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席,那一天还有多远。”下方的官兵中一个颇为大胆的新兵高声喊道。
“实话实说就是不知道,如果你想让我糊弄糊弄你,我会告诉你,那一天不远了……”谢洛夫的回答,让下方的官兵全体一阵哄笑。
苏联以及各国安全机关对这批人的表态,让美国陷入了极为难堪的境地,如果全部驱逐出去,显然对美国的形象是不利的,没看苏联的克格勃主席已经说了么,这些人一旦回到苏联,就是全体枪毙的下场,经过媒体的报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这种情况下美国强行遣返就等于是推着这一百万人去死。
如果是这种情况,苏联这次的流氓行为固然会在舆论上陷入被动。但美国的脸也丢的一干二净,华盛顿要是把这些人推出去,还会可能出现一个后果,那就是包括苏联的东欧国家对美国失望,这样对苏联的渗透就更难了,其实现在也很难。
“敌人是怎么骂我的,就不要告诉我了。我们先把到期的人员接回来,进行考核。”回到卢比杨卡的谢洛夫,还要进行日常的特务工作。身为克格勃的对外情报人员,不仅前途远大,有充足的机会深入到对面,从而完善自己的职业经验。同时,对外情报人员的物质待遇也颇为丰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家庭日常生活的物质状况。
这种境外出差时限一般会长达五年。如果在出差期间表现上乘,在不曝光的前提下进入名流行列,就可能会为将来的升迁埋下伏笔。接下来,他们分管的直接领导及莫斯科方面的头儿们会下一个最终鉴定,决定他们是否继续升职。如果上述的种种规定都遵守得好,和领导的关系处得也不错,那么谍报人员回国工作两三年后大有可能重新得到这份美差,再次被派驻国外。如果此次的境外情报工作仍旧保持出色的成绩的话,不仅升职机遇充足,还会因超期服役享受提前晋衔的待遇。
谢洛夫其实没有经过这个流程,他本身是共青团干部,卫国战争之后苏联男人的缺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加上干部调动频繁,才让他这个漏网之鱼起点就比别人高。因为他很多认识超出时代,自然也就不用在国外潜伏这么长时间。
但一般的间谍都要经过这个过程,克格勃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有成为间谍的潜质,所以派遣出国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其他苏联任何部门,这自然要时不时的把人召回来进行考核,或者是以考核名义进行的审讯,看看是不是出现了叛徒这种东西。
“今年召回的人一共一千一百八十八人,给我好好查一查,尤其是英美潜伏的间谍,那边一定不能出现什么纰漏。”谢洛夫经过几天的整理之后,把整个名单交给负责国内防谍总局的齐涅夫。克格勃现在的权力机构比较有意思,两个第一副主席纵览全局,但是茨维贡和齐涅夫因为是勃列日涅夫的朋友,所以造成了两个副主席权利也很大,甚至和两个第一副主席有权利重叠,谢洛夫表示我是故意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不要以为克格勃就是铁板一块,整个部门团结一致欣欣向荣,这怎么可能?克格勃也是人组成的,该有的毛病一样都不少,就拿总局之间的关系来说,第一总局对其他的反间谍部门官员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目光短浅,如同井底之蛙。这和谁领导没有关系,第一总局的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第一总局的干部还认为谢洛夫原来是对外情报司的司长,所以才最后成为了克格勃主席,要说第一总局和哪个总局没有多大的矛盾,可能只有第三总局了,主席同志当年是第三总局的局长,第三总局的现任局长是第一总局原来的第一副局长。总之这个关系很复杂。
“越南方面的支援怎么样了?”谢洛夫扭头看向茨维贡,同时还问了另外一件事,“我听说你的儿子正在北越,茨维贡同志,原则上总局级别以上安全干部的亲属,是不能出国的,你的儿子如果暴漏的话,会被有心人注意到。”
“好,我马上把他召回来,我的儿子也是想要出国进行锻炼。”茨维贡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在我的影响之下,孩子对特工行业有了期望,所以才加入到了我们部门。”
“我可以理解,可毕竟很多秘密他可能在你的不经意中知道,这样很危险。尤其是在北越前线,可以让你的儿子进入外贸部,这样一样可以锻炼,而且没有风险。对了,晚上可以去我家里吃饭,你们两个人的别墅已经装修好了,下班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谢洛夫的态度比较容易理解,不要影响到克格勃本身,他就可以当做没有看到。
如果是谢米恰斯内的话,茨维贡现在免不了挨一顿臭骂。晚上两个第一副主席、两个副主席全部到了主席的家中,如果不知道的话,还以为谢洛夫在策划着什么阴谋。
第641章 提名谢米恰斯内
“河内方面似乎正在准备力量在进行一次进攻,春节攻势的损失已经补充回来了,美国正在撤出陆军力量,避免在地上和北越交锋。”茨维贡边吃边说道,“武元甲还是希望能够把美军从越南赶出去。”
“赶出去?”谢洛夫冷淡的笑笑,给自己的孩子一人夹了一点菜,自语道,“这样多好啊,让美国人陷入这个泥潭当中,说实话美国人在越南这几年,不是少找了我们很多麻烦么?我们要想办法让美国人不走,反正我们苏联没死一个人,怕什么?”
