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大宋 >

第129章

调教大宋-第129章

小说: 调教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耶律德绪此时正是意气风发,宋人越是郁闷,他就越高兴。心说,要不是那个送伴使提前开溜,还有更难听的等着他呢。
  突然,他直觉背后风尘卷起,回头一看,正是那个讨人厌的唐子浩打马急奔而来。
  “你慢。。。”
  耶律德绪吓了一大跳,如此大队之中放马狂奔,若是惊了马队可不是小事。只不过,他‘点’字还没说出来,唐奕已经直朝他撞了过来。
  “你!”
  耶律德绪吓得魂飞魄散,猛勒马缰,登时大队前头这一块,马嘶人嚎乱做一团。
  唐奕急马直奔,堪堪在离耶律德绪一丈远的地方猛一勒缰绳,胯下骏马一个急停,长嘶一声,人立而起。
  唐奕傲然立于马上,稳若泰山。
  砰!!!
  马蹄重重地砸在黄土地上,溅起泛泛烟尘。
  耶律德绪惊魂未定地看着唐奕,万万没想到,这熊孩子骑术如此了得。
  好!!!
  宋兵暴出一声高叫,虽不知道这唐疯子为何队中奔马,但这一手御马之术着实漂亮。
  番越在后面跟的好不郁闷,这特么是我教他的好不?别看唐子浩现在玩的挺溜,当初学骑术之时,差点没摔散架了。
  “嘿嘿。。。。。。”
  唐奕看着耶律德绪煞白的脸色,就知道这货吓的不轻,贱笑着道:“差点没停住。”
  “你!”
  耶律德绪这个气啊,都说南朝人奉行什么鸟君子之道,都是四体不勤,两手不沾阳春水的酸书生,这个唐子浩还是范仲淹的门生,怎么净干些出格儿的事情?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两国通使途中放纵奔马,真当我北朝好欺负不成?”
  耶律德绪是真怒了,差点让这孙子撞死,先扣个大帽子再说!
  不想,唐奕根本没当回事儿,一夹马肚子,靠了过来。
  “急什么?咱俩聊聊!”
  “。。。。”
  杨怀玉一个武人出身都让唐奕这作派弄得哭笑不得,心说,全大宋,不,全天下,也就唐子浩能把无赖耍得这么然自吧?
  耶律德绪今天是铁了心要收拾一下唐奕,两国通谊之事,就算杀了这小子,南朝皇帝也说不出什么。
  不想,唐奕下面一句话直接把耶律德绪弄懵了。。。
  只见唐子浩靠到他身前,两匹马几乎贴在一起。才探过身子压低声音道:“问你个事儿,你是听辽帝的,还是听耶律重元那个皇太弟的!?”
  “。。。。”
  “你什么意思!?”
  这特么是要掉脑袋的问题,这小子怎么敢问?


