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6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甫洛夫也已经被解职。
“不行,东部边界的军队已经很少了!”任何一个国防部长最讨厌的都是裁军问题,这和乌斯季诺夫是军事工程师无关,他不是一线指挥官,照样讨厌裁军。
“乌斯季诺夫同志说的没错,比起边界的长度,七十万士兵已经少得不像话了。”谢洛夫马上赞成乌斯季诺夫的意见,裁军?裁谁?不管裁多少,克格勃边防军都会受到波及,谁愿意看到自己的部下越来越少?反正他做不到。
不要说现在,就算是历史上中苏决裂的时期,苏联在边界上的百万大军也是虚假宣传。一百二十万大军看起来很多,可考虑到两国一万多公里边界,这就一点都不多。何况百万大军里面包含了土耳其斯坦和中亚军区的部队,那是对付伊朗和阿富汗的,扣住了这两个军区的部队,苏联放在亚洲领土上的士兵已经少的不像话。
“我们慢慢解决这个问题!”安德罗波夫没有坚持己见,这件事其实在他面临的所有事情当中,还不是很重要。刚刚接任总书记的他,要面对很多事情。外部的事情永远没有内部的重要,这是一句大实话。
会议结束之后,安德罗波夫把谢洛夫叫到了办公室,叹了一口气道,“现在我感觉面对的事情几十年都做不完,首先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整顿一下纪律,各大工厂都存在着旷工和迟到的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交给我好了!”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出台一个关于怠工的管理条例,让全国的肃反工作者和内务警察专门整顿工厂纪律,同时监控系统进驻所有工厂,保证所有企业都在政府的视线之下,总书记感觉怎么样?”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崇高道德问题,他这个大特务当然是相信的。但是前提是刚刚建国的时候,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体系下,就比如现在,它是一点都不相信。他还是相信科技的力量,比如全面的监控体系。
“好吧,是应该出台一点动作,扭转一下现在的社会风气了。”安德罗波夫点头道。
“嗯,这么多年来的习惯,不下一点狠手是不行的!”谢洛夫很赞成安德罗波夫的想法,有困难找警察么,秘密警察就不算是警察了么?
一直在勃列日涅夫阴影之下的可不只有谢洛夫一个人,成功掌权的安德罗波夫同样是这样,这都源自于当初的匈牙利事件。谢洛夫被派到匈牙利执行任务的时候,安德罗波夫是苏联驻匈牙利大使。所以当勃列日涅夫收拾反对特权的谢列平和改革经济的柯西金时候,安德罗波夫心中不满,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
安德罗波夫赞成勃列日涅夫的地方,是勃列日涅夫的对外政策,不是对国内指手画脚。只是他懂的保护自己,所以勃列日涅夫对付谢列平和柯西金的时候,他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和谢列平、柯西金两人保持距离。
安德罗波夫点点头,谢洛夫专门整顿社会治安,他本人则负责另外一个方面,对苏联的干部阶层进行一些调整,这群老头子几乎已经快二十年没动地方了。应该让出位置了。
几天后,卢比杨卡广场克格勃总部,迎来了穿着旧军装的老人,这个老人身材挺拔,虽然有些消瘦但是锐利的目光令人不敢直视。茨维贡和费尔多丘克刚刚看到这个人就大吃一惊,对于这个人的风格,他们两个都最了解不过了。
克格勃第三任主席,谢米恰斯内!谢洛夫没有管其他人的震惊,自顾自地说道,“关于整顿社会治安和怠工问题,我已经拟定好了反怠工条例。不过同志们都很忙,所以我邀请了一个老同志来负责这件事,谢米恰斯内同志退休之后仍然精力旺盛,这次请他帮忙主持反怠工工作,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还有和同志们合作的机会,我很高兴!”谢米恰斯内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用目光看着这些熟悉的伙伴,在他担任克格勃主席的时候,这群人都被赶到偏远山区去工作。
“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谢米恰斯内大将,将作为这次反怠工条例的总顾问,监督工作!”要说这些第聂伯罗黑帮的人怕谁?谢洛夫肯定在其中,不过最怕的还不是他。而是他的前任谢米恰斯内大将。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茨维贡、齐涅夫、费尔多丘克和切布里科夫。除了茨维贡,另外三位都和前任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是老乡,来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而谢米恰斯内又和另一位同志是老乡,那就是他们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可谢米恰斯内对勃列日涅夫不感冒,对这些同乡也不够照顾。相反和谢列平的关系一直很好,从勃列日涅夫逼着他退休之后,他对这些同乡更是看不上了。于是谢洛夫把他叫回来。
勃列日涅夫去世五天后,谢洛夫正式宣布反怠工条例生效,各地克格勃和内务部可以抓捕在工作时间游手好闲的工人,同时所有工厂全部装配监控提供,各企业第二书记监督。
第875章 军盲元帅
反怠工条例的总顾问,是克格勃第三任主席谢米恰斯内大将。他同样是勃列日涅夫的同乡!谢米恰斯内年纪不大就已经退休,已经退休的人,谢洛夫也不能改变规则。克格勃主席也要遵守规则,谢米恰斯内以退役大将的身份在克格勃指导工作。
“对付这几个废物,我比你更加拿手!”谢米恰斯内置身在克格勃主席的办公室中,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但马上消失不见,“不过我无法对抗更加强大的总书记,尤拉,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把这些人全部赶走么?”
