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533章

调教大宋-第533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唐奕说完,老皇帝脱口而出:
  “石进武早有归附之心,朕是知道的。”
  “朕没有拿你的儿子做赌注。。。。。。”
  “。。。。。。”
  说完之后,赵祯自己都愣住了,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太心急了。
  唐奕则是略微晃神,不知道如何接话了,场面立时一僵。
  李秉臣看着二人,心有感叹,出前一步,圆场道:“子浩是如何处置紫宸殿上的事情的?”
  “对对。。。。。。”赵祯急忙应声。“说与朕听听。”
  唐奕自无不可,当下把紫宸殿上的细节一一道来,包括自己的那声宣泄——“那是我的观澜!”
  赵祯怔怔地听着,脸上的神情从无措到平静。
  等唐奕讲完,才是回过神来一声苦笑:
  “大郎心有怨气啊,原来你是来管朕要你的观澜的!”
  。。。。。。
  “陛下误会了。”
  经过初见时的错愕,唐奕现在也平静了下来。
  拱手施礼,庄重有度。
  “臣。。。。。。”
  “是来请求赐婚的!”
  “臣?”
  “好一个臣!”
  赵祯重重点头,赌气道:“朕问过钦天监了,下月初七,黄道吉日,朕会拟旨,公主出降(下嫁)”
  “爱卿。。。。。。可以安心了!”
  唐奕抬眼看着赵祯,如果刚进门时的赵祯还有犹豫,还有真情流露,那么现在冷静下来的赵祯,还是选择了一个唐奕不想见到的结果。
  “臣从来都很安心。”
  “臣从来没有认为过公主不是臣的妻子。”
  “臣。。。。。。”
  “不安心的是。。。。。。”
  “臣少了一位知我、信我的长辈,却多了一个用我、疑我的天子!”
  “臣,心中有憾!”
  “有憾?”
  赵祯瞪圆了眼睛,站了起来,探身看着唐奕,缓缓绕出书案。
  “你心中有憾?”
  指着唐奕来到他身前,“好!”
  “那朕就再做一回你的长辈,让这个长辈来告诉你,他心中。。。。。。”
  “也有憾,而且不比你少!”
  “小混蛋,朕给你讲一个故事。”
  “你想听吗?”
  。。。。。。。


第805章 真相
  这一章提到的几个人物有点乱,先标注一下。
  章献太后——即刘娥。
  章惠太后——即杨淑妃。
  章懿太后——即李宸妃。
  。。。。。。
  ————————
  “大郎可知,朕的生母章懿皇太后?”
  赵祯直奔主题,上来就提到了一个让唐奕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人物。
  “章懿太后?”唐奕怔怔地看着面容扭曲的赵祯。
  这位章懿太后,他自然是知道的。
  赵祯的老子赵恒,生前一共立了三位皇后,章怀皇后潘氏,章穆皇后郭氏,还有就是章献皇后刘氏。
  赵恒死后,赵祯又把先帝的两个妃子追封为太后。分别是原本的杨淑妃追封为章惠皇太后,李宸妃追封为章懿皇太后。
  此时赵祯说要给他讲一个故事,又提到了章懿太后,唐奕脑袋里下意识地浮现出几个大字——
  狸猫、换、太、子!
  。。。。。。
  这是清代石玉昆所著的话本小说《三侠五义》里的著名桥段,在后世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讲述的是,宋真宗时期,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即被打入冷宫。
  宋真宗死后,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的故事。
  而故事中,那个命运多折,被刘妃诬陷诞下妖孽,又被抢了孩子,还被打入冷宫的可怜人李宸妃,就是此时赵祯口中的章懿皇太后。!
