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39章

大时代1958-第239章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有意见,第一书记已经把古巴方面的事情交给你了!”谢洛夫无所谓的耸耸肩,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的共同点是都担任过共青团第一书记,克格勃内部此时确实有不少干部是共青团的空降干部出身,这些空降干部谢米恰斯内早就认识,很多都是他任期内调到克格勃的,所以说谢米恰斯内在克格勃说话没人听其实也不准确,很多司局干部都很买账,只是在总局级别干部这块比较弱势而已。
  谢米恰斯内经过这段时间的反思,也发现了这一点,自己还是太急了。想要迅速的达到一言九鼎的地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他才是一把手,用几年时间把自己欣赏的空降干部提升到总局级别上,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谢米恰斯内忘记了一件事情,他的年龄对几乎所有同级干部都是有优势的,但谢洛夫不在其中,谢洛夫比他还要小两岁。
  “尤拉,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庞大支持力量是共青团,那里才是源源不断能给我们支持的地方,我知道最近我们两个有些隔阂,但我们不能不合,这会让舒里克非常苦恼。”谢米恰斯内正襟寝坐,一脸严肃的道,“我们必须要让信得过的干部来掌控关键部位!”
  “我明白,我从来没有反对过这点,但时间还长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三十多岁的共青团的干部从代表处开始,不少都已经是司局干部,这已经很快了。我们是综合性部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共青团干部还要历练一下!”谢洛夫首先认可了谢米恰斯内的意思,那就是两人都是谢列平的朋友,不应该在一个部门玩冷战。也没有反对谢米恰斯内提拔年轻人的心,但是这步可以慢慢来。
  但在内心中,谢洛夫对谢米恰斯内想要重用空降干部的想法嗤之以鼻,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都做过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书记,但他谢洛夫又没有做过,他只在阿塞拜疆做过加盟共和国的共青团第一书记,这些共青团的干部甚至没几个人知道他这段历史,不知道自己这位第一副主席也是共青团的人。比起那短短的两年不到的共青团经历,到了今年他已经在安全部门工作了九年,心里的倾向性想而易见。
  比起共青团的空降干部,他还是信任那些老的肃反工作者,共青团干部起点太高,根本没有在底层工作的经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毛病。全国共青团人数有千万级别,共青团之鹰又有几个,上的了台面的人物也就那么几十个人。如果他们真的年纪轻手段高,也不会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被勃列日涅夫收拾的一败涂地,谢洛夫可不想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这样一批人的身上,说不定以后还要自己去救他们。
  当然至少在这个时候,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的沟通还是有一定的成果的,此时关于谢洛夫曾经是阿塞拜疆共青团第一书记的消息也开始在克格勃内部传播,一些从共青团空降到克格勃的年轻干部此时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第一副主席谢洛夫也是他们的人。
  “这种小手段也就糊弄糊弄那些空降干部,也不看看这是什么部门,肃反工作者会相信这种言论?”听到这种言论的谢洛夫撇撇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谢米恰斯内的动作。克格勃是个情报部门,虽说不完全是,但这种以工作经历划分派系的做法很幼稚,如果这也可以让肃反工作者相信,那谢洛夫把谢米恰斯内划到第聂伯罗黑帮更容易,他还是勃列日涅夫的同乡呢。
  谢洛夫就是没空跟谢米恰斯内玩这种小手段,看起来克格勃主席团他没有跟谁走得近,其实只要他表态,克格勃主席团就都能通过。没空搭理谢米恰斯内的他,在莫斯科呆了不到两天就去了斯摩棱斯克,去视察一下那里建立的工厂,苏联钻的合成就被确定在那里,克格勃已经在斯摩棱斯克圈定了一块土地,准备在钻石市场上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合成钻石工厂被谢洛夫交给了第二总局负责,毕竟国内防谍总局也是和第一总局齐名的总局,人员还这么多,谢洛夫必须要考虑到利益分配的问题。什么好处都让第一总局给占了,也不利于克格勃内部的团结,一家独大总是不好的。现在他不是克格勃的一把手,不然的话肯定会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单独管理这件事,钱这个东西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最保险,通过第一总局干活总有些不太牢靠的感觉。
  对于这种安排,国内防谍总局局长谢尔久科中将自然是双手欢迎的,第一总局的行动自由程度早有耳闻,现在他们有了这样的工厂,以后见到第一总局的家伙也可以挺直腰杆了。
  勾心斗角啊,手中攥着一把苏联钻的谢洛夫有些心累,像是扔垃圾一样把这些钻石扔回器皿当中,这座工厂的理论产量,是每年五千万克拉,大概就是一万公斤的样子。谢洛夫曾经考虑过是不是把这个东西作为年底的福利送给分给克格勃的肃反工作者一些,但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第一副主席用假钻石当做福利给部下,这传出去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谢洛夫收获的也不是感谢,而是会成为笑柄。他宁可从阿富汗的矿产中弄点晶石作为福利发给部下,也不会用合成钻石钓鱼、执法。
