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467章

调教大宋-第467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船队转向,取道正北,继续航行。
  其实,在这里只要航向不变,继续东北直航,到时沿着海岸线航行,只需要三天,祁雪峰等人就可改道向东深入太平洋了。
  可是,唐奕却制定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航线。
  他不走东瀛以东,而是要在东瀛西海岸航行,穿过后世的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再由北海道与本州岛之间的津轻海峡,深入太平洋。
  这条航路虽然绕远了一些,可是后世的日本海,还有朝鲜海峡,可以说是一条连通朝鲜半岛、东瀛,还有北太平洋的重要航道。早些开辟,绝非坏事。
  一路沿着东瀛的西海岸航行数日,待前方出前一座大岛,王则海便给唐奕介绍:
  “这是东瀛的佐渡岛,孤悬海外,贫瘠异常,几乎没什么人烟。”
  “岛南水深,是为天然深港。”
  “咱们要在这里停靠几日,最后一次补充淡水。”
  “佐渡岛”,唐奕听着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想了半天才算忆起,佐渡岛那不就是除东瀛四岛之外,最大的一个岛吗?
  后又听王则海提到,这个佐渡岛有点类似于大宋的岭外,是专门的流放之地。
  除了流亡至此的政治犯,岛上几乎没有原住民,正符合唐奕的要求。
  “需要在东瀛补充给养,但要避开东瀛城镇,至于交易,更是想都别想。”
  这事儿唐奕有点小心眼儿,他想的是:这条通往美洲的航路一开,可就跟丝绸之路差不多,不但大宋会有获利,沿路所经也必会受益。
  但是,说特么什么也不让鬼子沾光。
  别问老子为什么,就是这么任性,就这么小心眼儿。
  不灭了它,是因为“和谐神兽”震慑四方,不代表老子心慈手软。
  可惜,唐奕慈悲为怀,有人却是比他愣得多。
  。。。。。。
  宋楷一听王则海说这岛上没什么人,船一靠岸,就立刻招呼他那几个“手下”干活。
  唐奕随便在岛上溜达了一会儿回来,宋楷把碑都立起来了。
  “大宋疆域圣界,敢犯者,虽远必诛!?”
  唐奕眼珠子瞪得溜圆,“你特么要干啥?”
  “立碑啊!”宋楷忙得满头大汗,愣愣地回着。
  见唐奕一副听傻了的样子,更是来劲。
  “你放心,这一路走到哪儿,咱就把碑插到哪儿。什么边边角角,咱不挑嘴,全给你划拉回来!”
  咕噜。。。。。。
  唐奕只觉喉头发紧,狠咽了一下口水。
  走到哪儿,立到哪儿?那还不把美洲大陆都圈下了?
  “赶紧拆了,别给老子丢人!”
  “为啥!?”宋楷不干了。“钓鱼岛屁大点儿个地方你都不放过,这么大个岛又没人,凭啥不要?”
  “为庸啊,做人要有原则啊!”唐奕决定教育教育他。
  “是咱的,谁来也拿不走;不是咱的,抢来也是麻烦。懂不?“
  “你出去代表的是大宋,别跟个土匪似的。”
  “原则!!”
  “原则懂不?得有个天朝上邦的样子。”
  “你能不装吗?”
  宋楷听着就牙碜,唐疯子开始讲原则了?真特么新鲜。在钓鱼岛的时候,这孙子还像个无赖呢,这就原则了?
  眼睛一立,还就和唐奕杠上了。
  “老子看上了,那就是老子的!”
  唐奕这个无语啊,话虽这么说,可这都占到人家家门口了,不合适吧?欺负人了吧?
  “这特么是有主儿。。。。。。”
  刚扯着脖子嚷到一半儿,就听有人叫他,“大郎!”
  却是曹佾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里还抱着一块石头。
  “你看这是什么!?”
  唐奕一怔,接过一看,“你大爷的,这是金矿石!?”
