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487章

调教大宋-第487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城。”
  攻城相对还是具备一定的机动性,可是守城就没法动,没法躲了。对于大炮来说,就是活靶子。
  “还不明白吗?”唐奕冷然道。“大宋比起游牧骑兵,谁更善野战和机动性?”
  “比起大辽和西夏,谁又以城防著称?”
  “又是谁的人口密度更大?更能发挥炮火覆盖的威力?”
  一个靠城墙围起来的民族,比起骑兵,更怕的是炮火。
  “可是。。。。。。”曹觉叫道。“炮是咱们的,他们没有啊!”
  “早晚会有的!”唐奕长叹一声。“如果别人永远也学不去,那就不用这番争论了。”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
  前装炮这种东西复杂吗?说句不好听的,这小炮看上一眼回去琢磨两天恨不得就能造,麻烦的反而是炸药。
  可是,一但装备军队,置于万众瞩目之下,还能保密多久?一年?五年?还是十年?
  就算十年之后才让人学了去,那大宋的好日子也就到头儿了。
  长城变成了摆设,城墙变成了禁锢,密集的人口变成了大炮最好的靶子,大宋朝就算顶得住狂轰滥炸,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也问你一句!”唐奕说了这么多,反倒激起了曹觉的怒气。
  “古北关下要是有炮,申屠会死吗!?”
  “不会。。。。。。”唐奕黯然回答。
  申屠鸣良和阎王营对于唐奕来说,也是无法磨灭的痛。
  “那你为什么不给我!?”曹觉瞪着眼睛几近失控。
  揪着唐奕的脖领子,“你早就有炮对不对!?为什么不给我!?为什么眼睁睁看着我们出关去堵!?”
  “因为当时要是给了你,以后会死更多的人。”
  “我不管以后死多少人,我就知道现在能少死多少人!”
  “老二。。。。。。”唐奕被曹觉拎着,喃喃出声。“大宋不缺利剑,缺的是精气神!”
  。。。。。。
  单从军械装备而论,大宋乃至汉人从来都不输诸蛮。纵使骑兵当道,也只不过是限制了汉人的扩张之路,我们也依然有防御的手段和武器。
  可以说,我们一直是领先的。
  可是,战争从来是不基数堆砌而成的数学题。1+1可以大于2,也可以小于0,太多因素影响一场战争的结果。
  大宋之所以弱,也绝对不是弱在装备上。若以装备而论,一千年前四夷就被荡平了。
  在大宋内部那些问题没解决之前,除非给他原子弹,否则单单几门炮能左右什么?
  除了阎王营,还都是弱兵;除了狄青,还都是弱将。
  朝堂上还是一群想靠嘴炮忽悠的文人,体制里还是一窝尸位素餐的蛀虫施政。
  你让唐奕把这么超前的东西交给他们?
  弄不好,给你把制炮的方法编纂到《武经总要》里,供大宋的天下人和蛮夷的天下人一起参详。
  以、振、国、威!
  别不信,不是没干过,而且就是赵祯亲自干的。
  他让曾公亮和丁度汇总的《武经总要》,收录了大宋所有制式装备的图样和详解,包括当世最先进的八牛床弩。
  那也是国之重器,军事机要。
  可就那么记载在书里,连制造流程都写得明明白白,传了出去。
  现在在大辽500文就能买一本儿,是最便宜和普及的宋籍。
  “不会的!”曹觉依旧是不死心。
  “你放心,只要你把炮交给咱们,我曹老二发誓,军中的每一个兄弟必像守护自己的命一样守住这个秘密。”
  “呵。”唐奕干笑一声,却是看了吴育一眼。
  “你不会,有人会啊!”言下之意,当然是怪起了文人。
  “跟你说个有意思的事儿吧,你知道辽夏的细作都是怎么从大宋窃取情报吗?”
  “怎么窃取?”曹觉一怔。“无非就是收买渗透呗。”
  “错!!”唐奕撇嘴道。“哪用那么麻烦?只要转个书摊儿,什么都有了。”
  “。。。。。。”
  曹觉没怎么着,吴育却是老脸一红。
  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武经总要》就不说了,除了这种炫耀大宋装备的书,还有别的呢。
  大宋的文人都好出个文集、杂记什么的,而这其中,朝中文臣尤为鼎盛,卖的也最好。
  那文集、杂记里都记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寻常的日记、书信往来之类的东西。毕竟不是谁都是欧阳修,出手就是文章。
  可是,问题来了。书信日记,还是相公、大臣、守牧一方的大员的书信日记,那里面可是什么都有啊。
  小到税收议政,一方民生;大到用兵布防,两国边事,全都印成了书,昭告天下了。
  别觉得骇人听闻,也别觉得是个别现象。远了不说,这事儿吴育干过、富弼干过、文彦博干过,连唐奕的老师范仲淹也干过。。。。。。
  以至于辽人转个书摊儿就什么都知道了,哪来的什么秘密?
  吴育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此事官家已经提醒过群臣,现在却是注意很多了。。。。。。”
  提醒?
  唐奕无语地翻着白眼儿,这事提醒就算了?就应该谁泄密剁谁脑袋。
  就这种觉悟,怎么可能把炮交给他们?
  没心思和吴老头掰扯这些事儿,某些方面来说,大宋的文人就是中了有文化的毒。癌症,没救儿了!
  转向曹觉,“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吗?”
  曹觉气馁地低头不语,唐奕和文官的那些弯弯绕他不懂,也没把懂,谁让他是军人?人家是士大夫呢?
