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603章

调教大宋-第603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
  焚书灭儒之举,确实对秦有害,但却也粉碎了列国的分封制度,形成中央集权的局面,奠定了大一统的初步概念。
  那个时候的华夏其实与欧洲很像,正统的封建制王朝、王侯公卿,等级森严。中原百姓像现在的欧洲一样,严格遵守着这个制度,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像宋庠所说,跳出来,从全局来看从分封到中央集权,焚书坑儒确实有下一步,那就是陈胜吴广喊出的那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这句话可是太厉害了,说它是对华夏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一句话,也不为过。
  正因为这句话,穷苦百姓开始不屈服于命运,草莽可为将相,指点江山;无赖可以得国,把皇帝拉下马,把贵族出身的霸王灭杀在乌江边。
  再然后,华夏的命运除了外族入侵导致的朝代更迭,绝大多数时间是由百姓的肚子决定的,而不是信仰和贵族。。。。。。
  你让我吃不饱肚子,我就敢反你!!这已经是千古定律。
  皇汉死于内乱,天唐亡于一帮盐贩子,大明更是让一个下岗驿卒拉下了马。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种子一但在人民心中发了芽。。。。。。
  唐奕还真不信,欧罗巴这种贵族至上的体系能一直挺到一千年后?
  做梦吧!
  宋庠的主意其实并不难,唐奕举一反三,甚至可以来个加强版。一面重锤打压欧洲贵族,一面把“宁有种乎”的心思种下去。
  另一面,咱们像大宋一样,给底层百姓一个向上爬的通道不就得了?
  这个时代的欧洲,知识和权力都掌握在贵族和教会手里,平民别说知识,他们连拿起武器的权利都没有。
  可以像埃及那样,先把书院开起来,向平民兜售知识和尊严,再从平民中选官。。。。。。
  三管齐下,到时是信神,还是信面包?把命运交给自己,还是交给神?就由他们自己选择了。
  。。。。。。
  ————————
  “唉。。。。”唐奕长叹一声。
  “要不怎么说这帮做学问的没一个好东西,这坑起人来,完全没有节操可言。”
  。。。。。。


第872章 四个声明(为“山下出水”盟主加更)
  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西方世界的唯血统论、贵族情结,依然有相当的市场,在欧洲,这个爵、那个公依旧是高人一等的象征。
  庶民与贵族之间的鸿沟,虽说被现代文明所冲淡,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欧洲的价值观,更不要说在十一世纪的欧洲。
  血统的高贵与否,不但决定着你是铁匠的儿子,还是花匠的后代,更直接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勇士,还是懦夫。
  。。。。。。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奕越琢磨宋状元的招数越特么损,越琢磨越想乐。
  他实在想像不出来,当白种穷人高举锄头、镰刀山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冲进皇宫的画面是什么样儿。
  更想像不出,失去了贵族统治和神权左右的欧洲会走向何方?
  。。。。。。
  ————————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贵族地位、唯血统论思想根深蒂固的罗马庶民接受这些外来思想呢?
  呵呵,这就不用宋状元来教唐奕了。
  所谓政治把戏,别说是唐奕这个本来就不是很君子的疯子,在大宋随便抓个县官,甚至拎一个儒生,都能给你玩的飞起。
  儒学的仁治、德治、礼治,那可不是当摆设的。
  。。。。。。
  首先,唐奕以教会的名义,向整个罗马城一连颁布了四个声明。
  第一。
  东方的宋朝并不想侵略罗马,相反,他们是神的使者,是来把罗马人民从暴君手中拯救出来的。
  为了表达宋朝的善意,他决定,把罗马还给罗马人,把命运交给人民自己——大宋会帮助罗马重现罗马帝国的旧日辉煌,把长老院和议会重新带给罗马人民;
  第二。
  为了尽快恢复罗马秩序,还人民一个和平的罗马、一个昌盛的罗马,自由的使者、大宋的癫王殿下决定,把罗马城的七个山丘分成十四个行政区域。
  每一个区域通过人民自行推举的方式,选出人民所爱戴、认可的官员若干。
  分别为:
  最高行政官一名,名为里正。
  最高执法官一名,名为捕头。
  最高事务官一名,名为主簿。
  秩序监督者若干,名为捕快。
  以上人员由大宋提供相应的佣资,服务于人民。
  。。。。。。
  第三。
  一个月之后,教会决定,在罗马广场的西北角(原大角斗场遗址)举行集会,对“渎神者”祁雪锋重新进行公开审判,新任主教德立普二世将最终决定原主教对祁雪峰的审判是否公正。
  。。。。。。
  第四。
  大宋癫王殿下眼见罗马人民生活的窘迫,也深深感觉到在与暴君亨利四世的战争之中,对罗马人民造成的无辜伤害。
  为了忏悔这无心的罪恶,癫王决定,在罗马广场南端(原万神庙遗址),与教会合力创办“孔子学院”,让东方的璀璨文化与神的光辉一同照耀罗马。
  同时,在学院尚未建成之前,先期设立孔子医院和孔子养善院。
  医院将为罗马人民提供先进的免费的医疗服务;养善院将收留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老人与儿童。
  。。。。。。
  ——————————
  这四条够仗义吗?
  唐奕要是罗马平民,他都得感动的哭晕过去!
  先不说第一条,旧罗马的辉煌那本来就是是罗马人民心中的骄傲,大宋不是侵略罗马而是把罗马还给罗马人,这一点足够让所有人兴奋!
  当然,兴奋之余,他们也就不再关心大宋还回来的罗马是帝国,还是共和国了。
  。。。。。。
  对于普通平民,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第二条和第四条。
  第二条,罗马人自行推举区域的行政官和执法者,这相当于让罗马人自己决定谁来管理自己。
  曾经高高在上的罗马官员不再是贵族专属,而很可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朋友、长辈,甚至就是自己。。。。。。
  浓重的参与感和自由感,让所有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开始期盼,乃至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这条消息一出,立马淡化了大宋军队攻陷罗马造成的恐怖气氛,进而对大宋人的到来,罗马人甚至开始不是那么恐惧了。
  对此,唐奕也只能臭屁的一摊手,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这帮白种人得压抑成什么样子了?”
  要知道,皇权不下县,里正、族长治度,还有行政雇佣制,这在华夏都快玩淘汰了的东西,结果就把罗马人高兴成这个样子。
  那要是来个科举制度、军功制度。。。。。。平民也可能当官,甚至是宰相,士兵可以升到将军,那还不把罗马人乐出毛病来?
  当然了,罗马人一高兴又忘了一个事儿,特么佣资啊佣资。。。佣资可是大宋在出。显然罗马人不明白,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道理。
  拿着大宋的工资,你要不帮大宋说好话。。。。可能吗?
  。。。。
  还有第四条。
  这才是这四个声明之中,最厉害的一条!
  这是唐奕在宋庠开书院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版。
  说白了,文化入侵谈何容易?
  人家说了上千年的语言、写了上千年的文字,信了上千的神。
  凭什么就改说你的语言、写你的文字,信你说的道理呢?
  这一点,就不是金戈铁马、刀架在脖子上就能轻易改变的了。
  怎么办?好办!
  迂回战术,曲线救国呗。
  首先。唐奕把汉学和教会绑在一起,先消除了天然的疏离感再说。
  至于,教会学校里教儒学。神父的课堂上讲科学,会给信仰带来多大的伤害。。。。
  那就应该是教会担心的问题了。
  。。。
  当然这还不够。医院和养善院这种慈善机构,会进一步抬高孔子学院在罗马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连饭都吃不起的罗马平民来说,医疗简直就是奢侈。能把他们从病痛中拯救出来,大宋应该比神更值得敬仰。
  这一点唐奕几乎不用怀疑。
  看看后世的南美就知道了。
  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一同来到美洲。
  西班牙人带去的是枪炮与征服。结果,美洲土著,把西班牙人的头颅挂上了树梢。
  而葡萄牙人带去的是礼物与神的仁慈。
  结果。。。
  南美甘愿被葡萄牙剥削了几个世纪!最后整个南美说的差不多都是葡萄牙语。
  唐奕相信,这招儿要是用的好,那欧洲和大航海之后的美洲没什么区别。。。
  不同的是。。。
  若干年后,欧洲信奉的不再是神,而是儒学。
  说的语言、写的文字,也将不再是“西撒克斯方言”而是汉语!
  。。。
  ————————————
  (所谓行政雇佣制,是指古时中国,县一级政府除县令外,都是徭役雇佣制治,捕快吏员,其本质不是国家调派,而是以出徭役的形势,工资都是百姓自行筹措,而非由评廷负担。)
  这一章有点少,只两千字。
  明天还要去医院,更新依然可能很晚。


