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689章

大时代1958-第689章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胜而归的里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阐述他的反苏理念,他知道美国现在就爱听这个,在演播室中的里根发挥了自己演员的全部功底,同时没有忘记报复大选之前自己遭受的攻击,以胜利者的口吻讽刺不看好自己的媒体和公众人物。
  “美国人民想要什么已经通过选举表达出来了,美国当然是要领导世界的,多极化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至少目前,两级各局非常稳固。当然作为美国人,我们还是喜欢独自领导世界!”里根对着摄像机侃侃而谈道,“我能胜利,只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因,那就是四年来美国人的生活比原来更好了,而不是什么其他原因。”
  四年来里根的改革虽然在最初两年陷入了困境,可后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是反过来人们当然不会满意,可事实证明里根赌赢了。经济的好转让美国保守力量大增,共和党这次对民主党取得了全面胜利。
  里根也成了美国人心中的冷战斗士,一扫卡特总统时代的颓废,当上总统后,里根成为领导西方世界对抗苏联阵营的旗手。他坚信自由的价值和力量,作为一个有胆量和苏联叫板的总统,里根的种种举措成功的激起了美国争霸的雄心。
  在演播室和主持人的应答中,里根再次毫不犹豫的直指美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军队,不但需要恢复全球的军力平衡,还需要追求相对优势。这样苏联才会郑重的尊重美国。
  “真不知道总统先生最想对苏联做什么。”电视采访的尾声,主持人一边自语同时让工作人员关闭摄像机,这次的采访已经圆满结束了。可他不知道最劲爆的内容才刚刚开始。
  以为采访结束的里根很自然的开玩笑道,“先生们,我决定向苏联宣战……核进攻将在三分钟之后开始”,声音通过话筒十分清晰的传出去,数百万在看直播的美国民众都听到了里根的声音,美国总统,也是联邦三军统帅,手里握着核密码,他的指头可锁住或开启核摁钮。这种言论让所有听到里根言论的人都大吃一惊。
  这句话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各国驻美国大使馆纷纷快速和本国进行联络。在核战争这件事上,哪怕就是一句玩笑,也没人不会当真。里根开的起玩笑,他们则不敢不汇报……
  莫斯科红场,十月革命节正在盛装举行,雄壮的苏联武装力量踏着正步通过广场,披着冬季军大衣的战士们,目视前方,就像滔天巨浪一样前行,让人毫不怀疑这些战士会碾碎一切阻挡,苏联历代总书记的画像被高高举起,整个红场的气氛十分庄重。
  就在这时候在下方的博布科夫大将接到消息脸色大变,直接强自镇定的走上检阅台扶在总书记的身边耳语,汇报刚刚从美国得到的消息。
  “怕什么?我有四万颗核弹,是美国的两倍。我有周界系统,哪怕被消灭,苏联的核武装也能反击。”对着下方检阅方阵挥手的谢洛夫目不斜视的回答道,“命令国防部进行戒备,武装力量进入警戒状态,陆基导弹发射井待命,核潜艇随时出港,战略轰炸机升空。各大军区待命,只要有一颗美国核导弹升空,立刻开启核战争。”
  挥手让博布科夫大将下去,谢洛夫继续检阅,他根本不相信里根敢这么做,一系列的命令只是为了苏联负责,哪怕知道里根只是打打嘴炮,也要做好防备。
  “看来你的老年痴呆症开始严重了,天天给我找麻烦,哼!”谢洛夫一直在红场呆到游行结束,一个流程不落的进行到最后,才离开红场回到克里姆林宫。
  因为谢洛夫的一系列命令,苏联武装力量陷入了紧张当中,同时引起了北约的戒备。


第919章 中央全会
  因为里根私下的一句话,苏联武装力量进入戒备状态中,但是这个过程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回到克里姆林宫总书记就下令解除戒备。
  对华约动作十分紧张的北约暗自松了口气,关于这句玩笑的风暴才刚刚开始。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统,里根的一句话都能成为新闻,更何况这句话影响到的可不止是一个国家。
  里根的言辞被激烈讨论的时候,人们也想知道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带着恐惧和期待的心情,所有人都想要知道那座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会如何应对。
  因为临近年底,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中,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谢洛夫和美国总统里根遥遥领先,两人背靠着背,各自一半的背景是美国的星条旗和苏联标志性的国旗。这本来是美国保守派宣传的海报,却成了年底影响最大的标志性海报,进入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评选当中。
  里根是美国自越战以来久违的强势总统,距离上一次肯尼迪对苏联的强硬外交之后,美国已经快二十年没有感受世界一哥的地位了,更多时候则是陷在越战的苦海里不可自拔,经济受到拖累停滞不前。里根的上台重建了美国人的信心,第一任期间,他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使美国经济健康发展,赢得经济连续增长势头。
  苏联虽然接连去世两个总书记,在欧美臭名昭著的苏联强硬派领军人物,警察干部出身的谢洛夫最终获得苏联最高权力,上台开始大力推行反怠工、反特权运动。强化计划经济体系,面对来势汹汹的里根,号召举行国际民主运动会对抗美国。
  苏联计划经济体系再次得到强化,计算机网络被首次提出应该用于经济发展当中。全面社会监控体系构建完成,和美国相反,新的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竭力强化苏联的政府机构,时隔两年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再次冲到百分之十以上。反怠工运动和反特权运动、以及计划经济体系的加强方案开始被苏联推广到东欧。
