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1909 >

第47章

清末1909-第47章

小说: 清末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载沣这番强硬表态,饶是饱经风雨的重臣,在听到后,也引发了一次小小的骚动,彼此之间目光交汇着,不知道是一种交流还仅仅是分享着惊讶。

叶开站在载沣的旁边,这种规格的交谈他自然没有机会插嘴,当然了,载沣让他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参与定夺,所以他也只能用目光打量着众人的神态,看起来已经做好了全程围观的准备。

“庆亲王,你是领班军机大臣,陈璧的案子,你说该怎么处置?”

载沣看向了最前面的奕劻,目光紧紧地盯着他,有些微微出乎他的意料是,再说到陈璧的时候,后者却没有意想中的慌乱,哪怕是一丝一毫下意识的反应。

奕劻不慌不忙的应答,那模样就仿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陈璧也不是他北洋军不可缺少的钱袋子。

“摄政王,陈璧一案,事实俱在,老臣虽然与其私交甚密,但国事私事,向来不可笏同,一切按大清的律令审问,老臣绝不包庇。”

奕劻的态度,让已经做好看其难堪的载沣大跌眼镜,前者连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话里的决绝意味连一点为陈璧回旋的余地也没有,大为出乎意料的载沣只得狠狠地捏了捏自己的衣角。

“不过此案涉案人员颇多,数额巨大,仓促结案恐有失人心,老臣的意思是,处置陈璧不必急在一时,待案情核实完全后,在伙同旁人一并处理,或者,也可另派谨密大臣再度查验,一来不以一人之言擅杀府部大臣,表明了朝廷仁柔之心,二来,彰显了大清司法清明,有案必究,不让不轨之人借机造谣生事。”

奕劻接着把话说完,总算对陈璧有了一点点偏向,但在这种语境下似乎也不痛不痒,一番长篇大论说下来,好像他才是秉公卫国大正无私的第一清官。

而那一边,载沣在听了奕劻的话后,脸色终于缓缓阴沉了下来,本来蓄势待发的一记重拳,却最终击在了棉花上,那种奋力扑了个空的感觉,着实狠狠折磨了一把载沣。

为官四十年,奕劻这幅太极身段早就是练得又软有柔,丢卒保车,这一手谁还看不出来?

“其他大臣的意思呢?”半天后,载沣只好无奈的吐了一口气,郁郁说道。

如果说刚才众人还有些考虑奕劻与陈璧关系的话,那这下就无所顾忌了,第二个发言的世续本来就是奕劻的人,他自然是原封不动的双手赞成,那桐这一边也点点头,表示赞成之意。

剩下的两位汉人军机,张之洞在说了一大堆引经据典的话后,就一个意思,陈璧罪有应得,严惩的决定他不反对,而老迈的鹿传霖,那就更没话说了,奕劻说的本来就对嘛,甚至比他想的还要周到。

听到这,载沣用手抚住了额头,挡住众人的视线,努力不让自己的情绪进一步迸发出来。

安静了,没有人再说话,现场又陷入了会议一开始的那种沉闷氛围,不过奕劻和载沣的处境,似乎在无形之中调换了过来。

而对于旁观者的叶开来说,展现在他面前的局面,同样是之前预料不到的。

权力这门艺术,也分不同流派的,而奕劻就以这种不见锋芒的方式,在悄布心机的同时,将射向自己的利箭调转方向,再还给对手。

既然已经掉进了脏水里,就犯不着为了陈璧再弄脏了自己的手,有了刚才的发言,某种程度上已经为奕劻赚足了先机,接下来他只要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接下来更重要的尚书人选上,这一步棋就是变被动为主动。

“老庆啊老庆,你果然好手段啊。”

叶开内心冷笑了一声,而在他对面的庆亲王奕劻,始终安静的站立,面容和蔼,仿佛一位人畜无害的慈祥老人。

第七十二章比罢免更重要的事

(第二更)