  当然了,话本小说里的段落都是杜撰出来的,颇有几分荒诞。
  但是,现实虽没有小说里写的狸猫换太子那么玄乎,却远比剥皮狸猫更加的荒诞。
  。。。。。。
  这个李宸妃,也就是后来的章懿皇太后,确有其人,也确实被人夺了孩子。抢她儿子的那个人也确实是刘妃,即后来差点成为武则天2。0的章献皇太后——刘娥。
  而且,李宸妃的儿子后来也确实当了皇帝,也就是现在的赵祯。
  只不过,真实历史中的李宸妃福薄,没等到母子相认就撒手人寰了。而且,李宸妃生下赵祯的时候还不是宸妃。
  要知道“宸”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北极星”,是天帝所居,高贵无二。
  所以,借以得名的“宸妃”可不是一般的妃子,乃众妃之首。当时,刘娥还没当上皇后呢,宸妃的品级比她还高,哪是她说抢就抢的?
  “宸妃”不过是李氏临死的当天,刘娥才赐下来的“安慰”。在这之前,李氏既不是妃,也不是嫔。真宗生前只是婉仪,死后也不过是顺容,陪守永定陵。
  甚至在她生下赵祯的时候连个名份都没有,只不过是刘娥宫中的一个婢女,真宗赵恒去刘妃那里,顺便临幸了这个小宫女,
  结果。。。。。。
  结果那天赵恒肯定是吃仙丹了,一枪即中,而且是个男孩。
  赵恒一高兴赐李氏崇阳县君,再后来李氏又生了个女儿,才升为才人。
  李氏所生的男孩,也就是后来的赵祯。
  赵祯出生的时候,刘娥已经封后,李氏又无依无靠,在赵恒的一手策划下,刘娥把赵祯留在自己宫中,声称是自己所生,与杨淑妃(章惠皇太后)一同抚养成人。
  至于李氏,呵呵,赵宗忙着修仙和专宠刘后,哪还有心思管她?
  就这样,年幼的赵祯从小在刘皇后身边长大,也一直以为皇后才是自己的生母。
  再后来,赵恒终于得道升仙——挂了,赵祯少年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小赵祯的身世更成了禁忌,宫闱之内莫不敢提,满朝文武亦避之不言。
  全天下都知道皇帝的生母不是刘太后,可唯独赵祯一人被蒙在鼓里。
  直到十多年后,刘娥也挂了,才有人敢告诉赵祯,皇太后不是他的亲娘,生母李氏被刘太后打发到永定陵去给先帝守陵去了,而且早在一年前就离世了。
  够狗血了吧?
  这事儿要不是真真实实的历史,就算放到小说里,都得被人喷逻辑不通。
  首先,真宗赵恒修仙脑子修坏掉了才能干出这么二五仔的事儿,李氏给你生了儿子,就封了个县君?
  这倒可以理解,他想把这个孩子变成刘娥的,自然不能把李氏抬的太高。
  可你这么干也行,屁股擦干净啊?
  用脚后根想也知道,赵祯长大后要是知道太后不是自己亲妈,而且还虐待自己亲妈,完了亲妈还活着。。。。
  那后宫要是能消停得了才怪。
  可偏偏赵恒到死也没解决了这个隐患,他可以狠心抢人家的骨肉,可是却狠不下心来永决后患。
  。。。。。。
  刘娥也是个神人,赵恒一死,独揽大权,一个励志要当武则天的女人竟然也脑子不灵光。
  这个时候已经瞒不住了,赵祯早晚会知道真相,在这种情况下,杀李氏绝对是下策。
  可是,刘太后果然没选下策,她选了个下下之策。
  为了不让赵祯母子相见,她让李氏远离京师去给先帝守陵。
  这种近乎虐待的做法,皇帝知道那不恨死你?她一死,刘家后人还有好日子吗?必定遭到赵祯的清算。
  可是,也不知道是刘娥太了解赵祯,还是她太瞧不起赵祯,真的就一直留着李氏。直到李氏临终前,才安慰性地封了宸妃。
  后面还有更狗血的。!
