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133章

调教大宋-第133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奕又不傻,没人给他擦屁股,他敢在辽人的地方这么疯吗?算准了耶律德容不敢让使团出事。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
  尽管耶律德容对唐奕当街杀人,暴扇耶律涅鲁古的行径心有不平,毕竟唐奕是一个外族人,扇的还是自己的同宗同族。
  但是,职责所在,他是万不能让唐奕出事儿的。一回到驿馆,耶律德容就遣人大张旗鼓地快马出城,急报辽帝。
  揍报中也没写别的,就是使团在入南京之前遭盗匪袭击,虽无伤亡,但宋使受到了惊吓,特奏明皇帝。
  这一手可以说玩得漂亮,既保存了耶律重元父子的颜面,没把事情闹大,又以此来警告耶律重元父子——不要轻举妄动,在你的地头出一次事已经够意思了,要是再出第二次,那就说不过去了。
  。。。
  而耶律涅鲁古此时正在跟老爹耶律重元哭诉,长这么大,他也没让人这般侮辱过啊,而且还是在街面上。
  耶律重元是气得指着耶律涅鲁古的鼻子大骂,“你个糊涂东西!若是杀个宋使就能挑起宋辽嫌隙,还用等到你来动手!?”
  耶律涅鲁古委屈道:“孩儿也是想为父王分忧啊!”
  “分什么忧?”耶律重元眼睛一立,“你这是添乱!”
  “不管怎么说,事已至此,绝不能让唐子浩到大定啊,若是他向皇帝觐谗言。。。。。”
  耶律重元一叹,就在刚刚,驿馆那边的奏报已经发出去了,现在他不但不能杀宋使,还得祈祷天神,让那个唐子浩全须全羽的到大定。不然,就算不是他干的,也成了他干的了。
  唐子浩,老子跟你没完!
  。。。
  耶律重元父子被让唐奕算计了个半死,众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解恨啊!
  使团仍依原计划在幽州歇停了一天后,再次上路。
  从幽州到顺州,再由顺州眼看就要进檀州地界,也不见有任何不测发生。
  潘越就奇了怪了,这耶律重元也太不争气了,桩桩件件都按着唐子浩算好的来走?能不能有点惊喜?
  想着,翻身下马,掀开车帘子就钻了进去。
  只不过,车里的景象有点暧昧。。。。


第212章 杨无敌祠
  马车之中。
  就见唐奕这货正枕着君欣卓的大腿,四仰八叉地躺着,君欣卓把唐奕头捧在怀里,一双玉手在他额头上轻赶压。
  唐奕眯着眼睛,还舒服地把脑袋在君欣卓怀里蹭了蹭。
  君欣卓羞红着脸嗔怪道:“别乱动。。。。。”这小子自从出了回山,越发不像话起来。
  “你就不怕那两父子追杀而来?”
  唐奕眼皮都不抬一下地道:“切。。耶律重元要是有那个魄力,他也就不是耶律重元了!”
  按照正常的历史,耶律重元从‘皇太弟’变成了‘皇太叔’,被耶律宗真父子当猴耍了一辈子。憋曲了几十年,最后造反的时候,竟只召集了百人冲宫。可想而知,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当得有多窝囊。
  还追杀而来?就算没有耶律德容那一封急报,这货估计都得犹豫几天。
  “不提那晦气的契丹人,咱说点正事儿呗。。。。。。”
  “什么?”君欣卓翻着白眼,唐奕口中的‘正事’,就一定不是什么正经事儿。
  “黑子大哥到底看上谁了?我怎么就摸不准他的脉呢?”
  君欣卓一怔,没想到,他说的是黑子的事。
  这两年,他老往桃花庵跑,大伙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张晋文也帮他说了几家姑娘,但这货都说没相中。
  “我也不知道师哥相中了哪个姑娘,问过他也不说。”
  “靠,还玩暗恋啊?”
  “。。。。。。”
  “算了,不说他了”唐奕顺势翻身,把脸埋在君欣卓怀里,又猛的一把捉住君欣卓的小手攥在手里。
  “睡一会儿,别乱动哦!”