  。。。。。。
  唐奕瞬间石化。
  曹国舅拿回来的是一块灰中带黄的石头,他从十几岁就开始玩石头,哪能认不出来?一眼就看出是金矿石,而且成色极好,含金量还不低。
  “哪儿来的!?”
  曹佾急道:“就在前面一座塌了半边的小山包儿下捡的。”
  “还有吗?”
  曹佾摇头,“就看见这一块。”
  “不过。。。。。。”曹佾盯着唐奕。“这么大块的矿石,成色又这么好,说明这岛上一定有金矿脉。就算不在那个小山包,别处也一定能找到。”
  唐奕点头,深以为意。
  这块石头足有篮球大小,成色极佳,绝非偶然。这岛上一定有金矿,而且弄不好储量惊人。
  影影绰绰地回忆起前世,印象中,好像东瀛那破地方确实有产黄金的地方,而且储量好像还不小。
  “不会就是这个佐渡岛吧?”
  猛然间反应过来,调头就冲宋楷大叫:
  “快!”
  “快把碑立起来!”
  “多他…妈立几块!”
  。。。。。。”


第735章 一个屁三个谎
  做人不能太唐奕,宋楷现在是深有体会了。 更新最快刚刚还象模象样地让他讲原则,结果这脸色变的倒是真快。
  你的原则呢?还不如一块金子值钱!
  “金子?”唐奕都懒得和他争辩。
  “你特么第一天认识我啊?节操这种东西,我。。。。。。有吗?”
  盯着宋楷立碑,活脱一个地主老财唐扒皮。
  眼瞅着碑立起来了,唐奕又靠到曹国舅身边。
  “看来,送完他们,咱俩得去京都转一圈了。”
  曹佾和唐奕是一个揍性,这个时候比唐奕还无耻。
  “自己跑去多掉价啊!左右东瀛使节年年都到开封朝拜,让陛下出面,就算要不来,也能租来。”
  说着,还递给唐奕一个隐晦的眼神。意思是,这事儿又不是没干过,莱州和辽河口就是范例,大不了,贸易上与东瀛一点儿好处。
  “也行!”唐奕点着头,煞有其事。他清楚,现在的东瀛应该还处在“平安时代”,看名字就知道了,还远没有形成那种近乎病态的侵略性。
  简单来说,这个时代学的是中原唐制,可惜学的不是大唐的武力,而是大唐的奢靡。以至于到现在,大宋本来就够温柔,够软弱了,特么东瀛比大宋还软。
  让赵祯去管他们要一块流放之地,还真没准儿能要来。
  没想到的是,唐奕和曹佾预谋的本来已经很轻松了,可是还是把事情弄复杂了。
  。。。。。。
  在岛上停靠的第二天,有岛民摸了过来,一个个面露惊容,却不敢上前,远远的在船队所在的海岸徘徊。他们哪见过这么庞大的舰队,不明真想之下,还以为这是要攻打本岛呢。
  中午的时候,有两个倭人胆大靠的太近,王则海领着船上的武卒直接把人抓了回来。
  唐奕和祁雪峰等人都不在,都散出去找金子去了。王则海不敢做主,只得关着。
  直到入夜唐奕才回来,王则海终于长出一口浊气,哭丧个脸,“唐哥儿,你可算回来了!”
  唐奕看他那个样子,心说,这是怎么了?
  “有话好说,怎么了?”
  “抓了两个倭人,结果,抓回来就后悔了!”
  本来嘛,大宋天朝上邦,到哪儿都得讲求个面子,就算是俘虏那也是要优待的。行饭前抓回来了,正赶上饭点儿,大宋的舰队还差你两个人的饭食不成,于是,王则海很大度地也给这两人弄了点吃的。
  结果,这两人太能吃了,简直就是饿死鬼附身一般,中午整整干掉了八个人的饭量。
  到了晚饭点儿,都没等王则海说话,这两个倭人直接不管气地伸手要了。
  “正吃着呢!”王则海一脸的无语。“唐哥快去看看吧,一会儿就撑死了。”
  唐奕横了王则海一眼,“你就多余抓人!又听不懂倭话,抓回来干嘛?”
