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43章

大时代1958-第243章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自己国家的地理,从本国的条件出发,美国海军就应该是亲儿子,而他们的同行苏联红海军就应该是后娘养的。更何况苏联还要把钱放在航天工业上。
  赫鲁晓夫已经决议在古巴来一场搏斗,和这个赌注相比,就算是远洋作战有风险,也必须赶鸭子上架让核潜艇冲上去,就算核潜艇会爆炸也要冲。苏联红海军本身就是这种使命,用自己的命和敌人同归于尽。
  戈尔什科夫也深知这一点,为了最坏的结果出现能又准备,他也亲自来到波罗的海舰队的港口,一定要亲眼看看自己的核潜艇才心里有底。
  根据谢米恰斯内向中央主席团提出的申请,为了提防擦枪走火或者什么意外的情况出现,一旦被美国海军追赶要反击的时候,必须有艇长和克格勃的安全干部同时同意。
  现在毫无疑问美国是强大的,苏联只能装作自己很强大,这要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根本不用搞这种动作,所有核力量都在本土一样能吓得美国尿裤子。
  “时间!”不自然的看了一下手腕的时间,时间!现在苏联最缺乏的就是时间,被晚发现一天时间,都能壮大苏联一部分的力量。
  其实说起来没人相信,现在中央主席团和直属三大部都处在比较乐观的态度。包括赫鲁晓夫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次的行动会成功。就像苏联会默认土耳其的导弹一样,美国也会默认苏联在古巴的动作,像是谢洛夫一直在准备最坏结果的根本没几个人。不过就算是现在的程度也够了,苏联是有拉美国一起下地狱本事的。
  和戈尔什科夫一起参观和核潜艇后,一老一少两位高级军官在港口闲逛起来。这里的民众悠闲而安逸,旁晚还有不少中年人带着孩子出来散步,小孩子那种毫无虚假的笑容,让人看一眼就沉醉在其中。
  “和平真好!”看到这一幕的谢洛夫一语双关地说道,“没准到时候我们的人民会受到一番惊吓,但希望他们不会白白受到惊吓!”再多的准备都不能让他预测最后的结果,古巴导弹危机也是一场心理比拼,也许真的很危险。
  “你们克格勃说出这种话,真是令人奇怪啊!”戈尔什科夫愣了一下哈哈说道,就连在笑的时候,老元帅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眼睛都有种不怒自威的架势。
  在这种和平时期,克格勃的战斗经验可能比国防部都要丰富,工作性质决定了克格勃的手段,苏维埃有很多地方有自己独到之处,审讯技术则是其中最为顶尖的,各种苏联笑话中,克格勃被赋予了让死人开口的能力,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
  “我们又不是疯子,其实我更愿意做一些风险小收益大的东西,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因果关系,就拿意大利来说,从意大利开始在我们和美国人之间捞取利益之后,南斯拉夫的动静不是正在缓和么?积极的影响也是相互的,如何把不利变成有利,则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两人走到轿车边上,谢洛夫抢先一步为戈尔什科夫元帅开了车门。国防部这些元帅的年龄都能做他爸爸,就当是尊敬老人好了。
  到了海军基地,谢洛夫和戈尔什科夫元帅下车之后,见到了几个水兵每人举着一根电线杆,松木杆高三米粗十厘米左右,在这个时代的苏联经常作为一些落后地区的电线杆材料,但在波罗的海周边已经不多见了,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松木的重量并不是很大,作为违反军纪的士兵处罚的一种,被广泛运用在苏联武装力量的各个兵种当中,看到松木干上画上的过滤嘴,谢洛夫就知道这几个倒霉孩子,肯定是抽烟的时候被抓住了,于是就被惩罚举着放大很多倍的香烟站在操场当中。
  这种惩罚还能锻炼臂力,克格勃的内卫军和边防军也有类似的惩罚,如果被发现不好好保养枪支,一样有用松木杆做的步枪让士兵们端着,那可比真正的枪支重多了。
  最近谢洛夫忙的连睡毛妹的时间都没有,不是在海军就是在边防军、名义上由他撰写其实是伊塞莫特妮写的条例,每天都从卢比杨卡的克格勃总部下发一遍。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发往世界各地,第二天早上一字不改的重复一遍,所有的意思就是要保密、保密还是保密。他发现自己很有公鸡的潜质,每天早上都在叫别人起床……
  克格勃的身份给了谢洛夫最大的优势,就是能保持信息上的快捷,很多事情他可以得到第一手的真实资料,同时越过对于很多人一辈子都跨不过的界限进行近距离的观察,离开了海军的谢洛夫此时就在苏联的空降兵司令部,和苏联空降军司令瓦西里大将闲聊。
  “瓦西里叔叔,你好!关于中亚边防军区借用空降兵装备的事情,我必须亲自对你表示哦感谢,是你的慷慨让克格勃可以很容易的进行相关的训练。”见到这位空降军司令后,谢洛夫马上放低姿态表示感谢,边防军有海军编制,内卫军有空军编制,但克格勃这两只力量都没有空降兵这个编制,想要完成空降非要这位空降军司令点头不可。
  “也替我向巴格拉米扬元帅问好,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吧,看看我能帮你什么?”瓦西里大将很温和,一点也不想在天空中玩命的伞兵们。
  “是这样,克格勃需要空降军的帮助进行渗透训练,我们有一次秘密行动需要帮助,当然涉及到一定的保密条例,再说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抱歉,我不能像你透漏!”谢洛夫谨慎地搓着手组织自己的语言,希望瓦西里大将给予自己便利,毕竟真到了行动到时候,他不能让边防军的士兵走到世界屋脊,等走到地方黄花菜都凉了。
  “是这样,你们克格勃的秘密作战计划?没问题!”瓦西里大将没有多心,克格勃其实比军方的行动自由度要高,这点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突袭阿富汗也是克格勃特种部队首先出动,得手之后才轮到军方。
  谢洛夫很感谢瓦西里大将的这种举动,投桃报李觉得应该给空降军一点福利。直接画了一张图,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苏联历史上的空降人马座,似是而非的透漏到,“美国空降兵似乎正在实验一种人车一体空降的实验,我们的情报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存在,但我觉得可以把这个概念告诉司令员同志,是否可行你们空降军自己可以评估……”
  这个情报当然是假的,他可是克格勃的造假专家,泄露点假消息轻易而居,连印度神庙的宝藏他都能造出来假报告,还没有人能看出来,更何况这种还有一定理论支持的东西?