  君欣卓一阵气结,果然还是没什么正经的。
  正要推开他时,车帘暮的被人掀开了。
  “哎呦喂,辣眼睛!”
  潘越装模作样地捂住面门,却一点都不客气地爬上了车。
  好吧,‘辣眼睛’这个词儿是跟唐奕学的。
  唐奕眯眼一瞅,原来是潘越,就一点要起来的意思都没有了。
  “不看滚,谁让你看了啊?”
  “算了,小爷就忍了吧!”
  潘越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给自己倒上一杯醉仙,一饮而尽。
  君欣卓现在是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像被人点了穴道一般僵在那里。
  “姐姐脸红什么?”潘老四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多大个事儿啊,可着开封谁不知道,唐疯子这坨牛粪上面插着支静谧如兰的俏娘子?早晚是他的人,现在要习惯!”
  这样的玩笑,在观澜书院时,宋楷他们就常开。但君欣卓听了还是有些面热,揶揄道:“你们不是见面就打吗?怎么也学大郎,耍起贫嘴来了?”
  “就是。”唐奕一点不觉害臊。“本少爷那么多优点不学,偏学坏的。”
  潘越的回答更是无耻。。。。。
  “嘿嘿,揍他一顿是答应曹老二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跟他学坏啊!”
  “。。。。”
  “滚滚滚!”这货来臭贫也不挑个时候。
  “说正事儿。”潘越也开始说‘正事’。
  “你咋就猜得那么准,料定耶律重元肯定不会劫杀我等?”
  唐奕不想跟他细说,敷衍道:“猜的!”
  “骗鬼呢!”
  “切,我不但猜到他不敢动手,还猜到咱们前脚到大定,他后脚就得跟过来,你信不信?”
  “不信!”
  “十贯,扑一局!”
  “扑就扑,到时候别赖账。”
  “说完了?”
  “完了。。。。。”
  “那赶紧滚蛋!”
  “。。。。。。”
  “奶奶的!”潘越不情不愿地下了车。
  看来,小爷也得找这么个知冷知热的女人了。
  潘少爷现在有点嫉妒唐子浩了。
  。。。。
  过了檀州向北再行百多里,就是燕云著名的险关——北古口。
  耶律德容知道,每每宋人的使团到此,都有一个必去的地方。所以,日天行路之时特意急赶了一段,下午天色尚早就到了北古口路驿住下。
  而那个去处,便是‘杨无敌祠’。
  一到了这里,唐奕就收起了玩乐之心,让君欣卓备上诸多酒食、香烛、供果,出了驿馆。
  门外,杨怀玉已经等在那里。
  见唐奕大小食盒、香烛齐备,杨怀玉扬了扬手里的一份供品。
  “多了。。。”
  唐奕无所谓道:“香烛用你的,酒食用我的。都尽一份心吧!”
  杨怀玉一想也对,多了总比少了强,于是,四人结伴,寻着祠堂而去。
  唐奕欲言又止。其实,他是想说,把潘越也带上吧!但终还是没开口。
  杨无敌祠位于北古口的北山之上,不用找,只要沿着山路一路走下去就到了。
  四人走到山角,就感觉身后有人跑了过来,回身一看,却是潘越。
  “我。。。”潘越今天也失了平常直来直去的性子。
  “我能去吗?”
  唐奕没说话,看向杨怀玉。
  杨怀玉怔了一下,心乱如麻。最后还是叹道:“跟着来吧。。。”说完,率先转身上山。
  唐奕抿然一笑,揽过潘越的肩膀,大步向前。
  杨怀玉虽然面色不好,但他能对潘家的人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五人一路登高,于北山之上终见一青砖叠砌的院落。
  让唐奕等人颇为意外的是,这青砖祠堂虽已经建了几十年的光景,却全无破败之象,青砖对缝,朱门新亮。
  门额之上有金匾题字——杨无敌祠。
  七十年前,杨业于雁门关外,以几千步将大破辽朝十万大军,不但袭杀辽军元帅萧咄李,更是生擒了马步都指挥使李重海,创造了一个至今无法超越的神话。
  辽人因而称这位无敌将军为——杨无敌!