  “还真不是。”王则海瞪着眼睛。“咱不会倭话,可是那两人里有一个会咱们的话。”
  “嗯?”
  唐奕一怔,转而又释然,佐渡是东瀛流放之地,什么人会被流放呢?
  官!贵!
  也就是说,别看这岛上没多少人,但是个个都应该是有点来头的。会说宋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走,瞅瞅去!”
  众人也是来了兴致,跟着唐奕一起去看看那个会说宋话的倭人。
  到了跟前,嚯。。。。。。
  可算知道王则海为什么大惊小怪了,这就是两头猪啊,两头瘦得皮包骨的饿猪。
  只见两个破衣烂衫的“乞丐”被武卒看守,正在上演一出吃饭大戏。
  。。。。。。
  之所以说是大戏,那是因为,就没见过这么吃饭的。
  人家吃饭,那是一口饭食、一口菜。就算吃像难看,也就是个狼吞虎咽之态。
  可是这两位,根本不管什么饭不饭、菜不菜的,逮着就得见底。
  唐奕眼瞅着一人抱起一整盘腌菜就往嘴里塞,也不说换个样儿,直到吃光了事,连盐汁都没放过,舔的是干干净净。
  特么也不嫌得慌?
  “停停停!”唐奕实在看不下去了。再看下去,今晚他就吃不下饭了。
  “这得穷成啥样?看把人饿的。”
  强行命人把两个倭人手里的饭食抢下来。
  “会说汉话的出来!”
  那两人本是一脸死了孩子一般的痛苦,望着眼前的吃食却不能吃。
  宋饭真香啊!
  这时唐奕问话,其中一个略显年长的倭人立马看了过去,见唐奕一身华服,肯定地位不低,也只得强忍扑向饭食的冲动,站起身形,扑打一身“布条儿”,很像那么回事儿的高揖过顶,重重落下。
  礼罢挺身,一指周边众人,字正腔圆的洛阳官话,对唐奕言道:“汝其首乎?”
  “。。。。。。”
  大伙儿都看傻了,这矮子比宋人都宋人啊!
  唐奕更是无语,下意识答道:“对。。。。。。对。。。。。。首乎。”
  那倭人闻声,再行一礼,却是露了怯。
  “吾为东瀛左府持刀舍人,敬宫雄二,见过天朝上使。”
  唐奕登时眼神一眯,你拜天地呢?一礼一礼又一礼的?
  “一个屁三谎的东西,拉出去,给我砍了!”
  那人一怔,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武卒已经上来拖人,吓得他面无人色。旁边另一年轻倭人更是大急,叽里呱啦叫嚷了一堆,没一句能听懂的。
  这时唐奕倒不着急了,换了个台阶直接坐下,慢看武卒提刀作态,一副真的要砍的样子。直到那个敬宫雄二反应过来,高呼冤枉,大力挣扎,方叫人把这两人都拉了回来。
  刀口前面走了一回,二人都吓的面无人色,此时瘫软在地。
  敬宫雄二缓了半天,见上首那个宋人一副老神哉哉的模样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他,实在沉不住气,哀然辩解。
  “上使,慢礼疏仪,至天宋皇威于何处?”
  唐奕笑了,好整以暇的单掌支着下巴,“编,接着编。”
  “我。。。。。。”
  “没关系,我来帮你编。”唐奕继续戏谑玩笑。“你,使过宋?”
  “然也。”倭人立答,颇为傲然,好像出使过大宋就是天大的荣耀似的。
  唐奕深以为意地点了点头,“这句应该是真的,没有到过大宋,宋话不可能说的这么好。”
  “还不只一次吧?”
  “四次!”倭人更是得意。
  “嗯。”唐奕点是点头。“这句也像是真的。”
  “可是。。。。。。”话风一转。“没听说东瀛的哪个天皇子嗣亲使大宋啊?”
  !!!
  两倭人瞬间呆傻,面若金纸。
  。。。。。。
  


第736章 曹佾的野儿子
  (太晚了,为了全勤,要在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