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个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真正反对民族压迫和援助被压迫民族解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本国全体人民的热烈支持,同时有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支持。这两种支持所达到的程度,是各国的历史所从来没有过的。”
苏联的面貌在五十年间完全改变了。在革命以前,俄国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曾经是比较落后的。现在苏联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等强大的工业国家。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苏联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规模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喷气式客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洲际弹道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和第二个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新纪元。所有这些,不但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而且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对此感到不高兴的,只是一些反动派。
“正如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所说,坚冰已经被打破、道路已经被开通、而路线早已经指明。”说到这的时候,整个会场出现了雷鸣一般的掌声,“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广泛的世界各地,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在东南亚,当地的人民正在英勇的拿出武器进行着坚决的斗争,在中东、南美、被压迫在底层的人们觉醒了思想,开始争取一个作为人的基本需求,这是生活的需求、是个人的需求、同时也会是社会的需求。而欧洲的同志们,则通过和平的手段争取到了人民的权益,不管以什么手段做到了这一点,我本人都坚信一件事。”
说到这里,赫鲁晓夫停止了念搞,用有些颤抖的手缓缓摘下了眼镜,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此时的身板前所未有的挺直,神色是那么的赤诚、目光是这么的炽热。这种表现让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都在等待着,想知道赫鲁晓夫想要说什么。
“我坚信,资本主义必将要被埋葬,最后的胜利者,必然是我们。也许我看不到这一天,但这一天必然要到来,不管某些国家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历史会证明,我们要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人类的未来必然将属于我们!”赫鲁晓夫在最后一次主持大会的时候,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经典名言,这句话比十年前更加具有分量。
所有中央委员、最高苏维埃代表、包括下面的谢洛夫、俄罗斯部长会议主席谢米恰斯内、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戈雷切夫、立陶宛第二书记哈拉佐夫、石油工业部部长季库诺夫、塔斯社社长梅夏采夫、阿塞拜疆第一书记科切马索夫、苏联广播电台主席戈留诺夫、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托尔斯基科夫在内的所有人全体起立鼓掌,没有用口号,而是用无声的行动表达对赫鲁晓夫的支持。
“看看那些人!”契尔年科也同时站起来,用隐蔽的动作捅了捅身边的谢尔比茨基。
“嗯?”谢尔比茨基看了契尔年科一眼,然后目光略过了契尔年科,看向了谢洛夫那一群人,在谢尔比茨基的周围,苏联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苏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巴甫洛夫、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诺维科夫,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吉洪诺夫,还有安全干部克格勃副主席齐涅夫、克格勃副主席茨维贡、白俄罗斯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
就在这个时候,谢洛夫经过提醒也看到了谢尔比茨基,两人互相点点头。两群人比其他中央委员坐下的时间慢了一步,但也不会显得太过于唐突。
看起来实力很强大,这是谢洛夫和谢尔比茨基坐下之后的想法。如果从中央委员人多势众的方面考虑,谢列平这些朋友几乎是苏联现阶段最大的团体。而谢尔比茨基,还要面对自己的对手谢列斯特,波德戈尔内虽然已经下台,但谢列斯特一样是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但实际上这种考虑肯定不对,勃列日涅夫当了多年的地方干部,只要时候到了,想要找到听从自己主张的干部,根本就是想要多少有就有多少,只不过现在那些干部还在蛰伏。
赫鲁晓夫没有看到下面的情况,他还在继续做自己的报告,“我们应该拥有坚定的信念,用意志来克服面临的困难,直到最后的胜利。”
在赫鲁晓夫发言完毕之后,最高苏维埃主席米高扬走到主席台前面,比起赫鲁晓夫激情澎湃的讲话,这位苏联名义上的元首说话很温和,谈到了苏联出现的一些错误和问题,但语气绝对谈不上激烈,同时表明自己的年龄已经过大,不再适合担任最高职务,应该从最高苏维埃主席的位置上下来,做一些次要的工作,把主要的工作让给更加精力充沛的领导干部。
严格意义上米高扬并不是退休,而是卸任最高苏维埃主席的职务,和中央主席团委员的地位,他还可以继续工作,只不过以后不会在最高舞台上进行亮相了。
“我提议由勃列日涅夫同志担任第一书记、而柯西金同志则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谢列平同志担任第二书记,下面请同志们进行投票,对三位同志的任命进行表决。同时因为我和米高扬同志留下的空缺,推荐中央书记、中央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同志、以及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洛夫同志,进入中央主席团工作,领导各自领域的工作。”赫鲁晓夫说完话之后,和米高扬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不要把票投给我!投反对票……”谢洛夫低声对着旁边的叶戈雷切夫几个人说道。
