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1909 >

第131章

清末1909-第131章

小说: 清末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儿脚胡同,梁公馆。

这个宅子是叶开特意买下的,花了一万多两银子,虽然贵了点却不冤枉,因为宅子的位置面朝街道,交通便利,这段时间都快成了立宪党人的活动总部。

确切的说是宪友会的临时党部所在,而这一切自然要拜梁启超所赐,他主导的宪友会正在迅猛发展,各省各地的响应人数越来越多,眼看着月底就要正式开成立大会了,梁启超等人加班加点,内心很欣慰,与此同时,倾尽了他几乎的心血的政党救国论似乎也有了影子。

而叶开的到来,结结实实泼了一盆冷水。

“什么?奕劻成立了政党?”

君主立宪维持会的事被叶开捅了出来,顿时满堂大哗,本来宪友会要首开先河,没想到奕劻却先发制人,而且顶替了原属于自己的招牌,听到这些梁启超极为恼怒。

“假政党之名,行揽权之实,这种事奕劻居然能做的出来?”

大堂内征讨声连连不绝。

“这君主立宪维持会分明就是一个官僚党!宗社党!贵族党!”

挂羊头卖狗肉,奕劻此举显然犯了众怒,靠着现代政党之名,却完全为了自己一家私利,影响确实极坏极坏。

“诸位先静一静!”梁启超一开始也很愤怒,但渐渐冷静了下来,心里已经在谋划着解决方案,“良公这消息来的及时,晚一天知不如早一天知,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就该想出个办法解决,好在奕劻的组党消息还没有向外公布,还有时间。”

梁启超说完,目光望向了叶开,这些人里面,属叶开的地位最高,而且他作为未来的党魁对叶开也越来越敬重,不为别的,单单是后者的热心礼遇就让梁启超钦佩,虽然两者的初衷南辕北辙。

“良公,你曾在朝为官,奕劻的秉性你最了解,请良公说说看,这是该怎么解决。”

“卓如,正本清源是首要任务,决不能让奕劻奸计得逞,以我之见,宪友会需马上成立,而统一党大会,也要提前预备了。”

叶开说完,大堂内不少人都点了点头,把日程提前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梁启超这时却面有难色。

“卓如觉得如何?”叶开问。

“启超本来打算月底成立,主要是因为经费实在不足,各地募捐还没有筹集完。。。。”梁启超如是说道,会党成立,钱总是个大问题。

“这好办,卓如,你放心,银子的事包在我身上。”叶开一听,却展颜一笑,极为慷慨的说道,“还差多少银子?”

听到这话,梁启超极力推辞,“使不得,良公,置办宅子已经花费了不少银子,如何能让良公再破费?”

“我听说革命党孙文在海外时,经费也是捉襟见肘,全赖南洋富商接济,才能勉强维持,商贾之人尚且能够识得大体,热心国事,我一个朝廷命官,有什么理由畏缩?”

叶开接着道:“卓如,说说吧,若是不够,再另寻拼凑。”

梁启超看了看叶开,也不好再说什么,一咬牙,吐道:

“白银十万两”

第二百一十六章敲定

(第一更)

十万两。。。

嗯,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然而,叶开也不是那种拿得起,放不下之人,十万两虽然称得上一笔巨款,但也不是拿不出手,叶开在京师自来水厂的股息,一年就有一二十万两的分红,除去一家人的用度,一年能余个几万两,再不济可以向载泽要银子,或者从邮传部预支一些出来,总之,十万两叶开完全可以周转出来。

这是一笔政治投资,叶开不能放弃这个机会,舍得下成本的人,以后才能获取几何倍的增值,而且,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明白,乱世风云,钱,是性价比最低的东西。

“十万两的确有些多。。。。”