第873章 中医对西医(四千字)
  坑已经挖出来了,唐奕洋洋自得,只等教会对祁雪峰的重新审判,还其清白,进而彻底动摇教会的地位。
  然后就。。。。。。就等罗马人自己往坑里跳吧。
  。。。。。。
  ——————
  罗马十四个行政区域的选举,唐奕是不打算参与的,只派出人员主持统计,把握大方向即可。
  只要不是旧贵族或者激进、仇宋份子,大宋军管之下,基本可以做到“顺应民意”。
  至于孔子学院,这倒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建起来的,主要还是从大宋向罗马输送文人比较麻烦。路远不说,主要还是没人愿意离乡背景,需要多费周折。
  但是,养济院和医院却不用那么麻烦,随时可以问世,提前为孔子学院造势。
  唐奕不是拖拉的性子,四个声明出台不久,先是征用了教会的几处房产供养济院使用,又从埃及调拨了一批粮食和人员,先在罗马广场开起了“粥棚”。
  至于医院,那就更好办了,从涯州军内调派医兵出来即可,暂时为罗马穷人提供医疗服务。
  。。。。。。
  还别说,立竿见影。
  华夏文明,尤其是大宋,最擅长的就是这种以小恩小惠,赢得巨大回报的能力。
  粥棚一开,不消一日,罗马城中无家可归或者破产穷人,就都聚集在罗马广场排成了长队。虽然每天每人养济院只免费供应一木碗的清粥或者面汤,但是起码饿不死人。
  这大大缓解了罗马城因宋军入侵而造成的紧张气氛,赢得了罗马人的好感。
  这些低层民众本来就是战争的受害者、牺牲品,有人能让他们不被饿死,能对他们好,自然很快就忘了宋人不过是外来者。
  。。。。。。
  此时,唐奕和曹觉、宋楷就站在罗马广场的一角,看着不远处的宋人给罗马百姓们发放粥食。
  曹觉拧着眉头,“我就奇怪了,这种事儿交给你新选出的那些罗马里正、捕快不就得了,干嘛非得用我的人?”
  现在施粥的人员都是涯州军里特意选出来的汉人士兵,每天五十人,全军的汉人兵轮留排班。
  “你懂个屁!?”唐奕瞪了他一眼。“交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