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军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盼逯鹬唬虼怂枰飧隹吹氖置靼椎睦罹赴病�
“他是大明官员。”张默仁觉得笼络此人的可能性不大,“贰臣”从来不是一个好听的名头,况且只凭这三问还不值得他们主公冒险,“大明灭亡后殿下可再招他为己用。”
刘彦指着写着李靖安与南楚太子谈话的那张纸,问道:“如果大明太子重用他呢?”
“杀了即可。”常泽燕冷笑。
“杀了太可惜。”刘彦从袖子中抽出一张纸递给楚原明,楚原明只看了一眼便瞪大了眼睛。
因为那张纸上面写着李靖安南下之时对大齐的分析。正是这分析刘彦才让手下的探子特别注意这个并不起眼的李靖安
“殿下觉得如何?”
“贤能。”
刘彦摇了摇头,又递上了一张纸,上面是一幅图,中国版图的地理图,上面标注着山脉河流,旁边还有小字注释,而且能看出这是个半成品,因为上面还有一些奇怪的小点,没有注明意义。在二十一世纪人看来十分平常的图,几乎可以在小学生的地理图册上找到,却一下子让楚原明移不开目光。
“殿下觉得如何?能画出这样地图的李靖安只是贤能吗?”刘彦反问道。
“国士无双。”楚原明叹息,在这一刻李靖安之才在他心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2再遇(修)
不知道自己在大明太子和大齐谨王心中得到“国士无双”评价的李靖安已经把太子的来访扔到了脑后,每天在翰林院混日子看书,太子出现过一次后也在没有找过他,他也乐得逍遥。
冬去春来,一转眼,便到了三月,南方的春天来得早,三月之时已经便是一派春意盎。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诗词。李靖安十分喜欢,觉得也十分适合这个大明,虽然这里是临安城,而不是乡村野外。
这日李靖安休息,准备去人市买几个小厮使,虽然李靖安雇了长工,自己独立能力也很强,但是文人没有书童实在说不过去。前任的书童在来临安前便被遣散了。他自己起初不在意,但是日子长了还是有些不方便,买笔墨纸砚总不能交给长工吧?
来到人市,随便走几步就能看到头上插着稻草的人,还有许多人在买卖,即使不是奴隶社会,这里已经存在着拥有卖身契的奴隶。
李靖安虽然不喜欢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根本无力改变。
目光扫过那些神情呆滞的被卖者,李靖安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毕竟他要的是机灵懂事的书童,而不是一个活死人。就在李靖安犹豫要不要换个地方时,他的目光扫到了一个人。
一大堆小孩像是等待被人挑选的鸡仔一般被人圈着跪在大街的一角,最大的不过十三四岁,最小的才五岁左右,而他注意到的那个大约十岁,长相清秀,其它的孩子都是一脸的认命与麻木,而这个孩子眼中隐隐有不甘之色,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他认识,就是他来临安第一天遇到的那个卖身葬父的小孩。
这算另一种缘分吗?
李靖安犹豫了一下,走了上去,问那卖人的汉子,“这个小孩多少钱?”
那汉子扫了一眼李靖安的衣着,立刻露出了讨好地笑容,“公子您眼光可真好,这个小子可机灵了,还识字,买回去当书童正好。”
那小孩见到李靖安不由一愣,低下头不再看任何人。不知是心虚还是什么。
“多少钱?”李靖安不想和这个人多废话,再次问道。
“嘿嘿,十两。”
李靖安一皱眉,“十两完全可以买一个长相不错的婢女,你认为他值十两?”怀疑的语气,不满的眼神。
“可这个孩子他识字。”汉子狡辩道,毕竟就算是在临安这样文风强盛的地方,普通百姓认字的也很少。
“我身上有功名,你认为一个识字的书童对于我算是好事情?”李靖安白了那个汉子一眼,“五两。”
“五两也太少了。”汉子不满意,陪笑道“要不,您再加点,九两?”
“六两,一口价,不行的话我找别家。”
“那好,就六两,公子您以后可要多关照小人的生意。”汉子妥协了,把那个小孩拎了出来,并把卖身契交给了李靖安。
走出了人市,李靖安找了个茶馆坐下,看着默默跟在自己身后、衣衫褴褛的小孩,不由叹了一口气,他的心还是太软了,拿出卖身契和几个热包子一起推到了那个小孩面前,淡淡的说道:“拿着,走吧。”
小孩惊讶的抬起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李靖安。
“我不管你那日的卖身葬父是真是假,作为还算相识的人,我能帮你的只是如此。”
说完,李靖安站起身便离开了。
那小孩没有跟来。回到自己的宅子,李靖安有些失落,但是很快就释然了,他有没有“王八之气”不可能一点小恩小惠就让人甘心为他效命,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给人当奴仆的。
李靖安不知道的是,那个本想追上他的小孩在一个拐弯处被一个人拦了下来,正是他曾经见过的那个王远明。
“你根骨不错,要不要跟我练武?”
13太子之忧(修)
大明崇显三十年六月,大齐三皇子仪王出使大明,带来了大明皇帝的联姻请求,欲把竟陵公主许配给大明的太子赵恒,。
夏日炎炎,即使是在多水的南方,李靖安一入夏季便感到身体十分疲倦,提不起精神,这和这具身体是早产儿有关,李靖安只能慢慢调养,于是便按照在翰林院找到的古方酿造了养身的薄荷清酒。当听到大明仪王来到临安这个消息,他正在和翰林院的同僚分享他新酿出的酒。
“你说陛下会同意大齐的联姻请求吗?”
