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339章

大时代1958-第339章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什么苏联就要单打独斗,一出事了就甩开膀子自己上,那些罗马尼亚、匈牙利都是干什么的?谢洛夫肯定不会让自己的盟国闲着,就算是不听话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一下,办一些苏联不好出面解决的事情。
  就拿阿尔巴尼亚来说,这个时代的阿尔巴尼亚也是有价值的,这个国家有一个领导人,是一位阿訇世家出身的领袖,对绿教知根知底,又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游击英雄,在法国镀过金,手段强硬,雷厉风行,无圣母心。这个人叫霍查。再有个三四年,伟大的霍查同志就会对任何国内有的宗教下杀手,把这个和平教教徒占据多数的山地国家,彻底变成一个无神论国家,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无神论国家。至少苏联和中国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这么干。
  霍查明确提出,要在阿尔巴尼亚根除宗教,把这作为一个政治运动来搞。阿尔巴尼亚的清真寺、教堂、修道院被全部关闭,大部分被拆毁,小部分被改为公共设施。阿尔巴尼亚政府宣布,一切宗教及其团体均为非法。阿尔巴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神论国家”。修改《宪法》,把一切宗教活动视为非法。只要家里有《圣经》、《古兰经》,就会被判刑十年。有神父给婴儿施洗礼,直接判死刑。
  等到霍查成功了,谢洛夫就准备在苏丹、伊拉克这些国家试试水,不管阿尔巴尼亚提出的待遇是多少,谢洛夫都出双倍工资雇佣阿尔巴尼亚同志,把这些国家顽固的宗教势力一网打尽,估计到时候阿尔巴尼亚肯定能训练出来一批专门收拾宗教的干部,这批干部就是这个时代阿尔巴尼亚的价值。
  “给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同志发电,请求援助,同时以克格勃的关系和朝鲜联络,让朝鲜同志抽出来一部分力量投入道北越!”谢洛夫在民主德国和保加利亚中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觉得让保加利亚出面比较好,一方面是保加利亚和苏联的关系非常好,用起来放心,另外一个方面则是苏丹的问题,谢洛夫已经决定在苏丹的政变,由克格勃和斯塔西两个部门联手策划,这个时候在削弱民主德国的安全部门力量有些不太合适。
  谁出面呢?如果是以前的话,当然是谢洛夫出面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可他现在已经是克格勃主席了,总不能没事出国晃悠一年半载在回来。
  “我去朝鲜联络这方面的事情!”最终第一副主席兼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前往朝鲜商量派出武装力量代表苏联进入北越的问题。
  至于保加利亚那边,不论是两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安全委员会,关系都十分和睦。谢洛夫不需要专门派出一个干部去联系,只需要自己打一个电话就行了。
  保加利亚是苏联最信任的盟国,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和谢洛夫的关系还算不错,保加利亚在经互会体系中还承担着一部分农业任务,简单来说就是苏联的菜园子。要不是谢洛夫这几年不断在苏联城市周边玩蔬菜大棚,保加利亚很大一部分蔬菜可能都用来供应苏联,自己国家反而供应比较紧张。
  谢洛夫因为蔬菜大棚在保加利亚国内还有些名气,这种冬季大棚被成为尤里大棚。这个消息已经被谢洛夫封锁在国境线上,苏联人民并不知道。结束了和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的通话,谢洛夫达成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保加利亚和朝鲜的力量,在北越吓唬吓唬美国人。
  必须要在适当的时候被美国人发现,所以保加利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士兵,这次必须穿着苏联的军服行动,谢洛夫要在北越散布一下社会主义威胁论,让美国人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苏联正在对越南产生兴趣。以美国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恐惧心理,肯定会亲自下场的,美国军火集团需要一个借口,这个借口苏联可以给他们。
  “这次的南越政变,表明美国扶持的傀儡一如既往的没变,还是毫无战斗力!所以一旦越南南北双方开战的话,南越是绝对打不过北方的,这场战争在先天上北方就不可能失败,因为一旦战争扩大,中国再次南下打陆战的话,美国人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在大克里姆林宫内,谢洛夫在向中央主席团委员提交这次南越政变的分析,“在亚洲的很多国家中,因为本身当地的经济基础就很差,土地对于人民来讲就是生存问题。越南的南北双方和中国的情况类似,南方的民心不在南越政府当中,所以一旦开战南越就是中国炮党的下场,说不定比目前在岛上困守的炮党还要脆弱。”
  美国选择盟友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样,为了对抗在亚洲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美国选择只要是不和社会主义有关的势力有关就行,但对于亚洲那边的民族,土地的重要性关乎于生存,于是美国怎么选择民心都不在自己这边,最终选择出来一群战五渣。朝鲜战争如果不是美国亲自下场,现在半岛早就统一了,归根究底南韩也是战五渣。
  没有民心就不能打,这点炮党是这样、南韩是这样,南越也是这样。要不是中苏分裂的话,其实社会主义阵营最容易突破的方向就是东南亚地区。
  “等等,尤拉,你认为在这次军事政变之后,美国人准备亲自介入越南么?”勃列日涅夫和身边的波德戈尔内对视了一眼,十分感兴趣的问道,对于勃列日涅夫来讲这当然是好事,要是北越方面的战斗力还不错,卖肾援越这个选项也是很不错的。
  “以事情发展的过程考虑,就算是现在开始舆论准备说服美国民众支持,最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我之所以认为这次南越的政变会让美国改变看法,一方面是因为南越的民心太少,一旦开战自己绝对支持不住,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我们的请报上分析,美国的军备已经到达了饱和的阶段,如果不消耗一批的话,很多军火公司就没有利润,这种情况下选择发动战争是最好的结果,至少对于军火公司是这样的!”谢洛夫合上了自己的情报分析,等待中央主席团的决议。
  “肯尼迪是一个谨慎地人,我们交过手。真正的肯尼迪不是美国报纸上那个人,我向同志们比谁都明白,他会冒险进入越南开战么?”赫鲁晓夫微微的摇摇头道,“当然,如果美国真的采取大规模的军事干预,我们一定会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这点毋庸置疑!”
