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58-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脸色铁青的罗伯特肯尼迪。
在最近几天,谢洛夫从莫斯科接到的电报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下达的指令有时候是刚刚开始时候的目的,有的则是更加强硬的电报。这表明莫斯科那边的态度前后不一致,也就是说中央主席团的态度前后不统一,平心而论这次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得到的结果,已经是不错的了,帮助古巴收回关塔那摩基地,从明面上也不吃亏,至少他本人就很满意,至于换取土耳其的导弹撤离,他就更满意了。
作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谢洛夫有着庞大的信息来源,他自然是知道苏联的家底的,核讹诈玩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至于关塔那摩基地未来可以作为苏联红海军的基地,红海军又不是永远都这么弱,再过二十年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可是很难说的。
苏联中央主席团的态度转变,谢洛夫倒是可以从人性上分析一下,得到了大的就想要更大的,应该就是这种心理。就相当于上完美女之后嫌不是处、女的想法差不多。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但这次的古巴导弹危机所取得的收获,谢洛夫认为完全看操作,而不是现在的口头协议。
肯尼迪兄弟注定是活不长的,等到两个人死了,这份协议自然就失去了价值,谁让你们不签订书面协议的?当然他回到莫斯科还要详细的对这件事情进行解释。
图114客机降落在哈瓦那的时候,谢洛夫直接前往古巴集群司令部,和古巴集群司令普利耶夫大将见了一面,同时把克格勃在古巴的负责人阿列克谢夫叫来,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部署,现在只是解除了一级战备状态,严格来说古巴导弹危机持续的时间根本不是十几天的功夫,苏联在把导弹运出古巴的同时,没有忘记在常规力量上武装古巴,等到一九六三年完全撤离的时候,古巴的常规力量已经成了拉美仅次于巴西,整个西半球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武装力量。
“我们撤离之前,一定要保证整个古巴境内没有一个美国人,也就是说关塔那摩基地的美军必须和我们一起撤离。”谢洛夫对着阿列克谢夫吩咐道,“这座港口给我看好了,未来的红海军可能会用得到!”
“知道了,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夫心中一震保证道。如果说这次古巴导弹危机对于美国压倒性的海空力量认识最深刻的人,就是被包围在古巴岛上的古巴集群的苏军战士了,那真是一艘船都进不来,打起来古巴集群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拼死一战多拉几个垫背的。
红海军的水面舰队真的不行,这已经不是苏联领导层认识的问题了,而是苏联军方的普遍态度,这点就是阿列克谢夫也能看出来。
这都是暂时的,相信通过这次的事情,苏联红海军肯定会受到重视,两年之后莫斯科直升机航母下水,肯定也和古巴导弹危机当中红海军吃亏有关系。
“本来我还想继续在这里进行收尾工作,但实在是脱不开身,我要像中央主席团做报告。”谢洛夫现在立刻就想要回到莫斯科,他还有很多事情做。对这次古巴导弹危机进行解释,还要去印度,总是他很忙。不但很忙,而且忙得够呛……
现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在古巴进行收尾,涉及到数万军队的撤离,同时还要训练古巴军队,以及进行武装和移交不少苏联的武器装备。这些事情完全可以由更好的专家来做,而不是他一个特务头子。
“对了,关于在古巴的十一万多的犯人,这些人就留在古巴进行一些建设,他们绝对不能回到国内,如果美国人对此有疑虑,就让他们来看看是不是罪犯。”这些人在谢洛夫心中已经不是苏联人了,之所以没有马上送到美国,是因为现在的美国戒备森严,没有个几年的时间这种戒备状态是不会消失的。在古巴的苏联犯人不但不会少,而且会越来越多,苏联的犯人不够就上华约的,华约再不够谢洛夫就从中东买,他准备送人去美国推行多元化的努力从来没有改变。
“头,如果你留在古巴的话,说不定能有更好的结果。”阿列克谢夫静静地听完所有的吩咐,很认真地说道,“你在联合国大会的反驳,让我们得到了半个世界的支持!”
怎么可能,实力不够就是实力不够,不是他一个特务头子可以扭转的,摇了摇头,如何做好后续工作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刻,他确实该走了。国内把这次的古巴导弹危机宣扬成了一场胜利,和美国这边的宣传是一样的。不过这次的结果确实比历史上更加名副其实,至少在明面上还捞到了关塔那摩基地,给全世界树立了苏联正面的形象。
第372章 你会肃反嘛?
莫斯科已经下雪了,这种苏维埃战略武器差点把刚刚下飞机的谢洛夫击倒。在美国有些热的军大衣,明显抵御不了属于苏维埃的寒冬。
在回来之前,他已经接到了谢列平的电报,苏联中央主席团准备对这段时间他在古巴和华盛顿的工作进行询问,了解一下第一手的资料。直达克里姆林宫的谢洛夫,刚刚到达中央主席团会议室,就吸引了所有大人物的目光,有一个词怎么说了的?目光如炬,这种实质性的目光简直能把他点着了……
“从头到尾的过程就是这样,最后美中不足的是A舰队撤离的时候好像被美国海军发现了!”谢洛夫把前后十几天的情况汇报完毕,等待着其他人的质询。
“也许我们可以得到更多,这次还是红海军拖了后腿!”勃列日涅夫面色凝重的沉吟片刻,用一种非常遗憾的口气说道,“做了这么多准备,只得到了一个关塔那摩,都是因为后劲不足无法突破美国海军的封锁,才无法获得更多有利的条件!”
