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492章

调教大宋-第492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缺钱!”唐奕实话实说。
  看向王咸英和杨怀良,“可是你们两家和曹潘两家不同,你们在入观澜之前就没什么家底,不用听国为瞎说,陪着我填这个坑。”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王咸英斜了唐奕一眼。“十几年的交情,最后因为几个臭钱就没有了?”
  “要是让我家老爷子听见,非大耳刮子抽你不可。”
  杨怀良也道:“来之前,父亲大人让我带话与你。”
  “大郎有恩于杨家,但有所用,赴汤蹈火。”
  杨怀良说的“恩”,当然不是观澜为杨家挣了多少钱,而是收复燕云,让杨老令公魂归大宋的恩情。单凭这份恩,杨家也不能看着唐奕犯难。
  而张晋文更是干脆,“三百万!我爹说,家里现在能拿出三百万贯,要是不够,变卖邓州的田产家什需要些时日。不过,最多半年,再出百万,不是问题。”
  “嘿!”王咸英吃味地一声干笑。“咱家可是和你们家比不了,但是拿个百万出来,应该还不难。”
  张家、曹家、潘家,这三家是占了入伙早的便宜,不但观澜有股,在唐奕自己的生意里也有一成份子,自然是财大气粗。张家可以出三百万,王咸英能拿出一百万贯,已经是极限了。
  “杨家也出一百万。”
  “。。。。。。”
  唐奕的眼睛有点发酸。
  十年间,几家与他因利结缘,可是却早已经超出了利益的范畴。有些东西,已经不是用钱可以来衡量的了。
  这三家甚至都不知道他要钱干什么,就倾力相助。这份情义,却是在什么时候都是极为难得的。
  “我。。。。。。”
  想说几句体己的话,却是半个字都说不出口。
  “我什么我?”王咸英把唐奕堵了回去。“你就说够不够吧?不够咱们再想办法。”
  “还真不够。”却是曹国舅接过话头儿。
  苦笑着看向三人,“潘国为跟你们说大郎起码要一千万贯吧?”
  “可那是两个月前,没算野猪岛的投入。”
  “野猪岛?”三人一怔。“什么野猪岛?”
  “就那个巴掌大的小岛!”曹国舅一指海上的孤岛,那个岛才是真正砸钱的地方。
  “天勒!”王咸英望着海上那个丁点儿大的小岛。“这么点地方就要那么多钱?”
  言语中尽是不敢相信,可是却没一点意外。
  没头没脑地嘟囔一句:“看来,还是陛下了解大郎。”
  “嗯?”
  唐奕一声轻疑,“什么意思?”
  只见王咸英回过神来,从怀里又拿出一张东西。
  “陛下说,唐疯子行事,从来没有一个定数,说要一千万,弄不好就得花出两千万。”
  “所以,让我把这个给你。”
  唐奕接过一看,僵在当场。
  那是一张华联铺朝廷专用的大额兑票,面值是,一千万贯!
  “陛下说,这个钱不用你还,朝廷来还,算是他欠你的。”
  。。。。。。
  欠我的?什么意思?
  遣散费?安家费?还是补偿款!?
  也许唐奕此时有点偏激,可是,他总觉得,这一千万他要是接了,从今往后,观澜商合与他,可能就只剩下分红时那一点点关系了。
  刚刚王咸英说什么永远都是他的观澜,什么官家的承诺,早就抛之千里之外。
  他又不傻,一国之财政,掌握在一个商铺手里,而这个商铺又掌握在一个疯子手里。哪个皇帝都不会放心。赵祯如此,他也是理解的。
  可是,他想不明白,拿去,那就拿去好了,何必又拿一千万贯来打我的脸!?
  如果他们只是君臣,这样自然合情合理。可有那么简单吗?唐奕宁愿赵祯什么都不说,或者只说一句:这个我有用,给我吧!
  因为,那才是父子之间应有的默契。
  “呵呵,当真是,人走。。。。。。茶凉啊!”
