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210章

调教大宋-第210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不得不说,邵雍的名声可不是闹的,此文一出,更加坚定了回山是宝地的传言。
  已经有信邪的朝臣私底下找范仲淹商量,看能不能在上院也给他们留个院子,时不时来沾沾仙气儿。实在不行,像欧阳永叔一样,牺牲一点休沐时间,来回山当客讲教谕也行啊!
  就连山下的回山街市,也借着这股子邪风地价、租金打着滚儿的往上涨。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正街的铺面租金已经翻了四五倍。靠近白樊楼分号和华联仓储的黄金位置,价格已经比肩开封城内马行街最贵的铺面了。
  对此,唐奕吩咐马大伟,只租不卖,给多少钱也不能动心,以后还得涨呢。
  ——————
  这一个月的时间,除了儒生们为同门学兄能够金榜提名而奔走相庆,朝官们为赵祯连得二子而激动了一个多月之外,上院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程颐了。
  大伙儿都看不懂这货在干嘛,不但搬去和那帮“贼配军”同吃同住,每天还和他们一起晨跑。就连军汉们躲在他们的院子里列队训练,也能看到程二的身影。
  这一天早晨。
  章惇玩味地看着程老二跟在一帮军汉队后呼呼拉拉地往山下跑,手里的黑色棋子说什么也不落到棋盘上了。
  “程二是不是想当圣人想疯了?”
  王韶也看得直摇头,拿着黑子的手下不落定。
  “还真没准儿,说不定要拿他那一套去教化这帮子厮杀汉呢!”
  这是邓州营每天的必修科目,早起一趟冲到回山码头,再冲回来。来回加上山路正好八里,勉强算是活动开身体。
  “多新鲜,程二也不是疯了一天了,走棋走棋,休要拖延!”二人对面,苏轼一手擎着一粒白子,死命地催促。
  没错,一大早上,三人正在下棋,而且是。。。。。。二打一!
  三人面前摆着两个棋盘,章惇和王韶执黑各下一盘,对手正是苏子瞻。
  只不过,苏轼同下两盘,还让了章恼和王韶执黑先行。可这两位,还是没招架得住,棋盘上白子大龙已现,二人落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我说,你们两个能不能行了?”
  “加一块儿也是奔四十的人了,还下不过我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不行就认输得了,也没多少钱,是不是?”
  “你们不会是输不起吧?”
  苏子瞻一通连珠炮,说的二人面红耳赤。
  二人恼火地瞪了他一眼,把棋子往棋盘上一扔。
  章惇恨恨道:“再与你苏子瞻下棋,我就不姓章!”说完,从怀中摸出一吊铜钱摔在苏轼手里。
  王韶也是摇头,苦笑着投子掏钱,“你这嘴啊,可以和唐子浩拼上一拼!”
  苏轼棋艺高超这还没什么,主要是这倒霉孩子还是个碎嘴子,从头到尾就没停过,念叨的二人脑仁儿直疼,当真棋品不怎么样!
  苏轼嘿嘿贱笑着把到手的两吊钱收了。
  “这叫心理战,懂吗?就是小唐教谕教的。”
  。。。。。。
  苏轼还没得瑟完,就忽闻身后有人说话。
  “我教你什么了?”
  三人寻声一看,正是唐奕。
  苏轼一吐舌头,眼珠子一转,“小唐教谕,要不要来一局?”
  唐奕一巴掌扇在他后脑勺,“整天不学好,才多大点就赌!?”
  苏轼装起了伤,揉着后脑勺道:“不多,就一吊,来不来?我让你一子!”
  。。。。。。


第336章 家信
  唐奕恨不得再给苏轼两下,这倒霉孩子,一点千古第一风流人物的样子都没有,跳的很,还没他弟弟稳得住。
  这时王韶出声道:“子浩,可知官家什么时候走啊?”
  唐奕疑道:“你问这干嘛?”