叶开捏着下巴,面露沉思之色,梁启超一见这样,心中直后悔刚才喊得太急,弄得良公面子难堪,刚想要开口收回刚才的话,面前,叶开却眼睛一亮,抬起头来道:“不过,卓如放心,你既然急着用,我一定竭尽所能,这样吧,最迟今晚入夜之前,这十万两我差人送到梁公馆来。”

十万两的要求居然毫不犹豫,满口答应了下来,而且还是当日送来,这期间有多么大的困难,梁启超不用想都知道,可想而知的是,良公定然是动用关系,东拼西凑,一想到这,梁启超竟有些说不出话来了,激动的浑身颤抖,随后冲叶开深深地做了一揖。

“居功甚伟,全赖良公!启超无以为报,统一党成立之后,定然推举良公为此党之魁首,如此方能服众!”

梁启超这么一说,满堂的立宪派人开始纷纷附和,一时间,拥戴之声此起彼伏,说实在的,出钱,出力,出关系,无论哪个方面,叶开都帮了梁启超大忙,更别说梁启超能回国还是拜叶开所赐,也难怪所有人都对他这么推崇和由衷感激。

“卓如,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众人一阵呼应,不料叶开却用更大的声音将之反弹了回来,“这党魁如论如何都应该卓如来当。”

这是发自内心的话,叶开有他的打算,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和任何政党发生明面上的关系,可以暧昧,可以投机,可以私下交易,但就是不能加入其中,一旦这样做了这样以来,必然会和其他的政治团体交恶,更何况他此次南下,到江浙一带赴任,那里可是革命党的天地。

“卓如,这政党就好比一支军队,政党的主义理论就好比刀枪剑戟,唯有将帅之人,才能指挥得了士兵,操弄得了枪棒,你梁卓如就是这样的人,而良弼呢,不过就是伙夫马夫罢了,满脑子想的就是不让士兵们累着饿着,虽然有些功绩,看似不可或缺,但伙夫马夫如何统领得了一支军队呢?”

叶开指着梁启超说道,“这党魁人选非你莫属。”

虽然语意诙谐,却暗含深意,此话一出,众人也都理解了,纷纷点了点头,而梁启超张了张嘴,不知道还说些什么,也就不再坚持了。

“卓如,时不待我,银子的事解决了,组党的事就要尽快了。”叶开接着嘱咐道,不过话说到这,却兀自摇了摇头,面容颇有些遗憾的道来,“可惜,那一天良弼无法亲眼看到了。。。。”

从话里听出了什么,梁启超问道:“怎么了,良公?”

叶开望了望众人,叹气道:“前一阵子,请愿运动云起,两江总督张人骏被江浙咨议局劾免,眼下宁沪无大员,所以,奕劻让我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委任状已于今晨送到了府上。”

“良公答应了?”

“嗯”叶开点头,“奕劻夺权,弄得天下动乱频频,而革命党在宁沪也已成气候,两江没有督抚大员,怕要出大乱子。”

“这么说,良公马上就要南下了?”梁启超询问道。

叶开接着点头。

“切不可去啊,奕劻这是摆明了要赶良公走,倘若良公这一走,国失一柱,老贼定然无所忌惮,愈发倒行逆施。”孙洪伊突然语气坚定地反驳道,“再有,良公,他这是要借你的手剿灭革命党,而这笔账只会记到良公头上,与他奕劻无关,一举两得,委实是一条毒计。”

孙洪伊的分析很有道理,这两层意思都在奕劻的计算之内,不过他不知道这是叶开主动要求的,当然也不会清楚叶开这么做的打算。

“伯兰,你说的我都清楚,不过,自从奕劻悍然组建皇族内阁,大权尽揽之后,国人大多弃立宪,趋革命,我若不去,革命党趁机举事,立宪事业恐毁于一旦。”叶开接着说道:“至于我走之后,京城的事,就要靠资政院,靠座下的诸位了,我相信有资政院的诸位明公在,定然不会让奕劻顺心如意。”

