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在暗中给予中国一定的便利就不错了,真按照历史上来,要不是早先在几个月之前谢洛夫就不断说印度是烂泥扶不上墙,连这种暗地里的便利都不会有。
稍晚时候,谢洛夫还给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谢米恰斯内打了一个电话,电话接通之后直接问道,“其实对于中印战争,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影响。那就是印尼,印度人和华人是印尼共产党的重要支持者,如果因为这场战争波及到印尼共产党,可能是不必要的损失!”
“我会让萨哈托夫斯基同志盯着那边的动静,这点你就不用操心了。”谢米恰斯内非常淡然的保证道,“如果我们的间谍卫星没有看错,印度的攻势准备似乎并不完全。”
“知道了!”谢洛夫转手就把这个情报提供给了在中国的安德罗波夫。苏联可以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帮助中国,比如通讯能力和情报领域,这种东西看不到但仍然十分重要。谢洛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当中做了这么多准备,最后还是被美国人发现了,这就从侧面表明间谍卫星是多么重要。
问题就在于目前间谍卫星只有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有,在一般国家参谋人员的脑海中,目前都没有这种间谍卫星的概念,他们还不知道太空中那个绕着地球转的人造飞行器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在阿拉木图的谢洛夫,同时接受新德里和印度其他地区的一些克格勃特工上报的资料,“印度前线作战的失败消息已经传来,但因为中国投入的兵力比印度军方要多,所以尼赫鲁采取了安抚措施,有一种最初的失败是中国用人海战术的思潮。第二批印军七个旅已经准备开赴前线,不过似乎装备和士气都不高!”
谢洛夫回电询问,“印度陆军还有多少后备力量,这次反攻之后还能集结起来多少部队!”
“在印度北方地区已经没有多少部队了,不过恒河沿岸是印度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想要征兵不难,但士兵需要训练,不是短时期就能上战场的。”
也就是说这是最后一搏了,谢洛夫履行着自己一个共谍的使命,把克格勃在印度收集到的消息和目前的情况整理后交给安德罗波夫,然后召集了突厥斯坦军区的参谋部对印度这次反攻进行推演,推演结束后把结果发给了莫斯科。当然这也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安德罗波夫,印度这些二线部队估计又要跪了。
这场战斗的结果谢洛夫足足等待了十天,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十一月下旬,印度这次反攻不出预料在共谍的出卖之下,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同时谢洛夫在阿拉木图也得到了支援,第一零五空降师的一个作战旅赶到阿拉木图,这个时候他已经做好了干涉准备。
“老主席,必须在新德里空降,不然没什么震撼性效果,如果印度人不答应那就算了!”谢洛夫老神在在地说道,“让美国人救他们好了……”
第377章 空降新德里
美国白宫,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正在肯尼迪的办公室做客,自从古巴导弹危机开始,多勃雷宁就成了白宫的常客,不过这次却是谈论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世界屋脊的这场战争。
“肯尼迪总统,我在重复一遍苏联在这场战争的立场,我们没有支持中国发动这场战争,你高估了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力!”多勃雷宁义正言辞地说道,“这场战争和苏联无关,完全是中国出于自己的考量采取的行动,而且某些美国媒体的猜测比较不负责任,苏联不远万里来到古巴,就是为了掩护中国发动战争么?异位思考下这种猜测是多么的愚蠢!”
肯尼迪没有说话,美国媒体确实在这件问题上比较愚蠢,如果苏联发动古巴导弹危机,是为了中国的战争进行掩护,那得是多么低能的表现才能做出来这种决策?不过美国媒体在这种捕风捉影的报道上面一直都是这个德行,肯尼迪也没有办法。
“多勃雷宁先生,难道作为社会主义的领导国家,你们苏联就不能利用一些影响力让中国停止下来么?”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破有些咄咄逼人的问道,在他看来苏联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国家,其他国家都是苏联的卫星国,苏联绝对有办法让中国停止动作的。
“罗伯特肯尼迪先生,南斯拉夫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你真的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的一部分么?”多勃雷宁双手一摊无奈地说道,“中国同志天天说我们苏联太保守,嘴里面高喊世界革命,我们有什么办法?”
