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楚楞了一下,脱口而出:“十比一”。
刘一民叹了口气:“日本经济总量比我国强大的多,政治上又有统一稳固的政权,军事上动员体制完备,武器系统整齐匹配,建成了强大的陆海军,打仗打的是陆海空立体作战。阎司令长官说我国与日本国力相差10年、20年,我觉得说的很中肯。这也是小日本胆敢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所在。孙将军说的战损比十比一也很客观,所有正面战场的阵地作战基本上都是这样。大家想一下,日军这么强横,我们死十个,他们才死一个,照这样打下去,我军很快就会拼光的。这抗战还怎么打么?”
赵承绶听的泄气,端起酒碗咕咚一下,就喝了一大口。
刘一民声音陡然间提高了几度:“没法打也得打,就是我们打不赢,死光了,那也得让我们的儿子接着打,非得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不可!”
可能他的声音突然拉高后产生了冲击力,众人都抬起头看着他。
刘一民把声音和缓了一点,说道:“正是看到了我们和日军的差距,蒋委员长才提出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提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我党毛泽东主席才提出以敌后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打持久战,在战争中消耗日军、发展抗日武装。这都是领袖们针对中日国情和抗战实际反复研究制定的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已经收到了成效。别看小鬼子现在攻占了武汉、广州,张狂的很,其实他们已经使尽了全力,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全面战略进攻了。我在徐州面见蒋委员长时就说过,日军攻占武汉后,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即将结束,战略相持阶段已经到来。只要我们团结抗战,熬上几年,就会迎来战略反攻阶段。到那时,我们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了!现在,华北战场有八路军、晋绥军、中央军并肩作战,互相支援,小鬼子进退维谷,又有我教导师精锐东打西杀,南征北战,时不时对日军发动致命一击。可以说,战略态势极好。华中战场,我军集中,中央军、桂军、湘军、川军精锐,调整作战方略,以积极防御态势迎击日军。大家也知道了,小鬼子处心积虑攻占了南京,结果他们只得到了一座空城。发动了武汉会战,结果日军没有能够歼灭任何一支中国师级建制的部队。华南战场,日军虽然攻占了广州,掐断了我国对外海上商路,导致我们的抗战会更加困难,但是日军兵力有限,随着第五师团和联合舰队北调,日军在华南的攻势暂时宣告结束。我估计,第四战区很快就会发动反攻,遏制日军的追击作战。大家想一下,我军打的是国土保卫战,有老百姓支持,补充休整极快。战前,我国有三百万兵力,战争打到现在,我们依然有三百万兵力。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进步了,发展了。小日本的侵略促进我们的民族觉醒了,统一意识增强了,团结意识增强了。而小日本呢?他们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破产了,想一年灭亡中国的企图破产了,想压迫国民政府投降的企图也破产了。为武汉会战筹集的30亿日元花完了,在欧美买武器弹药的美梦破灭了,几十万精壮士兵阵亡了。他们已经陷入到了侵华战争的泥潭,想脱身都不行。我判断,要不了多久,日本的政策就会发生变化,主张速战速决的近卫内阁恐怕要改弦更张,转而实施诱降活动,企图培养扶持一大批汉奸来协助他们作战。但这也救不了他们,我们就是不投降、不妥协,坚持抗战,和小鬼子缠斗。在缠斗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提升民众自觉支持抗战的凝聚力。这样我们就会愈战愈强,一旦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小日本分兵开辟新的战场,我们就会很快转入战略反攻,把他们打回东洋去!”
历史上抗战时期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彷徨迷惘、动摇妥协甚至当汉奸,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看不清抗战的前途。要是大家都知道抗战必胜,小鬼子蹦跶不了几天,憨憨才去当汉奸呢?
包括阎锡山、赵戴文在内,这些晋绥军的高层人物,都是日军打到了家门口才不得不奋起抗争。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对抗战全局如此清晰的分析判断,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刘一民既然开讲了,那也就大讲特讲开了:“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那就是我们的抗战究竟要取得怎么样的成果?换言之,就是我们要通过抗战把中国变成什么样子。我在几次记者招待会上都反复阐述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抗战的前途在于唤醒民众、武装民众,发动人民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通过抗战,实现中华民族的凤凰涅槃。我们不但要打败小日本,还要在抗战期间唤醒全民族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意识,要用新的民主科学思想来教育民众、武装民众,一边打仗,一边发展生产、搞科学研究。边打边建设,边打边发展。这个发展可不光光是扩编军队、多生产粮食,那是直观的、初级的发展。我们要的发展,根源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消灭文盲,消灭迷信郁闷,弘扬民主精神,弘扬科学精神,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做人的权利和尊严,自觉地去学习、去生产、去战斗。我军在根据地内搞的民主选举,就是试验推广民主制度,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将来抗战胜利后,我们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统一的、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彻底结束任何外国强盗可以随意侵略我们的历史。在世界各国中,我们要做一言九鼎、对世界和平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大国、强国。我说句大家可能不爱听的话,我们现在的中央军、八路军、晋绥军、桂军、湘军、粤军、川军都是国家内战时期的产物,有些军队甚至是军阀割据、祸害中国的打手式武装组织,根本就不是保境安民的国防力量。将来我们打败了小日本,建立了新中国,包括八路军在内,番号统统都要取消。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统一的、拥有陆海空军的国防军,用于保卫国土、维护国家利益。”
阎锡山这个人,你说他是军阀也对,毕竟他的晋绥军曾经不听中央号令、发动中原大战。你说他是山西土皇帝也行,因为他确实是把山西当成了自己的禁脔,蒋介石的国民党省党部都曾经被他赶走过。但不管怎么说,阎锡山发迹时,确实是抱着革命的态度的,也确实做了些救国救民的有益探索。他统治山西的这些年,虽然也干过镇压共产党、与红军开战的坏事,但毕竟把山西治理得比其它省份要强的多。
听了刘一民的话,阎锡山陷入了深思,觉得刘一民的眼界超过了他的想象,有些话听起来象做梦一样。但是细想想,这小家伙说的也确实在理。真要象他说的那样,能够建立起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那中国岂不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么?