  刘娥一死,赵祯果然知道了真像,原来被宫里宫外苦瞒了二十年。龙颜一怒,派军包围了刘家,大有秋后算账之势。
  可是,打开李宸妃的棺椁一看,老妈躺在水银里,尸身不腐,走的看似挺安祥。
  刘娥也挺“够意思”,以后服之仪入殓。
  赵祯居然哭了一鼻子就此罢过,刘家人不但没动,且另有重用。
  这也就是在大宋啊,也就是摊上赵祯这么个慈悲为怀的皇帝,这事要是随便换成哪个朝代,不得杀他个人头滚滚,以泄母子永隔之愤?
  后世,唐奕在史书中读到这一段都不尽吐槽,这特么还没有狸猫换太子来的逻辑缜密呢!
  。。。。。。
  ————————
  顺着赵祯口中的“章懿皇太后”几个字,把这事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唐奕有点想不明白了:
  特么咱俩吵架,你把你老妈都搬出来干嘛?想借此来告诉我,宫闱之内亲情难寻?
  “陛下想说什么?”
  赵祯道:“朕的生母章懿太后的事情,大郎应当略知一二吧?”
  “知道。”
  点了点头,赵祯猛的瞪圆双目。
  “那你知道,章献太后离世之后,是谁把这件事告诉朕的吗?”
  “这。。。。。。”唐奕支吾开来。
  他确实知道是谁,可是一时又不知当讲不当讲了。
  不知为何,赵祯此时几乎魔障的神情让唐奕有那么一瞬间竟然不敢直视。
  那是怎样的表情?有愤怒,有苦楚,有无尽的哀戚,有无助,亦有几分。。。。。。孤独。
  。。。。。。
  谁向赵祯告的密,有两个版本。而这两个版本同样经不起推敲,同样疑点重重。
  第一个是宋史上记载的,燕王当殿告知赵祯,李宸妃才是他的生母。
  宋史应该是值得一信的吧?
  屁!
  唐奕身处大宋,把大宋朝宗室扒拉个遍,也没找着一个“活着的燕王”。
  大宋一共出过两个燕王,一个是太祖次子赵德昭,也就是赵德刚的二哥,已经死了八十来年了。而且,现在也还没封燕王呢,那是大书画家宋徽宗给追封的。
  还有一个燕王是赵俣,神宗十二子,还有二十多年才能来到地球表面,哪蹦出来的燕王向赵祯告密?
  所以,第二种说法比燕王告知要靠谱一点,就是如传闻所说,是章惠太后告诉赵祯的。
  也就是与刘娥情同姐妹,一同抚养赵祯长大的杨淑妃告诉的赵祯真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说的过去。刘太后一死,赵祯接掌大权,章惠太后抢在朝臣前面告知赵祯,求的是自保。
  不然,等赵祯从别的地方知道真相,那她这个同样瞒了皇帝二十多年的人,是定然没有好果子吃的。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那就是,章惠太后的为人,
  一个不论正史,还是口传,都以贤良淑惠、深明大义著称的贤后,晚年却为自保出卖好姐妹刘娥,着实让人不想不通。
  可是,话说回来,如果真是章惠太后告的密,那就有点。。。。。。有点太不道德了。
  刘娥虽然专横后宫,权倾朝野,抢了别人的孩子,害的赵祯母子难见,可是。。。。
  这个女人纵有千般坏!,却一生从没对章惠生出过歹意,她是真的把章惠当姐妹一样看待。
  死后却被章惠出卖,听着就有点不仗义。
  。。。。。。。
  ——————
  到底是不是章惠太后,唐奕不能确定,就算确定是章惠太后所为,那也不应该从唐奕嘴里说出来,把一个“佞言告密”的恶名安在亡人头上。
  所以,唐奕只能装糊涂,不说。
  “不知!”
  “不知?”赵祯讪笑出声。“连总角孩童都能把朕家里这点事儿说的绘声绘色,你会不知?”
  “。。。。。。”
  “哎~~~!”唐奕不语,却是那边的李大官一声长叹,似有追忆。
  “章惠太后一生淑德无双,死后却要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