  王韶苦笑,“刚来的时候还挺新鲜,可是这时间一长。。。。。。”
  “你知道的,规矩太多,别扭!”
  唐奕耸肩道:“快了吧,皇城改建半月前就完工了,要不是两个皇子当时还未足月,早就应该回去了。”
  说完,不禁苦笑,“我也盼着陛下早点走,这么多人,都快把我吃穷了。”
  他这么一说,三人不禁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要走了。
  看来,这帮学霸也不愿意天天在皇帝和大臣们的眼皮子底下过日子。
  可惜啊。。。。。。
  唐奕暗叹,官家要是走了,你们的苦日子才算真的来了。
  轻轻一拍苏轼的肩膀,看了眼他手里的两吊钱,意味深长地道:“赶紧花了吧,要不没机会了!”
  扔下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唐奕转身就走,只留给三人一个看不懂的背影。
  。。。。。。
  “他这是什么意思?”
  王韶摇头,“不知道!”
  章惇也道:“神神叨叨的。”
  苏轼低头不语。
  不对啊,以他十四年的人生阅历,还有和唐奕相处几个月之久的认知,唐子浩说话可从来没放过空!
  不由低头看了眼手里的两吊钱,暗暗运气。
  “问你们个事儿呗?”
  章惇眉头一挑,“什么事儿?”
  “那个。。。。。。”苏子瞻还有点不好意思。
  “那个,去山下吃花酒,两吊钱够不够?”
  噗!!!
  两人直接就喷了。
  “你才多大点,毛长齐了吗?就要吃花酒?”
  苏轼舔着脸嘿嘿直笑,“总要有第一次的吗!”
  “。。。。。。”
  王韶彻底无语了。
  章惇似是想到了什么,猛的一怔,“等等!”
  “你只有两吊钱?”
  “对呀。”苏轼来了精神,“够不够?”
  章惇想的就不是够不够问题。
  “也就是说,你身上一个大子儿都没有?”
  “呃。。。。。。”
  苏轼窘道:“你是知道的,我爹平时管的严吗!”
  章惇闻言,直接就窜了起来,“你特么没钱还来跟我们赌棋?”
  “呃,我娘等着我开饭呢,我先走了。”
  苏轼感觉情势不对,掉头就跑。
  章惇和王韶倒没有追他,对视一眼。
  特么让一个娃娃给坑了。
  。。。。。。
  回头再说程颐。
  怎么说呢?
  程二圣人这一个月过的是欲死欲仙。
  晨练和整理内务的时候,程二都要在心里把唐奕骂上几百遍,才能熬得过去。
  可每次面对同窗的不解,还有那种非议的眼神的时候,他总能想起唐奕在后山炭场说的那番话,想起他在课堂上,时不时流露出来的那种一视同仁理念。
  最后,程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
  特么的唐子浩比他程颐还像圣人,这孙子太能忽悠了,要不自己怎么会着了他的道儿?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个多月并不浪费,程颐也确实像唐奕期望的那样,在一点一点地发生着变化。
  起初,就算有唐奕的吩咐,加上被他忽悠,程颐心底里还是瞧不起这帮军汉的。
  在他看来,这帮只会提刀饮血、喊打喊杀的糙汉子,是简单的,是粗鄙的,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让他看不起。
  程颐是站在一个旁观者、一个高高在上的局外人的角度,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这群汉子的。
  程二觉得自己就是在做作业,出题人是唐子浩,题目是了解军汉。
  但是,这群所谓的厮杀汉好像远比他想像中要复杂得多。
  那个独臂将校因为得了唐子浩的令,简直是无所忌惮,从程二住进这个屋开始就没给过他好脸色,逼急了更是非骂即罚。
  真罚啊!
