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353章

大时代1958-第353章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投入可是很大啊,我们这边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谢尔久克完全不是在刁难瓦莉娅,这只是他常规的说话态度,谢尔久克说话就是这样,每次先把困难摆出来说,随后在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瓦莉娅也知道谢尔久克的习惯,把乌克兰教育部门的资源和优势都说出来,听的谢尔久克频频点头,让瓦莉娅拟定一个名单,他想在党委会议上提出,看看能不能通过。
  “谢谢主席,看我的好啦!”瓦莉娅用礼貌的笑容问好,随后退出了谢尔久克的办公室。
  回到人民教育部的她立刻开始拟定援建的名单,这个名单已经在瓦莉娅的脑海中好几年了,回到家乡做人民教育部副部长的时候,她就下定决定要在整个乌克兰推广俄语。但乌克兰的条件比较复杂,在基辅以西的西乌克兰,推广俄语的教育总是不顺利,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民间,同时还有来自于党内的压力。
  最直接的压力就在于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生于哈尔科夫省兹米耶夫斯卡县安德列耶夫卡镇一个农民家庭。乌克兰人。1923年参加共青团。1927年任共青团勃罗斯克区委书记。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2年前在农场和铁路工作,当过工厂钳工和共青团区委书记。1932年后在重工业企业工作,任工程和技术方面的职务。去年七月份开始担任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成了乌克兰的一把手。
  谢列斯特是乌克兰人,他一直主张在整个乌克兰彻底的实行乌克兰文化,一直对俄文和俄语教育有抵触的态度,有这种第一书记做后盾,西乌克兰的俄语化一直迟迟不能完成,瓦莉娅对自己丈夫做出的保证只能推迟再推迟。
  现在则可以利用教育援助苏丹的契机操作一下这个问题,瓦莉娅短短时间就拟定好了一份名单,里面都是教育部或者各所大学中比较乌克兰化的学者,利用这次机会把他们撵到乌克兰去,一举两得。
  “谢尔比茨基同志,看看我们的教育部第一副部长的计划吧,你从里面看出来了什么东西?”拿到了瓦莉娅报告的谢尔久克找到了谢尔比茨基商量这件事,乌克兰二号人物谢尔比茨基和勃列日涅夫关系非常好,得到了第二书记的欣赏,按照谢洛夫的话来说,这是第聂伯罗黑帮的核心人物,后世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谢尔比茨基和波德戈尔内支持的谢列斯特在乌克兰掀起了一场龙争虎斗,里面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就是乌克兰是不是应该俄罗斯化。
  乌克兰的俄罗斯化进度其实是在谢尔比茨基任内完成的,只不过刚开始因为谢列斯特的关系,到了苏联解体让乌克兰的俄罗斯化功亏一篑。
  “唔,叶卡捷琳娜三世想要把抵制俄语教材的学者送出去援建?”谢尔比茨基用一种轻松的态度看待这件事,这份名单里面的猫腻怎么可能瞒过他呢。
  “瓦莉娅是乌克兰人,却一直对推广俄语十分感兴趣,谢列斯特有些头疼了。”谢尔久克轻佻地说道,“不知道这个美丽的女人为什么对自己的语言这么无法容忍。”
  “这要看他的丈夫是谁,谢洛夫是在高加索的俄罗斯人,从小生长的环境中肯定见惯了边疆地区的语言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会对瓦莉娅造成影响。”谢尔比茨基不慌不忙的分析道,“我们都知道那位克格勃主席对这件事是多么敏感,他可是一直对思想渗透有防备之心,有这么一个老公在,瓦莉娅是不是乌克兰人根本不重要,千万别指望女人有什么民族大义。”
  “可是谢列斯特是不会同意的,那个家伙在这个问题上简直是白痴,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他那种顺其自然的态度真令人厌烦。”谢尔久克不满地说道,其实除了乌克兰化之外,他对谢列斯特没什么不满,不论从什么地方来讲谢列斯特都十分不错,除了这个问题。
  “我们支持就行了,如果谢列斯特激烈的反对,肯定会把里海虎招过来的,你可别以为叶卡捷琳娜三世只是开玩笑,谢洛夫对瓦莉娅简直宝贝的不像话!”谢尔比茨基娓娓道来,“对我们的工作也是好事,从支持力度上来讲,推广俄语的支持者有第二书记勃列日涅夫、而谢列斯特的支持者的则是波德戈尔内,但不要忘了,谢洛夫身后还有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谢列平,那可是个强力人物,谢列平的朋友多的不像话,真开始着重于这个问题,谢列斯特也不好收拾,反正只是一批学者么,放外国两年见识一下外国真正的情况也好……”
  这次的争论因为瓦莉娅的援助报告引起,谢尔比茨基和谢尔久克、谢宁一致同意这份援助报告,谢列斯特在思考了良久后点头同意,毕竟只是一批学者而已。谢列斯特也不会在大多数人都赞同的情况下反对,这样显得十分不明智。
  四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苏丹首都喀土穆迎来了一只数量庞大的苏联代表团,里面有各大部门的代表,矿业、农业、教育、机械和安全领域的代表干部,和新的苏丹军事委员会探讨关于全面援助苏丹的问题,这个时候谢洛夫和安德罗波夫已经不在苏丹首都,而是优哉游哉的在苏丹大草原上晃悠,确切的说是在打猎。
  “这里的环境真不错,真是一个修养的好地方,我们国家领土虽然大,但这种气候不错的地方倒是不多!”在吉普车上安德罗波夫算是有了少有的轻松时刻。
  “再过一个月苏丹气候就很热了,太热也不好。”两人在一个车队的中间,安德罗波夫还是谢洛夫硬拉过来的,工作不能忘记娱乐嘛。


第482章 越南谍影