第205章 消停了不是
  耶律德绪让唐奕一句话问得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
  现在辽朝内部暗流湍涌,上上下下是个人都知道,辽帝想把皇位传给儿子。皇太弟耶律重元虽没有任何动作,但是谁也不相信,他会就这么把皇储之位乖乖拱手让人。
  唐子浩问他这种话,简直就是在诛心。
  唐奕见这憨货脸上已经没有一点人色,阴沉地撇嘴冷笑。
  “我在后面听说,你扯什么辽骑两日可达我宋都?怎地?辽帝想攻宋?”
  “我。。。。。我就打个比方!”
  “啧啧啧,谁知道你是打比方,还是有意挑衅!?”
  耶律德绪被唐奕咄咄逼人的气势弄得心中大乱,却又不想落了面子,抢白道:
  “就算挑衅又如何!?南朝还敢抓某问罪不成?”
  这是辽人的惯用计两,说不过就耍横,反正你拿我没办法。
  “所以说吗。。。。。。”唐奕一摊手,“所以才先问问,你是向着谁吗!”
  “这。。。这和向着谁有什么关系?”
  “唉。。。。”唐奕悠然一叹,这耶律德绪也就是个草包,还不如他弟弟耶律德容脑子好用。
  突然面容一紧,冷声道:“你要是北朝皇太弟的党羽,那肯定不用抓你问罪了,老子现在就砍了你,估计辽帝不但不怪我南朝,还得谢谢咱们帮他除了个大患。”
  “你要是辽帝的臣子,那他…妈就给我老实点!”
  耶律德绪瞪着眼睛看着唐奕,这小子怎么还骂上人了?
  杨怀玉在旁边听得是憋不住地想笑,这确实是唐子浩的风格。
  唐奕可不管耶律德绪是什么表情,凑的又近了一些,用只有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道:
  “再他…妈敢找事儿,老子一桩桩都给你记下来,到了辽都,一并呈给辽帝,看看你家皇帝是不是当你破坏邦交!”
  “。。。。”
  耶律德绪不知不觉冷汗就下来了。
  自己给这小子扣了顶大帽子,没想到,这熊孩子给自己扣了顶更大的!
  。。。。
  唐奕见他说不出话来,猛然哈哈大笑,弄得所有人都是一脑袋问号。
  只听他高声叫道:“使君真是大度之人,小子险些惊了通使仪仗当真罪过!”
  噗。。。!
  杨怀玉终于崩不住了,笑出了声。。。。。
  耶律德绪则有种智商被侮辱了的感脚,可偏偏还不能发作。
  唐子浩说的没错,两国现在是非常时期,放在平时,耍耍威风没人管你,回去皇帝可能还赏个‘扬我国威’的功劳。但是,现在却不行,作为皇族中人,他比别人更明白,就算自己真死在了大宋,那特么也是白死。
  。。。
  唐奕眼瞅着耶律德绪脸色数变,心想也不能压的太狠了,过几天可就到人家的地盘了。
  “黑子。”
  “在呢!”
  “去取一套‘千军酿典藏’赠予耶律使君,当是咱们给使君压惊。”
  “得勒!”黑子扬着下巴拨马回后队取酒去了。辽人又如何?在咱家大郎面前,还不一样被玩得团团转!
  不光黑子,五百护卫兵士也是顿感提气。别看唐奕话说的好像给辽人赔不是,但只要是不傻,就都看得出来,那辽使让唐疯子玩得一愣一愣的。
  耶律德绪别提多憋曲,看来,今天只能认载。
  不过,唐子浩说的那个洒。。。。。
  应该就是去年萧英给皇帝带回去的那种吧?八千八百八十八贯呢!想到这儿,心里还挺美,这唐子浩倒是大方。
  殊不知,唐奕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这憨货吃的还挺香。
  。。。
  “来来,使君笑一个,别让底下人看笑话。”唐奕压低了声音。
  “。。。。”
  见耶律德绪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唐奕就势一拍德绪肩膀,“这就对了吗!以后你我就是兄弟,那酒别舍不得喝,老弟那里还有,喝完了自己来拿,别客气!”
  回到后队,唐奕下马上车,还没坐稳,就听司马光劈头就问,你和辽人说什么了?他一副死了亲娘一般的表情。
  噗。。。
  唐奕心说,可以啊,司马大神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本以为是个跟范老二一样的学究作派呢。
  不过,司马光问,他也不说,答非所问地道:“这个耶律德绪挺实在的,什么来头?”
  “耶律宗真四弟耶律宗训之子,之前一直往来宋辽的耶律德容的亲哥哥。”
  “哦~~”唐奕了然点头,原来还是个王爷。
  “这人可交。”
  “为什么?”
  “能让我两句话就唬住的,肯定心眼不多。”
  “。。。。。。”
  司马光揶揄道:“那要是你两句话唬不住的呢?”
  唐奕煞有其事地沉吟片刻。。。。
  “那就三句。。。。”
  “切!”司马光一翻白眼,倒是没听说唐子浩除了疯,还是个臭屁的家伙。
  。。。
  接下来几日,辽人果然老实了不少,不但气焰有所收敛,就连什么辽骑在大宋跑马之类的话也不说了。
  而唐奕等人也没那闲功夫和辽人较劲,因为过了大名府,不出百里,就进入了去岁黄河泛滥所淹没的北河之地。
  除了千里坦途的忧虑,又多了满目疮痍的狼藉。
  。。。
  水灾虽然过去了一年有余,但依然不难看出去年大水肆虐过的痕迹。沿官道两旁,到处是被黄沙填满平的农田,到处是被洪水肆虐过后的断壁残垣。
  唐奕此时也不在车里坐着了,而是和司马光、杨怀玉一同骑马前行,他主要是想看看,灾地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看着一路上面露菜色,无精打彩的灾民,唐奕不禁苦叹。
  “都说朝廷救灾得力,怎么还是这般惨景?”
  耶律德绪看了唐奕一眼没说话。
  其实他想说。。。。。
  大宋这边已经算是不错了,辽境那边的灾区才是真正的惨。
  黄河灌入白沟河,一条小小的界河又怎能拢住黄河天水?
  是以,去岁辽地也是受了灾的,只不过没有大宋严重罢了,但即使这样儿,辽境灾民的情况比之大宋差了也不止十万八千里。
  大辽别看以当世第一强国自居,但是论富庶,跟大宋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
  推书: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从原始丛林到星辰大海》