  历史上美国大规模干涉越南的时候,赫鲁晓夫已经下台了。但现在相信会有所不同,谢洛夫看着还在讨论美国会不会干涉的中央主席团委员们,不知道一个月后肯尼迪被刺杀,这些人会是什么表情。


第464章 保加利亚朋友
  苏联的国际责任就是给美国添堵,如果发现了美国有陷入战争泥潭的趋势,不管苏联当时在干什么,自己有没有问题,本能的选择都是卖肾援不知道什么国家。只不过历史上美国真正开始正式介入战争的时候,赫鲁晓夫已经下台。如果他在台上,看到美国选择亲自下场作战,肯定和勃列日涅夫做出同样的选择。
  赫鲁晓夫判断肯尼迪不会正式介入越南很正确,整个世界除了谢洛夫自己,没人知道这个家伙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有这么明目张胆把一国总统暗杀,然后就是不公布真相的国家么?美国可以算是独一份,按理来说这桩丑闻比勃列日涅夫政变更加巨大,这点不得不佩服资本家在团结一起时候爆发的能量。
  “尤拉,继续关注那边的动静吧,如果美国陷入一场沼泽一样的战争,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件好事对吗?等我们解决完了自己的问题,就可以好好看看美国人怎么收场!”商量完毕之后,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的首肯之下发言,算是给苏联的态度做好了规范。
  除非美国正式隔着太平洋杀到越南,否则以现在特种战争的强度,苏联不会有任何的反应,反正北越背靠中国肯定死不了,就让中国去忙活。
  从中国借力,这种决断苏联是绝不会失误的,哪怕苏联和中国已经起了边境冲突的年代,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交流,苏联还需要中国的铁路网援助越南。
  “相关的准备我会做好,这方面肯定不会出现问题。”谢洛夫带上自己的蓝色大檐帽,向这里的中央主席团委员敬礼后,直接离开克里姆林宫。
  谢洛夫感觉转折点要来了,此时胜利已经看见了曙光,他很想套用一句丘吉尔的话,“在越南人的血没有流干之前,苏联决不投降!”
  越战结束的标志是,以及急于同美国改善关系的中国和苏联的压力迫使越南民主共和国回到谈判桌前。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共和国)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
  这怎么可以,这个台阶谢洛夫是绝对不会给美国的,美国可以撤退,但协议绝对不能签署的,这个协议就相当于给美国人一个撤出的借口,谢洛夫更愿意看到美国在北越猛烈的攻势之下战败,而不是通过外交装作一副北越毁约,而美国被糊弄的样子,掩盖自己支撑不下去的真相。
  最好一次把美国打成肾虚,苏联才能更容易的在全球转入进攻,这才是越南战争的价值。
  最近的时间,谢洛夫主要是在做十月革命阅兵式的准备,时间快到了,就在几天之后进行,在这之前在莫斯科机场还迎来了一个朋友,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马拉科夫。
  “马拉科夫同志,还麻烦你专门来一趟莫斯科,真是辛苦了!你也知道,苏联的冬天就是这样!”给予了马拉科夫一个拥抱,谢洛夫从身后拿出了准备好的披风盖在了马拉科夫的背后,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虽然在整个华约存在感比较低,但一点也不弱。话句话说苏联的盟国情报部门就没有弱的,实力最强的是克格勃,个人素质最高的是受到克格勃组织结构影响和盖世太保传统的斯塔西,剩下的国家也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
  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存在感虽说不强,但历史上也有杀出国门的表现。和英国在秘密战线上交过手,在全体情报大会上,谢洛夫和马拉科夫也见过面,这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至少比波兰的科尔津斯基值得信任,至少保加利亚没这么多叛徒,波兰可不一定。
  “这不是很好么?感到苏联伟大的十月革命纪念日,只能说明我的运气很好。”马拉科夫爽朗的笑笑,他当然不是过来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日的,而是专门来谈越南问题。
  两人坐在同一辆车上直奔卢比杨卡,两个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路上有说有笑,同为情报主管他们之间的话题太多了,还可以在交谈之中交换一下经验。
  “说实话,我并不需要太多人,一百个人足够了,不过要穿上克格勃的军装,所有保加利亚边防军人的月薪是多少,我给双倍。在特定的时候,要让这批欧美面孔的人暴漏在美国人的视线中!”谢洛夫给马拉科夫倒了一杯咖啡缓缓地说道。
  “没问题,不过双倍月薪什么的不是见外了么?苏联同志既然提出了要求,我们完全可以帮忙,那些战士的工作我们国家安全委员会去做!”马拉科夫赶紧推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