  横向对比,空降军是苏联实力最强大的兵种,比苏联陆军还要强大。有着钢铁洪流影响的苏联陆军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和全世界同时开战,但苏联空降军可以。当时苏军保持着世界最多的空降兵数量,是其他国家空降兵数量的总和,而且苏联空降兵的技战术建设也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经过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证明,空降部队在指定地域的集结时间极为重要,即便是最顺利的情况下,空降兵及其搭乘的伞兵战车着陆地点非常接近也需要半个小时,如果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则需要三个小时。
  这么长的时间不仅不能使空降兵发挥突袭作用,还容易置他们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旦敌人快速反应过来的话,武力薄弱的空降兵几乎没有任何防卫能力,如果实现人车同降的话,空降兵落地后便可迅速投入战斗,并可以为整个空降战役行动提供火力支持,还可在较短时间内到达指定地域。


第339章 七封信
  在克格勃第一副主席的身份掩护之下,瓦西里大将对谢洛夫提供的情况非常重视,更何况谢洛夫又没有吧话说死,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挑不出来毛病,可以让苏联军方那种美国有了苏联必须有的元帅们去猜测。人家非要相信,那谢洛夫有什么办法呢,这又不管他的事情。
  接连的追问,谢洛夫只能继续编造,“具体的情况我们也不太了解,似乎只是美国空降军的一种说法,甚至我们都没有得到具体的相片,只是有这种传闻被我们反馈回来,似乎是用火箭反推力的装置,不好意思,瓦西里叔叔,这是我们的无能!”
  “不,能从美国本土得到这种消息已经够多了,火箭反推力装置么?克格勃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一切……”空降军司令瓦西里大将,就是谢洛夫口中那种美国有苏联必须有的那种军人。他刚刚听说这种人车一体空降的试验就非常重视,几乎有一种坐不住马上要验证的想法,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
  作为空降军司令,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空降军司令,瓦西里大将当然明白人车一体空降的重要性,这当然不是装装逼这么简单,空降兵到达地面直接投入作战,这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大纵深作战的理论上面讲,在坦克集团军出动之前,空降军可能还要先一步投入到作战当中进行策应,以现在双方的戒备态势,总不能让空降兵用轻武器作战吧?必须要投入伞兵战车,而且还要缩短让空降兵找装备的时间。
  瓦西里大将得到了一条重要的情报,虽说是谢洛夫假造的,而谢洛夫也同样得到了空降军的支持,这样他就不用担心够不到世界屋脊的问题了,苏联距离中印边界地区,距离没有远到根本够不到的地步,古巴那边才是真正的孤军。
  把这个消息告诉中亚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将军,意思就是让他放手准备,谢洛夫直接回到卢比杨卡广场,他需要对战争进行评估。在记忆中古巴导弹危机和边界战争的时间并不完全重合,美国和苏联的古巴导弹危机只有十三天的对峙,而边界战争则持续了一个多月,一直到了十一月份。
  作为这个时代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管,谢洛夫需要搞明白战争双方的目的,印度那边就不用说了,有声有色的大国准备逼迫中国让步好改革呢,尼赫鲁要真的借用战争取得威望,印度在后世是绝对不会变成笑话的,至少比穆迪大法好要靠谱得多。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中国不比那个巴基斯坦要强大得多么?按照谢洛夫的想法,多揍两次巴基斯坦把威望刷一刷,一样可以把各个土邦的权利收回来。尼赫鲁的女儿就是通过揍巴基斯坦刷的威望,在七十年代把所有土邦的权利都收回来了,为什么尼赫鲁不能这么干?
  尼赫鲁还真的不能这么干,这和印度身为不结盟运动的盟主有关系,不结盟运动当中,阿拉伯国家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还涉及到了宗教原因。让尼赫鲁不能通过揍巴基斯坦的方式获得威望。于是他选择后勤和兵力都被限制的中国,也就顺理成章了。
  自我感觉良好的尼赫鲁不是谢洛夫关注的对象,战争打赢了你是第三世界领袖,不结盟国家的盟主,苏联必须要高看你一眼,什么事情都必须要给在第三世界国家有强大影响力的印度一个面子。但打输了你就什么都不是,声望输的一干二净,等着美苏把自己的事情办完了来裁决就行了。
  他关注的对象是自己前世的祖国,事情都是要联系在一起看的,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中国的表态相当有意思,几乎是声嘶力竭的支持苏联和美国对抗,加上同时期的边界战争,谢洛夫从此时苏联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可以断定中国希望苏联和美国因为古巴的事情对抗是时间长一点。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