  大宋的军人负责送死,士大夫负责放嘴炮。
  不懂唐奕也没办法了,这是一个大道理,其实想说清楚也不难。
  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甚至是傻子。太过超前的东西对于一个不是很成熟的世界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在这个方面,谨慎也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有些话没法与吴育、曹觉等人去说。
  这些东西来自于后世,与火炮一样,同样是超前的存在。
  在人类慢长的进化史当中,太过超前可能不是机遇,而是灾难。
  比如尼安德特人,这个处于人类进化中段的原始人种,在十几万年前统治着地球。可是,当比他们更为高级的近亲人种出现之后,尼安德特人迅速消失、灭绝。
  而那个人种就是——现代智人。
  对于尼安德特人来说,现代智人就是超前的的存在。只不过,我们很幸运,是后者罢了。
  当然,大炮不是智人,不会取代人类。可是道理是一样的,学会用大炮的后来人同样可以消灭前人。
  在唐奕看来,他手里的大炮有点像马镫,双侧马镫。
  汉人普及双侧马镫带来了便利,可是双侧马镫落在草原民族手里,却也变成了汉人的灾难,骑兵入主中原的利器。
  。。。。。。
  说不通,又不想曹觉寒心,唐奕只得道:“老二,相信我,我比谁都不想看你们去送死!”
  “可是,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我不能把这头怪兽放出来。”
  炮,不光是一件战场杀器,它同样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时代的来临。
  冷兵器将成为历史,热武器大行其道。
  唐奕不确定,那个时代来得这么早,是好,还是坏。
  “那。。。。。。”曹佾哀然长叹。“那真就这么毁了?”
  “不至于。”唐奕讪笑回道。“要是真毁了,我也就不会非要在这里建城了。”
  “野猪岛的与世隔绝就是为它准备的。”
  吴育此时插话,“还是毁了干净。”
  “相公,不能因噎废食吧?”
  唐奕有顾虑,但还没到投鼠忌器的地步。他只是慎重,想尽量稳妥之后再拿出来。
  “留着它就是个祸害!”吴老头瞪着眼睛,什么开明老头,早就没影儿了。
  火炮碰触了他的底限,现在他就是个腐儒,代表大宋的士大夫阶级。
  “你留着它,早晚不得传出去?”
  “你看看。”对付吴育,唐奕自有一套,这时候不能顶着来。
  “你看这是怎么话说的?咱俩原本不是一头儿的,一起劝曹老二的吗?”
  “呃。。。。。。”
  “你想啊,火炮短期之内对大宋军事确实有大用。可是与之相悖的,则是长远的考虑和担心对吧?”
  “那你要怎么办?”
  唐奕笑道:“能怎么办?只得我受累,想个短期见效,又不碍长远的办法呗!”
  说白了,就是防伪。
  让唐奕放弃火炮,他也舍不得。
  可不论是铸炮,还是硝化甘油,都属于低端产品,太容易被人仿制。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技术含量,高到这个时代谁也别想“造假”的地步,把独占其利的优势期尽量拉长。
  “等着我!”
  一拍曹觉的肩膀,准备给曹觉来张空头支票。
  “等我在这里补全工业基础,给你造谁也造不了的,更好的大炮!”
  “补全什么?”
  工业基础是什么,曹觉不懂。
  “那你到底是造,还是不造?”
  。。。。。。


第760章 借钱
  即然没人能劝动唐奕,那大伙儿也只能随他去了。
  这几天,唐奕又找到了点当年建回山时的影子,指点江山,尽心规划着亚龙湾的未来。
  “这里,要建两座高炉。”
  “这里,是挖几个碱池。”
  “还有!!”唐奕颇为认真地曹潘二人道。“回去之后,你们暗中联系一下潘越。他那里离西域近,看能不能弄回一些棉花。”
  这个时代棉花还没传到中原,大宋所谓的棉被、棉衣都是木棉,棉花是极少,且都是从西域不远万里运来的奢侈品。
  曹佾闻之,点了点头,“行,你要多少?”
  “大量。”唐奕凝重道。“有多少要多少!”
  曹佾一瞪眼睛,“在这么热的地方,你要那么多死贵的西域棉做甚?”
  涯州这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热的人恨不得不穿衣服。他弄那么多保暖的棉干什么?而且,还非得是西域棉花。这要是运到海南,那价格,差不多和黄金一个价了。
  现在一提花,曹佾就肉痛,暗中运气。
  “还有。。。。”曹国舅也来了一个还有。
  “你可轻点败家吧!”
  野猪岛就是个孤岛,唐奕要在这里建这个,建那个。行,你想建什么建什么,谁让你说了算呢?
  可是,唐奕根本就没考虑后续成本。
  先不说建高炉要花多少钱,就说高炉所用的矿石、焦炭,那都得用船特地运到岛上,没法因地取材。
  还有就是挖碱池。挖没问题,可是唐奕没考虑一下,制碱的原材料却一样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总的来说,整个亚龙湾就是个赔钱的买卖,看不到一点回报。
  “这不是买卖。”唐奕再一次强调。“所以,你根本不用计算成本。”
  “。。。。。。”
  “不计算成本是吧?”曹国舅臭着脸。“好,让国为给你算笔账吧!”
  潘丰一听让他算账,不情愿地一咧嘴,“你怎么不算?”
  “我懒得和他废话。”
  “。。。。。。”
  见唐奕好奇地看过来,“算什么账?”
  潘国为只得紧着头皮,干起了得罪人的事儿。
  “昨夜,我和景休算了一笔账。”
  一指远处的野猪岛,“现在,不算那个岛要扔多少钱,光是在海岸沿线建城、开荒,垒砌拱卫野猪岛的军事要塞,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足够让你肉疼的了!”
  “得多少钱?”这个唐奕还真没算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