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734章

大时代1958-第734章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个玩家自然是法国,美国和苏联想要交锋本身就要全力对待,哪还有余力去收拾法国人?除非里根能用重大利益作为交换,可谢洛夫不怕,他同样抓住了法国的软肋,共产国际的正式成员,阿尔及利亚工人党。国家和国家的利益纠葛,并不是简单就能说清楚,怎么权衡和选择,法国人自己最有发言权。
  “可是我不得不怀疑苏联的立场,是真想你们说的那样,为了解救人质,还是在沉寂抹黑美国。”里根其实想问的是,是不是在抹黑他本人。
  “当然是为了救人!”主要是抹黑你本人,谢洛夫不以为意,现在这种情况谁难受谁知道。里根之所以没有卡特这么着急,主要还是里根已经连任成功了。可这不代表这批人质就不重要,里根想要安然的下台,不是被骂下台,就要妥善的处理人质危机。
  苏联并不在这件事上着急,着急是别的事情,不过要释放一定的烟雾弹来保证得到真正的利益。外交领域不是能解决所有事情,很多旷日持久的谈判,其实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一直无休无止的谈下去,其实是为了换取别的地方让步。或者是等待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下来打破僵局,和上班打卡没有区别。
  这个道理谢洛夫以前不懂,现在懂了,所以一般不把希望放在外交部上。而是靠克格勃解决问题,等真到了不可挽回的时候,在从外交部想办法。在他眼里外交部只是一个沟通渠道,只有真正到了危急时刻,用来和美国沟通的渠道。
  现在的两人,一个人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另外一个是美国总统。不在是大特务和三流演员,像是刚才那种相见恨晚的情况也再不会出现了。现在开始的一点一滴的试探,伴随着对对方的迷惑,内里思考是不是有以小搏大的可能性。
  在利比亚人质问题上,是里根比较有着急。谢洛夫也在别的问题上心焦,一次性摆出这么多问题来谈,本身也是一种迷惑。来掩盖真正的目的。
  很快里根也冷静下来,开始从别的议题上开始对谢洛夫试探,他也不相信苏联就没有一点有求于美国的地方,一点都没有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有有这次见面。
  道理太简单了,如果苏联没有求助美国的地方,全部领域都占据优势的话,怎么可能让总书记谢洛夫出来和他见面?肯定有一个议题是苏联非常关心的,问题是这个提议到底是哪一个?于是第二轮里根发起的试探开始了……
  关于战略导弹防御体系,也就是里根发起的星球大战计划,而苏联决定迎战的防御体系。里根首先很淡然的叙述了美国的立场,中程导弹条约决不能和星球大战计划捆绑。
  “妄图改变目前的现状非常危险,美国不一定能赢。”谢洛夫非常冷淡的回答道,“一旦美国输了,苏联的核优势就会变成绝对优势,真不知道美国人会不会为了选择你后悔。”
  “美国的科技力量怎么肯能会输呢?”里根对本国的技术非常自信,当然在说话的时候没有忘记观察谢洛夫的表情,这种对话仍然是试探。
  里根相信今天谈论的事情当中,肯定有苏联真正关心的问题,只不过他现在还不知道。两人分别提及了利比亚人质问题,星球大战计划和中程导弹条约。言语当中都非常克制,通过对方的表情和动作揣摩,到底哪方面才是对方的软肋。
  想要识破一个演员的伪装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过谢洛夫做得到,同时利用在克格勃耳闻目睹,防止里根从自己身上看出破绽。两个小时之后,两人从小楼中出来,当着等待的记者群面前又演了一波,出门之后直接分别乘车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个谢洛夫几十年都在做特务,伪装工作做的太好了,我看出来他到底底线在什么地方,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人。”回去之后的里根对着自己的老婆南希说道。
  “里根虽然是个演员,但是没有我看不穿的人,他认为星球大战是最重要的,很好,我在陪她演两天。”谢洛夫没有带着妻子过来,瓦莉娅不喜欢冰岛的气候,苏联的季节性旅游是传统,绝对不会在夏季离开阳光沙滩,来到冰岛这里看海苔。
  这种事情家里向来是女人说的算,不过大的在家,身边不是还有小的么?这种小事都根本瞒不过老流氓,接过了小瓦莉娅的水,谢洛夫开始思考之后的试探。
  相信这也是里根的想法,在不同的地方,这种对抗仍然在继续,如同冷战的大环境一样。
  一般人认为苏联最看重的应该是星球大战计划,如果能够让里根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将从根本上缓和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越来越紧张的关系。其他国家和苏联的大部分干部,甚至苏联的重要报纸都是什么认为的。可谢洛夫就是认为签署中程导弹条约更加重要,反正谢洛夫也知道星球大战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战略防御和导弹突防根本就不是一个难度的东西,自然不怕里根的嘴炮。
  从今天的接触中,他也感受到了,里根和一般人的想法没什么不同,战略导弹防御体系是他到位现在为止最大的动作,绝对不会因为苏联的提议放弃。相反对中程导弹条约到是没什么重视,那不过是给西欧人一个安慰,这次会谈的附带品。
  “这就没问题了,明天我们好好谈谈星球大战。”谢洛夫自语道,准备和里根本人,谈论一下这位总统的得意之作,围绕着星球大战开始第二天的见面。
  两人故作亲密的相片,通过在冰岛的记者们传到了世界各地,这种欺骗引起了巨大的效果,甚至一些欧洲比较乐观的媒体预测,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苏联和美国都必须接受对方长久和自己共处在一个世界的现实。
