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洛夫不需要成百上千的精锐特工,以塞浦路斯的面积和人口,只需要几十个人就可以完成情报方面的工作,至于希腊国内,想要找到一批共产主义者作为线人,也不是难事。
“好吧,土耳其和希腊的事情克格勃多观察一下,只要时机成熟了,中央主席团不会成为这件事的阻碍。”赫鲁晓夫专门在时机成熟这个词汇上加重了口气。
“明白!”谢洛夫马上立正敬了一个军礼,表示克格勃一定会严格遵照中央的指示,绝对不会擅自行动,有新的情况发生一定会让中央主席团第一时间知晓。
在完成这次质询后,谢洛夫再次回到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因为谢米恰斯内不在,所以这件事情是他独自安排的,同时在年初的行政文件上加了一条,利用克格勃的纪律性加上了一条行政条文,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内部加上了一条关于提拔干部和涨工资的标准,把结婚和生育子女的数量加入到了考核之内。
只要一有机会,谢洛夫总是想要解决一下苏联的人口问题,尤其是主体民族的人口问题,他的手暂时伸不到别的部门,只能在本部门折腾折腾,好在克格勃下属的人员并不少,在合并了内务部之后,人数已经足足有百万规模,这还不算内务警察那种治安力量。这样先看看成果,如果有效的话,谢洛夫还准备出去宣扬一下克格勃在方面的成绩。
无非就是把升职和涨工资联系起来,这不是歧视,而是相应联盟的号召。每年的英雄母亲让勃列日涅夫接见的并不少,既然国家环境如此,某一个部门相应中央指示完全说得过去。
“选定进入希腊和土耳其南部的特工,就由你们国内防谍总局进行挑选,人选一定要可靠,这次我们准备进行一次长期规划。”没错,还包括土耳其,苏联想要找到土耳其人也不困难,这有什么奇怪的,白俄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就是土耳其人的后裔,高尔察克就是土耳其名字,只不过到了他这一代改信了东正教而已。如果土耳其人不够也没关系,土耳其人不是一直喜欢玩大突厥主义么?克格勃完全可以在中亚挑出来一批信得过的人,装作叛逃到土耳其,连这种小事都办不了,克格勃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长期规划么?是因为最近土耳其驱逐出希腊人么?明白了!”谢尔久科中将和萨哈托夫斯基中将虽然分管的方向不同,但作为一个情报主管还是有着敏锐的直觉,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渗透计划是对着最近的局势去的。
“这些人也许十年我们都不会动用,但只要动用了,就要一击致命!”谢洛夫冷着脸强调道,“土耳其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必须突破通往地中海的通道,这样才能根本改变我们处在被封锁的地缘劣势,为了联盟的胜利,这比什么都重要!”
苏联本土领土庞大,一个国家就占据了欧亚大陆的将近一半面积,天然就具备影响欧亚大陆的资本,这点苏联自己知道,美国也知道,所以从土耳其、伊拉克一直到伊朗、巴基斯坦、美国费尽苦心打造了一条防止苏联南下的防线。希望把苏联封锁在寒带当中,在中苏关系还算和睦的时候,苏联其实不会显示出来太大的劣势。
但这肯定是暂时的,苏联和中国都是大国,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中国不可能把冷战胜利的希望完全放在苏联身上,自己去打下手。苏联同样不敢把所有希望全部放在中国身上,把命运寄托在中国永远和自己并肩作战上。
要改变苏联本身被封锁在寒带的劣势,还得苏联自己动手。只要在土耳其、伊拉克和巴基斯坦方向上任何一点取得突破,让苏联的势力进入到海边,苏联就可以独自扭转地缘劣势,不但不会被封锁,而且会取得在欧亚大陆的绝对优势。
因为只要苏联的南下战略成功,整个欧亚大陆就会被苏联截断成为互不相连的两个部分,以阿拉伯地区为界限,在地理上苏联就可以把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砍成两段。这样美国的任何地区的盟友都形不成合力,苏联在地理上无论是怎么部署,都是占尽优势的。
历史上阿富汗战争,也可以理解成苏联在地中海方向埃及的支撑点被美国破解后,最后一次尝试改变地缘劣势的举动,但那次努力失败了。
“我明白其中的含义,第一副主席。”谢尔久科中将深深地点点头,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克格勃情报人员,也必须会看地图,这是基本的能力。更何况身为总局局长的谢尔久科呢,只不过一般特工看的是逃跑的地形图,而克格勃的领导阶层看的是世界地图。
最明显的就是,克格勃的第一总局和第二总局的下属机关,都是按照世界地图进行划分的,所以连基本的策划能力都没有,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组织结构。
在莫斯科登机之前,谢洛夫碰到了一个出人预料的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这难道是给自己送行的么?最高苏维埃主席什么时候这么清闲了?