一步棋就让载沣束手无策,在感叹奕劻手段老辣的同时,也只能说明前者的政治经验浅之又浅。

不管奕劻是不是给陈璧案拖延时间,还是真地要拿这位北洋集团的钱阀开刀,关键是载沣根本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再加上军机五大臣异口同声,会议开到这只得硬着头皮进行下去。

“好,就按庆亲王说的办,待案情查的水落石出后,再做决断,但不管怎么说,尚书陈璧罪责难逃,朝廷一定严惩不贷。”

载沣试图用最后的几句狠话为自己挽回些面子,不过也于事无补,而反观奕劻,他当然不会给载沣心灵上的喘息机会,语言几乎不需要组织就接着说道。

“摄政王,邮传部公务繁重,又掌管邮政铁路诸多事宜,不可一日无主事,老臣觉得该部尚书人选应当早做打算。”

奕劻的话像颗刺般扎了扎载沣的神经。

“陈璧案还未定论,这新人选是不是为时尚早?”摆了摆手,他敷衍道。

“摄政王刚才还说要对陈璧严究,既然这尚书是迟早要换,还不如尽早决断,新尚书一日未决,邮传部上下就一日不安,长此以往,人心纷扰定然出大差错,老臣觉得摄政王一切应以国事为重。”

奕劻这话就有些穷追猛打的意味了,丝毫不给这位看似主宰一切的摄政王任何回旋的机会,载沣这时候才发觉进到了前者的话套里。

“庆亲王,这是非要本王今天选出这人来?”奕劻的咄咄逼人让载沣有些不满,就算真的要讨论新的尚书人选,也应该由他亲口提出,更何况这本来不在今天会议的议程安排中。

“老臣只是就国事直言,摄政王恕罪。”

又是这种软绵绵的话,载沣都不知道怎么回口。

“启禀摄政王,老臣觉得庆亲王所言中肯,既然邮传部地位如此显赫,尚书一职又是如此要紧,所以烦请摄政王早做决断,以安人心。”

耳边响起了一道老迈的附和声,载沣听了觉得耳蜗都要张茧子了,刚才的发言的是老世续,这位军机大臣向来没什么主见,在军机处中一直唯奕劻马首是瞻,当年慈禧太后病危时,两人曾联合袁世凯密谋推举奕劻之子载振登基,虽然这事未果,但也算得上共进退了。

“启禀摄政王,臣也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那桐接着说道,到此,军机处五分之三的人已经清楚的表达了奕劻的赞同。

“张之洞,鹿传霖,你们觉得呢?”载沣把目光转向了两位汉军机。

“老臣附议”

又是五个人同时压过来,载沣顿时有些不知所措,脖子上像是缠了一条蟒蛇般,任他如何拉扯,反而是越来越紧。

军机处,始终是他绕不过的一关,而军机处的态度,却让身处权力巅峰的载沣依旧如芒在背。

权与威,在中国的官场上,似乎后者的作用更为明显些。

慈禧太后利用老恭亲王,老醇亲王,才把这份权力慢慢过渡为威严,即使这样也仍然花了数年时间,而他显然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

载沣无何奈何,他在军机处根本毫无根基,就连一直寄予厚望的那桐也和他渐行渐远,甚至别说军机处,在皇族中,他的地位都是极不牢靠,前几天荣寿公主还亲自跑到了醇亲王府,大骂载沣忘恩负义,没给她的亲侄子小恭王溥伟一官半职,弄得载沣颜面全无,只得半推半就把这位姑奶奶请出府去。

载沣当上摄政王完全是慈禧的一厢情愿,没有皇族内部的支持,他的位置始终不牢靠,而奕劻作为载沣和皇族之间的缓冲海绵,还不能和他撕破脸皮,至少现在不能。

“好罢”载沣吐了一口气,终于妥协了,“你们觉得谁当这邮传部尚书合适?”