勃列日涅夫的结论,引起了大部分的中央主席团委员的赞同之色,不少人都认真的点头。
科兹洛夫声音激烈地说道,“这是胜利也是耻辱,自从卫国战争之后,这是红海军极为丢脸时刻,如果红海军和陆军一样强大,这次美国绝对不会耍花招,同意我们的条件,老老实实的低头认输!”
“不错,这让我们认识到了水面舰队的价值!”波德戈尔内表态道,“潜艇部队还是无法对抗水面舰队,至少通过这次的事件是如此的。核潜艇被堵在加勒比海动弹不得,常规潜艇虽然最后赶到预定地点,但有三分之一数量被美国人发现,在美国海军的追击之下不得不放弃任务。”
这个结论从何说起呢?果然是得到了一点就想要得到更多,这些中央主席团委员讨论的东西,怎么有一种那方面的苗头?全面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现在还没结束呢,只不过刚把一级战备解除,就开始准备下一轮了么?
“同志们,请冷静一下,我们的确没有取得全胜。但这只是暂时的,这次我们已经给了美国人一个厉害,现在让尤里谈谈后续的进展。”赫鲁晓夫一直不愿意在军备上投入太多,苏联有资金,但投入到军备上还是要慎重,对面可是一水的帝国主义列强。单独拎出来一个苏联都不怕,加在一起就比较吓人了。
“是,第一书记!我们就来谈谈已经得到的东西。”谢洛夫已经估计出来了中央主席团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是西柏林的问题。但那个问题肯尼迪是绝对不敢后退的,一旦放弃西柏林,美国在西欧的威望就会消失。苏联要是硬来,美国还会开启空中通道。欧洲的重要性就是冷战的胜负手。
“我们先来谈谈土耳其导弹的问题,土耳其导弹的撤离不但解除了我们的威胁,同时也打开了我们南下的通道,有核武器和没有核武器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美国下了保证,不然我们是不会从古巴把导弹撤回来的,如何采取后续的动作获得最大利益,比一个古巴导弹危机更有挑战性!”谢洛夫伸出手提醒着中央主席团的委员们,“尊敬的各位领导,没有书面协议就是没有协议,土耳其不存在美国的核导弹,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个机会干掉他们,肢解掉土耳其,打开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
“说下去!”在赫鲁晓夫还在思考的时候,科兹洛夫首先反问道,“如果以我们苏联直接动手,会不会引起美国人的激烈反应,我们知道土耳其重要,美国人也知道。”
“库尔德人一直想要独立,而土耳其则采取高压的态度对待库尔德人。关键的是库尔德人人数不少,在土耳其就有千万人口。严格上来讲不算是一个少数民族。”谢洛夫很有自信地说道,“土耳其人可不是个好东西,亚美尼亚的事情过去还不到五十年,只要我们把火烧起来,总有人会忍不住的!到时候出现人道主义灾难,我们可以进去维护秩序。”
土耳其的问题太多了,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半年之内土耳其就会作死,土耳其国会会通过决议,驱逐出在君士坦丁堡生活的一万八千名希腊人。谢洛夫觉得这是希腊共产党的机会,重新把希腊共产党的全体力量整合,现在就要开始。
“你所说的经验是什么?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套用在苏联和土耳其的身上。”科兹洛夫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又把注意力放在了谢洛夫身上。
“就是现在的中印战争,目前战争已经开始了不到一个月,印度整个东北部地区已经全部沦陷,损失领土二十万平方公里,西北部的拉达克地区全部丢失,一共损失四万平方公里,中部战线最稳定,但总的来说印度军方已经全线溃败,丢失土地二十五万平方公里!”介绍了一下现在中印战争的情况,“土耳其不过七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里的地形远远比中国和印度边界要好得多,而我们苏联的士兵不论从装备和意志力都远远比中国要强,完全可以在二十天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打穿土耳其,等到美国完成实质性的部署,我们完全可以撤退了,被消灭了军事力量的土耳其就没有压制住库尔德人的能力,到了那个时候和土耳其人做世仇的希腊人,有边界争端的叙利亚人,都不会放过机会的……”
听起来似乎不错,中印战争确实像是谢洛夫说的那样,在二十天的时间印度已经一溃千里丢失了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土耳其可能不像印度军方那么令人笑话,但苏联陆军是什么级别?这颗星球上没有任何陆地力量是苏联的对手,如果说美国海军是用来和外星人作战的,那么苏联用来和外星人作战的就是陆军。
早在几个月前,从印度考察回来的谢洛夫就断定印度会输的连裤子都不剩,现在的事实和谢洛夫说的一样,印度败的程度比他说的还要夸张。哪有一点第三世界领袖,有声有色的大国的风范,那种军事力量也敢自称打遍欧亚的劲旅?
“似乎很有道理,这次危机的后续影响需要通过国力来体现,以后我们有机会打通达达尼尔海峡的出海口,到时候不用我们自己说,其他国家自然知道谁才是古巴导弹危机的胜利者,但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什么都没有。今天的势均力敌不代表以后也是这样。”中央书记苏斯洛夫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开口道,“如何将这次的收获扩大,不是依靠所谓的口头约定,我们和美国人又没有签订书面协议,过几年肯尼迪下台了,谁会承认其中的谅解?有证据么?没有……”
作为苏联现在最权威的思想家,苏斯洛夫的表态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是半个世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