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1909 >

第41章

清末1909-第41章

小说: 清末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京城里可有些日子,没有举办过这么高规格的宴会了,开春之后平静无奇的时间段里,这算的上一件大新闻。

听到韩春儿报告,叶开不禁在心里笑了一声,如果不是他的加入,在帝国倒塌的最后三年里,这位替补太后将会一直隐没下去,那会像今日这般风光,至少在面子上和载沣并驾齐驱。

“你刚才说庆王也去了?”忽然回想到了什么,叶开立马问道,庆亲王这三个字对他来说可格外敏感。

“是的,老爷,春儿后来还到小德张府上去打听,听说庆王还被隆裕太后单独召见。”

生日宴会一结束,韩春儿就跑到了小德张府上去探问,顺带着得到了这么一个重要的消息。

点了点头,满意的冲韩春而笑道,这个消息可是十分关键,看来奕劻和隆裕两人果然是不甘寂寞啊,明知这样会让载沣更加忌惮,可还是选择正面对抗,权力的诱惑之下,果然会让人铤而走险。

“德公公还说,爷的礼物隆裕太后很满意,还当面夸爷来着。”

叶开冷笑一声,说道:“她哪是夸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是惦记着我手中的军权。

用礼物来投石问路,看来这块石头的效果还不错啊。

“不管怎么说,能让一国太后惦记的人,咱们大清国可没有几个啊,这是爷的本事。”韩春然嘿嘿笑道。

“你这油嘴,几天不见,功夫倒是见长。”

听了韩春儿这拍马屁的话,叶开当即笑骂道,随后,他也不再多说,缓缓收敛了笑容后,目光转移到了桌子上的文件。

而韩春然也很识趣的闭上了嘴,低头保持沉默。

前一秒还是有说有笑,这会儿便猝然无语,寂静的都能听见屋外的虫鸣声,状态转换之快,若是旁人看见定会大为诧异,不过,这对默契的主仆,彼此之间早都习惯了。

将最低级的蓝色文件快速批阅完后,叶开打开那几张包有橘色外皮的袋子,耐心的看着上面汇报的事情。

第一张是蒋百里的报告,他的测量厅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地图的绘制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至少在这个尚且统一的国度里,中央的命令还算管用,根据叶开之前的建议,地图绘制优先在东北三省和蒙藏地区推进,而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敏感地区。

东北三省,几个大城市周围的地图基本绘制完毕,而在相对辽阔的喀尔喀蒙古地区,则相对来说延缓一些,由于大部分地势都是人迹罕至的草原,绘制工作初期受到了一些阻碍,不过在掌握了经验之后,速度大为提升,外蒙古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进行了六分之一。

看到这以后,叶开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蒋百里这个未来的军事理论大家,叶开抱有极大的兴趣,能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取得日本士官学校全校第一名,这名头果然不是盖的。

在批阅栏的地方叶开提笔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善哉方震(蒋百里的字),汝之所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军使深以为然。”,之后放在了一遍,叶开又接着拿起了另一张蓝皮文件。

这次是关于《帝国陆军报》的情况,在叶开的亲自过问下,报纸原先的官话套话大为减小,取而代之是一则则事例生动的真实故事,选材也是颇为广泛,一改原先机关报的呆板滞后,这些事例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在报纸的末尾还有一个特殊的版面,全文用来记载西方列强的军事动态,以及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并且还有定期的笔者刊登特约评论,这里面,发表最多的就是署名“铁血匹夫”的叶开。

当然这份报纸并非十全十美,现阶段这份报纸还只是在官僚阶层流通,等日后,这套模式成熟了,叶开最考虑转向民间,并且适当的加印一些白话版。

办报纸看似一件小事,然而对于叶开来说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陆军报是军队的喉舌,他所宣扬正是中国人丢失已久的尚武精神,当时所有的报纸中,这无疑是独树一帜的。

文件袋里还附属了一期报纸,叶开打开仔细看了看,不由得笑出声来,上面所记载的正是那天的逃兵事件,而叶开那最后的一段评论,赢得了不少的喝彩。

面带轻松的打开了剩下的几页文件,反馈上来的信息让叶开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军谘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一切都顺风顺水。

将这些文件整整齐齐的摞好,叶开的目光缓缓落在了那一份红皮文件上,几天来,这种级别的文件可少之又少。

用剪刀小心翼翼的裁开,叶开细密的翻看着着,不知不觉中,他的眉头缓缓褶皱了起来,而当看到某一行字的时候,眼瞳猛然扩大。。。

“春儿,备马!今天咱们要连夜赶回去!”

一旁的韩春儿还没回味过来,叶开就已经披上大衣,急不可耐的走出门去。

第六十二章暴雨夜

(第一更,第二更在码。)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轰隆隆的声音不断响起,整个北京城都仿佛要裂开。

而在位于铁狮子胡同八十一号的军谘处,并没有因为这次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改变分毫,警戒程度一如往常,肩上靠着枪的军警依旧矗立在岗位上,看起来一切都有条不紊。

倒不是内心多么愿意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继续工作,他们何尝不想在这个时候舒舒服服的躺在休息室里,手捧闲书,喝着热茶,但最起码的理智告诉他们,这样的想法也只是在脑袋里过过瘾罢了,因为《军谘处条例》上明确的写明了这样做的后果,罚俸半年,留籍察看。

军谘处内的一幢独立建筑,还依稀亮着几排灯火,这里正是情报厅所在。

作为二十四小时待命的机构,情报厅像是一始终拉紧的弓弦,按理说应该是人手不少,然而,奇怪的是,无论是出入口还是楼道里,都几乎鲜有人走动,如果不是窗户上还都依稀亮着灯,真叫人觉得这里是不是还有人在,再加上滴滴答答的声音不停从房间中传出,诡异的气氛让靠近这里的人都会感到不寒而栗。

