。
  要是想闭门补救?
  呵呵。。。。。。有官家圣赐在那摆着,他敢关门?
  只能硬挺着!!
  高,太特么高!
  。。。。。。
  ————————
  此时,赵祯则是眯眼偷偷地看着贾昌朝。。。。。。
  所以。。。。。。他是想表现。
  这个判断让赵祯有些索然无味,原本应该因贾昌朝出得妙计而应有的喜悦也显得意致缺缺。
  贾昌朝能力是有的,可终究逃不开“功利”二字,已落下乘。
  。。。。。。
  而一案之隔的老贾自始至终脸上都挂着傲然与肃穆交织的神情,自始至终都刻意地避开着赵祯的眼神。
  那眼神。。。。。。
  让他刺痛!
  让他。。。。无地自容!!!
  。。。。。。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在赵祯的玩味,文彦博的错愕,还有贾相爷的沉默之中,富弼的高声唱喝把所有人都从自己的世界里拉了回来。
  赵祯有些意外,“富爱卿何奏?”
  这是皇帝与宰相之间的内议,可从来不需要这么正式的。
  只见富弼再施一礼,“启奏陛下,臣突发其想。。。。”
  “何不。。。。”
  “何不借此良机,把民学普及开来呢?”
  “普及!?”众人一惊,没想到一向老成的富彦国想法如此激进。
  “对!普及!!”
  富弼重重点头,“有魏国公在前面挡风挡雨,何不借机让民学遍地开花呢?”
  “用癫王的话说,哪怕是教出几个账房,那也是有用的,不是吗?”
  “。。。。。。”
  “这,这不太可能吧?”赵祯有点不确定。“能教化百姓自然是好的,可是魏国公一家民学都是问题,普及全宋?有人还不闹出花来?”
  “可徐徐图之嘛!”
  富弼淡笑,“可令各州拣选儒生任教,教的还是大道学问,稍重数术,让百姓识字还是没人反对的。”
  “至于以后民学向何处去,则可慢慢谋划,先把框架立起来,总不是坏事。”
  。。。。。。
  赵祯沉默了,富弼的提议很有道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