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396章

调教大宋-第396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如许他岁币!”
  羊毛税看似不用大宋出钱了,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税钱最后还是要加在毛纺加工的成本里,还是大宋来买单。
  有这么多钱给辽人做甚?补贴国库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
  “多吗?”唐奕笑着反问。
  一点都不多!
  富弼当然不懂工业化的威力,特别是做为工业革命起因的纺织业的巨大能量。
  只要唐奕把大宋的纺织技术进一步改良,再解决粮食问题,以大宋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水平。达到后世欧州的产业规模是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只要大宋的织布机一开动。。。。
  羊毛就是吃人的狼!支配权力的剑!
  而做为下游产业,原料供应地的大辽。将彻底被大宋掐死了命脉。成为大宋的附属产业国,还谈什么威胁?
  唐奕现在把一部分利益让他耶律洪基,让他乖乖上了这条贼船,等他反过味儿来,想下船却是由不得他了。
  富弼听明白唐奕的小九九,不由暗暗乍舌,这么说来,耶律洪基,还不如不要岁币,更不要这笔税收。闷头吃哑巴亏来的舒服。想敲一笔,却是又被唐奕坑了。
  “唉。。。。”唐奕苦声一叹。
  “对不起人的滋味果然不好受。”
  “权谋,非我所长也啊。。。。。。。”
  富弼恨不得踹死这臭小子,说瞎话都不带脸红的。
  。。。。。。
  第633 章 唯一不能发疯的问题
  “权谋。。。。。。非唐奕所长?”
  富弼仔细想了想,唐奕说的有点嘚瑟。
  但,也对。。。。。。
  他好像确实不太喜欢棉里藏针、一步看百步的权谋之术。
  除了国与国之间的大策大略没办法要勉力为之,他解决问题的手段,更多的则是“疯子”那一套。
  想来也是无奈,这小子的处事之道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
  简单粗暴。
  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却是从来不用脑子。像从前的潘国为、张尧佐,朝堂上的贾子明、曾公亮,无不是一路以力碾压过去。
  而能让他动脑子去解决的问题,除了燕云,似乎就只有一个汝南王府了。
  想到汝南王府,富弼不禁玩味地看向唐奕,“大郎对那一家人,似乎有些。。。。。。”
  唐奕反问道:“有些什么?”
  “有些另眼相看,太过仁慈了。”
  这么多年,连富弼都觉得这不是唐奕的行事风格。
  细想唐奕经历的种种磨难,几乎都与那家人有关,可偏偏他最没把对手怎么样的,就是那一家人。
  “大郎是个从不吃亏的人。站在大郎的角度,或者以唐疯子的行事作风,那家人到现在还能安然于世,清名得存,老夫倒真有点儿想不通。”
  唐奕闻言,苦笑摇头,“相公这是在考我吗?”
  富弼则笑,“无关考不考,只是好奇。”
  “相公不会真的以为,我不想把那一家人摁死吧?”
  严肃地看向富弼,“我想!天天都在想。但是,不能。”
  。。。。。。
  富弼眼神微眯,“哦?”
  唐奕暗自无语,以富弼之能又怎么会不知道,想来是想听他亲口说出,才会安心吧。
  “我不能开这个头儿。。。。。。”
  富弼闻声,畅怀大笑。
  “所以,曾公亮也好,张尧佐也罢,大郎也都没有赶尽杀绝。”
  唐奕面色凝重,“抛开个人的心思,陛下也不希望我赶尽杀绝。甚至为了大局,不得不刻意‘下手’很轻。”
  富弼满意地点着头,“大郎与陛下还能保持这份清醒,实属不易!!”
  。。。。。。
  这件事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很容易理解。
  刚刚唐奕提到了一个词——“大局”。
  那么是怎样的“大局”让皇帝连觊觎皇位的人都可以宽容,让唐奕连几次三翻构陷于他的人也可以轻描淡写地就放过了呢?
  不外呼一个“稳”字。
  如果换做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大局”,可能都不用这么憋屈的求“稳”的。
  大宋的政治相对华夏任何一个时期都太温和了,温和到终宋一朝没死过一个文人,处死的武将也是少之又少。
  臣子结仇还局限在政见之争,君王之怒也只到于“眼不见为静”的程度。
  甚至“党争”还只存在于欧阳永叔的文章里。
  但也正因为如此,唐奕才更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他当然恨那一家人入骨,但是他不能开这个头,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开这个头。
  唐奕也好,赵祯也罢,终极目标都是革宋、强宋。
  在这个大方向面前任何怨气、是非,乃至私欲都要放下,都要为之让道。
  改革,即使唐奕有一个完整的蓝图,也有十足信心,但说到底还是打碎旧制、改天换颜。不管怎么样都如同绝壁行马,如同薄冰走履。
  任何一点小的差池都可能把整个大局付之一炬,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开这个头呢?
  将来,当改革真正开动,会有反对,也一定有“杀鸡敬猴”,但绝不是像汝南王府这种庞然大物。
  所以,对于明显存有异心的贾子明,赵祯在装糊涂;对于关键时刻站错队的曾公亮,赵祯也是为他留了体面。
  就是想在这个时期让朝局依旧看上去很温和,更不想触动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经。
  “富相公应当知道,那一家人与很多朝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盘是大是小,我到现在也没有摸清。”
  “如果我下手太早,就算把那一家彻底铲除,也不可能铲除所有的关联之臣。如此一来,人心惶惶不说,将来会有多大的阻力,谁也预测不了。”
  “。。。。。。”
  富弼看着唐奕,良久方道:
  “大郎能有这番心思,老夫就放心了。”
  “。。。。。。”
  唐奕无语,说来说去,富弼还是不放心,还是考校。
  “陛下在这个时候还能仁心不移,大郎少年得志、功高盖世,尚能保持清醒,让老夫对即将到来的这场风雨又多了几分信心。”
  唐奕登时肃然起敬,富弼是真正的有德君子,也是这个时代士大夫的典范,真正的为国为民。
  郑重拱手一礼,“奕性烈,亦不成熟,以后还要相公多多提醒。”
  富弼慈祥一笑,“放心去做吧,老夫给你坐阵后方!”