“应该会吧,大齐竟陵公主可是贵妃所生,听说十分受宠,才分封竟陵,那可是一块十分繁华的封地,就连大明的皇子的封地都比不了。”有消息灵通的同僚介绍道。
“这个竟陵公主身份是可以匹配我们太子殿下,只是这血统……”
“太子不是还有侧妃的嘛。“
听着同僚的谈论,李靖安不由在心中琢磨是不是辞官归隐算了,因为不管这个竟陵公主将来不会不生下子嗣,都会成为大齐制约大明的重要一步。看太子那比自己还要弱的身体,李靖安觉得他留下子嗣的可能性不大,估计到时候镇南王不想和太子争也会被迫争。
至于大明会不会拒绝联姻,李靖安根本没有考虑大明拒绝的可能。
大齐的使者可是仪王,也就是周帝的三皇子楚原显,文采出众之人口才必定好,再加上大明不会轻易得罪大齐,尤其是大齐下嫁的还是那样一位身份尊贵的公主。
突然一个侍从急急忙忙走了进来,“李大人,李大人。”这个侍从看上去十分着急,从众人一行礼,立刻冲到了李靖安面前。
“你是明灿兄的侍从?”李靖安立刻从自己的资料库内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不由一阵疑惑,他和那个看上去很高傲也很会钻营的徐明灿可是没什么交情,顶多算是泛泛之交,他的侍从找自己干什么?“明灿兄找本官有事?”
“李大人,陛下钦点我家大人陪同大齐仪王游玩临安,我家大人唯恐失礼,特意请李大人一起陪同。”
李靖安不由心生无奈,陪同?恐怕是让他去给徐明灿当绿叶陪衬的吧?但是他能拒绝吗?不能,徐明灿都把皇帝陛下搬了出来。问明白时间和地点,打发走侍从,李靖安也和同僚告辞,准备回去准备一下,毕竟陪同仪王游玩不能穿官服吧。
可是让李靖安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回家的路上就被人拦了下来。坐在酒楼包间内,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人,李靖安真想拎着徐明灿的衣领吼上一吼,你这个江南第一才子为什么不再光芒万丈些,把眼前这个家伙吸引走?
“李先生似乎不愿意看到明心?”赵恒一笑,问道。
的确不愿意,但是自己敢说吗?李靖安在心中非议了一下眼前这个太子,脸上却挂起了谦和的微笑,“哪里,赵公子谈吐不凡,让下官耳目一新,岂有厌烦之理?”
“那就好,明心佩服先生之才,还愿多聆听先生高见呢。”
“哪里哪里。”李靖安嘴上谦虚,心中确实疑惑不已,他到底哪里让这个太子看重了?怎么又来找自己了?
“相信先生也有耳闻,大齐想要和我们大明联姻,明心忧心不已,虽然大齐看上去肯有诚意,,联姻的公主也是出身高贵,十分受宠的竟陵公主,但是明心相信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明心惶恐,想聆听一下先生的高见。”赵恒一脸期待地问道。
李靖安真想一口鲜血喷出来,他穿越之前又不是军事家,更不是宫斗高手,当然也不是阴谋家,即使因为兴趣度过几本关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书籍,也不可能现在眨眼之间就能明白那个大齐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吧?看着赵恒一脸的期待,李靖安觉得自己还是辞官吧,有这样一个不知为何盯上自己的太子,,再来几次李靖安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短命。
“赵公子,我们大明的储君至今没有子嗣。”李靖安没办法,只能含糊其辞,反正这样看起来比较莫测高深一些。笑容淡定,李靖安也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提示。
赵恒的眼睛陡然一眯,掩饰住里面一闪即逝的杀意,“先生大才。”
李靖安心中大汗,不至于吧?难道赵恒脑补了一些十分厉害的东西?
“明心愿常听先生教诲,不知先生……”
李靖安连忙止住对方的话,开玩笑,他可不愿意与赵恒绑在一起,大明看似太平盛世,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麻烦一大堆,只是没有显露出来罢了,别说他现在根本没办法,就算有办法也非一夕一朝之事,他非累死不可。
“赵公子谬赞了,下官才学远不及明灿兄,岂敢教诲公子?而且下官本就体弱,入夏以来更是常感疲惫,恐怕再难担任官职,已有归乡养病之意。”李靖安已经找好了好借口,反正他现在身体是真的很虚弱,也不算是撒谎。
但是他的话音刚落,赵恒眼中陡然闪过一丝阴冷,虽然消失的很快,但是还是被李靖安捕捉到了,不禁觉得心中一寒,不动声色的和赵恒又聊了一会才找借口离开。
只剩下赵恒一人的房间中,赵恒脸上的阴沉之色便不再掩饰,眼中的阴冷让人想到了毒蛇,他轻轻呢喃:“辞官?”
李靖安虽然现在名声不显,远不及徐明灿,但是从未来回来的赵恒却十分了解他的可怕。李靖安本来会被父皇看重甚至摒弃了原来选中的徐明灿,把这个李靖安点为了状元,当大齐请求联姻之时,他第一个上述,言明大齐的阴谋,但是朝中无人理会,甚至李靖安还因此被父皇厌弃,当自己大婚后,李靖安曾经私底下试图接触自己,但是自己完全看不上这样一个被父皇厌弃的书生,于是李靖安辞官了,然后消失了,七年之后,大齐诸皇子争权夺利,大齐太子被废,大齐四皇子谨王即位,而那个已经被人忘却的李靖安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作为大齐新皇的最重要的心腹谋士,被授予太傅之职,然后便是大齐奇袭大明,仅仅用了三个月,便攻破了大明的国都临安,大明……
赵恒十分了解自己,即使他知道未来的发展,但是他本身就不是有智慧的人,因此为了不再当亡国之君,他便需要能帮助自己的谋臣,因此选中了还没有什么名声的李靖安,但是现在李靖安居然想辞官!
这样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