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181章

斩邪-第181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恨和对生存的渴望压制住了所有的畏惧。
  面对屠夫,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
  这便是民心。
  义军的冲杀,使得蛮军有些措手不及,不过他们都是沙场精兵,经历过无数场面,迅速反应过来,纵马驰骋,高举手中发亮的兵刃,每一次击落,便带走一条活生生的生命。
  蛮兵所骑的都是悍马,马蹄践踏,踩着踢着,都能把人给弄成重伤。他们通晓打仗配合之道,自发拢聚在一起,不被义军冲散,凝聚成一股铁流,所到之处,斩杀一片,血流成河。
  精兵和乌合之众的区别就在于此,哪怕还有源源不断的义军前来加入战团,却也是枉送性命的份。
  义军领首的一名高壮汉子手中抡着一根坚实粗大的木棒,奋力一棒把一名蛮军砸落下马,正要抢上对方战马。
  哒哒哒!
  马蹄奔雷,两名蛮骑风驰电掣先后赶到,两柄长刀霍霍斩落。
  汉子挡住了第一刀,然而第二刀无论如何都闪避不开,眼看便要命丧当场。
  铿!
  剑锋掠过,将那蛮骑斩下马来。
  一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仿若天神下降地出现,手持宝剑,有出尘之意。
  “是剑仙大人,剑仙大人现身了!”
  那高壮汉子高声嚷道,振奋不已。
  “剑仙大人?”
  陈三郎一愣神,倒没想到自家居然得了这么个称号。也许是一路来拔剑出手,加上来去如风,在被救者的眼中,恍若神仙搭救,故而得了名声。
  高壮汉子这一嚷,诸多义军精神大振,觉得己方有剑仙大人帮忙,定能斩杀蛮军,原本有些泄气的情绪顿时又高涨起来,殊死拼杀,一不能换一,那就五个换一个,甚至十个换一个。
  此时逍遥也加入战团,时不时飘一符,被命中的蛮骑无不被打下马。挨一符不致死,可被打得晕头转向,跌下马来,被诸多义军蜂拥而上群殴,哪里还有活路?
  道士这等手段,更是鬼神莫测,真真印证了陆地神仙的说法。
  此长彼消,蛮骑唿哨一声,留下二十多具尸首,仓皇逃走。
  那些尸首身上的衣甲兵器转眼被剥掉,数以百计的人纷纷哄抢那些留下来的马匹,场面乱成一团。
  陈三郎看着,眉头一皱,却也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没有合格的统领,义军永远无法成气候。
  “高义拜见剑仙大人,叩谢救命之恩!”
  那高壮汉子一箭步冲来,跪倒在陈三郎面前。
  “拜谢剑仙大人活命大恩!”
  后面黑压压跪倒一片。
  逍遥看着眼睛都鼓了起来:话说刚才自己出力可比书生多得多,又是飘符,又是发掌的,现在倒好,人们千谢万谢,都谢了陈三郎一个。难道是因为他长得比较讨喜,自家长得像跟班?
  “大家都起来吧,此地不宜久留,想必大队蛮骑很快就到。”
  逃走的蛮骑肯定会联络附近的同伴,等他们卷土重来,恐怕就不是百余人那么简单。那样的话,聚集在此的义军都将在劫难逃。
  高义一抱拳:“剑仙大人所言极是,依大人之意,我们该去向何处?如果大人不嫌弃,我们愿意追随左右。”
  “愿意追随左右!”
  众人轰然说道,声浪惊人。
  在他们看来,陈三郎手段了得,有大神通,在如今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要是能追随到一位实力强大的大人,无疑能够提高几分活命的希望。
  陈三郎一怔,这等情况倒始料不及,他只是路过罢了,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如何能带这么多人走?