  ???
  唐奕拧眉,“后方?相公的意思是?”
  “大郎不会以为,陛下派老夫来只是与辽人谈个岁币吧?”
  “此次入燕云,老夫暂时就不回朝了。”
  燕云收回来了,十数州地赵祯必然要派一个能干、且持重之臣来主持大局,富弼是最合适的人选。
  富弼继续道:“不但老夫要留下,宋公序,吴春卿二人也会留下。”
  “燕云之重,非常地可比。况且,你的毛纺根基在这里,陛下也是十分重视,却是要我等来给你看家喽。”
  看家?东府三位宰相出知燕云?足见赵祯对唐奕信任到了什么程度。
  “那回朝。。。。。。”
  “回朝?”富弼摇头。“傻小子,那是属于你的巅峰时刻,我们这些老家伙却是不能去抢子浩的风头。”
  。。。。。。
  “除了唐介,身为御史,有监察使臣得失之责,要随你回朝,狄青、庞籍做为西府宰执,要等燕云军备整肃之后才回师。各部属官也要等政务平稳之后,再行调动。”
  “所以,只子浩与王老将军统阎王营,携杨老令公骸骨回京。”
  唐奕有些发愣,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安排。
  赵祯这是要让他独领奇功、万众瞩目啊?
  。。。。。。


第634章 真正的牛人
  回京,说远也远,说近也近。
  如今他在辽营,怎么也得等和谈出了结果之后才能抽身。
  但是,这个结果似乎也不用拖太久了。
  耶律洪基正如唐奕所说,他没有选择。两人的那次谈话之后不满三天,这位大辽皇帝终于不再坚持岁币之事,愿意与大宋心平气合地坐下来谈。
  一旦正经开谈,也就没什么阻碍了。说白了,大宋本来也没什么过份的要求。
  之前的五十万岁币,莱州和辽河口两地的百万租金,还给你,大宋不差这点儿“小钱儿”。
  两国依旧是兄弟之邦,相通军政。
  至于羊毛贸易,根本不用谈,那属于自然商业行为,只要大宋用羊毛就一定得买大辽的。
  唯一条,承认燕云是大宋国土。。。。。。
  不承认也没办法,燕云已经在大宋手里了,耶律洪基就算不情愿,他也没这个实力拿回来。
  不过,在这里,唐奕这个“不善权谋”的混蛋又给耶律洪基挖了个坑。
  耶律重元!
  。。。。。。
  耶律重元是以大辽皇帝的身份降宋的。一片石阵前髻发,一句“降了”,燕云就算给大宋了。
  战后,自然要补“投降召书”。
  到这里,他依然是大辽皇帝。至于他和耶律洪基承认哪个,哪个合法,富弼打了马虎眼,大辽也没当真。
  辽人还是很光棍儿的,燕云给你了,那也就没有必要再扯皮。大宋需要一个合法性,一个合性的占令燕云的理由。
  战时承认耶律重元,也就承认了。战后奉耶律洪基为辽主,也就可以了。
  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扣小字眼儿,玩政治手段,契丹人永远玩不过宋人。
  。。。。。。
  投降召书。
  耶律重元的这个召书是唐奕给写的,内容就是:他以辽主的身份归还当年石敬塘割让给大辽的燕云一十六州之地。
  如此一来,大宋占领燕云也就算名正言顺了。
  这是大宋自己的问题,大辽上到纨绔皇帝耶律洪基,下到和谈首臣耶律宗训都懒得管。
  可是,问题来了。。。。。。
  特么“燕云一十六州”!
  一十六州可没有全在他耶律重元的手里,这次燕云复宋,一十六州也没有全归大宋。
  燕云,燕云。
  “燕”给大宋了,“云”还在大辽手里呢。
  云州是突吉台部的领地,怎么可能给大宋?
  唐奕这个小机灵抖的太损了,直接在大宋和大辽之间、大辽内部之间,埋下了一根钉子,一根把耶律洪基送入深渊的钉子。
  。。。。。。
  ——————
  抛去唐奕的阴险不谈,别的方面双方皆是认可。
  富弼立即将前方进展上表官家,只等赵祯御批,即可与辽人签订正式的盟约。
  奏表这一来一回,又是半个多月。
  此时距离古北关大战已经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
  赵祯御批的旨意到达的同时,观澜诸生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唐奕交与的任务。他们没有来古北关,而是聚于幽州,等待唐奕南归。
  而另一个人也被辽人送到了古北关外——司马君实。
  司马光这一遭看似有惊无险,实则九死一生。耶律洪基稍稍任性一点点,他这个驻辽通政使的小命儿就没了。
  即使萧惠、耶律宗训极力担保,还是难免一场苦难加身。只两个月时间,去辽北走了一个来回的司马光就几乎让唐奕认不出来了。
  许是耶律洪基故意的,此时的司马光与乞丐无异,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原本有几分仙气的短须现在也打绺儿了,手腕脖颈间尽是红肿破皮,显然是带过重枷。
  唐奕心里过意不去,急步迎上前去,张嘴就道:“看来‘苏武牧羊’,不是一般人能效仿的,也就君实兄能来一来,换个人就挂掉了!”
  “噗!!”
  富弼在后面没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