刘一民语不惊人死不休:“我还想再说一点,诸位可能不知道,我的教导师与日军作战的战损比要和孙将军说的战损比打个颠倒,我军牺牲一人,日军得死十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不怕大家笑话,我不但是教导师师长,兼任过抗大校长,而且也算是一个中小学老师。我军的中小学教材都是我编写的。我每次下部队,一个必定要做的功课就是给战士们批改作业。我的教导师各主力部队没有文盲,干部战士打仗间隙就是训练和学习,基本都有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我军的头等主力部队,战士们通过学习达不到小学毕业程度,马上就会被调到一般部队去。这样一来,全军上下形成了一种学习氛围,评功时,不但表彰战斗英雄,也表彰学习模范。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干部战士的文化素质高,缴获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也好,各类型的大炮也好,直接就可以武装部队,投入战斗,产生战斗力。大家想想,要是全国军队都能向我军看齐,把训练放在第一位,把战士们的文化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保持高昂的抗战激情,培养强大的战斗力,小鬼子能不灭亡么?”
赵戴文坐不住了,忍不住问道:“刘师长,你的教导师到底有多少兵力啊?”
刘一民哈哈一笑:“赵主席啊,我的兵力对日军是个迷,蒋委员长也不是很清楚。但对坚持山西抗战的老人来说,没有保密的必要。我告诉你,我师主力部队的规模超过十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警备部队。”
这一下,把几个晋绥军将领都吓傻了,十万精锐啊!难怪动辄就消灭鬼子一个师团。
赵戴文喃喃自语:“十万主力,而且是缴获了许多日军装备的十万主力,加上人人都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高度统一,指挥如意,没有内部争斗。刘师长,我总算明白为什么你能够在山东取得那么大的成绩了。可惜,贵部在山东,要是在山西,说不定小鬼子就会被赶出山西。”
刘一民傲然一笑:“要是当初阎司令长官不催我开拔,嘿嘿,凭山西的地利,小鬼子休想踏进娘子关一步!”
第六0二章 题词
窑洞里的马灯扑扑闪闪的,照在酒桌上八个的脸上,忽明忽暗。
阎锡山叹了口气:“好老弟,憨娃啊,你这话可冤枉老汉了。当初你可是悄悄地走了,我老汉连知道你去了哪里都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蒋委员长义女的事情得罪了你。直到你在天津公布战报,我老汉才如梦初醒,知道你去抄鬼子的老窝去了。我一直想问你一句话,你怎么就那么大胆,想起去打天津呢?既然能攻天津,为何不直接攻占北平呢?”
刘一民笑着说:“阎老哥,阎司令长官,你这可不是一句话,是两句话。”
这一说,一桌子人都笑了起来,刚才紧张郁闷的气氛一下子就缓解了。
刘一民接着说道:“阎司令长官啊,你想么,小鬼子又是打山东、又是打山西,还不忘沿平汉线攻击,他能有多少兵力么?那天津又不象北平那样城高墙厚,连个城墙都没有。而且天津城是日军华北住屯军的大本营,塘沽港又是华北日军最大的补给港口,枪啊、炮啊、子弹啊、大米白面啊多的是。蒋委员长又不给我的教导师发一分钱军饷。兄弟穷啊,不打天津打哪个?老哥啊,你猜怎么着,我到了平津地区才发现,那里每个县城都只有几十个小鬼子驻守。偌大个天津,包括小鬼子的宪兵、警察在内,总共才几千人。最可笑的是冀东,竟然只有汉奸殷汝耕的伪军。小鬼子这不是欺负人么?老弟我就不客气了,把小鬼子的银行、商铺、企业给他来了个连窝端,一下就解决了军费问题。后来我琢磨着青岛也是日军经营多年的基地,那里有日本正金银行最大的分行,还有许许多多的日资企业。这一次,算是让小鬼子伤透了心,除了工厂的厂房搬不走,其它的我都给它搬走了。我就用缴获的鬼子的钱为资本,在山东成立了个总资本一亿元的渤海银行。好我的阎老哥,你想想,华北日军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啊?他们成穷光蛋了!”
又是一阵哈哈大笑。70多岁的赵戴文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拿出手帕不停地擦眼泪。
杨爱源的情绪被彻底调动起来了,笑完就问:“刘师长,你说说山西的抗战,怎么打才能快点把鬼子赶出去?”
刘一民费尽口舌,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晋绥军高级将领们明白,只要坚持团结抗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现在听杨爱源发问的口气,至少他本身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