  这个现实,很多国家都能接受,可谢洛夫和里根都觉得,不能接受这种屈辱。哪怕只有十分渺茫的机会,两人都会选择让对方去死。
  冰岛的人口就这么一点,冰岛人虽然知道本国来了两个大人物,可还是和往常一样生活,八十年代的冰岛人,还是继续做自己的传统项目,进工厂上班,下海打鱼。当然也会接待一些来自欧洲的游客,不过和前者相比还是忽略不计的。
  和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冰岛人不同,美国和苏联的交锋还在这里继续。谢洛夫并不怕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对苏联不友好,反正基洛夫战列巡洋舰面上带着核弹,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如果总是这么谈下去的话,就没有意义了,美国还是缺乏诚意。”谢洛夫把昨天里根说的话又还了回去,苏联一直都主张把中程导弹问题和星球大战计划一起谈。美国一直都是拒绝的,这是苏联外交部自己的决定,他作为总书记并没有干涉。
  现在把星球大战计划的问题拿出来,谢洛夫也表示自己非常注意这件事,表明一个态度。
  两人的互相试探还在继续,这种玩心理的释然非常枯燥,但是却是必要的过程。在见面的大多数时间当中,谢洛夫都在说星球大战的计划,当然,戈地图那种怂逼的行为他做不出来,而是拿着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升空,表明的苏联的技术更强,美国人根本赢不了。
  “和平号空间站的升空,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尤其是年初美国的挑战者号凌空爆炸之后,两国技术的可靠性问题已经可以终结了。”
  只要能达到目的,拉仇恨的事情总书记是不会在乎的,揭伤疤又怎么样。美国恶心苏联的时候少了?里根在这个问题上不为所动,不慌不忙的接招道,“可上次的太空竞赛是美国首先登月,总书记似乎比较健忘……”
  “打了一百次战役,赢了一次,这也能成为自夸的理由,真是头一次见到。”谢洛夫揶揄的看着里根,面露轻浮之色道,“美国这种传媒上的不要脸,真值得学习。”
  全世界都在关注两人的见面,随着时间的继续,里根也明白苏联真正的目的是希望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知道了这一点,里根就放下心来,准备让苏联让步。
  “只要中程导弹条约签署,我尽量让所有中程导弹在两年内全部拆除,这个过程必须加快,到时候我们最大的威胁就消失了,可在其他方向加大力度。”


第978章 忍着点,疼!
  作为对西欧的回报,苏联也要做出一点诚意,撤出部分军队,不过绝对不会裁军。而是把军事力量重新投入到高加索地区,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布局。
  只要成功的达成了目的,美国的霸权基础就会被苏联成功拆除,从全世界循环的吸血网络也不会再发生作用。这才是谢洛夫想要考虑的事情,为了防止美国到时候炸毛,苏联的地下掩体建设才一直高速推进。
  谢洛夫并不相信星球大战是一个完全的骗局,就算骗局是里根的初衷,可投入了这么多钱肯定不会一点效果都没有,从后来看通过这一计划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就算是绝大部分设想都无法完成,可理论基础都已经做到了。
  投入就不可能什么效果都没有,这也是谢洛夫决定跟进的理由,何况如果不跟进,冷战没玩没了的继续还将持续,这也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同样,里根也不会停,现在星球大战计划已经投入这么多钱,什么成果都没看到就停止,里根也经受不住这种打脸……
  “我们推行星球大战计划,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美国,这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抗议而停止,谢洛夫先生,你吓唬不住我。”里根无所畏惧的道,“不论苏联用什么交换,美国都要继续推行下去,直到美国彻底安全的那一天。”
  也特么真敢说!对于这个演员的话,谢洛夫一个字都不会相信。对里根整个星球大战计划,谢洛夫知道最后肯定会有一些成果面试,但要想达成里根的设想,以里根现在的年龄肯定看不到那一天,没准谢洛夫都看不到。
  不过对于这种迷之自信,谢洛夫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眼前这个人是非常固执的,固执到马上要老年痴呆了,所以劝解没有用,“最终你会看到,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想要用军备竞赛对付苏联?就美国那种贫富差距,只要苏联的实力距离美国不太远,谢洛夫绝对有把握拖死对方,而不是被对方拖死。
  “谢谢总书记的理解。”里根话锋一转道,“其实美国也可以拉拢法国,谢洛夫总书记,对于法国来说,利比亚的利益,远远没有欧洲大陆的安全重要。”
  “这也是不容易的!”谢洛夫意有所指,他明白里根准备先稳住法国,然后单独和苏联周旋,至于比较条件里根没有说,他也能猜出来,同意签署中程导弹条约,换取法国和美国站在一个立场上,解决利比亚人质危机。
  苏联可以拉拢法国,美国也可以同同样一个条件拉拢法国,这就是冷战当中一个常见的事情左右逢源,只不过左右逢源要分主动和被动。法国一般都是主动这么做的,这么做的国家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真要是从效果上来说,可能法国还要更加成功一点。
  里根的想法很好,可惜旁边不是一个正常人,要是换成游戏中,谢洛夫的角色怎么也算是尤里,里根心中的思考,身边的大特务都能感觉到,然后制定出来下一句话应该怎么应答,这个游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