“邮传部尚书责任重大,建铁路,铺电路,通邮政,还的给外国人打交道,这些都是新鲜玩意,所以尚书都找个精通洋务的大臣。”这次奕劻没有挑头,那桐的话说在了前头。

“你说这话,本王倒是想到了一点,陈璧虽是免了,邮传部还有两位侍郎,就从他们当中选一个吧。”为了避免再一次被牵着鼻子走,载沣给出了他的选择。

“回摄政王的话,邮传部左侍郎唐绍仪,出使美洲各国,至今未归,远洋重重,要回来也给大半年,恐怕是来不及了,至于右侍郎盛宣怀。。。”那桐的话说到这,停顿了一下了,似乎斟酌了片刻才说道:“臣认为不妥。”

“有何不妥?”载沣追问。

“盛宣怀经营汉阳铁厂,数年未能盈利,反倒将铁厂转给了日本人,才略有盈余,还有其任督办铁路大臣间,曾言三年之内可修好卢汉铁路,可最后铁路最后虽成,竟耗费了十年之久,可见此人夸夸其谈,摄政王不足为用。”

说起盛宣怀的黑历史,那桐是如数家珍,盛宣怀和奕劻间隙由来已久,他又怎么不知道,反正黑点也太多了,那桐完全不介意狠狠踩上几脚,“况且盛宣怀追查前任部首的案子,若是他其后官拜尚书,传出去怕是不好听。”

“请摄政王另择一人”这次不光是那桐,世续也跟着说道。

说到了盛宣怀,张之洞也不好辩解,他对前者并不陌生,张之洞人任湖广总督主政湖北的时候,洋务运动正如火如荼,汉阳铁厂正是其治下的一大工程,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钢厂,当时的汉阳铁厂一无技术,二无人才,三无资金,自然受制于人,作为铁厂的总办,盛宣怀想尽了办法将部分权益转给了日本银行,引用外资来解燃眉之急,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和洋商沾上边就是莫大的禁忌。

张之洞刻意避讳,鹿传霖这边当然也就没什么话说,奕劻等人的意见再次占据了上风口。

“行了,你们。”载沣疲倦的脸上带着一丝鄙夷,他不带一丝感情地说道:“******,你说吧。”

那桐世续的话,只是为了给奕劻接下来的打算预热和蓄势,在巧妙的排除掉其他的竞争者后,奕劻终于说出了他的答案。

“会摄政王的话,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内外兼修,贯通中西,处世有大才,最宜出任邮部大臣。”

时间精准的走到了这一刻,就像历史发生的那样,陈璧倒台后,徐世昌会被提名为新尚书,如果没有意外,从此邮传部进入了徐世昌时代。

而在听到这个人的名字时,一直静默着的叶开,心中微微震了震,眼皮微眯,他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改变历史车轮的方向,阻止徐世昌进京。

这个人很危险,就像盛传的那样,他是一只晶莹剔透的水晶狐狸。

第七十三章水晶狐狸

(第一更,一些涉及民族,政党,法律,分裂国家的章节都被封了,正考虑第四卷的立宪风云要不要写,应该没事吧。。。)

叶开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无论如何,徐世昌都不能借此机会重归京城,在他原先的计划中,邮传部尚书已经做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筹码留给了盛宣怀,徐世昌这时候在掺一脚将是大大的不利。

近一步讲,徐世昌一旦重返政治中心,那么叶开无疑又将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而这个人,绝对有能力给他造成数不尽的麻烦。

不但以后的计划再无法明目张胆的实施下去,就连叶开引以为赖的禁卫军都有可能危在旦夕,因为在历史上,就是此人了良弼禁卫军大臣的军权,悄无声息的拿到了自己手中,既然涉及到最核心的利益,叶开绝对不容旁人染指,从这方面讲,徐世昌就更加不能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央,无论这片土地他是多么的熟悉。

作为光绪三十二年(1905)的军机大臣,徐世昌堪称位高权重,影响力遍布朝廷内外,同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他卸任军机,临危受命,赶往奉天出任首任东三省总督,并在东北三省经营多年,所以,此番的邮传部尚书人选讨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