  “从国内防谍总局抽调一批肃反工作者,你们和军事管理总局一起,组成一支监控力量,到时候我们克格勃将会有所行动,你现在不要多问!”视察完工厂后,谢洛夫对着第二总局局长谢尔久科说道。
  具体的动作谢洛夫不能说,哪怕对方是总局干部也不行,此次行动面对的对手非同一般,那是货真价实的世界第一强国,而苏联的角色更加像是一个核讹诈的流氓。但这也没办法,双方的核弹头数量对比就是这么令人绝望,苏联想要迅速扭转局面就必须玩这种风险高收益大的心跳游戏,玩心跳游戏的还不止苏联一个家伙,比如苏联东方的同志们,也准备给那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一个教训。
  某种情况下,目前苏联和中国的行动都是风险巨大的,谢洛夫作为后世人当然知道印度军队到底是什么德行,但除了他没人知道到底印度军队崩溃的速度有多快。这个时代世界普遍认为印度是第三世界的领袖,印度军队是打遍欧亚的劲旅,印度未来将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和中国开战,印度这边也有后勤优势,相信也不会有人会预料到印度跪的这么快。
  中国自己都不会预料到,对面打遍欧亚的劲旅原来就是这么个德行。此时咄咄逼人玩前进政策的印度军方,还是很有唬人的本事的。可能中国在小心准备的同时,也在做好思想准备面临一场苦战。
  比起中国面对虚有其表的对手,苏联面对的可是货真价实的世界霸主,目前美国的实力至少是苏联的两倍,如果算上核弹数量,这个差距可是不止两倍。幸亏美国有黄石公园能让谢洛夫玩一下核讹诈,不然现在就算是正常的打核战争,苏联也打不过美国。
  最近几个月,相信喜马拉雅山上,赶着牦牛、或者直接人背肩扛的士兵们,会在世界屋脊之上继续艰苦运送给养的行动,他们慢慢积累一次短促战争的弹药,苏联这边也是一样,会漫不经心的利用海运慢慢的一点一点在古巴积累力量。谢洛夫准备在中国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派人和中国来一场属于阶级兄弟的国际主义合作精神。面对着那种有声有色的大国,还不知道对方深浅的中国,应该会接受谢洛夫帮助的。
  “我们要明确一点,关于加勒比海的周围的动静,我这里有详细的水文资料,这得益于克格勃第一总局拉丁美洲司局的勤奋工作,说实话加勒比海地区并不适合潜艇部队的动作,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那就是我们苏维埃的动作一旦被美国人发现,如果美国人以压倒性的海军力量围困古巴,我们怎么办?”谢洛夫双手一摊道,“我们的海军是没有和美国人正面决战资本的,所以只能依赖于潜艇继续突破封锁线,而加勒比海地区美国海军力量非常庞大,常规潜艇绝对不能担负这个任务,必须派出核潜艇编队加入到这个行动中……”
  “核潜艇嘛?好,我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回答的人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戈尔什科夫已经在海军总司令的位置上呆了六年之久,他自然是知道苏联海军远远不能和美国海军相提并论,双方最接近的领域不是在水面,而是在水下,准确的说是核潜艇编队的领域,双方是势均力敌。


第334章 疯狂科学家
  其实这个势均力敌只是勉强的自称,确切的说是在攻击核潜艇这个领域当中,苏联和美国是差距最小的,目前苏联攻击核潜艇是六二七N级核潜艇。建造完毕的八艘在苏联最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当中。
  N级采用双壳体结构,与美国潜艇不同的是,美国潜艇的舱室较大,数量较少,正艇储备浮力也小,而苏联的潜艇舱室则比较小,数量比较多,而整艇储备浮力却很大。苏联潜艇的这种设计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种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抗沉能力强,潜艇结构强度也较大,但缺点则在于排水量较大以及由大排水量所带来的阻力大,噪音大和航速慢。
  N级的水下最高被规定为航速23。3节,实际上这仅仅是60%功率输出,但苏联当局为了安全起见在N级随后制定的作战手册之中只允许使用60%功率输出。实际使用航速水面为15。5节,水下为30节。
  苏联五大舰队中,除了里海舰队因为作用有限之外,重要性排名应该是波罗的海舰队、北方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守卫苏联最重要经济最好的地区列宁格勒、北方舰队则担负进攻任务、北冰洋那边虽然气候寒冷,但这种环境也有好处,它便于隐藏苏联的核潜艇编队,一旦战争开始,美国和苏联的很大精力将在北冰洋开始,从那里发射核导弹可比隔着太平洋对射近多了。
  黑海舰队那边守护苏联为数不多的温水港口,而且那边有着苏联大部分的造船设施。至于这个时代的太平洋舰队,反倒不怎么受到重视。
  比起美国这个时代的水平,苏联真的没有太多的本钱,调动兵力捉襟见肘,还要去美国人眼皮子底下去对抗,其中难度可想而知。但这一步是迟早要迈出的,美国的军事基地已经从四面八方把苏联团团包围住,不论是联邦德国的导弹还是土耳其的核导弹,都把苏联重要的欧洲地区囊括在射程范围之内。
  让海军拿出目前看家底的核潜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巴导弹危机的时间还是比较早了一些,苏联的追赶步伐还没有跟上。谢洛夫这种想法更像是一锤子买卖,要么就赢要么就输,反正做出决议的是第一书记和中央主席团,真要是输了责任绝对落不到他的头上,他连克格勃的负责人都不是,背锅也轮不到他。
  但这次准备的已经很完备,远远没有历史上这么仓促,从克格勃的角度上来讲,其中的风险评估也做的很完全,应该不会出现历史上苏联虎头蛇尾的情况。有黄石公园和大伊万做后备力量,苏联应该是可以和美国人谈谈的。
  当然要想胜利仍然不可能,苏联固然可以用攻击黄石公园的办法和美国同归于尽,但美国就不用这么费劲,实力上的巨大优势可以让美国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