在电报房一旁的机要室内,情报厅厅长舒清阿却是坐立不安,他在这间屋子里已经等了将近六个小时,焦急的心情让他不停的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而屋外突然下起的这场大雨,更加加重了舒清阿内心的不安。

他透过窗户,看到的是灰蒙蒙近乎黑暗的天空,糟糕的天气让他停下了脚步,心中不断地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事。

在他传达给叶开那份红皮的文件后,他接到的命令就是在原地等下去,直到后者的到来。

而现在。。。舒清阿看了看手表,眉头紧锁,他都有些怀疑这样的天气,叶开到底会不会来。

对于这位一手提拔他的顶头上司,舒清阿始终是看不透,就仿佛隔着一层纱交流,看的听得都只是一知半解。

当然,想归想,舒清阿并没有继续深究下去,这不是他该关心的,他只知道一件事就可以了,在那个新星强人的羽翼下,他可以躲避政敌随时射过来的冷枪暗箭,并且,这些日子过下来,他也体会实权在握的优越感,虽然情报厅每日的工作忙碌繁重,但至少他不用再去当那些军队官僚的受气包。

“吱”的一声,屋的门被突然打开了,不期而至的尖锐响声,让屋内那种闷涩的气氛一吹而散,同时也彻底打破了萦绕在舒清阿心头近乎窒息的焦躁。

一个身披军绿色雨衣的人影走了进来,雨水滴滴答答的顺着他的军靴一路流淌,直到他站住的地方汇成一个小水洼,脑袋上的兜帽虽然遮掩了来人的面容,不过听动静他似乎还喘着气。

舒清阿被这阵势惊了一惊,他刚想要看清这位不速之客的面孔,熟悉的声音便从兜帽下传了过来。

“清阿,给我拿一把毛巾来。”

听到那声音后的两三秒,舒清阿都不敢相信那是叶开在说话,直到后者将兜帽摘下,他才百分百确定了来人的身份。

“良。。良军使!?”舒清阿惊讶的哆着嘴。

“怎么不认识了?”

叶开没有看向舒清阿,而是自顾自摘下了厚重的军雨衣,话中依稀带着几分温暖的笑意。

“卑职当然知道。。。”

反应过来后的舒清阿当即脑门一清,他赶紧跑到一旁的架子上,拿来了一块毛衣,以及一杯热水。

趁着这段时间,叶开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雨渍,半路遇上这么大的暴雨真是始料未及,即使有所准备,他和韩春儿两人也在泥泞的道路上耗费了半天的时间,一直到了现在才赶到军谘处,不过夜已经很深了。

“这雨下的这么大,路怕是不好走吧,良军使如期而来,真是让卑职感佩。”看着叶开接过了热水,舒清阿在一旁随口说道。

“清阿,我如期而至可是为了听你这些话。”

叶开直接打断了舒清阿的客套语,不知是风吹得还是什么,他的脸色有些僵硬,不过这样的话还是触动到了舒清阿,后者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同时叶开也在用这样的态度告诉后者,那套官僚规矩在这里不成立,说话要讲究效率。

“我看了你的文件,说说具体情况吧。”

“是。。是。。。”

有些尴尬的打了个磕巴,脸色略微调整后,舒清阿言归正传:“根据大人的上次的指示,咱们的人潜入京师电报局后,工作就是日夜不停,今天上午,安插在电报局的人传来了消息,如大人之前所说,京城中动态频频,有几封正是从河南彰德那边传来的。”

听到这个熟悉的地理名词后,叶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半,这么多天他都在等着这些消息,说是不急那是假的。

当然,这些电报的内容舒清阿并不知道,因为原始电文并没有经过密码转译,还处于无法阅读的状态,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等待叶开亲启。

听到这些消息后,叶开满意点了点头,舒清阿做得很出色,特别是保密方面,要知道这些电报不知道流经多少只手,才传回军谘处,而且,即使在军谘处内部,叶开也不敢保证能百分百没有人怀有别的心思,所以长久以来,他把保密工作要求的近乎苛刻。

“几封?”叶开需要知道具体的答案。

“一共五封”舒清阿想了想,实话实话,片刻后,他接着补充道:“根据电报局那边的消息,这五封电报有三封是属于私人,而另两份似乎走的是官府的专号。”

虽然不知道内容,但舒清阿根据电报花费的费用,大致也能区分出这几份电报的不同和轻重。

官府?听到舒清阿这句话时,叶开的眼皮本能的跳动了一下,如他所料,这里果然有猫腻,而这一点,也是他一直在等待者的。

“良军使要不是现在看看?”舒清阿向前一步,问道。

舒清阿的询问,叶开并没有急着回答,他在脑海中前前后后想了一遍确认没出什么纰漏后,才冲舒清阿说道:“把那五封都拿来,再拿几支笔,今天要看完这些。”

“是”

舒清阿应了一声,转身就去拿那几份机密电报,他知道以叶开的脾气他是绝对不会等到明天,即使天色再晚。

“良军使,这些都是。”

叶开接过舒清阿手中的电报,就迈着步子向前走去,直接一屁股坐到了后者的办公椅上,然后,马不停蹄的开始了颇为耗时的转译工作。

这些工作是叶开一个人亲自完成,舒清阿自然不敢打扰,他恭敬地站在一边,目光始终游离于那些电报之外。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人就这样保持着各自的状态,即便这里是舒清阿的办公室,但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似乎一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