  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天天朝气蓬勃,大群动物可以自由奔跑,这里是东苏丹大草原,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海洋,是野生动物的最爱的家园。百万角马就是从这里出发,一路北迁,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搅起万丈红尘,像洪水一般迁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这绝对是自然界的奇观,是动物界生命的赞歌,如果我们可以在空中俯瞰,也可以坐着越野车一路巡航,跟着它们一起穿越非洲大陆。每个人心中必然油然而生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里的生命公式特别简单,食草动物吃草,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这里有珍稀的黑犀牛,动物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悠闲生活,似乎都与世无争。这个大自然的遗产,让我们真的大开眼界!大草原的狮子,基本上都是趴着地上无聊的打闹或者四脚朝天肆无忌惮的睡觉,这里也是飞禽的乐园,各种鸟类在这里栖息。
  这种景色是苏联根本见不到的,苏联国内别说大型动物迁徙了,连西伯利亚虎都不能保持自己一年都可以在温饱状态中,地方太冷,在食物短缺的时候西伯利亚虎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和棕熊刚正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老虎和棕熊必然有一个会成为对方的食物。
  远处,为露的霞光中,马匹在小丘上吃草,几头角马在山坡下舒懒地躺着,偶尔听到马的几声嘶鸣。一望无际的草原被这些牲畜点缀的生趣盎然。火红的太阳从草原升起之后,开阔平缓的大地反射着遍野的绿色。没有高楼,没有工厂,没有商铺,没有喧器。谢洛夫是非常会享受生活的,毕竟他最大的志向就睡毛妹,做领袖,很俗的愿望。有这种愿望的他就别想跟苏斯洛夫学习了,谢列平他都学不了。
  不过谢洛夫从来不会让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必要的药品和血清他都带了,还有阿尔法的士兵在身边跟着,就算是碰到了非洲不友好的部落,大不了杀光就是了,他就不相信非洲土人会比阿尔法的士兵能打。
  “安德罗波夫同志,你说那边的角马如果有思维的话,想在会想些什么?”站在吉普车上的谢洛夫看着远处的角马群,突然问出了一个出乎预料的问题。远处的草地上,一群棕色的角马在悠闲吃草,身旁一匹小角马静静地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似乎没有感受到危险。
  “不知道,这些野生动物怎么会想问题呢?”安德罗波夫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他比谢洛夫大了十几岁,也不太理解这种玩笑。在安德罗波夫的眼皮子底下,谢洛夫不紧不慢的拿枪瞄准一直看起来很壮硕的角马猛然扣动了扳机。
  砰!领头的公角马应声倒地,角马群四散开来惊慌失措的样子尽入他们这些不速之客的眼底,谢洛夫把枪收起冷漠地叫道,“如果他们有智慧的话,肯定会祈祷上帝,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些恐怖的直立猿存在……”
  恐怖的直立猿?安德罗波夫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说的他们这些人么?人不就是直立猿嘛!看着两个士兵拖动角马的样子,点点头道,“嗯,是的,对于这些野生动物来讲,我们确实是恐怖的直立猿,用他们无法理解的工具轻而易举的射杀他们……”
  “就是非洲人也是一样,这块大陆愚昧的可怕,同是一个国家内部,也有连文字都没有出现的原始部落,如果不是为了这块大陆的利益,我根本就不想插足。”谢洛夫耸耸肩道,“说实话我心中一直都反对对非洲进行革命输出,但没有办法,我们要得到一些东西,有些看不顺眼的事情必须捏着鼻子忍了,哪怕知道很可能是在做无用功。”
  “我是在说刚果么?你总是挑选领土大的地方,如果我没有估计错,就应该是了!”安德罗波夫吹着微风,苏丹和刚果接壤,而且刚果是除了苏丹之外的非洲第二大领土国家,安德罗波夫觉得只要谢洛夫觉得在苏丹站稳脚跟后,肯定会考虑刚果的问题。苏联的卢蒙巴友谊大学,就是以刚过刚独立不久被杀的卢蒙巴命名的。
  “是啊,一旦苏丹的情况稳定了,肯定是要南下刚果的,我对非洲人一直都没有好感,不过嘛,这倒是一个对付美国不错的武器!”谢洛夫叹了一口气,最好的情况当然是非洲人使劲往美国偷渡,但资源归苏联。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想要得到就必须有付出。所以谢洛夫没有对所有非洲国家都颠覆的计划,而是矬子里面拔大个挑选几个国家专门经营,非洲西边能往美国偷渡的海岸线,谢洛夫碰都不想碰,要是觉得有利可图,克格勃还可以考虑开辟一条偷渡航线帮助非洲人去美国,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这么干了。
  刚果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中非宝石”和“地质奇迹”之称。全国蕴藏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铜、钴、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等金属和工业钻石储量很可观。从这点上来说,刚果的价值甚至比苏丹还大,钴、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这些稀有金属储量之大和开采的容易程度,绝对是一个天然的宝藏,但实际上这个国家在后世和苏丹一样,是出了名的穷国,真是让人无法理解。想来想去谢洛夫只能归结于人不行。
  苏丹局势一旦稳定,下一步就是刚果了,为了这些稀有金属谢洛夫也是必须要动手,以六十年代的科技这些稀有金属不一定能全部用上,但以后的电子工业这些金属就有价值了,所以在八十年代之前刚果一定要被苏联掌控住,这样苏联就能在世界稀有金属的领域中掌握压倒性的优势,这个优势的作用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有用。
  “也许你太悲观了,非洲毕竟基础条件不错。”安德罗波夫出言安慰道。
  你是不知道苏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