这些话让几个克格勃的掌控者都笑起来,这种感觉他们这些克格勃的干部最清楚,他们才是第一线随时和美国人较量的人,没人比他们更有这种资格说这些话。
“不过中国方面的有些消息让我比较失望,他们遍地我们苏联的援助,有些言论很令人恼火,他们认为离开了我们的援助他们一样可以发展的很好。这真令人气愤!”茨维贡转而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这个话题是谢洛夫最不想谈的,不过既然自己的助手说了,他总要接话道,“如果说是现在的话,中国人的说法没有说错。他们已经可以自立了,如何调整和这个国家的关系,还需要靠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完成我们自己的战略,利用美国深陷泥潭建立自己的优势,以后就不会有问题,这个国家暂时不能碰,铁板一块我们无从下手。”
“只要我们自己强,其他国家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这就说明我们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强。任何国家都不愿意被控制,但如果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谢洛夫一边说道,一边拿出鱼子酱道,“里海的特产,都来尝尝怎么样,告诉你们,一般人可吃不到,这都是出口赚外汇的。”
“头,就像你以前说的,其实最合适做我们盟友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任何和我们一个政治机构的国家,都天然不好渗透。南斯拉夫是这样,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东欧的很多人对我们也是不满的。”第一副主席博布科夫叹了一口气道,“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确实需要一批重要国家和我们采用同样的制度。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抵抗一些潜在威胁,比如中东的宗教。但一些距离我们太远的地方,我比较喜欢民主选举的制度,他们很容易让我们找到渗透的机会。”谢洛夫不慌不忙地说道,“那些非洲国家实行什么制度都行,距离我们遥远的宗教国家,也不用理会。”
“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这些国家对我们的不满,其实就是他们生活没有英法德轻松,只要我们战胜美国,这些不满会自己消失,到时候我们不理他们,他们自己都会宣传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谢洛夫盛了一勺鱼子酱味到儿子的嘴巴道,“是不是,儿子?”
“嗅出并铲除叛徒……”小儿子像模像样的喊着口号,让一群特务无节操的笑起来。
“注意一下柬埔寨和老挝的动静,北越往南方的秘密通道,处在两国境内,小心美国在这方面动脑筋。”谢洛夫说了一下就闭口不言,这个事情比较复杂,现阶段老挝和柬埔寨都是王国,怎么对待这两个国家他还没有计划。万一这两个国家变色,那一直在两国共产党面前充老大哥的越南,会不会升起一丝不切实际的野心,这可是个问题。
苏联如果对越南进行支持,肯定会和中国敌对,为了越南把中国扔了?开什么玩笑,反正中国和越南开战,苏联是绝对不可能救越南的,远东只是苏联的次要方向,那边根本不适合打仗,但一直看着越南被中国狂抽,苏联的脸往哪放?要是面对这个局面,柬埔寨和老挝,还不如一直都是王国。可老挝王国还亲美,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真复杂。
“我知道,两个国家的动静我会注意。”茨维贡认真的点点头,觉得美国真没准有可能会动手,断了越南的输送武器的运输线。
这场战争北越一定会赢,碰到阮文绍这样的对手,北越赢不了就没有天理了。在双方最后决战的时候,南越有美国为其武装的一百多万大军,对手北越只有不到四十万人。然而阮文绍继承了众多美国盟友前辈的传统,花生米、李承晚、朗诺附体,凭借微操大师的高超手段成功的以多败少,把自己的国家丢了。胜利是一点不需要担心的,躺着等赢就行了。
“我计划在六个月后,举行第一次全球演习。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准备了,预计出动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动员15艘核潜艇,84艘水面舰艇,超过20个海军航空兵团!”戈尔什科夫元帅在国防部会议上信心满满地说道。
国家的海上威力就是:合理地结合起来的、保障对世界大洋进行科学、经济开发和保卫国家利益的各种物质手段的总和。它决定各国为本国利用海洋的军事和经济潜力的能力。有理由把国家海上威力看做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特征不仅仅在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着各种联系,而且它与周围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与海洋相互依存,才能发挥作用和表现其整体性。构成海上威力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但是,在存在着相互敌对的社会体系的情况下,海军一向居于首位。
“我们现在拥有的兵力,不但能够制止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能在必要时给予侵略者以使它不能恢复的打击。我们的舰队不仅能粉碎入侵者的进攻,而且能够在远洋和深入敌人领土的地区给予敌人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种种的因素表明,红海军已经成为了一只全球力量,我们必须要锻炼这股力量,不然不会发现一些问题。”戈尔什科夫元帅看着周围寻找支持道,“这个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我十分期待着这一天。相信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也是支持的。”谢洛夫站起来道,“那就由我来对中央主席团做出汇报吧。”实际上这应该由国防部长来进行,但谢洛夫是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于是在这帮老头子眼中还没长大的他,通常会做这项工作。
一九六九年的苏联,是勃列日涅夫上台的第一年,对于这位第一书记来说,交出的答案算是非常不错,苏联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在百分之十以上,他保持了谢列平、柯西金的团结。苏联的三驾马车第一年运行的非常有成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