  虽然泾县那边开发建设,需要大量人力,但眼下这个情况,想要带成千上万的人离开雍州,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蛮骑闻讯,随便一个冲杀,便足以让队伍全军覆没了。
  此事,实在难办。


第两百七十六章 渡头袭杀,故人恩怨
  扬头渡,位于扬州与雍州交界,一脉江水流淌而过。此江虽然隶属泾江支流,但水面甚阔,波流汹涌,颇具气势。
  渡头建立在江边,平日里多有渡船往返,商旅经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镇子,人气倒旺盛。
  这段时日,随着雍州战乱,涌往扬头渡,希望藉此过江,到扬州地域避难的百姓络绎不绝,人满为患。
  人多了,磕碰自然便多,不时有冲突发生,秩序很不稳定。
  是夜,夜色深沉,随着几声闷雷过后,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平添几分凉意。
  “这雨来得倒赶趟!”
  逍遥富道呸了一口,他与陈三郎前脚刚迈入扬头渡,雨点便飘落了下来。
  陈三郎背着书筪,撑起油纸伞,却是淡然。打量了一下嘈杂的渡头,心里暗道:“过了这江,便是扬州了。”
  他终是婉拒了高义等人要追随的要求,与他们告别,便和道士风尘仆仆地往扬州方向赶。
  雍州的局势基本已成定局,蛮军过处,孩儿不敢啼哭,铁血之下,最容易在短时间内镇压反抗。至于日后高压下的爆发,那是日后的事。石破军的策略很简单,便是抓壮丁,掳掠各种资源,其他的,并不在意。
  占据雍州之后,休顿整合,然后挥师西去,攻打豫州或者青州。
  天下九州,青州疆域面积最为小;而豫州虽然占地最大,但地广人稀,总的来说,这两大州域的兵马都算不上精良。
  只要打下两州,那石破军手握四州,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到那时候,可真是意气风发,羽翼渐丰,气候可成。
  石破军原本的既定计划并非如此,只是得到雍州实在超乎想象的容易,所以各种计划都大大提前,蛮王甚至在想,以前是不是把天下看得太复杂了,夏禹王朝早已腐朽不堪,而某些封疆大吏声色犬马,愚蠢如猪,这样的对手简直不堪一击。
  雍州沦陷,陈三郎只想尽早赶回泾县,屈指一算,差不多已过去半月之久,泾县情况如何,未免让人牵挂。不过有许氏父女、周分曹等人在,想必能稳定住局面。
  两人来到渡头上,见到有两艘船停泊在那儿。
  如今时候还不算夜深,依然有渡船过江。眼下这两艘船,一艘是等客渡江的,另一艘却是刚从对岸驶过来,正在下客。
  从船上下来的客人稀稀落落,开玩笑,这个关节点,哪里有什么人会从扬州到雍州呀,那不是自投火坑吗?
  暴动发生得毫无征兆,但见数道人影“唰唰唰”地窜出,清一色头戴斗笠,紧身衣衫,手中把持明晃晃的短刃。
  刀锋熠熠,刺向一个刚下船的人。
  那人身材宽厚,头上同样戴着斗笠,挽一个包袱,行色匆匆的模样。只是走路的时候有点瘸,好像腿上有伤。
  他反应倒快,发现袭击,当即一个“懒驴打滚”,往人堆里滚去。
  “哗!”
  有人亮刀子,拥挤的人群顿时炸窝,人们惊叫着,四散躲开,生怕祸及池鱼,挨上那么一刀。
  被袭击者显然深谙对敌之策,第一时间往人群里去,趁乱逃脱。
  “还想走?”
  袭击者低喝一声,身形身为迅猛,一掌拍开两个无辜百姓,手起刀落,便往那人背部插去。
  这一插,简直如同毒蛇吐信,狠辣无比。
  那汉子觉察到劲风袭背,奋身一个侧翻,堪堪躲避开去。他翻得狼狈,戴在头上的斗笠掉落下来,露出一张不修边幅的憔悴的脸。
  这脸胡须邋遢,把整个下巴都遮掩住了,一双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带着血丝,似乎好几天没有睡过好觉。
  这本是一个颇为英伟俊朗的男人,这般年龄正当成熟,最具魅力。可惜眼下一看,却和无数落难逃命的百姓没有太大区别。
  躲过了致命的一刀,可转瞬间又有一把锋锐的刀子出现在视线之中,泛着冰冷的寒芒。
  这一刀,无论如何都躲避不过了。
  “可叹我莫轩意心存高远,有济世抱负,却虎落平阳,今日竟会断送在宵小手里,真不甘心……”
  黯然叹息,闭上了眼睛。
  叮!
