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7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中东国家站队都十分明显,两国讨论的地点则成了一个难题,放在利雅得、开罗、大马士革、巴格达这些城市都不行。最终不得不挑选一个中立国,苏联能接受的国家也不多,最终在瑞士和奥地利之间,会谈的地点定在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会议上美国和苏联的交锋,在葛罗米柯和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之间展开,一点也不比战场的激烈成度小多少,相反因为战场上的火气都很大,连带着谈判中也充满了火药味。双方的态度都很强硬,因为对方提出来的条件和本方能接受的条件相差甚远。
但是有一点是双方都同意的,两国现在的战争让全世界都处在危险当中,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停火,放对方补偿损失都是之后的事情。
这样,在美国对两伊发起空袭的第五十天,双方正式宣布停火,全世界终于松了一口气。
维也纳,奥地利政府为双方举行的谈判地点,葛罗米柯和詹姆斯贝克围绕着战争的起因进行了激烈争论,还包括科威特和巴林的归属问题,以及赔偿问题,战俘问题等等,这么多条件当然不是为了对放下不来台,而是要做出一副态度。
双方都明白,很多问题其实根本达不成共识,这个时候提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用来妥协用的,美国哪怕知道苏联不会让伊拉克和吞进去的科威特吐出来,可就算是知道,也要拿出来谈,一字不提美国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让苏联让伊拉克和伊朗将占领到地区吐出来,这是不可能的,苏联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把所有盟友都丢掉,相反美国已经做出了帮助科威特王室的努力,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双方停战是最好的结果!”葛罗米柯带着一贯的刻板面孔,用机械化的声音说道,“还有一点,我们要说的是,伊拉克和伊朗的损失远远超过美军,不过出于对美国的尊重,苏联愿意给予阵亡美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比如开放一条通道,让受伤的美军士兵进行救治。”
莫斯科,谢洛夫思前想后还是再次将柯达的事情延后,一年之内美国本土再出事,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他已经想好了一个实行计划的好日子,苏联解体那天,在那天送给美国一份大礼包,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美国和苏联在波斯湾大战,冲到最直接冲击的,就是日本,这一次两国在中东大打出手,直接引爆了日本股灾,根据历史谢洛夫知道,完全依赖石油进口的日本陷入极度恐慌之中,股价大幅下挫。随着战争结束,日本股市又强劲反弹,但已无法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人们对经济泡沫式繁荣还抱有幻想,希望利率提高、海湾战争对股价的影响会尽快消除,股价波动在短期内会趋向平稳。然而,几乎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者和投机者的预期都落空了,日本股市从此一路狂泻。
苏联已经早先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撤离,绝对不会受到损失。不过日本股灾溢出的热钱,会不会回到美国让美国股市反弹,这个后果会不会实现,暂时谢洛夫还不知道。
目前重要的事情,是苏联阵亡的士兵抚恤金问题,这点谢洛夫准备找两伊来出,随着停战的开始,两国都开始对战争损失开始统计,虽然地面战争只有短短几天,但是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战争强度,远远超过美国自己吊打幼儿园,苏联阵亡两万一千人,美国公布的阵亡数字也高达一万七千人,这还不包括英国皇家海军被团灭。
从伤亡对比上美国赢了,但是战争不仅仅考虑到交换比,这么考虑的话二战应该是德国赢,美军的阵亡数字比苏联小,只能作为以后美国网民争论的一个谈资,除此之外毫无作用。
“我们这次的战争,还帮助伊拉克占领了和沙特边界一个富含石油储量的争议地区,实际上美国的货币霸权已经被接触,我们手里控制的石油已经超过全世界的一半,这是我们收获最大的地方,加上日本股灾的发生,对方的经济优势已经成了过去式。”
已经到了年底,谢洛夫和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谈论着这次的收获,葛罗米柯在维也纳的工作还在继续,距离美苏达成共识的一天已经不远。战争还是没有演变成最恶劣的情况,核战争没有在第一天降临,就再也不会降临了。
“万幸的是这次赌赢了,我以后不会再做出这么危险的决策,不能拉着国家继续和我一起冒险!”谢洛夫带着如释重负的表情道,“万幸,其实我也不是什么都不怕的。”
“和平确实太珍贵了!”刚刚出院的吉洪诺夫感同身受,在气氛最紧张的时候,他几乎顶不住这种压力进入医院治疗,现在才刚刚出院没几天。
在距离一九九零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葛罗米柯和詹姆斯贝克正式达成一致,苏联和美国正式停战,随后克里姆林宫和白宫正式宣布了这件事。不过私下当中,美军以后会常驻沙特,保住这个油霸。苏联也准备留下一支部队在科威特,防着美国一手。
停战之后的动作才刚刚开始,美国不会服输的,但这个时候谢洛夫相信,美国已经无法翻盘了,通过这一战,美国和苏联的实力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只不过要几年之后等到苏联消化完成果才能慢慢体现出来。
第1045章 五年计划
“没想到刚刚空闲下来,你就像是失去了一身精神,看到你这幅样子真是令人不习惯。早知道就找一些事情让你做了……”莫斯科中央总医院,坐在病床前的谢洛夫仔细的削着苹果,躺在病床上的则是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按照历史来说,葛罗米柯已经多活了一段时间。
“人总是有这么一天的,我已经比很多人幸运,看到了这种对我们有利的变化!”葛罗米柯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有些暗淡的双眼直勾勾的看着天花板悠然一笑,“我们一辈子的奋斗是为了什么?一个有理想的人,一辈子不就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自己设立的目标么?”