“为什么,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叶戈雷切夫也同样压低着声音,但他的声音却是充满了疑问,觉得谢洛夫是不是已经疯了,中央主席团委员那就表明他已经在地位上,和所有拉平了,结果谢洛夫不想上去?开什么玩笑。
“听我的就对了!”谢洛夫没有多说话,赫鲁晓夫现在还是第一书记,基本上只要他提议,这件事是跑不了的,反正能确定上去,他没有必要追求百分之百的赞成票。
最终,所有赫鲁晓夫的提议全部得到通过,谢洛夫担任中央主席团委员的反对票最多,但实际上都是叶戈雷切夫他们几个投的。谢洛夫同样进入了中央主席团当中。
从这次会议开始,苏联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当然目前的勃列日涅夫只是一个弱势的第一书记,在投票结束之后,勃列日涅夫一如既往的温和,表示一定要彻底贯彻集体领导,把所有能力都用在发展苏联的身上。
第610章 政策调整
苏联的新的领导层已经确立,这是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谢列平的政权体系。这次的大会结束之后,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大会结束之后各国记者纷纷把消息传了出去。
随后很多国家肯定会对苏联的新任领导层开始评估,看看这个苏联的新的领导层会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是缓和还是对抗?对于很多国家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样,很多赫鲁晓夫时代的政策肯定会有所变化,毕竟每个人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接过了赫鲁晓夫第一书记位置上的勃列日涅夫,会做出什么决策,还都不好说。
关于赫鲁晓夫的退休待遇问题,是由勃列日涅夫本人制定的,对于苏联共产党来说,处理前最高领导人的退休事宜是件非常新奇的事。事实上,在整个苏联目前的历史当中,只有赫鲁晓夫一个人有过退休的经历,无论是在他之前的列宁和斯大林,还苏共历任领导人都履行了与岗位共存亡的伟大职业情操。那如何制定赫鲁晓夫的退休待遇,就成了一件完全的新鲜事,在这之前谁都没有经验。
对于勃列日涅夫也是如此,因为这个时空赫鲁晓夫不是被政变下台,而是多执政了四年后自己退休,那这件事就更加的复杂,历史上勃列日涅夫亲自为前任落实了待遇标准:有一辆轿车,一套郊外小别墅,还有一笔不错的特殊养老金。但那是建立在赫鲁晓夫被政变的前提下,而赫鲁晓夫完成了交班,那这个物质标准看起来没有问题,那其他标准呢,比如政治标准呢。
这就是谢洛夫第一次参加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的时候,留下的第一个印象,物质上的退休待遇好说,那政治上的呢?赫鲁晓夫随时能回到克里姆林宫?对着现任的苏联领导人提出建议?那肯定是不行的,勃列日涅夫脾气在好,也不会容忍这件事的发生。更何况比他脾气硬的人比比皆是。
在赫鲁晓夫退休之后的第一件事,新的中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仍然在讨论这个前任领导人,此时距离赫鲁晓夫召开的大会过了三天的时间。确切的说,其实昨天大会才刚刚闭幕。
现在整个世界中对赫鲁晓夫退休的举动都是盛赞,尤其是法国,要知道法国的抗议风波才刚刚过去不到三个月,苏联国内当然也是如此,但对于在座的人来说,这肯定是要过去的,从本质上来说,除了赫鲁晓夫自己,包括谢洛夫在内,还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斯大林份子。虽然克格勃在前几年一直都在抓捕斯大林份子,但这和他们同样是斯大林份子不耽误。
“我们还是要让赫鲁晓夫同志忙起来,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谢洛夫终于还是在自己第一次参加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开口了,“在以前赫鲁晓夫同志看到的东西都是宏观的,以他的职务也看不到具体的细微生活,而退休之后他可以看到人们生活当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很多,一个人在生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而这些事情赫鲁晓夫同志以前都没有遇到过。”
毕竟赫鲁晓夫已经不是第一书记了,如果谢洛夫还把赫鲁晓夫称为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心中就算不说,肯定也会不高兴的。所以谢洛夫称赫鲁晓夫为同志,就像讨论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
“谢洛夫同志,其实可以更加具体一点。”勃列日涅夫想了一下很感兴趣的问道,“用生活的琐事冲淡赫鲁晓夫同志生活的平静?”
“不,我认为可以照顾一下赫鲁晓夫同志的政治情绪,比如一些遗留下来的毛病。”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其实这不难事实,赫鲁晓夫在退休之前是第一书记,一下子成为一个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肯定会不适应的。相信赫鲁晓夫指导工作的想法还存在。”
按照历史记载,赫鲁晓夫退休之后会下意识的抓住一切机会重温他的领袖生涯。他经常走到附近农场的地里,对农民们可怜的收成表示出一个领导人式的忧心忡忡,渴望提出他高瞻远瞩的农业建议。他甚至用望远镜监视地里干活的农民,每当有负责人出现时,他就急忙赶过去提出他的意见。但赫鲁晓夫很快发现,这些小领导们完全不把前最高领导人的指示当一回事,这让他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这件事不难解决,赫鲁晓夫退休之后肯定不会经常接触到更高级别的干部,但基层干部肯定会接触到,谢洛夫的意思是让基层干部对这位前任领导人给予尊重。有些工作的事情可以听从一下赫鲁晓夫的建议,毕竟赫鲁晓夫的建议根本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都点点头,这种建议是可以被接受的,同时每年的胜利日阅兵、五一游行和十月革命阅兵式,也可以把赫鲁晓夫请回来站在红场上,表示这是对前任领导人的尊重,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也可以去看望赫鲁晓夫,聊聊天。
“但这一切必须在克格勃的监控之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