第206章 边关故人
  在这个时代,即使朝廷想的再周全,救灾再得力,也无法和后世的有子弟兵亲自抗灾、有完备的救灾机制,还有充足的赈灾物资可比的。
  司马光道:“大郎一定是没见过往年大河成患的景象,今年已经算好的了,起码没怎么饿死人。”
  杨怀玉接道:“这还多亏了大郎的观澜运力帮着朝廷度过了这一大关,不然,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唐奕没接他们的话,心里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庆幸。
  呆望良久方道:
  “天下亡,则百姓苦。天下兴,亦百姓苦!”
  “不论天灾,还是人祸,遭殃的都是百姓。”
  耶律德绪眼珠子差点没突出来。。。。
  “这话是唐子浩说的?”
  他实在没法把昨天那个连吓唬,再威胁,甚至于耍无赖都用上的唐子浩,和今天说出这种话的唐子浩,联系在一起。
  而司马君实也是望着唐奕出神。。。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吗?”
  灾区的惨状,唐奕现在也无力去改变。他只能用亲眼所见的东西,为以后吸取经验,好结合后世对赈灾之事的一些见闻,看能不能做出一些改进。
  。。。。。。
  一路穿行河北两路,使团终于于二十天后,到达了宋辽边境重镇雄州。
  司马光的送伴使团,送到此处也就到头了,因为过了雄州,就是辽人的地界了。
  只不过,司马光并没有马上返程,不论入辽,还是不入辽的人马,都要在雄州休整两日再行上路。
  到了这里,唐奕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去找尹文若。
  尹洙的大儿子尹文若,春闱中二甲三十四名,被放到了雄州任军事推官。
  可别觉得,把尹文若发到这么运的地方来,是朝廷不待见他。
  事实上,雄州军事推官可不是一个散职,这里是宋辽军事重镇,要不是看在他爹是尹师鲁的面子上,肯定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位置让一个新科进士来坐。
  在雄州驿馆安顿下来,唐奕就带着黑子、君欣卓,还有潘越,提着大包小包的出门了。
  一路打听着找到了雄州府衙。此时天已经擦黑,问过守衙差役,又给人家塞了一角银子,差役才打着灯笼带几人寻到尹文若家里。
  尹文若一见是唐奕他们到了,急忙迎了出来。
  “前天才来的信儿,怎么今天就到了?以为你们还得几天呢!”
  唐奕跟着他进屋,“路上太平,走的就快。”
  尹文若抿然一笑,使团所谓的太平,在雄州的人都知道,就是辽人没找事儿。
  唐奕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四下打量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