“说得对,就算是庸人,也在完成自己的目标,不过大或者小而已。”谢洛夫把削好的苹果递给对方有些感同身受,如果他还在东北的话,完成的目标无非就是普通人追求的那些,车房妻子这种东西。当然运气不好的话,也没准会去要饭,命运这个东西谁能说的清楚呢。
葛罗米柯非常洒脱道,“不管这次能不能休息的过来,我本人已经没有遗憾了,当然你比我还要幸运,我是看到了对我们有利的变化,你说不定能见证属于工人阶级的秩序被确立,现在的你,在全世界已经没有对手了。”
“是没有能看得见的对手,我们苏联的真正的对手是看不见的,我们都明白真正的对手在哪里,思想!为什么苏斯洛夫同志被称为第二书记?我们都知道一点,真正能对我们造成致命打击的只有内部!”谢洛夫哈哈一笑,转而低沉道,“不要说普通人了,我们都没有让自己变得没有破绽,苏斯洛夫同志,只有一个。”
“其实我有一个问题,你不怕你退休或者病逝之后,安全部门和行政干部爆发冲突么?你从六十年代到现在一直加强安全体系的权威,整个苏联没有担任同一个部门领导人时间这么长的,安全体系太强大了,对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葛罗米柯问出了心中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这个问题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或者说是他的一个愿望。
“我总是害怕我们的最高领导人成为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你也知道,我们的总书记可比美国总统的权利大多了,所以要树立一个强大的,集合警察、情报、军事力量、监察部门的强大部门,让总书记都必须要考虑做叛徒会是什么后果,成不成功我也不知道。”刚开始还慷慨激昂的谢洛夫瞬间泄气,但是话锋一转马上道,“考虑之后,我认为总书记只要想拆掉这么一个部门,只要费一些时间还是可以做的到。所以把部分权利分担到其他中央主席团委员上就是另一个办法。”
“最高领导人成了叛徒?”葛罗米柯面露思索状,觉得这只是谢洛夫敛权的一个借口,一个总书记怎么可能成为叛徒,他有什么理由这么做,白痴么?
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正在对政府报告进行修改的某地图头,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
谢洛夫不知道,自己在葛罗米柯的思维中成了敛权的标杆,不过知道了他也不能拿这个老头子怎么样,都这么大岁数了,葛罗米柯已经不在乎什么个人利益,他都快走到终点了。
九零年俄历新年刚过,共青团真理报大版面刊登消息,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病逝,谢洛夫、吉洪诺夫、利加乔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悲痛,苏联全国放假三天以示哀悼。
“在一年之后,我会正式确立中央主席团委员的任期,同时写入宪法之中,总书记以及中央主席团委员任期为六年,可以连任一届,相当于三届美国总统。从明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会正式宣布,以后的五年计划每实行一次,会在第六年拿出一年时间作为调整期。以五加一模式来保证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对外名称不变。”谢洛夫一只手托着腮,自顾自的道,“有些计划是十年之内无法完成的,太短的任期对长期计划的发展非常不利,而且目前苏联的发展也到了一定的阶段,以五年计划不断的推进,终究会出现我们完不成计划的时候,留出一年发现问题重点补充,也就是可以考虑的。”
“我个人同意总书记的意见,我们必须考虑到第九个五年计划中,我们部分领域大面积无法完成中央下发的任务!”利加乔夫说的是七十年代末期的情况,当时苏联的五年计划指标大幅度下滑,不过因为苏联在全世界咄咄逼人的进攻,补充了国内当时的问题。一旦对外进攻不利无法反补国内的时候,这种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五年计划对苏联的意义非常重要,今年也是十二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第十三次五年计划任务已经要开始制定了,谢洛夫当然要加入到讨论当中,历史上,苏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没有见到有关这个五年计划的任何信息,甚至连国家发展计划和九一年的预算都没有提交苏联最高苏维埃讨论,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工作也被推迟,所有这一切所证明的不是改革的失败,而是改革已经把苏联的政治结构彻底摧毁了。
“我们要迅速推进计算机对全国的覆盖,这本来就在五年计划当中,盲目的扩大生产已经不是很适合我们的祖国,今天的世界已经和四十年前苏联面对的恶劣情况完全不同,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生产成本的问题,中东的石油比我们的成本低那就是成本低,刚果的稀有金属,智利的铜矿分布的更集中那就是更集中,对外合作企业的步伐也要加快。”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对于对抗方面的考虑,我们一直都是主动输出革命,随着对外环境的改善,我们已经不需要这么做了,调解我们祖国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其他问题更加重要。”
“我们以后的对外工作,要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但不是去主动证明什么,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本身就是一个榜样。军事力量方面我们从来都不缺乏,在这方面可以适当的放慢步伐,不是要砍军费也不是裁军,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士兵的保障当中,改善我们红军士兵的生活环境!我们的任务其实仔细看看还有很多,这还没有考虑美国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