看出叶开心意已决,大家也不好说些什么,低头默认。

“良公南下,多注意安全!”最后,梁启超走了过来,语重心长的嘱咐道,“恩铭之惨,良公要多留心。”

梁启超说的,叶开不会不明白什么意思,江浙一带,革命党主要是光复会成员,该会党属于同盟会三大党之一,崇尚暗杀,特别是清廷要员,1907年,众目睽睽之下,安徽巡抚恩铭被枪杀在检阅台上,顿时震惊了整个帝国,而光复会也因此名声大噪。

“多谢卓如提醒,无碍,无碍。”

叶开道谢后,便起身告辞,出门后,叶开回头望了一眼,梁公馆仍旧灯火明亮,所以人都在为组党的具体事宜忙碌着,为的就是不辜负良公的“嘱托”,这也是叶开离京前最后一次张望这里,此后他便会南下,到更加汹涌的南方,和革命党人更为直接地面对面,当然,还有深处漩涡中的上海局势。

不过临行前,他还有一事未了,他要见上隆裕一面,如果历史诚不欺人的话,隆裕才是那个关键人物,即便再无用,她手里还捏有一个皇上。

什么时候见,这还得看小德张的安排,不过,相信很快,很快。

第二百一十七章晋见隆裕

(昨天的第二更。。。)

果然,在第二天,叶开等到了久违的消息,小德张府上的内监进了良府的门,招呼他即刻进宫。

“烦请公公稍等下,我穿戴好衣帽,这就随你进宫。”

来人年纪不大,说话尖声细雨,长的却很漂亮,仔细看来脸上还擦着一层脂粉,应该是小德张贴身伺候的太监,听说清廷太监在宫外大多有娶妻,娈童的癖好,小德张怕也不意外。

“良爷你可慢着点,不赶急,德公公嘱托过,良爷说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奴才在门外等就是了。”

小太监说完就跑出去了,叶开低头笑了笑,看来,送银子,送珍宝还真没有错,小德张这样的人,的确吃那一套。

别过头去,叶开望向了房里的韩翠儿,马上就要南下,一上午的时间,她尽在这里忙了。

“东西都打点好了没?”

叶开问话时,韩翠儿正歇脚擦汗,刚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已经塞进了行李箱里,什么是便装,什么是官服,什么是日常用度,总之,分门别类,十几个箱子,弄得很精细。

“都好了。”韩翠儿拿手绢擦着汗,随后掩嘴笑道,“老爷不曾持家,哪知道女人收拾宅院的苦,要我说,男主外,女主内,这苦头是一般齐儿。”

听这话叶开也笑了,他骨子倒没那么多的男尊女卑,妇女的劳动成果他还是很尊重的,随即低头扫了扫地上的东西。

“这么多东西?”盯着地上的行李,叶开皱眉,从京城到南京,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且是水陆并行,转移起来恐怕很麻烦,在加上也叶开又是个甩手掌柜式的人物,家务事他完全摸不清。

“老爷,咱们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南方跟北方多有不同,东西还是带的越齐越好,再说,老爷是去做官,吃穿住行的杂事还是操心操的越少越好,多带一些也省的到时候破费。”

没法反驳,叶开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韩翠儿在这方面比他有经验的多,不过有些事他却不能明说出口,其实按他的打算,这次南下做官,恐怕不会待太长时间,如今天下大势越发风云突变,各种矛盾不断激荡,而京城不能拱手让给奕劻,他要以退为进,蓄势待发,私下里已经做好了安排。

“得得得,说不过你,你说怎么就怎么样吧。”

叶开摆了摆手,不在多做思考,随即拿起一品官袍穿戴,韩翠儿在一旁伺候着,打理官帽上的璎珞。

“老爷,丫头有件事说。。。。”

叶开正蹬着靴子,身后突然传来了韩翠儿的声响。

“要说就说,什么事变的这么吞吞吐吐,这可不像你。”

叶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