如果说这次古巴导弹危机里面,多勃雷宁和谢洛夫配合的时候学到了什么东西,那挟中自重绝对算是其中一条。表面上大公无私的多勃雷宁,看到美国上赶着找自己沟通。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过这么占据主动的时候。
事实本就是如此,这个时代高喊解放世界的不是苏联,而是中国,多勃雷宁现在觉得有这么一个国家吸引美国人火力也是不错的,当然他也知道这其中的危险性。这也正常,现在不管哪个国家看中国,都觉得这个国家有些不正常。当然多勃雷宁倒是没有这种看法,他认为现在的中国的想法就是三十年代之前苏联的想法,解放世界……
“不能这样下去了,中国的举动是对世界和平严重的威胁,如果苏联不能制止这种举动,美国必须要采取自己的行动!”肯尼迪看着多勃雷宁非常严肃地说道。
多勃雷宁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肯尼迪,没有被这个美国总统吓到,心中的想法已经明白的写在表情上,这个意思就是你说我不行,你行你上啊……
如果美国真的准备派出军事力量进行干涉,苏联的反应不过脑子也能猜出来,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一秒钟就能通过,连讨论都不用讨论,那就是抗美援中,卖肾援华……
这点肯尼迪是不会上当的,万一他真做出我行我上啊的决定,苏联就真的会卖肾援华,这是想都不用想的,这点苏联人明白,他也非常明白。所以肯尼迪也只能我就不上,我就逼逼,顶多操作一下国际舆论骂中国具有强烈的扩张性这种话。
但问题是要解决的,尤其是印度反攻失败,在打下去就灭国了。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从苏联中立这个表态上面,肯尼迪也知道了苏联的态度,暗地里怎么想的先不说,明面上肯定不敢和全世界作对,如果苏联要支持中国,冷战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说结束了,因为这是全世界都反对的事情。
“那我们召开联合国大会来讨论这件事情吧!”肯尼迪忽然面容和缓的提议道。只要召开联合国大会,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苏联绝对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反对美国,因为所有国家都在看着苏联的表现,如果苏联支持中国,那苏联的名声就臭了。什么帮助古巴废除不平等条约,这种鬼话也不会有人在相信。
肯尼迪的盘算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那就要看苏联是准备偏安一隅,还是准备在全世界和美国竞争,如果是维护自己阵营的利益,那支持中国就非常正常。但却需要好几年的时间重新取得舆论的支持,如果不反对美国的提议,就证明苏联还是准备和美国争夺全世界,暂时选择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忍让的态度。
通过联合国大会也可以看清楚苏联的态度,肯尼迪是希望苏联支持中国的,这样美国就可以夺回在关塔那摩问题上的舆论劣势,再说苏联支持中国就相当于和所有支持印度的国家处在对立面,这样美国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十一月二十号的联合国大会,在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的提议下,讨论了这次战争的问题,苏联代表没有反对这次的决议,美国和苏联表示愿意制止这场无意义的战争。
不过对于这场战争的性质问题,美国用了中国侵略印度,而苏联用的词汇是争议领土上的冲突,换句话说苏联也不知道那块地方到底属于谁,所以来了一场各打五十大板。
尼赫鲁对苏联的态度有些微词,但仍然欢迎美国和苏联制止目前的战场,因为在刚刚进行的反攻中,印度军队再次给有声有色的大国丢人了,这次反攻的失败也表明印度已经没有再战下去的资本。
十一月二十一日早上,穿戴整齐的谢洛夫赶到哈萨克克格勃总部,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他已经知道了,现在是下山摘桃子的时候了,必须要赶在美国人前面进入印度。
“我们一定要赶在美国人的前面!”谢洛夫对着近卫第一零五空降师的指挥官们严肃地说道,“这次干涉行动必须显示出来苏维埃的力量,这是欧亚大陆,不是四面都是海洋的古巴,苏维埃的军事力量这次不会被海洋所隔绝,知道怎么办了么?”
“行动的目的是,给绝望中的印度人一个活下去的信念,请记住一点,这次行动是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所允许的,美国在亚洲的驻军很快也会赶过来在印度登陆,这是我们两国军队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不要给祖国母亲脸上抹黑!”谢洛夫严肃的命令道。
“明白!”回应谢洛夫的是一片整齐的军礼,随后这些指挥官便开始离开这里下去准备。
半个小时之后,在阿拉木图的机场上一架又一架的苏联运输机起飞,冲上蓝天。在一个上午的时间起飞次数超过两百架次,这些运输机搭载着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空降兵部队飞向蓝天。
“近卫第一零五空降师已经起飞,正在飞往印度新德里的途中!”拿着电话的谢洛夫对着莫斯科的中央主席团汇报道,“我们会进行成功的空降!”
“一定要赶在美国人的前面,中国方面你不要担心,那边安德罗波夫同志正在负责!似乎他们的弹药也不够发动一次战役了,放手去做吧!”接电话的谢列平吩咐道。
“知道了!”挂了电话的谢洛夫,一挥手将近三百名肃反工作者开始登机,这些登机的肃反工作者当中,也包括他自己,苏联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谢洛夫。
中国也打够了,倒不是作战的意志问题,而是补给线的问题。打到现在中国的补给线已经非常脆弱,想要防守当然是没有问题,但想再来一次主动进攻的话。那那些中国士兵只能拿着从印度人手中缴获比谢洛夫爸爸岁数还大的老李了。
自动步枪消耗的子弹肯定比老李要快,以中国要跨越世界屋脊的补给线,打到现在还有一战之力已经算是很节省了。坐在客机上的谢洛夫,在阿富汗上空就已经追上了苏联的运输机编队,他也只是比这些空降兵晚出发了十几分钟而已。
这个时代的苏联空降兵远远没有七十年代之后那么变态,因为目前苏联的空降兵还没有攻克人车一体空降这个课题,无法做到空降之后立刻能和敌国重装部队作战。但对于印度这种国家来讲,苏联空降兵仍然算是外星人。
“立刻电告新德里,苏联空降军将在半个小时之后在新德里上空空降,印度防空部队不要开火,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这是为了他们好!”谢洛夫刚刚下了飞机就命令道。
时间不长,带着苏联标志的运输机群到达新德里上空,随着这些运输机的到达,一朵又一朵的伞花在天空中盛开,此时新德里响起广播,告知印度民众是苏联空降部队应印度的邀请来执行联合国中止战争的维和力量。
数以千计的伞花缓缓落下,标志着苏联武装力量在联合国的准许之下进入印度开始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