  两种代表着截然相反观念的价值观,因为谢洛夫和里根、苏联和美国的互相对视触碰出激烈的火花,两人当然有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选择加强军备,进行更广泛的军备竞赛来击败对手,并且对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对方势力穷追猛打。
  这种演员和特务的对决,既让人们心潮澎湃同时也心生恐惧。一改对苏联避让政策的里根选择带领美国重新反击,迎接他的是苏联笼罩着神秘感、克格勃出身的总书记谢洛夫。
  可惜整整一天时间,不论是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还是苏联中央办公厅、甚至卢比杨卡都没有对里根进攻苏联言论进行回应,就像是从来都不知道这件事一样。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有人都相信谢洛夫绝不会当做没有看见。
  “我为什么要对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回应?他想要发核弹?问问那些美国财团答应么?以为现在是古巴导弹危机么?核优势在我们这边。”谢洛夫打着哈欠挥手道,“都早点下班,中央全会马上就开始了。”
  利加乔夫点点头,他确实需要准备在中央全会上的发言,其他委员也纷纷下班。大克里姆林宫当中,只剩下性别男爱好女的老流氓……
  谢洛夫有一个问题,关于干部更迭的办法,斯大林的办法是谁完不成任务谁就是叛国罪,赫鲁晓夫的办法稍微柔和了一点,直接让他滚蛋。斯大林死后所有助手除了莫洛托夫全都完全背叛,赫鲁晓夫就不用说了,不是他率领克格勃牢牢盯着,早就被自己的部下们推翻了。
  唯一比较安稳的是勃列日涅夫时代,可这种安稳的结果谁都看得见,真要比损失的话,说不定比前两任总书记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
  如果谢洛夫学习斯大林,未来的总书记在学习他,一代又一代的总书记依靠清洗前任的布局来稳定国家是肯定不行的,总有玩脱了的时候。不时每一个领袖都是钢铁领袖。谢洛夫有一堆子女,从斯大林儿子的命运上,他就不能这么做。他不是吉洪诺夫……
  赫鲁晓夫那种干不了赶紧退休的办法看起来很公平,可必须说明的是苏联退休金的问题,苏联规定一个退休的人退休金只有工作时期的一半。谢洛夫要说,这完全符合逻辑,而且从数学上来说完全没问题。
  一个人盛年的时候和年老的时候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完全不一样,退休之后一半的退休金除了不近人情,比后世欧洲那种过度膨胀的福利更有持续性。
  可干部阶层不满意,于是赫鲁晓夫的下场并不好。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如果谢洛夫用克格勃逼着这些干部接受目前的条件,那是可以的,有效期能持续到他死的那天。这不过是把问题延后,后来的总书记能把问题解决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看来,我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光用古拉格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逼着这批干部听话,他死了之后不能保证下一任总书记能让下一批干部听话,交换条件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谢洛夫知道现在的苏联干部想要什么,和一般人要的区别不大,一座房子、一部车、还有一些国家的照顾,没问题,这些都可以给他们。幸亏苏联的大环境比较封闭,这些干部没怎么见过世面,他们要的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在谢洛夫眼中,这什么都不算。就算把苏联上的了台面的干部都换掉,也就是一万栋公寓、一万辆轿车的加上一些医疗开支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什么都不算……
  不过顾问委员会这种部门,总书记绝对不会成立,退休就干干净净的退休。退休金他也不准备改革,一半数额很好,不会给后代造成太大的压力。
  专门给干部阶层全额的养老金这是特权,如果给全国人全额养老金,不用二十年,苏联最大的开支就不会是军费了,会和后世的欧洲一样不断的裁撤军费,把钱扔在福利当中。宁可被军备竞赛拖死,也不能被福利开支拖死。前者崩了还有武器能吓唬人,后者崩了全国能和难民营差不了多少。
  “总书记这么照顾你们,还不赶紧跪下随我战胜美国?”谢洛夫讥笑着自己,现在的思维和做特务局长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一万套公寓、一万辆小轿车加起来也没有多少,有一亿卢布么?这么算起来还是非常合算的。加上克格勃建立的网络检举平台。
  一个棉花案就坑了苏联中央几十亿卢布的开支,少几个棉花案,这笔钱早回来了。
  桌子上的手机让总书记不得不暂时中止思考,拿着电话接听,“你过来不过来啊,我洗完澡了!”小瓦莉娅略有些不满的声音从手机里面传来……
  嗯哼!虽然周围没有人,但不能阻止做贼心虚的总书记四处张望,清了清嗓子正气道,“好,我一会儿就过去!”
  “肿了、肿了!以后不主动找你了,等你自己过来。”小瓦莉娅嘴角含笑的央求道。
  “你在不听话,我就弄大你的肚子。”谢洛夫咬着牙威胁道,小瓦莉娅一愣连叫都忘记了,萌萌的出声道,“好像真的这么做了,你受到的影响更大吧?老流氓……”
  说得对!第二天早上穿上元帅礼服的谢洛夫戴上帽子,顺便给操劳过度的秘书放两天假,前往大礼堂参加即将召开的全会,大礼堂的周围已经云集了华约国家的记者。
  “谢洛夫总书记,对于里根的战争宣言,请问你准备如何回应。”一名民主德国中央机关报的记者在他刚刚下车的时候,就挤过来询问关于里根声称要进攻苏联,苏联是什么看法。
  被记者簇拥着的总书记沉吟片刻,伸手示意安静,等着场面安静下来才慢慢的道,“一个三流演员和老年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