  寂寥地转身回到竹楼之中,留下满院子的人怔怔地看着唐奕的背影,不知道其哀从何来,叹从何出?
  。。。。。。
  入夜。
  唐奕坐在窗前发呆,还在为白天的事烦心,福康来到他的身边。
  “怎么了?一天都是闷闷不乐?”
  唐奕回过神来,“没怎么,就是想起好些以前的事儿。”
  “什么事?和我说说行吗?”
  唐奕轻轻一笑,让出地方让她坐在身边。
  “都是些琐碎小事。记得第一次见你的父皇,我张嘴就说什么渠道为王,要掌控大宋的运输命脉。”
  “把你父皇吓的,以为我要造反呢!”
  “呵呵。。。。。。”福康听的咯咯直乐。心道,可惜当时没机会看到,想来一定是很有趣的。
  “还有呢?”
  “还有?”唐奕不着痕迹地抓起福康的小手。“还有一次,他让我去帮忙搞定张贵妃,自己却躲在屏风后面听墙根。”
  “你也知道我那个冲脾气,当然没什么好话,结果张贵妃没怎么样,倒是把你父皇惊的差点没把屏风扑倒了。”
  “哈哈哈哈。。。。。。”福康笑的不行,真不知道唐大郎和父皇还有过这么有趣的一段。
  “还有吗?”
  “有啊!”要是说他和赵祯的过往,唐奕能说上三天三夜。“记不记得?有一点我夜闯宫门去见你爹,结果让他拿鞋给揍了出来。”
  “记得。”
  福康一边笑,一边道:“当时你还强撑着说,说他老人家失去理智了。”
  “可不是失去理智了!”唐奕扁着嘴道。“哪有皇帝扔鞋的?”
  福康自然要为父皇说话,“那也没有臣子半夜冲进宫去,气得皇帝扔鞋的呀。”
  “也对,那算我自找的吧!”
  “诶。。。。。。”
  说到这里,唐奕不知为什么顿感无趣,长嘘一声,望向夜色中的亚龙湾。
  “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
  福康静静地看着他,说了这么多,她哪还听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回不回得去,我不知道,不过有一点福康很肯定。”
  “什么?”
  “大郎没有变,父皇也没有变。”
  唐奕闻之,心口好似堵了一块大石。
  “我们都没变,那到底什么变了呢?”
  这个问题福康回答不了,只能唐奕自己去解开这个心结。
  转头见案上一本小册子,“这是什么?”
  “你父皇让王咸英稍来的观澜大账。”
  “那你为什么不看?”
  唐奕回来之后,就随手把账本丢在那里,未曾看过一眼。
  唐奕冷笑,却是不答。
  已经拿走了,还给我看这东西有什么用?
  他不说话,福康只得自顾自地打开,自顾自地念了起来。
  她是唐奕的人,同时也是赵祯的女儿,她不知道怎么化解父亲与爱人之间的矛盾,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做一点事情。
  福康固执的想着,父亲让唐奕看这本账,想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吧?
  夜空下,一个少女柔声细语,朗读着枯燥的账目。
  唐奕斜倚在竹榻上,观海、赏月、听涛,好似根本没听少女的诵读。
  只不过,心中却在盘算:
  通济渠通航一年了,为何所得甚少?
