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90章

大时代1958-第290章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枕着瓦莉塔美臀上的谢洛夫,正在看着一本名为如何对付控制新型犯罪的本子,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如果是安全干部看见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正在学习,一定会对本子上的记载很感兴趣,毕竟作为权威的安全专家,连自己的老大都在学习,上面肯定有好东西。
  “算好了,七十八亿四千万!”瓦莉娅向后把自己的验算结果递给了自己的丈夫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好大的数目。”
  “克格勃海外盈利的本年度报表!”接过了这张纸的谢洛夫,把封面上写着自己名字的本子放下回答道,没错,这个看起来如痴如醉的控制新型犯罪的本子,其实就是他自己写的。
  一个正直的人,从来都不应该掩饰对自己的赞赏,没有观众可以自己做观众,在克格勃工作的时候谢洛夫没事就会记一下比较特别的案例,在海量信息的支持下展开分析,感觉还不错就记在本子上,作为一个执法者要明白犯罪分子在想些什么,这不是容易事情,有些想法从审讯记录上看不到,但得益于上辈子的记忆,这点对于谢洛夫来说不是很困难,因为他本身就是个犯罪分子。
  “这是你们克格勃的海外账本?这么多?你们在海外都干什么了?”瓦莉娅捂着小嘴惊讶的问道,这时候她才觉得这么说很难受,把枕在她臀上的丈夫推起来。
  “也不全是克格勃的,还有一部分是盟国的内务部账单,至于干什么,能赚钱的都干!”离开妻子美臀的谢洛夫懒洋洋地说道,“我要把属于盟国的资金分离出来,别人我比较信不过,这时候为就发现一个学历高妻子的优点了,你可以帮我算账……”
  “这些钱都是你控制的,这不是一件好事。尤里,你这么做不会惹祸吧?”瓦莉娅有着担心的搂住男人的脖子道,“以你的性格,这件事肯定除了自己都信不过。”
  “也不是都信不过,你是第二个知道总数的人,不过我不会出卖你。”谢洛夫站起来把所有演算纸都收起来,把上面的数据牢牢记在脑子里,然后准备去厨房烧掉。
  风险巨大的东西,收益也是巨大的,其实苏联和东欧国家情报体系的稳固性,甚至比华约还要牢固,情报部门的合作比较直白,嘴里面喊着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第399章 档案鉴定
  拜托瓦莉娅算完账,一个字久久的在谢洛夫的心中徘徊,穷!一个成员上百万的情报部门、安全部门、军事部门、治安部门、监察部门的集合体。可以说有多少钱都不够花。
  以一个地区情报网的负责人为例子,以美元计,类似于伦敦巴黎这种城市的克格勃网络,情报负责人手中就需要上百万美元的资金,这只是活动经费,还不包括一些额外的成本。就别提苏联国内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就边防军和内卫军就足够,让去申请经费的谢米恰斯内有上吊的心情。
  就算是这样,前两年在赫鲁晓夫大刀阔斧砍经费的时候,国防部那群老头子还想要克格勃独立负担内务部队和边防军的军备采购经费,这点幸亏被谢列平顶住了。现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赫鲁晓夫不在对军费进行限制,让没让克格勃背上大负担,不然谢米恰斯内年底的任务还有一项,要和国防部沟通内卫军和边防军的装备更新费用问题。
  “这叫一个穷,资金从来就没有充裕过,每当一笔资金进入,马上就会发现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投入!”在厨房进行烧荒的谢洛夫,开着抽烟机不断的碎碎念,不回头也知道瓦莉娅正在倚着门框看着他。
  “你们只不过是一个部门而已,需要这么多钱么?”瓦莉娅很不解的问道,“再说你们克格勃的预算一直都很快得到通过,没有受到国防部那么大的影响吧。”
  “内卫军和边防军加起来六十万人,全国国家安全局、内务总局、军方代表处、科研保护力量、交通指挥部、间谍训练、野外勘察,那不是钱啊,老婆?”把最后一张账单烧成灰,谢洛夫站起来准备把灰烬从马桶抽走,不满地说道,“就算是这样,去年国防部还要让我们自己负担采购坦克、炮艇和轻武器的军费,他们怎么不去抢?”
  克格勃的钱多么?一点都不多,维护全国治安还要建设全球情报网,间谍和反间谍,在谢洛夫看来克格勃的工作比国防部重要多了,国防部干什么了?就是在前线摆着海量的坦克和美国人大眼瞪小眼,真正交锋的前线是克格勃的秘密战线。
  如果谢洛夫不说克格勃每年的阵亡人数都比现在的红军要多,这件事情谁知道?知道可能也不会有人相信,说不定会认为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在说谎。
  “这么说你们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是联盟的弱势群体?”瓦莉娅做出一副夸张的表情,怎么在自己丈夫的眼中,克格勃肃反工作者像是一群受害者?
