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分曹与宋志远虽然都是进士,也曾当过官,但宦海浮沉,经历不顺,周分曹最高时也就七品而已。正因为如此,他们都深知官场的事,能晋身五品以上,都不简单。
陈三郎又把在座诸人介绍给郭楚认识。
郭楚听到周分曹与宋志远的名,赶紧起身见礼。周宋两人虽然官途不通,但在文坛上素有名望,在读书人的心目中,这名望比官名更让人尊敬。
夏禹官场,首重功名,而王朝文坛,当推风骨。周分曹与宋志远不肯屈服于元文昌,入幕做事,在别人看来,是很有风骨的事。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陈三郎身上。在扬州鹿鸣宴上,面对咄咄逼人的元文昌,陈三郎从容出对,一句“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可以说深得士子心声。
那场表现,比《岳阳楼记》还要来得强烈些。
写出名文,主要靠才气。但面对权贵不亢不卑,才是真正的风骨。
这么久以来,不是没有人想让陈三郎声名狼藉,斯文败坏,但总不得成功,就是因为陈三郎的几次表现深入人心,难以抹黑。
郭楚的年纪与周宋两人相差不多,稍年轻两三岁,便以后辈称呼。论功名,彼此都是进士,论名次,宋志远还要排前一些。
周宋两人也不托大,同时还礼。
陈三郎道:“郭进士深谙官道,行政多年,便留在府衙中帮分曹公分担事务吧。”
郭楚忙道:“但听公子调遣。”
来的路上,郭楚所见所闻,暗暗惊诧。
今时今日的崂山府,相比以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说是以前,并不久远,也就半个月之际。那时候的崂山区域,城外村庄寥落,为数不多的留存百姓,一个个面目麻木,眼眸无神,没有半点朝气表现。至于阡陌之上,更是野草杂生,早就荒废掉。
然而当下一见,却见到那些荒田废地都有人在劳作耕种,奔走往来,十分积极。田野一块块,都被开垦了出来,井然有秩,大部分的土里都已经种上了作物。沟壑内,又有水流潺潺,源源不绝,进行田地灌溉。
这等格局,即使雍州为沦陷时,也不多见。
郭楚吃惊不小,对于陈三郎更增加几分敬佩。他之所以出山,一方面觉得陈三郎值得追随;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不想自己继续窝在梅花谷中半死不活,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
那样落寞的日子,真是够了。
而且他内心深处还抱有一份牵挂希望,期盼一日有机会找回妻儿。若是一直待在梅花谷内,这样的机会将十分渺茫。既然陈三郎来请,又不嫌弃他残疾之身,送礼入门,他便不愿放过这般天赐良机。
出到外面,所见所闻,更觉得这次的选择没错。当见到陈三郎麾下有周分曹宋志远两人时,这心思更不用说,本来还存在的一丝矜持早抛之脑后。
陈三郎的安排挑不出半点毛病,把郭楚安排在事务最为繁重的府衙,最为恰当,谁都不能说什么。
周分曹有了郭楚来帮忙,算是得偿所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并不担心郭楚为人如何,是否会难以相处,因为是公子请的人,若有问题,就绝不会被带进府衙来。
宋志远等人眼巴巴干看,想着这次是没份的了。
这时候,有门子通报,说衙外有人来求见公子,姓陆的,来自崂山梅花谷。
刚要离开的众人听见,精神一振,想着是不是有新的隐士来投了,赶紧又坐好,等人来见。
进来的,果然是陆清远。他整顿了脸容,虽然稍显瘦削,但精神还不错。满身风尘,都是路上所染,站在堂前,先是恭敬对陈三郎一礼。
陈三郎点点头:“清远不必多礼。”
说着,又把他介绍给诸人。
又是一位进士,还是公子同科的,年轻有为的样子。
这一下,大伙们的神态就变得精彩了。心想公子果然出手不凡,不跑空趟,一下子就招揽来两位进士级的人物,相当了得。想刚才还心有怀疑,觉得公子只带一人回,有点失望呢。
陆清远与郭楚早就结识,此刻见到他,顿时一愣:原来他早就来了,倒抢在自家前头。
那天陆清远被陈三郎说了一顿,当晚想了一夜,夜不能寐,脑海一直回响着。到了第二天,他终是下了决心,去找父亲,说要出山去。
陆景听了,只微一沉吟,便许了。自家儿子颓废许久,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不如让他出去,或许能搏个前程。至于梅花社中那些保持观望的声音,在陆景看来,却是过于保守,首鼠两端。诚如陈三郎所言:天下不平,崂山何安?归根到底,就看陈三郎是否值得追随而已。
陈三郎看着陆清远,忽道:“清远,你来正好。今府城下武平县缺一主事者,你去安好?”