“没这个必要!安德罗波夫现在也在盯着我。不过谢洛科夫这个人,也应该退休了。”谢洛夫歪着头道,“还有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他根本不应爱坐在内务部第一副部长的位置上,当然,我不会制造冤案去对付她。能力不够就是最好的理由。”
“没问题,谢洛科夫那个人,我同样很了解他。就像是他们很了解我一样。”谢米恰斯内低声笑道,虽然都是同乡,可他们毕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还是自己人可靠,不过可惜了叶戈雷切夫,他离开党务工作有点时间太长了。”谢洛夫摇头,那不是安全体系的岗位,他无法再让当初谢列平集团的两个市委第一书记重新出来,格里申和罗曼诺夫都是中央主席团委员,谢列平的人马都离开了十年以上,回不去了。
随后一个月的时间,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以及地方州委纷纷成立了反怠工领导小组。就像是契卡刚刚建立的时候那样,一时间整个国际社会风声鹤唳。对苏联的反怠工运动指责,认为这是捷尔任斯基的手段重新复活。
“是什么让国际社会出现了一种错觉?就好像捷尔任斯基的手段真的消失了一样。”在自己的别墅中,谢洛夫仔细阅读着报纸,期间不住的摇头。马岛战争最近似乎进入了蛰伏期,英国远征军和阿根廷都在积蓄力量。
不过阿根廷的情况并不太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是支持英国的远征,一水的前帝国主义列强,阿根廷的支持者一水的第三世界。法国已经取消了阿根廷空军的合同,重创英国舰队的飞鱼导弹,已经用完了。
房门被拧开,一阵轻巧的脚步声,女人的脚步声。谢洛夫没有回头直接喊道,“我的大公主,你是给你爸爸回来做饭的么?巧了,我肚子里都咕咕叫了。”
“等着,父亲!”尤利娅无奈的扯出一丝笑容,没办法谁让她是最大的那个呢。刚刚回到莫斯科就被逮住了,不过这也正常,她的父亲是克格勃主席。不管她在哪,身边都应该存在克格勃的眼线,有是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时在谢洛夫耳朵中是这么的悦耳,生女儿就是好。看在大公主这么听话的份上,总政委决定,把有没有男朋友、什么时候结婚这种问题先往后推一推。那就明天吧,迟早都有这么一天。哪怕他这个父亲心里并不愿意……
“你就不能像是一个正常的女儿一样,挑选一个适合的工作么?不要三天两头往抑郁症康复所跑,比如做医生、教师或者做编辑。”拉着脸一直胡吃海塞的谢洛夫,不忘了和自己的女儿沟通,审问式的沟通也是沟通。
“父亲,要有感觉,有感觉你懂么?工作和婚姻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感觉。我喜欢司法工作!”尤利娅攥着小拳头加重自己的口气,可惜悦耳的声音毫无威胁力。
“这就是你没事就往监狱跑的原因?还有,我是自由恋爱的,你说的感觉我不是没有。”最后喝了一口汤,谢洛夫貌似沉思的道,“要不你最近先加入反怠工中工作一段时间,过段时间去检察院工作,就这么定了。”
欲言又止了一阵,你什么时候结婚这类的问题还是没有问出口。按理来说自己的女儿不可能没人追,原因也不难理解,女儿很像她的母亲。难道现在的苏联审美观改变了?
“现在的男人怎么都不像男人?一个个留着这么长的头发,还以为自己很有魅力。”尤利娅对父亲的安排很满意,得意的说着现在的情况。
这时候总政委才恍然想起,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了。这是全世界摇滚浪潮蔓延的年代,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这个年代受到影响的大部分人,都是留着长发。
别人怎么想谢洛夫不知道,反正他是认为八十年代的全世界都是疯子。重金属音乐的那种气氛,很容易催生酗酒、毒品、不过嘛?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的女儿比较正常所以才无人问津吧?如果真是这个原因,后悔的绝对不是他。这股浪潮过去,小年轻就会发现,他们耽误的时间,等于是毁灭自己。
“这玩意能不能禁止呢?”只是稍微想了一下,谢洛夫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音乐不是有具体形式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形式禁止也就毫无效果。
“爸爸,如果要禁止的话,切入点一定要选择好!”尤利娅心中一动,露出狐狸般的笑容道,“我看过相关资料,美国的摇滚乐是从贫民区兴起,社会底层中传播。”
“接着说?”谢洛夫深吸了一口气,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好像是什么都没有想到。
“而据我了解,我们国家的这种风潮兴起,人群不同。而是类似于吃喝不愁的人群中开始蔓延的,很多人都是干部的后代。”尤利娅低声说道,“如果能从源头上就掐住,也不是不可能,正常人谁会无所事事呢?”
谢洛夫点点头、反特权运动、反怠工运动、把摇滚也加入进去,那就一起解决。
至于理由,那自然是帝国主义阴谋!巧了,在美国的很多保守派眼里,美国摇滚乐的兴起,源头在苏联身上,也不知道苏联是怎么躺着中枪的。反正美国毒品泛滥、道德滑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美国出了问题,美国人往苏联身上推卸责任很正常。现在总政委也准备这么干……
“那就试试吧!那些干部家庭的子女喜欢摇滚乐,证明了他们的脑袋已经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入侵,我只能往他们脑袋上浇一盆冷水了,如果冷水不够,那只能让饥寒交迫教育教育他们了,西伯利亚的建设还需要人力。”谢洛夫就不相信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当中,这些衣食不愁的小年轻,还能欢乐起来。
关于摇滚乐和西方思想入侵的问题,很快就出现在了共青团真理报上面。谢洛夫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