  不得不说,契丹人的豁达、直爽值得赞誉。他们敬畏强者,崇拜英雄。甚至不管那个强者或英雄是战友,还是敌人。
  杨业虽战死异国,但却得到了比故国更多的尊重。不但得号无敌,而且作古几十年,威名依然被辽人所铭记。
  进到院内,只见方院正中,一口半人多高香鼎犹在飘着渺渺青烟。显然是平时就香火不断,院中虽然没有人,但却没有一丝杂乱。
  走到正殿之前,就见漆门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杨老令公做事忠实不二”,下联是:“专祠一座表扬英勇无双”。
  唐奕左右看过,不禁调笑道:“就辽圣宗这水平,还不如观澜民学里的蒙童。”
  而杨怀玉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大宋的将军,却要敌国的皇帝来书写挽联。。。
  何其哀哉!
  。。。。


第213章 杨无敌之死
  睁眼就看到泡泡的万赏,心情立马十分美丽:)
  谢谢了。。。苍山老感动了。
  Ps:推荐一本三国类的好书《我在三国打直播》,
  恩,简介都在书名里了。好书,喜欢三国题材的不要错过。
  ————————
  门额上这副对联真的不敢恭维,这也就是在辽朝这种地方才好意思挂出来吧。。。。
  几人进到殿中,就见杨老将军的丈许坐像端坐殿上,金甲蟒袍纤尘不染,一手托顺,一手紧握腰间宝剑,面容刚毅,目及远方,甚是威仪。
  而坐像所望的方向,正是南方。
  那个方向。。。
  翻过崇山峻岭、大河平原,就是故国。
  在老将军坐像两旁,分别立着随之一同战死辽地的长子杨延玉、部将王贵。
  唐奕等人把各色供品、酒食一一摆上,又点上香烛,叩拜觐香。
  。。。
  “不孝子孙杨怀玉,来给曾祖、大爷爷、王爷爷请安了!”杨怀主擎着一碗千军酿,心下凄然地念道着。
  。。。
  “老将军,小子唐奕来看您了。。。。”
  。。。
  “这是咱家乡的酒,老将军多喝两口!”此情此景,连黑子这样的粗人,都觉热血灌顶,心湖难平,说出去的话亦是铿锵有声。
  。。。。
  到了潘越,只见他一脸肃然,扑通一声竟双膝拜地,把酒碗高高举过头顶!
  “爷爷在世时曾说,曾祖一生征战,灭国无数,但最感荣耀的却是雍熙一败。”
  “战虽败,却从辽人手中救回燕云汉儿无数。。。。曾祖说,他一生以杀人立身,却从没想到过救人性命。”
  。。
  杨怀玉眉头一锁,潘越此时说这些话并不合时宜,雍熙一役,曾祖之死多多少少与潘美不援脱不了干系。所以,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杨家对潘家依然心有嫌隙。
  却不想,潘越继续道:“但曾祖也说,最后悔的同样是雍熙一败。救了人,却折了最好的兄弟!”
  “老将军在上!潘家子孙代曾祖给您赔不是了!!”
  。。。。
  说着,潘越把碗中烈酒洒于像前,然后重重地叩首三次!
  唐奕一叹。。。。
  杨家与潘家的恩怨纠葛剪不断理还乱,就算杨业与潘美在世,大概也分不清谁对谁错,更说不出个谁怨谁吧?
  要非说怨,只能怨赵二得位不正而养出来的疑心病,助长了文人监军的气焰。
  梦回百年。
  周世宗柴荣与他的继任者赵匡胤都是当世名主,而经过唐末乱世的洗礼,那时的汉人开始意气风发,蓬勃向上。
  那时的军人攻城略地,天下无敌,用一次次的胜利把辽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正当中原一统,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