陆清远不假思索,拱手应道:“陆某必不辱使命。”
他为新科进士,不曾入仕,欠缺经验,正好到地方县城上磨练。只要出了成绩,必有出头之日。其实对于一位刚考到进士的士子而言,上任当一县之尊,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百六十九章 进士赴任,魔骑来袭
两位进士,一个留在府衙,一个外放为官,陈三郎三言两语,便作了主张。然后叫人安排宴席,当是为两人接风洗尘。
在席上,宋志远坐在郭楚旁边,旁敲侧击,几杯酒下肚,便打探到了关于梅花谷内的具体情况,知道谷内还有一大堆读书人,有秀才,有举人,心里顿时按耐不住,好不容易等到散席,赶紧找陈三郎,自动请缨要去崂山。
陈三郎知道他的打算,笑道:“无妨,你去即可。”
宋志远大喜,返回家中,略作收拾,带上两名亲随便出城而去了。
宋夫人见到,不无怨道:“这老头子,越来越不顾家了。老的如是,小得也是。”
小的,当然是女儿宋珂婵了。整天往府衙里跑,跟许珺厮混在一块,也不知在做什么,疯疯癫癫的。
宋珂婵以前在南阳府时便经常女扮男装出入,性格明朗,与许珺倒是意味相投,很玩得来。
对于女儿的心思,宋夫人懂。
宋志远急着去招募人才,而到了崂山府的陆清远则急着要下到那武平县去赴任。
他荒废的光阴已经许久,今日重整面貌,简直一刻不肯拖延。
面对他的请求,陈三郎当然不会拒绝,毕竟下面县城确实等着人来主事。拖拉得久了,恐会生变。
陆清远出山,并非一个人,随行的还有两名随从,至于家人那些,暂且还留在梅花谷内,要等稳定了,才会接出来。
陈三郎又派了一队兵士同行,听从陆清远指挥。
有这三十军士,陆清远添了底气,雄赳赳的,去往武平县。
宴席之后,江草齐刚练兵完毕,进入府衙来见陈三郎。
面对这位二姐夫,陈三郎有些唏嘘。他两位姐姐,大姐一家,不提也罢,二姐一家,与自己最为亲切,是真正的一家人。不料二姐出事,几乎家破人亡。当初江草齐落难逃亡之时,曾说过要去往凉州闯荡一番,不想辗转之下,最终进入雍州,定居了下来。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的久别重逢。
前一阵子,局势未定,匆匆一见,江草齐就率兵出城,镇压各个县城。到了今天,才终于能够好好说下话了。
一别经年,江草齐身形都彪悍了几分,留起了胡须,显得威猛。他脸颊有伤疤,却是当初在野鬼林中被妖狼所伤。不过伤疤之处,本来刺了字,变为伤疤反而看得顺眼些,生了气势。
身经多战,沙场濡染,便带着杀伐之气,现在的他,早不是屠夫模样,坐在那儿,气息沉稳,神态坚毅。
陈三郎叹了句:“姐夫,你已经是一员大将了!”
江草齐咧嘴一笑:“你更厉害,都是知府大人了。”
两人相视,哈哈一笑。
回想当初在泾县,一个屠夫,一个考不得试的“懦夫”,谁曾想到有今日的际遇?
陈三郎问:“兵练得如何了?”
江草齐回答:“尚可,练了两千新兵,加起老兵,今府城内有兵五千三百六十五人……”
一项项说起来。
他现在是崂山府主将,副将为张博,统管府城内外军务。麾下将领,又有孙离、周天宇、谭元、梁柱发等人。其中谭粱两人,本来是跟张博的,在面对诸多家族发难时表现出众,浴血奋战,立下功劳,因此被提拔为裨将。
现在府衙制度未系统建立,不管政事还是军务,分工都是比较笼统。没办法,人手问题,只得能者多劳,身兼数职。不过完善具体的制度肯定会推广实行的,只等时机成熟。
说着,江草齐道:“三郎,你现在身居要位,当有亲兵调遣驱驰。”
所谓亲兵,就是心腹之士,护卫左右,能舍生忘死。
手握权柄者,身边都有亲兵。比如说,御林军就是皇帝的亲兵。元文昌在扬州,虎威卫是其最为依仗的爪牙,但跟随其出入的,另有精锐亲兵。
每一个亲兵,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不但勇力威猛,更要忠心耿耿。
现在陈三郎身边,倒有一批心腹兵士,都是从泾县带过来,本来是庄兵,到了这边,慢慢转变成亲兵。人数不算多,二十人左右。
这些兵士跟随已久,靠得住,缺点是并未经历真正的危难场面,个体战力也颇为欠缺。
“嗯,等过些时日,我会挑选一批人出来,成为亲兵。”
江草齐又问:“对了,你前时发书回来,要我们提防的修罗魔骑,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三郎详细说了。
江草齐听完,一对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这事,并不好对付,处理得差了,闹将起来,很可能现在苦心经营稍有起色的一切,都将被打回原形,怪不得陈三郎如此郑重其事。
崂山府管辖范围不小,下面各地由于缺乏人手的缘故,方方面面都存在纰漏,若是那魔骑潜入,根本无从发现。
目前的状况,县城是难以兼顾得上了,先得保证府城的安全。而且根据对方的来意目的,首当其冲的,也是府城。
江草齐接到书信警告时,便做了些应对措施安排,现在道:“我已派遣了数十骑探子出城,驰骋巡逻,一有发现,立刻飞马回报。”
陈三郎道:“对方来势汹汹,必有杀戮。发现不难,难在发现之后如何斩杀。”
江草齐又道:“我已挑选五百骑精锐,时刻待命,随时能出击,围而歼之。”
见他安排得周全,许多话都不需要陈三郎再说了。
咚咚咚!
突然有急促脚步声响起,一人脚步踉跄地奔了进来,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急得连礼仪都顾不上了:“急报!城外五十里处山角村昨夜遇袭,全村人口皆没,鸡犬不留……”
说着,连声音都不禁颤抖,因为他目睹到的景象惨绝人寰,令人不寒而栗,实在可怖。
“什么?”
江草齐拍案而起,脸现惊容。他心里很明白,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对于府城士气会造成何等的打击。
陈三郎坐着不动,脸色铁青:那修罗魔骑,果然已经来了!
第三百七十章 修罗行凶,府衙养气
顾名思义,山角村就是个小山村,背靠大山,前面却没有流水。
整座村子有人家三十五户,人口共一百零一人。虽然距离崂山府不算远,但所在位置隶属山区,崎岖难行,地理偏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