  他等来的不是利刃入肉的冰凉,而是清脆的兵器相碰声。睁眼一看,就见到一名书生手持长剑与袭击者斗成一团。
  朦胧小雨,由于不少人正在等待上船的缘故,有火把和灯笼照起来,散发出光芒。
  趁着这亮光,莫轩意看清楚了书生的面容,差点惊叫出声:“怎么会是他?”
  不应该是他的……
  堂堂状元郎,如今又担任泾县县令,无论如何都不该离开衙门,远离扬州,出现在这扬头渡上。而且还慨然出剑,救了自己一命。
  陈三郎的剑法颇为矫健,他早非吴下阿蒙,经过多场实战锻炼,无论胆识,还是经验,都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仗剑术》的确有独到之处,剑与身合,剑与步合,仗剑而行,攻守兼备,大方而实用。
  嗤!
  剑光掠起,正斩中一命袭击者的肩膀,顿见血光。
  不过这些袭击者悍不畏死,只分出两人来与陈三郎缠斗,剩下一个持着匕首,直往莫轩意那边杀去。
  可怜莫轩意文武双全,惊才绝艳,但上次在泾县被许念娘一刀破了气海,毕生武力化为乌有,面对如此凶狠的刺杀,根本无所抵御。
  啪!
  袭击者的头上突然升起一团火,燃烧起来,将斗笠头发都烧着。
  这一下攻击出乎意料,袭击者头顶一团火,在地上乱滚,最后直接跳进了江里。
  毫无疑问,出手者正是逍遥富道。
  陈三郎那边很快也解决了战斗,两名袭击者见事不可为,再没有成功的可能,转身便逃,同样跳进了江里。
  陈三郎没有追,他要是施展出水遁下去,擒拿对方易如反掌。不过那样的话未免过于惊世骇俗。
  战斗结束,混乱的渡头慢慢平静下来,只是众人都有意无意地和陈三郎他们保持距离,不敢靠近。
  陈三郎抬头望了望天,招呼道士:“快走吧,上船。”
  莫轩意忽而走过来,他脸上沾染着泥土,被雨水一冲,污垢不堪,他看着陈三郎,一字字问:“你为什么要救我?”


第两百七十七章 救命之恩,卷土之志
  “你为什么要救我?”
  莫轩意站在那儿,不顾脸上流淌着的泥水。
  陈三郎呵呵一笑:“我出手的时候没有看清楚,没发现是你。”
  这个倒是实情,先前一片乱斗,莫轩意又戴着斗笠,见到情况危急,下意识便出了剑。
  莫轩意默然片刻,缓缓道:“不管怎么说,我欠你一条命。”
  陈三郎一摆手:“不必了,无意之举,举手之劳。说实话,救的是你,我正懊悔呢。”
  说着,脸色有些冷淡。
  此人曾经接受元家密令,前来泾县图谋不轨,甚至直接行刺,要陈三郎对他有笑脸,实在办不到。
  莫轩意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一拱手,神情坚毅:“我莫轩意乃堂堂男子汉,顶天立地,恩怨分明。以前莫某对陈大人不利,乃是忠于人事,受命为之。但现在,若非陈大人出手,我早已成为冤死鬼,这份救命恩情,无论如何我都会报。”
  竟然跪倒在地,行大礼。
  陈三郎一皱眉。
  莫轩意站起身,慨然离去,在这细雨苍茫的夜色中,显得有些意兴萧索,颇为落寞。
  陈三郎目送其背影,心想:难道这人刺杀自己失败,故而被驱逐出了扬州?只是宾主一场,怎地不依不饶地一路追杀到扬头渡来?
  对于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门第内幕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