  身材火爆的优点在于,不会被衣服束缚住。谢洛夫清楚的看到了一种名为乳摇的动作。
  “你这么说,我忽然觉得非常合乎事实。和我们待遇相比,似乎我们的工作跟多一些,我要向谢米恰斯内建议,让他提议给中央主席团,克格勃要涨工资。”
  涨工资只是开玩笑的,克格勃的工资本身就要高一些,再涨的话可能别的部门就要不满了,但克格勃花钱的地方确实很多,就比如现在的着重发展的地区。除了苏联本土之外,克格勃的海外情报网罗,最强的当然是欧洲,欧洲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方向。除了欧洲之外从强到弱的方向,分别是中东、英属非洲和法属非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
  克格勃最弱的方向是南美,那是因为距离太远,苏联实在是够不到。另外一个比较弱的方向就是亚洲,尤其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越南战争的扩大化肯定不可避免,加上要在印尼方向早做准备,所以提升克格勃在亚洲的力量是势在必行的。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军方力量过不去的地方,情报部门先过去。但在亚洲工作肯定不能派出苏联人长相的特工,那就太明显了。佐尔格只有一个,不能作为广泛的代表成为克格勃派遣间谍的参考标准,再说了,那是格鲁乌的人。
  派遣间谍的标准,除了少数有身份掩护的欧洲人长相的特工之外,大部分的人选必须参照当地人的长相,至少不能一露面就引起围观的那种。所以这次谢洛夫准备启用朝鲜人作为苏联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支撑。
  苏联有朝鲜人存在,大部分在中亚地区,还有一些在滨海地区,根据三七年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第1428…326号决议,从远东(主要是滨海边疆区)迁移全部朝鲜人十七万名到哈萨克等地,以防被日本人“利用”。
  现在这些朝鲜人具体有多少,谢洛夫并不是很清楚,但挑选出来几百个人作为间谍,应该是不困难的。再者启用朝鲜人还有一个显著的掩护,就是日韩之间的关系,如果谢洛夫的记忆没有发生混乱,后世在日韩国人的数量是很多的,说明有一段时间日本在这方面出现了漏洞,这就是个好机会。
  “扩大在亚洲情报网络的力量是一件大事,谢尔久科同志多费一下心,吸收一批朝鲜人充实亚洲的情报力量,契塔伊斯卡亚的特工还有别的用处,而且培养太艰难,我不敢放到东南亚和日韩去!”谢洛夫把这件事情安排给了国内防谍总局局长谢尔久科中将,“主要应对方向是日韩和东南亚地区,中国不要碰,要知道同为我们这样体制的国家,都不好渗透……”
  这个时代的中国,不要说苏联培养的特工,就算是花生米派遣到大陆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经常一上岸就被干掉了,苏联培养特工不容易,作为克格勃的第一副主席,谢洛夫绝对不能看着这些培养出来的特工去送死。
  契塔伊斯卡亚是克格勃的内部称呼,和加茨拿一样是一座特工城,契塔伊斯卡亚的意思是契丹,顾名思义,这座城市大部分的力量是对应中国的,同时兼顾日韩这些国家。其实对于苏联耗费巨大的这种培养模式,谢洛夫不是很赞成,这种培养模式更加适合应对欧洲和北美那些富裕的地方,面对中东、东南亚、北非这些地方,耗费个十几二十年训练出来一批人,能不能收回成本还不一定。
  “日韩么?还有东南亚,我明白了,朝鲜人可以伪装成华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我!”谢尔久科点点头,留下了桌子上的一摞文件,确切的说是档案。
  档案这个东西并不单独属于苏联,但在苏联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克格勃可以调阅档案,这是一直以来都被允许的,三份重要的档案中,人事档案不归克格勃管,组织档案和安全档案经过克格勃的手,其中组织档案克格勃有权审阅,安全档案则是内务部当初一手建立被继承下来。
  其中和克格勃关系最大的档案,是安全档案。克格勃将通过安全档案辨别一名干部会不会出现叛国的行为,对于后补中央委员以上级别的干部,克格勃要对付并不容易,但是一般地方的干部,对于起来也并不难。
  尤其是处在准备要提拔阶段的干部,克格勃的安全档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说是一言定生死,但能对中层干部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戈地图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村集体农庄的机修工。在上学前,他大部分时间都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大清洗波及到戈尔巴乔夫一家,外公被逮捕,罪名是和托派勾结,破坏集体农庄经济实力。而戈尔巴乔夫的爷爷也因为没有种子,未完成播种计划而遭逮捕。
  七年前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先后任斯塔夫罗波尔市团委第一书记、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边疆区团委第二、第一书记。
  今年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区域农庄一农场生产管理局边疆区党的组织员,半个月前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边疆区党机关局局长。
  “大清洗真是失败,扩大化是比较大的失败,最大的失败是竟然没把这个人清洗掉。”谢洛夫看着戈地图的档案,他们家当初鉴定的成分是富农,这种成分竟然能成为苏联的一把手,克格勃竟然会漏了他,历史上谁是克格勃的老大?傻逼了么?
  想了一下,似乎谢米恰斯内和安德罗波夫的嫌疑比较大,谢米恰斯内可能性比较小一点,谢米恰斯内按照历史上的进程,很快就会被勃列日涅夫换掉,这样看来安德罗波夫选择助手的眼光不是一般的差劲。
  “戈地图同志应该列入重点观察名单,从家庭成分上来讲,这位同志不适合担任州委书记以上的职位,观察人,尤里叶菲莫维奇谢洛夫!”谢洛夫刷刷在档案上下了批语,以戈地图现在的地位,他还需要专门想办法对付他?在档案上下了批语就足够让他一辈子对苏联没有影响,根本就不需要动手杀人。


第400章 安抚波兰
  戈地图的罪孽,其实也不是那么令人无法释怀,无非就是无能了一些,白痴了一些,只要不让戈地图到了那个地位,倒不是完全不能补救的。可以说谢洛夫只要在这个人的安全档案上写下这段评语,基本上就能杜绝未来的隐患,杀人则是没有必要的。
  至于同为苏联黄金二人组的叶利钦同志,此时刚刚加入苏联共产党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