  。。。。。。
  


第768章 给魏国公的信
  通济渠通航一年有余,连通汴水以南的淮河、长江,进而通达荆湖两路、川蜀、江浙、淮南、福广等沿海市镇。 。
  而北通黄河、洛水,使得西北诸路,以及黄河沿线近百州府相通。
  说句夸张一点的话,如果不考虑江船海船的限制,现在的大宋从涯州发船能一直开到西京去。
  可以说,南北水道之咽喉、大宋航远之命脉,全系一渠。
  当初修渠之时,唐奕就是引入的后世高速公路收费理论,在这条枢纽之渠上收过路费来收回成本。
  这件事,看上去有点惊世骇俗,而且有点傻,毕竟私人出资修路、修河,大宋可是没有过的。
  可纵使投入千万之巨,但是别说是唐奕了,就算是曹国舅、潘国为这些不懂行的人也一看就明白,这事不可能赔钱,而且是大赚特赚的一笔买卖。
  曹佾曾精算过一笔帐,通济渠始成,大宋每年有近四成的漕运要走这条水道。
  四成?那得是多庞大的一个数字。
  可是,赵祯传的账目之中所载,通济渠这一年,观澜只收了三十多万贯。
  闹呢?特么这账是谁会的?文扒皮?当老子不识数啊?
  福康但见唐奕脸色数变,可不知道他在纠结什么,不过却是说明他实实在在地听进去了。
  继续脆声念叨,虽未亲看,但唐奕也是被动听了个大概。
  直到最后一笔账目念完,福康顿了一下,盯着册子的最后的一行小字,一眼就看出是父皇亲笔。
  “岭外瘴气流毒,大郎且自珍重!”
  唐奕一怔,随着起身抢过册子,随手一扔。
  “睡觉!”
  次日晨昏,唐奕与曹国舅、张晋文、王咸英,还有杨怀良用过早饭,就带着众人来了涯州新城所在。
  此时,炎达部的青壮早就开始劳作。
  物料未齐、工匠未至,工人们也只得干些伐树开荒,平整土地的粗活儿。
  看着近万人热闹劳作的场面,王咸英等人也是服气,唐奕这才来多长时间,竟已经聚拢这么多人为之所用。
  “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张晋文不由感叹出声。“子浩这匹疯狼,走到哪儿都是吃肉的命啊!”
  王咸英撇嘴接道:“嗯,就是这肉有点贵!”
  哈哈哈哈
  众人哈哈大笑,这话一点没错,涯州这破地方,唐奕都能折腾出那么多钱,可不是有点贵?
  唐奕也是嗤笑出声,误交损友,这帮家伙却是没有一个好东西。
  有意无意地提了一嘴,“通济渠那一块儿,现在谁在主理?”
  “”
  “”
  “”
  三人一滞,相看一眼,却是丝耗没觉得唐奕问得轻松。
  “大郎看过账了?”
  唐奕拧眉看着远方,“没看,听了一遍。”
  “怎么?我不在,文扒皮又开始翘尾巴了?”
  “呃”王咸英愕然,这事瞒不了唐奕,却还是得他来触及唐奕的那根神经。
  “通济渠的事情文相公却是没有插手。”
  “嗯?”唐奕转头看向王咸英。“那是谁?范镇?还是包黑子?”
  “敢贪老子的钱?三十万贯,他也交得出手!”
  “这”王咸英迟疑了一下。“也不算贪。”
  “陛下把通济渠事务,交给了魏国公。”
  “你大爷!!”唐奕直接爆粗,立时就炸了。
  “陛下脑子有包啊?怎么能用他!?”
  文扒皮还好说,这家伙怎么说也算是自己人,扣唐奕一点钱,也是进了赵祯的兜,左手倒右手的事情。
  可是,魏国公那老不死的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你说,这话让王咸英怎么接吧?
  说陛下脑子有包,全大宋也就他骂得出来。
  “其实,也怪不得陛下。”
  “那怪谁!?”唐奕眼睛一立,都快失去理智了。“怪我喽?”
  “当然也不怪你。”
  “此次魏国公进京,说是给陛下贺寿,可是住下就不走了,谁都知道没那么简单。”
  “他想干嘛?”
  王咸英讪笑:“西北盐改彻底断了魏国公的财路,这次来,当然是想捞一点补偿。”
  “啊呸!!”唐奕猛淬一口。“哦,和着还真怪我啊?”
  西北盐改是他的主意,魏国公的财路也是他断的,现在就拿老子的通济渠给他补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