马上谢洛夫就知道,勃列日涅夫还真的是顺道过来给他送行的,估计一般人早就感激涕零纳头便拜,从此进入第聂伯罗黑帮,拥护勃列日涅夫到死。但谢洛夫是不会的,历史教训深刻,内务部部长季库诺夫和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可是被这个人畜无害的长者玩的团团转,双方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真当真了谢洛夫好一好是谢米恰斯内的下场,惨一点直接像是季库诺夫英年早逝了。
勃列日涅夫一手拆了谢列平的共青团干部和司法干部的团体,简直是微操大师。
“尤拉,其实第一书记和第二书记还是有些保守了,你的建议真让人心中激动,其实我是绝对支持你的,这次去印度完成任务快点回来,我还想和你谈谈这方面的事情!”勃列日涅夫貌似非常感兴趣地说道,似乎他比任何领导人对苏维埃格勒的设想都上心。
“勃列日涅夫主席,感谢你的认可,也许到时候我们仔细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谢洛夫心中毫无波动甚至有些想笑,自己有多大的胆子和你拉关系,连赫鲁晓夫都被你拉下来了。
时间不长,谢洛夫和勃列日涅夫挥手告别登上飞机,直到客机升空消失在天空中,勃列日涅夫才收回目光,和契尔年科离开了机场。
“这次的目标是撤军,同时要拉着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我们空降兵一起撤退,印度国内不能留下美国人的力量,哪怕只有一个人,下飞机立刻帮我联系安东诺夫将军,我想知道一个多月来印度发生的情况,马上联系尼赫鲁总理,商量撤军问题!”谢洛夫不断的在客机上发布命令。
第408章 我们要撤军
英伦风格以自然、优雅、含蓄、高贵为特点,运用苏格兰格子、良好的剪裁以及简洁修身的设计,体现绅士风度与贵族气质,个别带有欧洲学院风的味道。作为大英帝国的明珠,印度就深受这种风格的影响,一首优美,当然也许只是熟练的克罗地亚狂想曲在指尖弹奏而出,谢洛夫似乎有一种错觉,自己似乎应该做一个有逼格的文化人,而不是一个置身在黑暗当中的肃反工作者。
把最后一段弹奏完毕的同时,钢琴的琴盖扣上,带起一阵破音的谢洛夫转过身来,一边自恋的看着自己好似艺术家的手,轻松的问道,“工作完成了?谈谈最近的收获吧,安东诺夫将军,一个多月不见,你似乎年轻了不少!”
年轻是一种状态,从事自己喜欢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都有这种心情,使得从气质上往往比外貌要年轻,很多人在退休之后身体会瞬间垮掉,没几年就变得病病殃殃。安东诺夫将军此时就显得很有激情。
“在印度的经历让我找回了久违的激情,希望这种经历以后还有?”安东诺夫将军也不讳言,直言自己在这种环境当中是最为快乐的,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答案比较悲哀,肃反不光影响了当年的很多无辜者,对执行者也造成了困扰。
“完成了多少名额?”谢洛夫尽量不会去问触碰心灵的问题,而是问工作进度完成了多少,没错,肃反是有指标的,什么人被资产阶级、奴隶主和敌对势力容易影响,将会成为克格勃进行判断的准绳,谢洛夫上次留下的指标是锡金王国一万人,这是考虑到印度对锡金王国的疯狂渗透得来的数据,到底合乎不合乎情况,其实他心里也不知道。
但就算是多了,那有怎么样?对于锡金王国本身来讲,避免被吞并本身就是最大的理由,清理掉一个被外国控制的阶层,对于本身的锡金民众来讲,谁会关心一群外国人的死活?
“一万一千四百多人吧,我们通过了锡金国王作为媒介,让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摆脱印度控制的举动,争取民族独立,这点美国人也不会说什么!”安东诺夫将军表情不变,他这辈子已经习惯做这种事情了,清理内部敌人的时候都不会心软,更何况是在外国。
“没有被美国人发现?”翘着腿的谢洛夫靠在后面的钢琴上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受过反侦察训练,知道如何避免被敌人察觉,全面封锁消息自然是不可能的,但目前美国人相信确实是锡金王国在抓住机会摆脱印度的控制。”安东诺夫将军淡然的回答道,安全和情报不分家,不论是内务部的反侦察训练还是克格勃的反间谍训练,对于他这种老牌肃反工作者都不是问题。
因为印度和中国在西里古里走廊对峙,让处在中间本来应该无人问津的锡金王国瞬间重要起来,这点美国和苏联几乎同时发现,这颗平衡双方而处在最中间的砝码,开始进入了美国和苏联的视野当中。一般人可以想象到三八线附近有一个小国家把朝鲜和韩国隔开么?锡金王国虽然没有完全把中国和印度隔开,但已经很大程度上有了这种作用。
这次中印边界战争基本上对苏联来讲,可以缓解未来一段时间的北方压力了,如果这种压力很存在的话,唯一似乎有些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在边界战争之后,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开始对中国频频示好,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在谢洛夫这个安全干部的脑海中,根本就没有巴铁这个词汇,提起巴基斯坦首先会想到这是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国家,马上还会想起巴基斯坦亲美反苏。就是这么简单,这种国家在苏联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被消灭。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未来肯定会越来越恶劣,一旦苏联选择在阿富汗南下,中国会不会因为对抗印度,转而在巴基斯坦的问题上和苏联冲突?谢洛夫认为应该是不会的,从时间上来讲,阿富汗问题应该是最后爆发,如果前面的土耳其和伊拉克布局都失败,苏联就只剩下最后一条通道,这个时候谢洛夫就会策划在孟买试图引爆的贫民窑聚集区,造成重大死伤后,谁敢拦着印度报仇,谁就是反人类。
希望中国不要再这个事情上犯糊涂。谢洛夫认为中国不会在这个明显的立场问题上犯糊涂的,那可是针对几十万平民的大事情,一旦爆发就算是印度出倾国之战都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印度东北部印度本土移民的逃亡问题上,谢洛夫没有多问,不用一点操作印度就已经把这个事情推到了中国身上,本身就是敌国关系,推到中国身上正合适。估计以后宝莱坞会多几部抗中神剧描写这件事的。
比起这方面的问题,谢洛夫反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