  进了这个屋,老曹就没把他当儒生,做不好就罚,一点都不客气,什么站军姿、俯卧撑,折磨得程老二欲死欲仙。
  而各种各样近乎苛刻的要求,更是要把程二逼疯了。
  有时候,程老二都觉得,老曹就是在报复,报复那天在书院门口的羞辱。
  可是,一个偶然的夜晚,程颐辗转难眠之时,却看见那汉子半夜起来帮他掖好踢开的被子;看见他把自己穿潮的靴子拿到火炉边上,蹲在那儿,用他那独臂举着靴子烤了有半个时辰。
  程颐就那么默默地看着老曹,这时候他才觉得,也许,他想错了。
  他开始真正地想去了解这些人,接触这些人了。
  他发现,这些军汉不管是谁,要是误了饭时,根本就不用特意去提,一定会有人把饭菜留好。
  他发现,那个独臂汉子每回换下来的衣物,别的汉子一定抢下来帮他洗了。
  他发现,这帮人特别爱写家信,每天一有空闲,就一堆人聚到仅有的两个识字的汉子身边,一封接一封的写。
  他发现,这帮人真的很顾家,官家给了邓州营每人五十两黄金的赏赐,他们一点都没打算留,全都和家信一起,让观澜的粮船带回家去了。
  他发现,原来这帮汉子并不粗鄙,他们会想着给同伴留饭;知道老曹一条手臂不方便,会帮着他洗衣;他们也并不冷莫,甚至比大多数文人更热。
  他发现,这些人真的是英雄,功绩就刻在他们的胸膛,扛在他们的后背!
  程颐开始试着和他们接触,试着像他们一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声骂娘;试着像他们一样,晚上躺在铺上,聊家乡、聊女人、聊那些有的没的。。。。。。
  而混熟了,军汉们也不再把他当外人看待,就让他帮着写“家信”,程颐自是欣然接受。
  但是,当独臂老曹把一个皱巴巴的小本本儿捧到程颐面前时,程颐这才发现,之前他们每天都在写,每天都在寄的,根本就不是家信。
  小本本儿上记录着近五百个名字,五百个把命留在了广南的名字!
  原来,活下来的这十九条汉子,把官家赏下的金子一点不留地凑到一块儿,分成近五百份儿,然后,一份一份地寄了出去。
  这也是家信,是那五百英魂。。。。。。
  最后的家信!
  。。。。。。


第337章 出路
  程颐在帮邓州营牺牲在广南的将士们一封一封写家书的同时,也在一点一点、一个一个地了解着小册子上的每一个名字,了解着他们的故事,了解着他们在昆仑关下、在宾州城前的壮举。
  渐渐的,那一张张面孔开始鲜活起来,仿佛就映在他的眼前,模糊而又清晰,挥之不去。
  不知道为什么,程颐现在特别恨唐奕。恨他把自己送到这儿来,恨他让自己知道这些。
  他…妈的,唐子浩太坑人了!
  ————————
  唐奕可不知道程颐心里的那份复杂,此时,他正坐在尹师父的院里,和桃园夫人一起喝茶。
  来找桃园夫人,自然是为了黑子和董惜琴的事情。
  唐奕都不明白黑子在搞什么鬼,从来都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性子,这回却玩起了含蓄。
  那董惜琴也是一副不清不楚的样子。喜欢就嫁,不喜欢就拉到呗,粘粘糊糊、欲拒还迎的,看着就腻歪。
  唐奕替他们两个着急,只能来找桃园夫人了。想看桃园夫人有没有什么法子,让这两人痛快点儿。
  “奕说话直,师娘别见怪!”
  唐奕也就不绕弯子了,“惜琴姑娘到底什么意思?是嫌我黑子大哥出身低贱,配不上她?”
  桃园夫人苦笑摇头,“这大郎倒是错怪惜琴了,她虽身处红尘,但绝不是功利之人。不然,也不会为了桃花庵,辛苦操劳了这么多年。”
  “那是压根就没那个心思?”
  桃园夫人继续摇头,“惜琴长这么大,还没对哪个男人这么上心过。”
  日!唐奕心中暗骂,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熬个什么劲儿啊?
  “倒是老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